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一群地理盲,對北方省市的認知少之又少。我就有這麼一個同學,他剛來山東上學時,就問我大連是不是山東的,山東是不是東北的,我吃驚的竟無語以對。
那大連是不是山東那旮旯的,山東又和東北有啥關系?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看看地理盲是怎麼解釋下面幾個名詞的。
關東,山海關以東,簡稱山東。所以,山東人闖關東沒啥距離,so easy。
東北,山東以北,簡稱東北。
魯菜不就是東北菜嗎,那啥豬肉燉粉條子,是東北的還是山東的?
膠遼官話,膠東、遼寧說的話,是膠東人說遼寧話,還是遼寧人說膠東話,說一樣的話不是一個地方的嗎?
無知歸無知,笑話歸笑話,卻也能說明幾個事情。
闖關東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人口遷移,其實,隻有魯中、魯西的才能叫闖關東,膠東人大部分都是坐船去的東北。坐船去東北,第一站就是大連。所以,很多大連人都是膠東人的後裔。
大連人的族譜往往隻有幾代人,族陵也隻有單薄的幾個墳頭,因為他們都是從闖關東那一輩開始排族譜的。
大連人的自我介紹往往是,我是大連人,祖籍山東。
這是大連和山東的歷史淵源。
一個大連人是黃渤的超級粉絲,一天終於和黃渤見面瞭,黃渤一開口,大連人吃驚的一愣:媽呀,你是我們大連人嗎?
前面說過,大連人多是膠東人的後裔,說話也就差不離。由此,也就形成瞭一種官話方言——膠遼官話。百科上對膠遼官話解釋時,提到瞭膠遼官話的通行城市,隻列舉瞭青島、大連、煙臺、濰坊、威海五個城市。
有人說,大連方言跟煙威方言的相似度居然比青島還高得多。
東北小品很發達,南方人不怎麼看春晚,山東人卻一定會看著春晚守夜。因為山東人和東北人有共鳴,東北小品裡的那些笑點山東人能體會到。
說一樣的話,有一樣的愛好,大連是山東的也就沒跑瞭。
幾年前,一個蓬萊的朋友給我講瞭個笑話:
他想在無印良品買點東西。在地圖上一搜,顯示最近的一傢店在大連,更遠的一傢在青島。他愣瞭,買個東西難道要遊到遼寧去?一量距離,蓬萊到大連100多公裡,到青島200公裡,可不就是大連近嘛。
你看地圖會發現,大連地形狹長,是遼寧半島上一個尖尖的角,讓人感覺他在努力的伸著脖子,好像要去補上山東半島上煙威的那個缺口。
這種一衣帶水的關系,這種隔著大海的近距離,恍恍然讓人以為大連是山東丟到海外的棄子。
有人說東北菜是魯菜的分支,其實沒那麼絕對。
但如果說遼南菜是魯菜的分支,甚至直接說是魯菜,我想是沒有歧義的。
大連人到山東來沒有水土不服的,山東人到大連也不會感到生分。
除瞭吃的,睡覺的炕,能喝的酒,豪放的性格,高大的身影,大連人都和山東一樣一樣的,怎叫人傻傻能分清?
我在上一篇文章《青島的幸與不幸——地理篇》中曾經說過,青島不是大河入海口,沒有大的泥沙沖積區,海水清澈、深邃,是著名的濱海城市。
同處山東半島的日照、煙臺、威海也是濱海城市,海對岸的大連也是。
廈門到連雲港廣袤的海岸線上,沒有一個像樣的濱海城市,卻在山東半島上紮瞭堆。山東半島再往北,天津、唐山也不是濱海城市,隻有大連是。遼寧半島海岸線也不短,隻有大連是濱海城市。這好像能得出一些道理,卻又感覺沒什麼道理。
青島、大連是北方城市中的明珠,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青島大連、青島大連”,南方人都是這麼叫的。
叫習慣瞭,好像青島、大連就是一個省的瞭。就好像廣州與深圳、福州與廈門,不就是一個省的嗎?就好像蘇州、杭州不是一個省的好意思嗎,難道還有幾個天堂?就好像南京,徽京徽京是那麼白叫的嗎,你不是安徽的省會嗎?
這些是大連與山東城市的相似之處,也是大連與東北城市的不同之處。東北也挨著海?對於地理盲,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在地理盲的潛意識裡,東北是皚皚白雪,是參天古林,是人參、貂皮、鹿茸,和大海、和沙灘、和遊泳是不沾邊的。
地理盲是怎麼想大連是山東的,就是怎麼想山東是東北的。山東和東北距離他們都很遙遠,山東和東北都很落後,山東人和東北人咋看咋像,不是流行一句話嗎:山東就是下一個東北!
大連是和山東有很多淵源,山東是和東北有很多共同點,但他們真不是一回事。大連是大連,山東是山東,東北是東北,當然大連是東北的,是遼寧的。地理盲們,地理沒學好就是沒學好,找這麼多理由幹嘛呢!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青城山說”,和本知乎賬號是同一作者,歡迎大傢關註公眾號“青城山說”,可以搜索“青城山說”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