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是寫在知乎一個問題下的回答,感覺很多知友對中國的工會缺乏瞭解,尤其是近期網絡熱議996,甚至部分行業巨頭將自己8116+8的經歷拿出來做雞湯,大部分網友認為這些企業的勞動保障和工作安排事涉違法,當地相關部門涉及不作為,企業的工會也沒有合法保障職工的權利,故答主將該問題下的回答重新編輯瞭一下,從一個地方工業管理部門的角度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工會的。
作為基層政府工業管理部門的初級行政人員,在平時工作中偶爾會和企業的工會打一些交道,就粗略的從自己工作的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1、中國當然有工會,尤其是在行政事業單位以及國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中,幾乎都建立瞭工會組織,並且大多正常合法的履行瞭工會的職責。這個在2017年的大熱門劇《人民的名義》裡即有所體現,被拆遷的原集體所有制企業大風廠工會主席鄧西坡(就是熱愛寫詩的那個)就是組織發動工人護廠反對拆遷的領導者,而護廠工人也大體上以工會作為鬥爭組織的核心。
2、國人所羨慕的公傢單位(即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集體所有制企業)福利好加班時間少,大體上都可以認為是該單位裡工會的功勞——當然中國的工會主席通常使用更中國化的方式與單位的主官溝通員工的福利保障問題,而不是采用西方國傢那樣動輒上街遊行或罷工。
3、大部分中國的中小民營企業工會建設比較薄弱,因為這些企業的企業主並不喜歡企業內有工會作為勞方的代表和資方談判——中國的民營中小企業主更喜歡和勞方一對一的談判,而不是和被組織起來的勞方來談。
4、中國官方大體上對民營中小企業不建立工會持中立態度,這背後的主要社會前提是中國的勞動力市場是很自由的,勞動者如果對資方不滿意,可以跳槽離職。因此中國官方更多的是采用瞭官方的勞動監察制度來替代非政府的工會(理論上各國的工會都是非政府組織),勞動監察隻負責監管企業是否違反瞭法律和與勞方簽訂的合同,並不會幫勞方爭取合同和法律之外的福利。
5、作為基層政府的工業管理部門,大體上是不樂見企業中存在工會組織的。因為工會一旦將工人組織起來和資方談判,將使工人對於談判的底線大幅提高,最終造成企業用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從政治正確的角度上來說,讓工人享有更多的勞動收益並沒有錯,特別是我國還是一個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國傢,工人階級是國傢的統治階級。但是從工業管理部門多年的實踐來看,這樣的企業短期內工人的收入和福利是增加瞭,但企業在中長期內會因成本太高,在價格戰中被其他用工成本低的企業所擊敗,最終企業破產倒閉,企業的員工也不得不失業——尤其是對於那些年紀在50歲左右缺乏學習能力和勞動技能單一的工人,其到退休之前的這段時間的工作和收入通常會跌到城市裡勞動力收入的底層。因此從長遠和整體來看,工人並沒有獲得更多好處。
關於996等補充部分:
1、大部分國傢的勞動監管部門對於違法加班這碼事,都是遵循自訴原則。即企業員工投訴,勞監部門就去核實並處理,通常並不會主動到企業進行相關的檢查——主要原因是企業太多,各國監管力量普遍不足以支持對所有企業展開定期檢查。
2、由於需要員工投訴舉報勞監部門才會處理,這就使得此類投訴大多發生在勞動報酬較少的行業。因為勞動報酬較少的行業人員流動率高,大部分投訴發生在人員離職之前。對應的,像互聯網這些高收入行業,雖然很多從業人員對此私下裡很多怨言,但真正落實到投訴的很少,因為就算你離職瞭還要在這個圈子裡混,一旦名聲傳出去,其他相關企業很可能就不要你瞭。同時,本企業在職的同事也很少會支持勞監的相關調查——因為一旦坐實本企業超期安排勞動,就得安排整改,而整改的結果不外乎多招人以降低每人的工作量,很有可能原來一個人的工資也變成兩個人分。
3、少部分被勞監咬死的投訴,由於情節輕微(在職員工為企業打掩護),通常隻進行罰款,並且這些罰款隻按照普通行業的平均水準來進行。這對於小微企業很難受,但對於那些大把賺錢的公司,反倒是個解脫。答主見過不少公司寧肯交罰款也不願意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整改的例子。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