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这个概念大家会经常使用,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同化呢?我们还是从《同化理论》来讲起:
从本质上讲,同化理论是一套尝试揭示宇宙(或者说一切存在物)前进方向的理论体系。简单的解释,就是在任何一种宇宙规则之下,物质存在的同时便需要同化他物,同化成为所有物质运行的法则。同化原本是生物学的概念,后来被社会学借用。本书中的同化概念要远远广于这些学科之内的定义。我们可以先来给同化一个比较形象的定义:一切把把他物(无论虚实)转换为与自己相同或者类似的形式的行为,一切把他物纳入自己的规则体系之下的行为,以及这些过程中使用所有方法和工具的行为,都可被称之为同化(这是我们在本书中第一次定义同化,以后的章节里还会谈到它更为简洁和严格的定义)。任何物质的这种力量即为同化力(它不一定是一种具体的力,这个复杂的概念也将会被我们更加深入地讨论)。以下将要介绍一些来自于各个层面各个学科的同化的现象。
1.万有引力:引力本身的来源尚未有完美的解释,但是引力的同化效果在自然界中是最为显而易见的。引力要达到的效果之一就是物质坐标的同化(物体间距离的拉近)。万有引力所表现的同化效果对于任何参与其中的两物都是互相的,也就是说只存在互相的同化而不存在单纯的一方同化另一方,同时却不被对方所反同化的情况(即不存在单向同化)。我们假设在封闭独立的一维坐标轴上,有两个静止物体。物体一坐标为X1质量为M1,物体二坐标为X2质量为M2,那么他们之间万有引力的结果是两者互相吸引并最终到达他们质心的位置:(M1X1+M2X2)/(M1+M2)。质量越大,他的坐标X被改变的程度便越少。在极限情况下,M1无穷大,质心位置被简化为M1X1/M1=X1(含有M2的项被忽略掉,同时假设X2有限而非无穷),也就是说由于质量悬殊,从空间坐标的角度来说,物体二被物体一完全同化了,成为了物体一的一部分(但是注意,我们也完全可以说物体一把物体二给同化了,只是我们通常不会这么说)。不论我们是用牛顿万有引力模型抑或是使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模型来解释引力,都会很清晰地看到“同化”的效果。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认为并不存在引力这样一种具体的“力”,相应地,由于物体的存在所造成的时空扭曲,使得物体直接在“惯性”的作用下互相加速靠近。质量越大(质能越大)的物体对时空的影响便越大,这种“同化”的效果便也越明显。
2.晶体结晶:首先结晶本身就是一种同化行为,由一个很小的晶核开始,越来越多构成该晶体的分子加入到晶体中来,并按照由最初晶核所决定的晶格结构生长起来。晶核越大,结晶生长越快,如果把已有晶体看做一群分子的一个群落,那么他所拥有的同化力的效果就是将游离在周围的相同分子拉入其中并成为该晶体的一部分。驱动结晶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化学能的降低,散落的分子进入结晶后能量更低,是更为稳定的状态。晶体的这种同化力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如果一种物质可以形成不同晶格的结晶,而我们又只希望得到其中一种(哪怕它并不是最稳定的那一种),我们就可以考虑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少量这种晶格的晶种,以诱使结晶按照这些晶种的晶格生长下去,从而获得我们想要的这种晶体。
我们再举一例晶体之间的同化现象:饱和溶液中的两块晶体,小的晶体会逐渐消失,大的晶体会越变越大。这是因为同样是晶体,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越大,表面的晶体分子化学能越高,便也越不稳定,在不断溶解与再结晶的过程中,构成晶体的分子会更倾向于结晶在大晶体的表面。小晶体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从而越不稳定,乃至最终消失。大晶体越大,比表面积越小,从而越稳定,更容易同化其他构成晶体的分子。
3.自催化反应:催化的本质是加速一个原本可以发生的反应的进程。然而由于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多种多样的,抑或是无穷无尽的,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特定的催化剂若能加速其中的一种反应便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使得反应朝着其加速的方向进行。假若催化剂本身所催化的反应能够生成其自身,一种神奇的力量便诞生了,这便是一种比较高等的同化力(自催化或者复制的能力)。因为它首先能够把其他的东西同化成自身,而所有被同化出来的产物又能进一步同化所有其他能够被同化的他物。我们可以把自催化反应的本质归结为:
信息X(自催化信息)+ 信息Y(被同化信息)→n信息X + 信息副产物
在该信息自催化反应公式中n大于1,表示信息X同化了他物进行了自我复制,同时在该公式中,信息副产物也是重要的一项,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不可以被忽略(我们以后会讲到为什么)。我们把这种自催化的能力跟前述的万有引力相比,是不是不完全相同呢?有智慧的读者是不是嗅到了什么?有没有嗅出生命的味道呢?如果还没有,我下面再举一例。
4.朊病毒:朊是蛋白质的旧称,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质病毒。它的本质是一类可自我复制的蛋白质。它不同于其他生物或者病毒的地方是不以核酸为模板进行自我复制。目前一般的定义并不把阮病毒定义为生物,但是我认为这其实已经是比较典型的生命现象了。阮病毒利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合成与自己相同或者类似的物体,该物体又能继续自我复制,如此循环,直到可用原材料被用尽,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也很明确的行为。至于生命与非生命的分界线,本书将模糊化处理,因为生命不过是一个词汇,它的定义是被人类赋予的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本书也将会逐渐阐明,从来就不存在这样一条分界线!
5.病毒和肿瘤:为什么这样的两个词会被放在一起讨论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共同点。首先,他们都是人类所面对的大敌,当然这被我称作低级的共性。疯狂而不受约束的自我复制加上寄生而不是共生的本性,才是病毒和肿瘤(或者说癌症)的本质特征。它们一个来自外界,一个来自生物体自身,对周边的组织具有很强的同化力,就它们的功能和意义而言,就是利用高级生物(例如人体)所获得的能源来不断地复制自身,并给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对病毒而言,由于他们本身所含有的信息量有限,所以他们自我复制的意义是比较低级的(它们应当是不会向我们一样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复制这类问题的)。对于癌细胞而言,它虽然是从人的正常细胞突变而来,但由于人体本身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整体,局部的突变所带来有益变异的可能性极为微小,所以它们仍然只能进行自己的自我复制,争夺资源,损害机体。所以癌症之于人类的危害类似于病毒,并且和病毒一样,皆有强弱之分。
病毒和肿瘤的例子留给我们深刻的思考,那就是同化力强是不是直接等同于更好呢?答案是这样的,局部的同化力强不等同于更大范围内的同化力强。病毒或者癌症过强的同化力只会导致个体的迅速死亡,而寄生其上的病毒或者肿瘤也会随着宿主的消亡而消逝。若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同化力强到了类似于欧洲黑死病的程度,人类则会选择集体自我消减的方式将其毁灭。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如艾滋病等疾病,由于危害重大,得到了各国对于消灭艾滋的大力投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会有办法将其控制,于是看似具有强大同化力的艾滋病毒,便有可能彻底消失,而危害相对较小的感冒病毒之类则有可能与人类更长久的共存下去,如此看来,同化力孰强孰弱呢?
6.动植物:动植物的同化力其实是极其强大的。曾经荒芜的地球表面,经过千万上亿年的演变,逐渐被植物所覆蓋。坚硬的岩石,被植物腐蚀改造成更易利用的土壤,改造后的地球表面又为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而优越的条件。异性繁殖的能力又为动植物注入强大的变异机制,使其不但能改造地球,而且能进化自身。动物的同化力逐渐进化,直至人类的出现。
7.人类:目前来说,人类是地球生物中的顶级同化力代表。我们几乎能改造一切我们想要改造的东西(当然现在不包括停止地震和火山喷发等等),拥有这种能力是人类无上的荣耀,同时也是重大的责任。我们可以选择做更高级的病毒,寄生在地球生物圈之上,或无意义的繁衍,对各种欲望不加控制,直至毁灭地球几亿年演化的成果;也可以合理规划自身,规划未来,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资源,让后代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善和实现人类价值,去探求新的栖息地。虽然,不正常不道德的事情仍时有发生,但是,大的方向人类走错的并不多。多数人类以及多数强者还是能够合理的限制自身的,比如不去滥用核武器或者克隆人之类的能力,这是人类应该感到欣慰的。
8.宗教:人类社会内部同化力的代表,思想同化力的代表。相信但凡与宗教有所接触的人都见识过宗教的同化力。相信某一宗教的人群都自认为是同类,异教徒则都是异类。毋庸赘述,宗教的同化力是人类社会中互相同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9.文化:宗教与文化在某些程度上是有重叠的。但是文化的同化力更为隐形,也更为自然,它不需要传教士传播,但却拥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文化牵扯到人在社会中的生活习惯,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对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把一个现代人的婴儿放到五千年之前的社会去抚养,长成之后与现代社会抚养的版本去相对照,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拟的实验,但是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绝不会是同一个人,尤其他们的思维方式一定有很大差异,甚至智力上都会出现一些差异。这些区别都是社会以及它的文化所造成的。现实中可见的例子则比如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经过美国学校的教育以及社会的熏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长相不变,但是思维则已经是截然不同。
10.计算机:无论计算机的形式和载体如何进化,它的本质都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作为现代社会的象征之一,计算机在负责高效地处理信息的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计算机也成了信息高效传播的主要工具。信息借助人类传播,虽然它们大多数不能够自我复制而是借助人类的需求和力量来复制,但是在结果上,便是这些信息以复制的形式“繁殖”了。信息也是有“生命”的。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本身可以看做人类同化力的延伸,这些信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与人类一起存在并复制,与生命的复制类似,唯一的区别是可以采用任何能够承载信息的东西为介质。
11.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自我复制,造成破坏,也能够被利用于信息盗取。计算机病毒的存在是信息社会出现并发展的必然,如同生物病毒一样。自我复制的能力使得它们难以被根除。不同于正常信息,这些计算机病毒即便对人类无益,仍然可以被传播和复制。伴随着人类和计算机的发展和传播,它们同样会尾随至人类所能扩张到的任何范围。
12.思想:思想也是具有同化力的,比如当一种哲学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它(抽象的思想)把人们同化了。这个时候,这种思想便与人们形成了一种高级的共生关系,拥有正确(或者说更接近正确)思想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世界,也便拥有更强的同化力。
以上我们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实例,目的是为了引入同化和同化力的概念,它们暗示了我们同化行为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和其重要性。这些例子贯穿宇宙的各个层面,看似毫不相干,但是却拥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我们要看到这些共通之处,这就是信息的同化。
同化的本质是信息的同化。
宇宙的本质可以被理解成是信息。无论宇宙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样子,抑或是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样子,抑或是类似网络世界的样子(我们是虚拟空间中的虚拟人物),抑或是上帝直接创造的样子,它都不能摆脱信息存在的实在性和客观性。当然我认为我们生存在虚拟空间中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上帝所创世界之中的概率是极其之小的。因为如果要记录宇宙中每一个基本粒子的信息(时间坐标,空间坐标,自身特性等),一定要有一个等大或者更大的宇宙以及相同或者更多数量的粒子来完成,如果非要用计算机的世界来计算我们的宇宙,那么我们的宇宙本身就会是这台计算机,而不是另外的所在。要知道人类所发明的计算机,绝不可能记录比它自身(每一个粒子的信息)更多的信息,或者说它远不足以表达自身。上帝的概念也是一样的,要么上帝拥有比现有宇宙更大的“大脑”,要么上帝就是宇宙本身。当然,假如那个可以计算宇宙的计算机或者是上帝存在于一个无法用我们在本宇宙所得到的规则(比如信息不可自指、1+1=2、同化理论)所限定的另一个维度中的话,那么它或许也是可以被允许的。只是按照定义,我们没有能力思考那个层面的问题,所以在本文的大部分论述将限定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层面中。无论何种情况,主导宇宙行为的都是它本身所代表的一系列信息,包括一系列规则。宇宙之中的所有存在物,必须遵循这一系列规则,即便有上帝也不会例外。简而言之,上帝创造过它自己也不能够更改的规则。否则,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探究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所有规则可能一夜之间被颠覆,重力不再是重力,人不再是人,地球不再是地球,文字不再是文字。
信息为宇宙第一要素。信息的同化为宇宙永恒不变的主题。同化理论由此开始。
只要存在信息,只要存在规则,就要存在同化。比如我们假设宇宙大爆炸理论成立,那么在宇宙为奇点(物理学奇点,全称“奇异点”物理学上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点)而任何信息丧失规律不适用之时(尽管在奇点处可能会有别样的信息和规律),同化没有意义。一旦宇宙大爆炸(或是其他宇宙假说产生宇宙),信息出现,规律出现,同化的力量便开始展现。因为信息和规则存在之时,能够在这套体系之下存在并且继续存在的信息是信息的强者。若要存在并且继续存在,首先要有保持自身的能力。但是仅仅是被动的保持是没有胜算的,因为宇宙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没有东西可以一成不变,所以被动的保持一定会失败(丧失存在性)。也就是说,信息如果不进行同化等同于死亡。同化的序幕由此拉开,从宇宙间万物的各种相互作用力到星系太阳系的形成,信息发展并且日趋高级(信息密度逐渐增加),同化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在我们已知的范围内,太阳系形成提供了地球早期的环境。信息在早期地表海洋中逐渐提炼,逐渐升级,催化,自催化,自我复制的故事开始上演。虽然关于生命起源科学界仍在探索之中,但是科学界所关注的主要是要找寻那条精确的生命形成路线,比如找寻那些里程碑似的具体事件。就起源的过程而言,主流的思路则是基本一致的。同时由于生命体系在同化理论中只是(相对)高级同化力的代表,所以书中不会将生命的同化力与非生命的同化力作本质上的划分,或者说,它们本是一样的,它们具有同样的目的,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是时候出现熵的概念了。与守恒所强调的不同,熵是一种不守恒并且有固定方向性的概念。我们可以暂时把熵看成是与其他信息同化所对立的一种力量,熵的意义在于造成混乱度的增加,也便是信息的消减(高级的、抽象的信息的消减)。在混沌而均一(完全大同)的体系中,信息的含量是最少的,而熵增造成信息的减少是一不可逆的趋势。基于熵的重要意义,我举三个简单例子来提供一些熵的基本概念。假设我有两种气体,氧气和氮气,一种放在客厅,一种放在卧室,并且与外界隔绝,在我打开卧室门之前,你知道客厅的是氧气,卧室的是氮气,你可以轻易地取出一种使用。但是一旦打开卧室的门,两种气体便会在一种不可逆的作用力之下迅速混合,直到两屋气体变成均一的混合物。这时,要想再将两者分离可就需要大费周章了。这种不可逆的作用力便是熵增,它的结果便是让信息泯灭(所有东西都一样了就无所谓信息了),或者尽可能的接近零。第二个关于熵的例子,是老鼠屎和汤。大家都想到了,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想让事情变得一团糟非常容易,但若想让其回归有序则不知要困难多少倍。一团糟的本质就是熵增。第三个例子,其实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发生其他变化。从单一热源吸热做功的循环热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所以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实现”。是熵的存在,阻止了永动机的出现。即使一个人的生活或者一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有序,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一定是别处的更多的熵增。局部可能熵减,一定是因为牺牲了它处,而总的结果一定为熵增。
这个时候我们回到之前讨论自催化反应时提到的副产物问题,其实熵增就是导致这个副产物的原因。没有信息可以在不改变自身或者改变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完全的同化,如果要进行同化,必须要放弃一些东西,不论这部分东西最终是留在了何处——同化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见到了最低级但也最不可逆的同化力,熵。其实我们也见到了接近最高级而拥有另一种强大、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又最脆弱的同化力,即人类社会或人类文明。之所以会说人类文明脆弱呢,是因为如果一个自我毁灭型战争狂人启用地球已有的核武器,我们可以轻易地把自己打回原始地球。再或者出现一种新变异的或者人造的病毒,短时间内消灭所有人类,那么这所有的人类文明也都直接毁于一旦。越高级的,也便越脆弱,一旦受损,恢复起来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们要珍惜这种高级。
用同化的观点来看宇宙,便是这样一副图景:从用零信息(接近零,不能是绝对零,那样的话是没有同化力的)同化他物,到从少量信息同化他物,到自我复制信息同化他物,到自我复制并且变异从而获得信息加强再去同化他物,同化力的级别逐渐升级,而宇宙所讲述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故事。当然了,同化发展到人类这一步,我们又稍微多出了一个小问题,我们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同化他物呢?答案可以很简单,与宇宙规则出现时一样,不同化等同于被同化,被同化等同于不存在,不存在就没有这个为什么的问题了。当然人类还是要思考的,这种思考的能力带来的主要产物是我们日益增强的同化能力,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遥远的星体,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的粒子,可以预测天气,甚至可以预测人类的未来,当然必然会伴随的也就是就是问一些为什么之类的问题。为什么三个字代表的是对意义和规律的探求,没有为什么就不会有哲学,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无论如何,人类所代表的是可以比较深刻地发现规则、了解规则并且利用规则的这样一种高级同化力。至此,同化理论的基础已经讲述完毕,简言之,同化可以被看成是宇宙中信息的发展方向。
在前两章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哲学意义的词汇,诸如意义,存在,规则,信息等等。聪明的读者或者说有良好哲学素养的读者是一定会注意到这些词汇的。这些词汇的非哲学定义显然是有助于读者去初步体会同化这个概念的,但如果进一步分析,它们也一定会造成一些模糊和歧义。不过没关系,在以后的章节中,随着读者对同化理论的加深,我将会逐渐统一用词,并且一步步消除这些歧义。
摘自本人新书《同化理论——存在变化与同化》,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