書接上回。腫肋龍在始鰭龍類的演化史上處在基幹位置;在三疊紀的海洋食物鏈上也一直在中下層徘徊。簡單來說,就是“混得不怎麼樣”的意思。即使是成長到極限體型的腫肋龍,也難免淪為其他海爬的食物。
羅平生物群發現的大個體滇東龍Diandongsaurus化石。它曾經遭到攻擊,失去一條後腿。圖片來源自[1],標尺長度10厘米。
腫肋龍的天敵當中,有不少就是始鰭龍類的同族。
三疊紀始鰭龍類的體長分佈統計。可以看到腫肋龍類(紫色三角形)的體長都在0.8米(10ˆ2.9)以下。幻龍類(黃色菱形)和純信龍類(藍色正方形)明顯要大得多,它們普遍比腫肋龍類高瞭1~2個營養級。圖片來源自[2]。
幻龍類(Nothosauroidea,也譯作幻龍目)主要包括各種“幻龍Nothosaurus”和“鷗龍Lariosaurus”,以及其他一些近緣物種。從早三疊世到中三疊世,幻龍類非常繁盛;中國、歐洲和北美都發現瞭眾多標本。
腫肋龍類、幻龍類和純信龍類的系統發生關系。相比“蜥蜴形”的腫肋龍類,幻龍類水棲化,或者說,“泛龜化”程度更高。圖片來源自[3]。
絕大多數幻龍目動物都被命名為“某某幻龍”或者“某某鷗龍”,但也有少數例外,比如這些:
懷俄明州發現的早三疊世幻龍類Corosaurus alcovensis化石。圖片來源自[4]。
Corosaurus alcovensis骨骼結構圖。它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幻龍類。圖片來源自[5]。
德國斯圖加特州立自然博物館(the Staatliches Museum für Naturkunde, Stuttgart)展出的中三疊世幻龍類Simosaurus(也許可以譯為“西蒙龍”或者“賽門龍”)。Simosaurus體長可以達到3米,已經算是名副其實的“海怪”瞭。圖片來源自網絡。
德國殼灰巖博物博館(Muschelkalk museum)收藏的Simosaurus gaillardoti頭骨化石。圖片來源自[6]。
下面是最狹義的“幻龍”,也就是幻龍屬Nothosaurus的成員:
貴州興義生物群(中三疊世)發現的楊氏幻龍Nothosaurus Youngi標本。圖片來源自[7],標尺長度10厘米。
楊氏幻龍頭骨放大。圖片來源自[7],A、B圖標尺長度2厘米,C、D圖標尺長度5厘米。
雲南羅平生物群出土的羅平幻龍Nothosaurus luopingensis化石。圖片來源自[8]。
比較典型的幻龍復原圖。圖片來源見水印。
BBC紀錄片《Sea Monsters》裡出場的幻龍。大而扁平的頭部和齜出嘴邊的長牙非常適合捕食魚類,和小型海爬。這片海域裡還有長頸龍Tanystropheus和杯椎魚龍Cymbospondylus,應該是位於特提斯海西岸(現在的歐洲)。
幻龍占據著近海食物鏈的中高層,它們的出現,標志著復雜的多層級食物網再次建立,海洋生態系統走出瞭大滅絕的陰霾。
一些幻龍體型巨大,足以躋身三疊紀海洋的首批超級掠食者(Apex Predators),代表是羅平生物群的張氏幻龍Nothosaurus zhangi和歐洲的巨型幻龍Nothosaurus giganteus。
羅平生物群的食物網。張氏幻龍是這片海域的統治者。還記得開頭那條丟瞭後腿的滇東龍嗎?它的位置大概在10到14之間。攻擊它的有可能就是張氏幻龍。圖片來源自[9]。
張氏幻龍模式標本(LPV 2067),包括一塊比較完整的下頜,以及少量散落的肋骨和脊椎。圖片來源自[9]。
張氏幻龍這個學名總讓我想起張宗昌的那句“玉皇爺爺也姓張”。它的下頜長達65厘米,推測全長5至7米。張氏幻龍在2014年被發現。在這之前,三疊紀最大鰭龍類的桂冠屬於1965年在歐洲出土的巨型幻龍Nothosaurus giganteus[10]。巨型幻龍最大頭骨長61厘米,下頜骨最長59厘米,推測體長也在5米以上。
b209ff68c6d5593ce3a8a642d49f4e8f
60厘米長的巨型幻龍頭骨,收藏於德國殼灰巖博物博館。圖片來源自[6]。
巨型幻龍復原圖。它的體型比張氏幻龍稍遜一籌。張氏幻龍生活在特提斯海東岸,巨型幻龍生活在特提斯海西岸,可以算是幻龍傢族的東西二帝瞭。圖片來源自網絡。
除瞭張氏幻龍和巨型幻龍,幻龍傢族中很可能還有一個年代更早的大塊頭。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發現的早三疊世奧倫尼克期疑似幻龍類化石aff. Nothosauroidea indet.,包括部分後肢和尾椎。推測它的體長也有4米左右。圖片來源自[11]。
4米長的幻龍的體型。請自行想象更大的巨型幻龍和張氏幻龍。圖片來源見水印。
幻龍目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分支,就是“鷗龍”。鷗龍的生存時間和地理分佈與腫肋龍類和幻龍重合。成體的平均長度隻有0.7米,最大的個體也不過1.2米。於是在食物鏈上,鷗龍差不多就卡在瞭腫肋龍和幻龍之間。
各種“幻龍”和“鷗龍”可能的系統發生關系。圖片來源自[8]。
興義生物群發現的興義鷗龍Lariosaurus xingyiensis。圖片來源自[12],標尺單位厘米。
興義鷗龍頭骨結構。圖片來源自[12]。
關於鷗龍,網上有兩個傳播比較廣的說法。一是在鷗龍化石的腹腔內發現瞭兩隻豆齒龍Cyamodus幼體,這表明鷗龍是食性廣泛的獵手。對此我比較好奇,因為豆齒龍長這樣:
圖片來源自網絡。
怎麼看也不像容易下嘴的樣子。不過我在網上查不到這塊化石的具體信息,也沒看到文獻中有相應的描述。希望有知情的朋友能提供有關資料,不勝感謝。
另一個說法是鷗龍的前肢已經變成瞭鰭狀肢,後肢仍然是帶蹼的爪子。
鷗龍的復原圖基本上都把前肢畫成鰭狀,後肢畫成爪子。圖片來源自網絡。
這種演化到一半的“過渡形態”很對古生物愛好者的胃口,於是我對比瞭一下鷗龍和幻龍的前肢化石圖片。
先看看鷗龍的:
湖北遠安(就是湖北鱷目所在的生物群)發現的早三疊世三峽鷗龍Lariosaurus sanxiaensis前肢化石。圖片來源自[2],標尺長度2厘米。
興義鷗龍的前肢骨骼。圖片來源自[12]。
再看看幻龍的:
楊氏幻龍的前肢骨骼。圖片來源自[7],標尺長度5厘米。
羅平幻龍的前肢骨骼。圖片來源自[8]。
怎麼說呢?鷗龍的前肢確實比幻龍的更“短粗扁”,但你要說有什麼本質性的差別,那好像也沒有。
放張大點的圖:
意大利出土的鷗龍Lariosaurus balsami化石。你覺得那對“小胳膊”算是鰭狀肢嗎?這個就見仁見智吧。圖片來源自[13]。
而且那對“鰭狀肢”的功能也不是像企鵝那樣撲扇著劃水,而是蹬著海床推動身體往前悠。形象地說,那不是劃船的“槳”,而更像是撐船的“篙”。
鷗龍用前肢的尖端點著海床前進。有人認為這樣可以方便搜尋躲藏在沉積物中的魚蝦。這種運動方式會在泥沙表面戳出一對又一對長條形的凹坑(圖片左側)。研究者真的找到瞭這樣的痕跡化石,命名為“雙槳跡Dikoposichnus”。圖片來源自[14],圖作者:Brian Choo。
鷗龍的運動方式,和雙槳跡化石的形成過程。圖片來源自[14]。
羅平生物群發現的中三疊世海爬足跡化石:羅平雙槳跡Dikoposichnus luopingensis。這裡曾經是一條繁忙的水下通道。圖片來源自[14]。
雙槳跡足跡化石。這就是鷗龍用前腳尖鏟出來的小窩兒。圖片來源自[14],標尺長度3厘米。
無論怎麼看,鷗龍的前肢和真正的“鰭狀肢”都還有相當的差距。其實在三疊紀,具有真正“鰭狀肢”的始鰭龍類已經出現,那就是純信龍類(Pistosauroidea)。
純信龍類是三疊紀眾多鰭龍類中演化程度最高的。怎麼個“高”法,一看化石立刻就能明白:
興義生物群的李氏雲貴龍Yunguisaurus liae化石。這四舍五入基本上就是一條蛇頸龍瞭,除瞭瘦瞭點。而且這化石太漂亮瞭。圖片來源自[15]。
李氏雲貴龍頭骨結構。圖片來源自[15]。
李氏雲貴龍的前肢(A、B)和後肢(C、D)。看看,這才叫“鰭狀肢”好吧。如果摳字眼的話,純信龍類才算是貨真價實的“鰭龍”。圖片來源自[16]。
興義生物群發現的另一種中三疊世純信龍類:短吻王龍 Wangosaurus brevirostris,體長大約2米。圖片來源自[17]。
短吻王龍頭骨結構。圖片來源自[17]。
意大利發現的晚三疊世卡尼期純信龍類:Bobosaurus forojuliensis。圖片來源自[18]。
根據多具化石標本復原的Bobosaurus forojuliensis的骨骼結構。如果說李氏雲貴龍已經初具蛇頸龍的雛形,那Bobosaurus forojuliensis就很有幾分上龍的氣質瞭。圖片來源自[18]。
關於Bobosaurus我要多說幾句。在假鱷類那回(參見第二百八十四回 忽雷本紀2:主龍第一帝國(下)),我把“Poposaurus”翻譯成瞭“波波龍”,現在看應該是“坡坡龍”才對。本回的Bobosaurus才是貨真價實的“波波龍”。有點尷尬,算瞭,不改瞭。
這是虛假的波波龍Poposaurus gracilis:
圖片來源自[19]。
這是真實的波波龍Bobosaurus forojuliensis:
圖片來源自網絡。
純信龍類的四肢變成劃水的“槳”,不必再去蹬海底;軀體也更加趨近“泛龜形”。它們的遊泳能力更強,活動范圍也從近海大陸架轉向開闊的遠洋,那裡有無盡的空間和充足的給養,讓純信龍類的後裔在侏羅紀成長為龐然巨物。
當鰭龍類努力打磨“泛龜形”身體的同時,魚龍類也在“魚形化”的道路上不斷精進。比湖北鱷目和鼻喙類演化程度更高的魚龍超目(Ichthyopterygia)成為主流。它們與鰭龍類和其他海爬混群雜居,占據的生態位穿插交錯,既競爭又互補。
一些羅平生物群的海爬化石。a始祖異齒魚龍Phalarodon atavus;b疑似盤縣混魚龍Mixosaurus cf. panxianensis;c疑似獨特須齒龍(也稱“奇異濾齒龍”)cf. Atopodentatus;d 雲貴中國龍龜Sinosaurosphargis yunguiensis;e利齒滇東龍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f丁氏滇腫龍Dianopachysaurus dingi;g鷗龍屬未定種Lariosaurus sp.;h張氏幻龍;i疑似黔鱷cf. Qianosuchus;j東方恐頭龍 Dinocephalosaurus cf. orientalis。魚龍類、鰭龍類、龍龜類、主龍類、原龍類的海爬群聚一堂,共襄(下海)盛舉。“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讓井蛙深慕不已。圖片來源自[9],f,i標尺長度1厘米;其他標尺長度10厘米。
魚龍超目的基幹包括諸如巢湖龍Chaohusaurus、泅魚龍Parvinatator、歌津魚龍Utasusaurus、短尾魚龍Grippia、狼獾魚龍Gulosaurus等在內的早期魚龍。尤其以巢湖龍和歌津魚龍化石最豐富、保存最完好,也最有代表性。
柔腕短吻龍(右二),小頭剛體龍(右三),和基幹魚龍超目的復原圖(其他)。具體是哪些種類就不清楚瞭。圖片來源見水印。
巢縣巢湖龍Chaohusaurus chaoxianensis化石。時代:早三疊世奧倫尼克期;產地:安徽省巢湖市馬傢山剖面。圖片來源自[17]。
馬傢山發現的另一種巢湖龍:短腿巢湖龍Chaohusaurus brevifemoralis模式標本(AGB740)。 圖片來源自[20],標尺長度5厘米。
4718a599d50658a64f78b9983d67c358
歌津魚龍Utatsusaurus hataii化石。產自日本宮城縣下三疊統上奧倫尼克階大澤累組(Osawa Formation)地層,體長從.4至4米不等。圖片來源自[21]。
巢湖龍和歌津魚龍的尾部,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骨骼開始出現彎折和分異,表明原始的“尾鰭”開始出現。口鼻部分也延長,形成尖細的“筷子嘴”。它們距離“水生大蜥蜴”的外觀越來越遠,越來越接近我們熟悉的“魚龍”形象。
和恐頭龍、鰭龍類一樣,魚龍也很早就解鎖瞭“胎生(或者卵胎生)”技能。巢湖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胎生魚龍。
安徽巢湖馬傢山發現的巢湖龍(未定種)化石,在它的腹部後端保存有3條胚胎的骨骼:胚胎(黃色)和胚胎2(橙紅色)的頭骨清晰可辨,胚胎3(紅色)比較破碎。圖片來源自[22],標尺長度1厘米。
巢湖龍的胚胎頭部都朝向母體的尾部,表明它們出生時是頭先出來(圖A),這很可能導致新生幼體(圖B)溺水。演化程度更高的魚龍,比如6000萬年後,中侏羅世的狹翼魚龍Stenopterygius(圖C)就已經修補瞭這個缺陷,它們調轉胎位,讓幼體的尾巴先出來,減少瞭溺水危險。圖片來源自[22],標尺長度5厘米。
水下分娩的羊膜動物,比如和魚龍趨同演化的鯨豚類,新生兒都是尾巴先出來。這也算是一種常規操作瞭。
分娩中的海豚和鯨。小baby先出尾巴後出頭,然後在母親的幫助下到海面呼吸生命中的第一口空氣。圖片來源自網絡。
同為海獸的鰭腳類因為在陸地上分娩,完全沒有溺水風險,它們的新生兒和其他絕大多數陸地分娩的哺乳動物一樣,頭先出來,隨即在空氣中呼吸。
分娩中的灰海豹(上圖)和象海豹(下圖)。新生的小海豹一露頭,就可以自由地呼吸空氣。圖片來源自網絡。
巢湖龍的身體結構不可能是在陸地上生產。如果魚龍類是在下海之後從產卵轉為產下幼體,那它們完全可以直接演化成“尾巴先出來”。所以這很可能指出瞭另一種可能:即魚龍的陸生祖先就已經完成瞭卵生到(卵)胎生的轉換,包括湖北鱷目在內的所有水生魚龍形態類都是直接產下幼體的。所以像巢湖龍這樣比較原始的魚龍依然和陸地分娩的動物一樣,絕大多數個體都是先生出幼體的頭部,幼體有一定概率因為溺水而夭折。極少數胎位不正,先生出尾巴的雌性魚龍個體(如果在陸地上這很可能是不利的,容易造成難產)幼體成活率更高,經過自然選擇的不斷迭代,先產出尾巴的魚龍逐漸占據優勢,成為主流。後世的鯨豚類大概率也經過瞭同樣的過程。
魚龍類更明顯的變化是體形,從巢湖龍、歌津魚龍這樣的“鰻魚形”,逐漸轉變為“海豚形”——我更喜歡稱其為“劍魚形”。這個趨勢,後來的海爬乃至海獸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重現。
魚龍體形的變化趨勢(自上到下)。歌津魚龍、巢湖龍和杯椎魚龍這些早期魚龍都是 “鰻魚形”:細長的面條身材,沒有背鰭,尾鰭下大上小。後期魚龍的軀幹更加緊湊敦實,“背鰭”出現,尾鰭也從“歪尾形”變為上下對稱的“正尾形”,成為經典的“劍魚形”魚龍。圖片來源自[23]。
混魚龍科(Mixosauridae)生活在中三疊世到晚三疊世早期,它們的身體的介於“鰻魚形”和“劍魚形”之間,骨骼特征也混合瞭早期魚龍和後期魚龍的特征。“混魚龍”因此得名。混魚龍科是中三疊世魚龍的優勢類群,化石遍佈歐洲、亞洲和北美,包括兩個重要的屬:混魚龍屬Mixosaurus和異齒魚龍屬Phalarodon。
學名:盤縣混魚龍Mixosaurus panxianensis化石。產地:貴州省盤州市羊圈村。時代:中三疊世安尼期。層位:關嶺組上段。圖片來源自[17]。
19dd649985bc90b19530e57a7b8a026e
歐洲發現的某種混魚龍化石。圖片來源自[24]。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發現的中三疊世弗氏異齒魚龍Phalarodon fraasi頭骨化石和復原圖。“異齒魚龍”得名於它們口腔前部和後部的牙齒形態功能有分異。前部牙齒尖細,適合捕捉獵物,後部牙齒鈍圓,適合磨碎獵物。這可能用來高效捕食菊石一類的獵物。圖片來源自[25]。
弗氏異齒魚龍上下頜的3D復原,牙齒形態的差別飛行明顯。所以異形齒也不是合弓綱的專利。圖片來源自[25],標尺長度1厘米。
順便提一句:有一類生活在早三疊世末期到中三疊世的海爬Omphalosaurus,學界傾向於認為是一種魚龍但尚未定論。它的嘴裡全都是扁圓的磨盤牙,顯然是和楯齒龍一樣嗑貝殼的。
Omphalosaurus的頜骨和牙齒。產地歐洲Dürrnberg mountain(什麼山?)。 圖片來源自[26] 。
值得一提的是始祖異齒魚龍Phalarodon atavus,曾經被命名為Contectopalatus atavus,始祖混魚龍Mixosaurus atavus和始祖魚龍Ichthyosaurus atavus。因為發現和命名時間早(1851年),屬名一直變來變去,但種名總是“始祖”。絕大多數混魚龍科的魚龍體長不到兩米,但在斯圖加特州立自然博物館有一塊巨大的頜骨碎片(SMNS 56315)被鑒定為始祖異齒魚龍,把它的極限體型提到瞭5米以上[27]。
5米長的始祖異齒魚龍體型,當然圖中用的是Contectopalatus atavus這個學名。圖片來源尖水印。
始祖異齒魚龍的模式標本產自德國殼灰巖盆地(Muschelkalk Basin),但在我國羅平生物群也發現瞭這種魚龍的化石。
羅平生物群發現的始祖異齒魚龍化石。顯然這還是個小傢夥。圖片來源自[28],標尺長度10厘米。
始祖異齒魚龍的地理分佈。整個特提斯海都是它們的勢力范圍。圖片來源自[28]。
想象一下,5米級別的始祖異齒魚龍基本上已經可以和張氏幻龍、巨型幻龍這樣的大型鰭龍分庭抗禮瞭。不知道它們碰面時,會是怎樣的情景。
然而同時期還有體型更大、戰鬥力更強的魚龍,即使是張氏幻龍、巨型幻龍恐怕也要退避三舍的存在。
早三疊世奧倫尼克期到中三疊世安尼期海洋頂級掠食者的分佈。大型幻龍(幻龍形標志)和大型魚龍(魚龍形標志)差不多都是伴生的。
圖中數字標示化石產地和物種依次為:
美國內華達州和愛達荷州:海帝魚龍Thalattoarchon和疑似大型幻龍;
2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疑似大型幻龍;
3挪威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疑似杯椎魚龍;
4歐洲中部:佈氏杯椎魚龍Cymbospondylus buchseri和巨型幻龍Nothosaurus giganteu;
5中國南方:張氏幻龍Nothosaurus zhangi。
圖片來源自[11]。
內華達州奧古斯塔山脈(Augusta Mountains)出土的食蜥海帝魚龍Thalattoarchon saurophagis模式標本(FMNH PR 3032),中三疊世安尼期。圖片來源自[29],A-D圖標尺長度10厘米,E-I圖標尺長度1厘米。
人們對食蜥海帝魚龍的瞭解差不多全部來自這半個頭骨。但就是這半個頭骨,為它贏得瞭霸氣四射的學名:食蜥海帝魚龍Thalattoarchon saurophagis,直譯為“以龍(蜥)為食的海洋統治者”。可見它的發現給古生物學傢造成瞭多大的沖擊。
食蜥海帝魚龍頭骨復原圖。補全吻部(虛線部分)的話,頭骨全長超過米,推測體長至少8.6米,是真正的海洋巨怪。圖片來源自[29],標尺長度10厘米。
食蜥海帝魚龍的體型。圖片來源見水印。
食蜥海帝魚龍的頭骨非常厚實,附著有強大的咬合肌。保存下來的幾枚牙齒全都呈鋒利的匕首狀,完全不同於食魚動物的小尖牙。可以肯定,這是一種專門獵捕中大型獵物,擅長撕扯切割大塊血肉的海洋殺手。在它的食譜上,各種大小海爬占瞭大頭。
食蜥海帝魚龍復原圖,正在獵捕小型魚龍。圖片來源見水印。
無論體型、力量還是武器,食蜥海帝魚龍都肯定凌駕於張氏幻龍和巨型幻龍。除此之外,掠食性魚龍很可能還都有著貪婪兇暴的秉性。在之前的回目(參見第二百七十六回 九龍頌8:等閑入海即乘潮)裡,井蛙介紹過三疊紀的另一樁兇案:5米長的貴州魚龍Guizhouichthyosaurus硬是吞食瞭一條4米長的新浦龍Xinpusaurus。
貴州興義生物群(晚三疊世安尼期)地區出土的貴州魚龍化石(A圖),它的胃裡擠滿瞭沒有完全消化的新浦龍(海龍類)殘骸(B、C圖)。圖片來源自[30]。
獵手(貴州魚龍)和獵物(新浦龍)的體型對比。圖片來源自[30]。
如果食蜥海帝魚龍也會攻擊比自己略小的獵物的話,那它身邊的大型幻龍多半在劫難逃。但食蜥海帝魚龍也遠不是三疊紀魚龍的戰力巔峰。狠角色層出不窮,完全壓倒瞭鰭龍類。來看這張三疊紀魚龍的演化譜系圖:
圖片來源自[31]。
本回跳過瞭兩個特別重要的魚龍類群:杯椎魚龍科(Cymbospondylidae)和薩斯特魚龍科(Shastasauria)。這兩個科包括瞭絕大多數巨型魚龍。下回我們就一起看看那些現實中和傳說中可以媲美巨鯨的遠古海怪。
地球名片
生物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羊膜類-蜥形綱-雙孔類-龍形類-主龍形態類-泛龜類-鰭龍類
存在時間:早三疊世 至 晚白堊世
現存種類:無
化石種類:未找到完整統計
生活環境:海洋
代表特征:中生代海爬一大類群,早期種類身體蜥蜴形,後期種類身體泛龜形,擁有較長的脖子和槳狀的四肢
主要類群:楯齒龍類,腫肋龍類,幻龍類,純信龍類
參考文獻
[1] Qiling Liu, Tinglu Yang, Long Cheng, et al., An injured pachypleurosaur (Diapsida: Sauropterygia)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Luoping Biota indicating predation pressure in the Mesozoic. Scientific Reports, : 288, 202, doi: 0.038/s4598-02-0309-z
[2] Qiang Li, Jun Liu, An Early Triassic sauropterygian and associated fauna from South China provide insights into Triassic ecosystem health. COMMUNICATIONS BIOLOGY, 3 :63, 2020, doi: 0.038/s42003-020-0778-7
[3] Guang‑Hui Xu, Yi Ren, Li‑Jun Zhao, et al., A long‑tailed marine reptile from China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Middle Triassic pachypleurosaur radi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7396, 2022, doi: 0.038/s4598-022-309-2
[4] http://sketchfab.com/3d-models/uw5485-corosaurus-alcovensis-skeleton-3ddd268dca944990b5f87f9d5bbcde
[5] A. G. Sennikov, Peculiarities of the Structure and Locomotor Function of the Tail in Sauropterygia. ISSN 062-3590, Biology Bulletin, 209, Vol. 46, No. 7, pp. 75–762. . Pleiades Publishing, Inc., 209. Russian Text . The Author(s), 208, published in Zoologicheskii Zhurnal, 208, Vol. 97, No. 8, pp. 04–054
[6] http://www.muschelkalkmuseum.org/
[7] Cheng Ji, Da-Yong Jiang, Olivier Rieppel, et al., A new specimen of Nothosaurus youngi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Guizhou,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4: 2, 465-470, 204, DOI: 0.080/02724634.203.808204
[8] Shang Q H, Li C, Wang W, Nothosaurus luopingensis sp. nov. (Sauropterygia) from the Anisian, Middle Triassic of Luoping, Yunnan Province, China. Vertebrata PalAsiatica, 60(4): 249–270, 2022, DOI: 0.965/j.cnki.2096-9899.220524
[9] Jun Liu, Shi-xue Hu, Olivier Rieppel, et al., A gigantic nothosaur (Reptilia: Sauropterygia)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SW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Triassic biotic recovery. SCIENTIFIC REPORTS, 4 : 742, 204, DOI: 0.038/srep0742
[10] 文芠, 張啟躍, 劉俊, et al., 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海生爬行類研究新進展. 地球學報, Vol. 4, pp. 385-393, 205
[11] Scheyer, T.M., Neuman, A.G., Brinkman, D.B., A large marine eosauropterygian reptile with affinities to nothosauroid diapsids from the Early Triassic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64 (X): xxx–xxx, 209, doi: org/0.4202/app.00599.209
[12] Wen-Bin Lin, Da-Yong Jiang, Olivier Rieppel, et al., A new specimen of Lariosaurus xingyiensis (Reptilia, Sauropterygia) from the Ladinian (Middle Triassic) Zhuganpo Member, Falang Formation, Guizhou,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7, DOI: 0.080/02724634.207.278703
[13] http://heissinger.de/saurier-ausstellung/
[14] Qiyue Zhang, Wen Wen, Shixue Hu, et al., Nothosaur foraging tracks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southwestern China. NATURE COMMUNICATIONS, 5: 3973, DOI: 0.038/ncomms4973
[15] TAMAKI SATO, LI-JUN ZHAO, XIAO-CHUN WU, A NEW SPECIMEN OF THE TRIASSIC PISTOSAUROID YUNGUISAURU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PLESIOSAURIA (REPTILIA, SAUROPTERYGIA). Palaeontology, pp. –22, 203, DOI: 0.257/342-844-4.3.79
[16] YEN-NIEN CHENG, TAMAKI SATO, XIAO-CHUN WU, et al., FIRST COMPLETE PISTOSAUROID FROM THE TRIASSIC OF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6(2): 50–504, 2006
[17] http://geomuseum.pku.edu.cn/
[18] Fabio Marco Dalla Vecchia, COMMENTS ON THE SKELETAL ANATOMY OF THE TRIASSIC REPTILE BOBOSAURUS FOROJULIENSIS (SAUROPTERYGIA, PISTOSAUROIDEA). GORTANIA. Geologia, Paleontologia, Paletnologia, 38, 206
[19] EMMA R. SCHACHNER , RANDALL B. IRMIS, ADAM K. HUTTENLOCKER, et al., Osteology of the Late Triassic Bipedal Archosaur Poposaurus gracilis (Archosauria: Pseudosuchia) from Western North America. THE ANATOMICAL RECORD, 209, DOI: 0.002/ar.24298
[20] Huang J-d, Motani R, Jiang D-y, et al., The new ichthyosauriform Chaohusaurus brevifemoralis (Reptilia, Ichthyosauromorpha) from Majiashan, Chaohu, Anhui Province, China. PeerJ 7: e756, DOI: 0.777/peerj.756
[21] http://www.mkanyo.jp/onsendayori/206/0/utatsusaurus.html
[22] Motani R, Jiang D-y, Tintori A, et al., Terrestrial Origin of Viviparity in Mesozoic Marine Reptiles Indicated by Early Triassic Embryonic Fossils. PLoS ONE, 9(2): e88640, 204, doi: 0.37/journal.pone.0088640
[23] Ryosuke Motani, EVOLUTION OF FISH-SHAPED REPTILES
(REPTILIA: ICHTHYOPTERYGIA) IN THEIR PHYSICAL ENVIRONMENTS AND CONSTRAINTS. 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 33: 395–420, 2005, doi: 0.46/annurev.earth.33.092203.22707
[24] http://mufomi.org/eu/mufomi-euskara/
[25] Roberts, A.J., Engelschiøn, V.S., Hurum, J.H., First three-dimensional skull of the Middle Triassic mixosaurid ichthyosaur Phalarodon fraasi from Svalbard, Norway.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67 (): 5–62, 2022, doi: 0.4202/app.0095.202
[26] P. MARTIN SANDER, CHRISTIANE FABER, THE TRIASSIC MARINE REPTILE OMPHALOSAURUS: OSTEOLOGY, JAW ANATOMY, AND EVIDENCE FOR ICHTHYOSAURIAN AFFINITIE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3(4): 799–86, 2003
[27] MICHAEL W. MAISCH, ANDREAS T. MATZKE, THE CRANIAL OSTEOLOGY OF THE MIDDLE TRIASSIC ICHTHYOSAUR CONTECTOPALATUS FROM GERMANY. PALAEONTOLOGY, VOLUME 44
[28] JUN LIU, RYOSUKE MOTANI, DA-YONG JIANG, et al., THE FIRST SPECIMEN OF THE MIDDLE TRIASSIC PHALARODON ATAVUS (ICHTHYOSAURIA: MIXOSAURIDAE) FROM SOUTH CHINA, SHOWING POSTCRANIAL ANATOMY AND PERI-TETHYAN DISTRIBUTION. Palaeontology, Vol. 56, Part 4, pp. 849–866, 203, doi: 0./pala.202
[29] Nadia B. Fröbisch, Jörg Fröbisch, P. Martin Sander, et tal., Macropredatory ichthyosaur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trophic networks. PNAS, vol. 0, no. 4, 393–397, 203, doi: 0.073/pnas.267500
[30] Da-Yong Jiang, Ryosuke Motani, Andrea Tintori, et al., Evidence Supporting Predation of 4-m Marine Reptile by Triassic Megapredator. iScience, 23, 0347, 2020, doi: 0.06/j.isci.2020.0347
[31] Jiang, D.-Y. et al. A large aberrant stem ichthyosauriform indicating early rise and demise of ichthyosauromorphs in the wake of the end-Permian extinction. Sci. Rep. 6, 26232, 206, doi: 0.038/srep2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