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考研筆記——名詞解釋

✨基礎生態學的考研筆記,全文大概1.8萬多字,閱讀完畢大概需要15分鐘。

☀️希望對22年生態學專業考研的童鞋有幫助。

關於學習交流,大傢可以私信我哈,一般都是完成當天學習任務才會打開知乎翻私信~


  1. 生物與環境
  1. 生態學(ecology):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2. 環境(environment):某一特定生物體或生物群體以外的空間,包括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和發展的一切事物的總和。環境包括大環境和小環境。大環境指地區環境、地球環境和宇宙環境。小環境指對生物起直接影響的鄰接環境,即小范圍內的特定棲息地。
  3. 生態環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研究的生物體或生物群體以外的空間,包括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和發展的一切因素的總和。
  4. 生境(habitat):是指具體的生物個體和群體生活地段上的生態環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對環境的影響。
  5. 環境因子:是指生物體外部的全部環境要素。環境因子具有綜合性和可調劑性。通常可以將環境因子分為氣候類、土壤類和生物類。
  6. 生態因子(ecological factors):環境中對生物的生長、發育、生殖、行為和分佈有直接或間接作用的環境要素。按性質可分為氣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為因子;按有無生命特征可分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按生態因子對動物種群數量變動的影響可分為密度制約因子和非密度制約因子;按生態因子的穩定性及其作用特征可分為穩定因子和變動因子。生態因子的作用特征包括綜合作用、主導因子作用、階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補償性作用、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
  7. 主導因子(leading factor):在一定場合影響植物生長的各種生態因子,不能同等的看待,因為各種生態因子在一定的場合中按一定的配合方式結合,結果不同;其中總會有某種生態因子起著決定作用,這種生態因子就叫做主導因子。
  8. 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n):在一定穩定狀態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於某種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決定該物種生存或分佈的根本因素,該理論被稱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應用這一定律要註意,一是隻適用於穩定狀態下,即物質和能量的流入和流出處於平衡狀態;二是要考慮生態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9.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生物的生存與繁殖依賴於各種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種和少數幾種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關鍵性因子,這些關鍵性的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任何一種隻要接近或超過生物的耐受范圍,它就會成為這種生物的限制因子。例如氧氣常成為水生生物的限制因子。
  10. 耐受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生物的生存與繁殖要依賴於綜合環境的全部因子的作用,其中隻要有一項的量不足或過多,超過瞭某生物的耐性限度,則會使該物種不能生存,甚至滅絕。這一理論稱為謝爾福德耐受性定律。例:鮭魚對水溫的耐受范圍是0~12℃,當水溫低於0℃或高於12℃時,鮭魚就會衰退或不能生存。
  11. 馴化(acclimation):如果一個種長期生活在最適生存范圍內,將逐漸導致耐性限度改變,適宜生存的上下限也會移動,並形成一個新的最適點。這一過程叫馴化。
  12. 內穩態(homeostasis):在可變動的外部環境中,生物控制體內環境使其保持相對穩定的機制,它能減少生物對外界條件的依賴性,從而大大提高生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13. 休眠(dormacy):即處於不活動狀態,是動植物暫時抵禦不良環境的一種生理機制。
  14. 生物學零度(biological zero):生物生長發育的起點溫度。
  15. 臨界溫度(critical temperature):生物低於或高於某一溫度時便會受到傷害,這一溫度稱為臨界溫度。
  16. 冷害(chilling injury):喜溫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溫度條件下受害或死亡。冷害是喜溫生物向北方引種和擴展分佈區的主要障礙。
  17. 凍害(freeze injury):冰點以下的低溫使生物體內形成冰晶而使原生質膜發生破裂和使蛋白質失活與變性。
  18. 耐受凍結(freezing tolerance):少數動物能夠忍受一定程度的身體凍結,從而避免凍害的現象。
  19. 超冷現象(supercooling):指動物(昆蟲)體液溫度下降到冰點以下但不結冰的現象。這些動物體內有抗冰凍的溶質,降低瞭體液的冰點,冰晶不能形成。
  20. 適應組合(adaptive suites):生物對一組特定環境條件所表現出的協同的適應性。
  21. 生態適應:生物有機體或他的各部分在環境的長期相互作用中形成一些具有生存意義的特征,依靠這些特征,生物能免疫各種環境因素的不利影響和傷害,同時還能有效地從生境獲取所需的物質、能量,以確保個體發育的正常進行。
  22. 輻射適應(adaptive radiation):同一種生物長期適應不同的環境條件而表現出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性,這種現象就叫做輻射適應。
  23. 趨同適應(convergent adaption):指親屬關系很遠甚至完全不同的生物類群,長期生活在相似的環境條件下而表現出相似的外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態位。
  24. 趨異適應(divergence adaption):同一類別的生物當生活在不同或相異的環境條件中,通過變異選擇形成瞭不同的形態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適應方式或途徑,這種現象就叫趨異適應。
  25. 光合適應(photosynthetic acclimation):植物在長期高濃度CO2適應後,植物的光合作用恢復到原來水平,甚至高濃度CO2對植物光合速率的最初促進隨時間的延長漸漸消失。人們把這種因長期生活在高濃度CO2下作物光合能力下降的現象稱為對CO2的光合適應。
  26. 光補償點(light compensation point):植物的光合強度和呼吸強度相等時的光照強度。
  27. 光飽和點(light saturation point):在一定光照強度范圍內,植物的光合強度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上升,但光照強度上升到某一數值時,光合強度不再繼續提高的光照強度值。
  28. 光周期現象(photoperiodicity):生物對日照長短的規律性變化的反應,稱為光周期現象。
  29. 物候現象(phenological phenonenon):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動對季節變化的反應現象。
  30. 有效積溫(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生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要從環境中攝取一定的熱量,才能完成某一階段的發育。各個發育階段的總熱量是一個常數,稱為有效積溫。
  31. 生態位(niche):是指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一個種群在時間、空間上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的功能關系。生態位包括基礎生態位和實際生態位。基礎生態位是指在生物群落中,能夠為某一物種所棲息的、理論上的最大空間為基礎生態位。實際生態位是指某物種實際上所占據的空間。生態位理論包括生態位寬度、生態位重疊、生態位分離和生態位移動。
  32. 生態位寬度:是指一個有機體單位(物種)利用的各種不同資源的綜合幅度,是生物利用資源多樣性的一個指標。一個物種生態位越寬,該物種的特化程度就越小,也就是說它更傾向於一個泛化物種。
  33. 脅迫(stress):在資源利用曲線中,系統適宜區之外到最低或最高點之間的區間稱為耐受區,此時植物遭受一定程度的限制,稱為脅迫。在生態學上,脅迫是顯著偏離於植物適宜生存的環境條件。
  34. 高溫脅迫(high temperature stress):溫度升高至植物適宜范圍最高點產生的對植物的能量代謝、生長發育的脅迫現象。高溫主要引起膜的物理化學狀態和蛋白質分子構型的可逆變化,因為類囊體膜對熱十分敏感,光合作用失調是熱脅迫的最初指標。高溫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最後導致細胞和個體的死亡。
  35. 強光脅迫(light stress):在一定光強范圍內,植物的光合速率和生長隨光強的增長而增長,但光強超過某一值時,會對植物產生影響。超過光飽和點的光強定義為強光,強光對植物可能產生的傷害定義為強光脅迫。
  36. 陽生植物(sun plant):在強光環境下生長、發育健壯,在弱光環境下發育不良,群落中的先鋒植物均屬此類。
  37. 先鋒植物(pioneer plant):是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現的植物。先鋒植物具有生長快、種子產量大、較高的擴散能力等特點,但不適應相互遮蔭和根際競爭,所以很容易被後來的物種排擠掉。
  38. 阿倫規律(Allen’s rule):恒溫動物身體突出的部分如四肢、外耳、尾巴等在低溫環境中有變小變短的趨勢。
  39. 貝格曼規律(Bergmann’s rule):高緯度地區的恒溫動物比低緯度同類個體大,因為個體大的動物其相對表面積較小,單位體重的熱散失較小,有利於抗寒。
  40. 似晝夜節律:動物在自然界所表現出的晝夜節律除瞭由外界因素的晝夜周期所決定的以外,在內部也有自發性和自運性的內源決定,因為這種離開外部世界的內源調節不是24小時,而是近24小時,這些變化規律稱為似晝夜節律。
  41. 阿朔夫規律:對於夜出性的恒溫動物處於恒黑的條件下,其晝夜周期縮短;對於夜出性的恒溫動物處於恒光的條件下,其晝夜周期延長,並且隨著光強的增長,這種延長越明顯。對於日出性的恒溫動物處於恒黑的條件下,其晝夜周期延長;對於日出性的恒溫動物處於恒光的條件下,其晝夜周期縮短,並且隨著光強的增加,這種縮短越明顯。
  42. 生理幹旱(physiological drought):過度水分虧缺的現象叫幹旱,由於土壤中鹽分過多,引起土壤水勢降低,使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困難,甚至發生體內水分外滲的現象稱為生理幹旱,冷害也能引起植物產生生理幹旱現象。
  43. 土壤質地(texture):組成土壤的各種大小顆粒按直徑可分為粗砂、細砂、粉砂和黏粒。這些不同大小顆粒組合的百分比,稱為土壤質地。根據土壤質地,可以把土壤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類。
  44. 適應性低體溫(adaptive hypothermia):它是一種受調節的低體溫現象,此時體溫被調節的很低,接近環境溫度的水平,心律代謝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降低,在任何時候都可自發的或通過人工誘導,恢復到原來的正常狀態。
  45. 喜溫植物(thermophilous plant):有些植物在45°以上就會受傷害,被稱為適度喜溫植物,如高等陸生植物和某些隱花植物;有些植物在65°~100°才會受害,稱為極度喜溫植物,如藍綠藻、真菌和細菌等。
  46. 旱生植物(sicco-colous):適宜在幹旱地區生長的植物,能夠較長時間地忍受幹旱脅迫,維持水分平衡並進行正常的生長發育,它們能耐受的土壤水分張力上限大於4MPa。根據旱生植物對水分脅迫的響應方式,可以區分為避旱植物和耐旱植物。
  47. 濕生植物(hygrophyte):一般生長在水邊或潮濕的環境中,地下水在地表附近,或有季節性淹水。一般空氣濕度比較大,其蒸騰少。這類植物在潮濕環境中生長好,不能忍耐較長時間的缺水,抗旱能力很差。
  48. 沙生植物(psammophyte):對風沙土壤基質適應的植物,可再分為抗風蝕、抗沙埋、耐沙割、抗日灼、耐幹旱、耐貧瘠等一系列生態類型。
  49. 生態幅(ecological amplitude):又叫耐性限度、適應幅度,是指每一個種對環境因子適應范圍的大小,這主要取決於各個種的遺傳特性。生態學常用一系列名詞以表示生態幅的相對寬度,如狹溫性等。
  50. 光合有效輻射(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被植物利用並轉化為化學能的波段為紅光和藍光,所以在可見光譜中,波長為620~760nm的紅光和波長為435~490nm的藍光對光合作用最為有效,稱為光合有效輻射。又稱生理有效輻射,占太陽輻射的40%~50%。
  51. 白霜(white frost):環境氣溫或地表溫度下降到零度,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而形成白色的冰霜,稱為白霜。
  52. 黑霜(black frost):溫度下降到零度或零度以下時,如果空氣幹燥,水汽達不到飽和,就不會形成霜,但此時的霜會對植物產生傷害。這種無霜而使植物受害的天氣稱為黑霜。所以黑霜實際上是凍害天氣。
  53. 代謝性吸水(metabolic absorption):植物水分憑借細胞呼吸所釋放的能量,通過質膜進入細胞內部,稱為代謝性吸水。
  54. 單鹽毒害(toxicity of single salt):如果將植物培養在隻含一種鹽分的溶液中,即使這種離子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須的,並且在溶液中含量很少,植物也不能正常生長,不久即受害死亡。
  55. 光合誘導(photosynthetic induction):受光斑照射後,林下植物葉片便會逐漸提高其光合速率,這過程涉及氣孔導度的增大和光合酶的激活。
  56. 光能利用效率(efficiency for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單位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
  57. 光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 photonflux):在光合作用中,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波長在400~700nm的光子數。
  58. 光形態建成(photomorphogenesis):植物依賴光進行的生長、發育和分化過程,稱為光形態建成。
  59. 光抑制現象(photoinhinition):當葉片吸收的光能超過植物所能利用的量時,光可以引起光合活性的降低。它的顯著特征是光合效率的降低。
  60. 風化作用(weathering):地殼深處處於或接近平衡狀態的礦物或巖石,在土壤環境中必須適應其大為降低的氣壓和溫度條件,從而產生的調整或變化過程稱為風化作用。
  61. 黃化現象:一般植物在黑暗條件下不能合成葉綠素,但能形成胡蘿卜素。導致葉子變黃,稱為黃化現象。
  62. 束縛水(boundwater):在植物體細胞質中,靠近細胞質膠體微粒而被膠體吸附束縛不能自由流動的水分。
  63. 霜凍幹化(frost drought):如果土壤結冰,即使蒸騰很小,植物也不再吸收足夠的水分供應自身的需要。對植物來說,土壤結冰就意味著幹旱地。冬天條件下,施加於水分平衡的限制可能會因為幹化對植物產生傷害,稱為霜凍幹化。
  64. 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土壤中大量植物所必須的礦質元素,如C、H、O、N、P、K、Ca、Mg、Fe、Mn、Cu、Zn、B、Mo、cl等16種元素。其中(Fe、Mn、Cu、Zn、B、Mo、cl)7種,植物需要量極微,稍多既是毒害,故稱為微量元素。
  65. 緯向地帶性(latitudinal zonality):由於太陽輻射提供給地球的熱量從南到北的規律性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氣候帶,這種沿緯度方向有規律地更替的植被分佈,稱為植被分佈的緯向地帶性。
  66. 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溫室氣體是指那些長波輻射有強烈吸收作用的氣體。大氣中的CO2、氯氟烴(CFC)、O3、CH4、NO的增加造成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等重大環境問題。
  67. 溫周期現象(thermoperiodism):一天內溫度的晝夜變化,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和產品質量有重要作用,植物適應溫度的晝夜變化稱為溫周期現象。對大部分植物來說,適度變溫是有利的,但變溫過度就會有害。
  68. 物候期(phonological phase):高等植物的發芽、生長、現蕾、開花、結實、果實成熟、落葉、休眠生長發育階段,稱物候階段,又稱物候期。
  1. 種群
  2. 種群:在同一時期占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個體的集合。種群是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種間關系的基本單位,是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具體對象。
  3. 構建生物:是由一個合子發育成一套構件組成的個體,如一株樹有許多樹枝,一個稻叢有許多分蘗,並且構件數很不相同,其隨環境條件而變化。
  4. 種群動態:是指種群數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規律。包括種群的數量或密度、種群的分佈、種群數量變動和擴散遷移、種群調節。研究植物種群動態,必須要註意個體水平以下的構件組成“種群”的意義,這是植物種群與動物種群的重要區別。
  5. 種群的年齡結構:不同年齡組的個體在種群內的比例和配置情況。按從小到大齡級比例繪圖,即年齡金字塔。包括正金字塔形的增長型種群、鐘形的穩定型種群和壺形的下降型種群。
  6. Fisher性比理論:性比通常以種群內雄體對雌體的相對數表示,如果雌雄體數相等,性比為1:1。大多數生物種群的性比傾向1:1,這種傾向的進化原因稱為Fisher性比理論。
  7. 生命表:是描繪死亡過程的有力工具。生命表開始出現於人口統計學,至今在生態學上應用廣泛。生命表能綜合判斷種群數量變化,也能反映種群從出生到死亡的動態關系。生命表根據研究者獲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動態生命表和靜態生命表。前者是根據觀察一群同時出生的生物的死亡或存活動態過程所獲得的數據繪制而成,又稱同齡群生命表、水平生命表、特定年齡生命表。後者根據某個種群在特定時間內的年齡結果而編制,又稱特定時間生命表、垂直生命表。
  8. 存活曲線:以生物的相對年齡(絕對年齡除以平均壽命)為橫坐標,以各年齡的存活率為縱坐標,所做出的圖,可以反映生物生活史中各時期的死亡率。存活曲線可歸納為3種基本類型:凸型表示大部分個體都能活到生理壽命,如一些大型哺乳動物;對角線型,表示各年齡期存活率基本相似,如鳥類;凹型,表示幼體死亡率高,如大多數魚類。
  9. 種群增長類型:一類是與密度無關的種群增長模型,其假定環境中的空間、食物等資源是無限的,因而其增長率不隨種群本身而變化;另一類是與密度有關的種群增長模型,有一個環境容納量,增長率隨密度的上升而下降。
  10. 環境容納量:環境容納量的實質是有限環境中的有限增長。在一個處於平衡狀態的自然生態系統中,種群的數量在一定水平上下波動,這個平均水平就是所謂的合理的環境容納量。種群數量大於合理的環境容納量,資源壓力增大,資源的數量、質量降低,天敵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增強,種群數量回落。種群數量小於合理的環境容納量,資源壓力降低,資源狀況得到改善,天敵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減弱,種群數量回升。
  11. 內稟增長率:種群在不受限制的條件下,即能夠排除不利的天氣條件,提供理想的食物條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我們能夠觀察到種群最大的增長能力。
  12. 密度制約因素:對動物種群數量影響的強度隨種群密度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調節種群密度,維持種群平衡。如食物、天敵等生物因子。
  13. 生殖價:用來描述某一年齡的雌體平均能對未來種群增長所做的貢獻。生殖價是衡量種群內個體繁殖力和存活力的一個綜合指標,因而對生活史性狀的進化非常重要。
  14. 適合度:指個體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生存並傳遞其基因於下代的能力。即:生存和生育率聯合效應的最後結果。
  15. 物種:是許多群體組成的生殖單位(與其他單位生殖上隔離),並且在自然界中占據一定的生境位置。
  16. 遺傳漂變:總是發生在很小的種群中,因為在很大的種群中,如果不發生突變,根據哈代—溫伯格定律,種群內基因頻率保持穩定狀態。而在很小的種群中,即使無適應的變異發生,種群內基因頻率也會發生變化,也就是由於隔離,不能充分地隨機交配,種群不能達到完全自由分離和組合時產生的誤差所引起的基因頻率的變化。
  17. 遺傳瓶頸:如果某個種群在某個時間由於環境災害或過捕等原因數量急劇下降,就稱經歷瞭瓶頸。這會伴隨著基因頻率的變化和總遺傳變異的下降。
  18. 建立者效應:由於兩者所處的地域不同,各有不同的選擇壓力,建立者種群與母種群差異越來越大,這一現象稱建立者效應。
  19. 適應輻射:這種由一個祖先起源,在進化過程中分化出許多類型,適應不同生活方式的現象叫適應輻射。
  20. 生活史對策(生態對策):生物的生活史是指其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全部過程。生活史的關鍵組分包括身體大小、生長率、繁殖和壽命。生物在生存鬥爭中獲得的生存對策,稱為生活史對策,又叫生態對策。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瞭多種生活史對策,如生殖對策、取食對策、遷移對策、體型大小對策等。
  21. Lack法則:動物的繁殖總是面對兩種對立的進化選擇:一種是高生育力但無親代撫育,一種是低生育力但有親代撫育。
  22. Cody分配原理:生活史中的各個生命環節(例如,維持生命、生長和繁殖,乃至各種競爭),都要分享有限資源。如果增加某一生命環節的能量分配,就必然要以減少其他環節能量分配為代價,這就是所稱謂的“分配原理"。
  23. K-對策:在環境穩定和自然災害罕見的地方,生物的繁衍有可能達到K值,即接近於邏輯斯蒂方程的飽和密度(K)。故在穩定的環境中,誰能更好地利用環境承載力,達到更高的K,對誰就有利。有利於增加競爭能力的選擇為K-選擇。K-選擇的物種稱為K-對策者。K-對策者是穩定環境的維護者,在一定意義上是“保護主義者”。當環境發生災變時,很難迅速恢復,如果有競爭者抑制,很可能趨於滅絕。+(主要特征)
  24. 體型效應:物種個體體型大小與其壽命有很強的正相關關系,並與內稟增長率有很強的負相關關系。
  25. 繁殖成效:個體出現時的繁殖輸出與未來繁殖輸出的總和稱為繁殖成效。
  26. 繁殖價值:在相同時間內特定年齡個體相對於新生個體的潛在繁殖貢獻。
  27. 密度效應:在一定時間內,當種群的個體數目增加,就必定會出現鄰接個體之間的相互影響,反映在個體產量和死亡率上。即最後產量恒值法則和-3/2自疏法則,前者是指不管初始播種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圍內,當條件相同時,植物的最後產量差不多總是一樣的;後者是指隨著播種密度的提高,種內對資源的競爭不僅影響到植株生長發育的速度,也影響到植株的存活率。
  28. 最後產量恒值法則:不管初始播種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圍內,當條件相同時,植物的最後產量總是差不多一致的。
  29. 自疏現象:隨著播種密度的提高到一定值時,種內對資源的競爭不僅影響植物生長發育的速率,也會影響植物的存活率,這一現象稱為自疏現象。
  30. 多型:在種群內許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導致一個種群一種以上的表現型,這種現象稱為多型。
  31. 領域性(territoriality):領域是指由個體、傢庭或其他社群單位所占據的,並積極保衛不讓同種其他成員侵人的空間。動物保衛領域的方式很多,如以鳴叫氣味標志或特異的姿勢向入侵者宣告其領域范圍;或威脅、直接進攻驅趕人侵者等,稱為領域行為。具領域性的種類在脊椎動物中最多,尤其是鳥獸。
  32. 社會等級:動物種群中的各個動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順序的等級現象。等級形成的基礎是支配行為,或稱支配—從屬行為。
  33. 優勢等級:是在集群生活的某些動物中,許多成員彼此接觸較多,形成瞭優勢個體與各級的從屬個體,這種分等級的現象稱為優勢等級。優勢等級的個體在采食、休息、占地和交配方面優先於從屬等級的個體。
  34. 種間競爭:是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種,為瞭爭奪空間和資源,而產生的一種直接或間接抑制對方的現象。在種間競爭中,常常是一方取得優勢,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滅。種間競爭包括資源利用型和直接幹涉型。
  35. 高斯假說:當兩個物種利用同一種資源、空間時的種間競爭現象。兩個種越相似,它們的生態位重疊越多,競爭就越激烈。
  36. 競爭釋放:在缺少競爭者時,物種會擴張其實際生態位。
  37. 性狀替換:競爭產生的生態位收縮會導致形態性狀發生變化。
  38. 種群平衡:種群較長期地維持在幾乎同一水平上,稱為種群平衡。大型有蹄類、食肉類、蝙蝠,多數一年隻產一仔,壽命長,種群數量一般是很穩定的。在昆蟲中,如一些蜻蜓成蟲和具良好種內調節機制的昆蟲,其數量也是十分穩定的。
  39. 阿裡規律/阿利氏規律:動物種群有一個最適的種群密度,因而種群過剩和種群過低或過密或過疏都是不利的 ,都可能對種群產生抑制性的影響。

第三章 群落

  1. 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時間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種種群的集合,是指特定空間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種群有規律的組合。它們之間及它們與環境之間彼此影響、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包括形態結構和營養結構,並具有特定的功能。生物群落具有具體和抽象兩重含義,說它是具體的,是因為我們確實很容易找到一個地區或區域,在那裡我們可以觀察或研究一個群落的結構和功能;同時它又有抽象的概念,指的是符合生物群落的所有生物集合體的總稱。
  2. 多度:是指生物群體中物種個體數目的多少,一般用記名計數法或目測估計法測定。
  3. 密度:是指單位面積上的植株數或生物個體數目,用單位表示為:密度(D)=N(樣地內某物種的個體數)/S(樣地面積)。對喬木、灌木、叢生草本以植株或株叢計數,對根莖植物以地上枝條計數。某物種在樣地的個體數占全部物種個體數的百分比稱為相對密度。某物種的密度占密度最高的物種密度的百分比為密度比。
  4. 物種豐富度:是指生物群落中包含的物種數目。
  5. 蓋度:一般有兩種含義,即投影蓋度和基部蓋度。投影蓋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射面積占樣地面積的百分比,它標志瞭植物所占水平空間面積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植物同化面積的大小;基部蓋度是指植物基部著生面積,也稱真蓋度。蓋度可分為種蓋度、層蓋度和總蓋度。
  6. 鬱閉度:鬱閉度是指樹冠垂直投影面積占樣地面積的百分比,林業上常用鬱閉度來表示林木層的蓋度。
  7. 存在度和恒有度:在同一類型的群落中,某一物種所出現的群落數叫存在度。各個群落的物種,根據出現的次數比率劃分出存在度等級。存在度大的種越多,各個群落的相似程度就越大。某物種在各個具有相同面積的群落中出現的次數叫恒有度。恒有度可以避免由於取樣面積不等造成的參差不齊。兩者都表示物種在群落的出現次數。
  8. 重要值:是表示某物種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綜合數量指標,因為簡單、明確,所以近些年來得到普遍采用。用於確定喬木的優勢度或顯著度時,重要值(L.V.)=相對密度+相對頻度+相對優勢度(相對基蓋度);用於草原群落,重要值=相對密度+相對頻度+相對蓋度。
  9. 頻度:是指物種在群落中出現的樣方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為:頻度(F)=ni(某物種在群落中出現的樣方數)/N(樣方總數)*100%。
  10. 優勢度:用以表示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其中,Braun-Blanquet主張以蓋度、所占空間大小或重量來表示優勢度,並指出不同群落應采用不同指標。
  11. 生活型:生活型是生物對外界環境適應的外部表現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種,不但體態相似,而且其適應特點也是相似的。生活型是指不同種類的生物長期生活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而表現出趨同適應的類群。可陸生植物劃分為5類生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隱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12. 高位芽植物:是指休眠芽高於地面25cm以上的高大喬木、灌木和熱帶高草,比如喬木、大灌木。高位芽植物可分為大高位芽植物(30m以上)、中高位芽植物(8m~30m)、小高位芽植物(2m~8m)和矮高位芽植物(25cm~2m)。高位芽植物所指示的是潮濕地帶的氣候。
  13. 生活型譜:統計某個地區或某個植物群落內各類生活型的數量對比關系稱為生活型譜。通過生活型譜可以分析一個地區或某一植物群落中植物與生境(特別是氣候)的關系。制定生活型譜的方法,首先是弄清整個地區(或群落)的全部植物種類,列出植物名錄,確定每種植物的生活型,然後把同-生活型的種類歸到一起。按下列公式求算: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該地區該生活型的植物種數/該地區全部植物的種數x100%。
  14. 生態型:同種生物由於長期生活在不同的氣候條件或其他環境條件下,而在形態、生理和適應方式等方面表現出的變異性和分化性的個體群,是趨異適應的結果。生態型是可遺傳的變異。
  15. 建群種與優勢種:優勢種是對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環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它們通常是那些個體數量多,投影蓋度大,生物量高,體積較大,生活能力較強,即優勢度較高的種。建群種是在優勢層的優勢種中起構建群落作用的植物。分單建種群落和共建種群落。
  16. 亞優勢種:個體數量和作用都次於優勢種,但在決定群落性質和控制群落環境方面仍有一定作用的物種。在復層群落中,它通常居於下層,如大針茅草原中的小半灌木冷蒿就是亞優勢種。
  17. 伴生種:伴生種為群落的常見種類,它與優勢種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18. 偶見種或稀見種:是指那些在群落中出現頻率很低的種類,多半是由於種群本身數量稀少的緣故。偶見種可能偶然地由人們帶人或隨著某種條件的改變而侵人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殘遺種。有些偶見種的出現具有生態指示意義,有的還可作為地方性特征種來看待。
  19. 關鍵種:關鍵種對群落具有重要的和不相稱的影響。關鍵種就像是一個拱門的中央處,移去就會導致結構坍塌,也就是會引起其他物種的滅絕和多度的大變化。但關鍵種不一定是食物鏈最頂端的物種。例如,傳粉的昆蟲在維持群落結構中扮演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傳粉昆蟲就可以被認為是關鍵種。
  20. 生態等值種:在不同地理位置但環境相同或相似的地區,由於趨同進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物稱為生態等值種。
  21. 先鋒植物:指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現的植物。先鋒植物具有生長快、種子產量大、較高的擴散能力等特點,但不適應相互遮蔭和根際競爭,所以很容易被後來的種群排擠掉。
  22. 瀕危植物:在整個分佈區或分佈區的重要地帶處於滅絕危險中的植物,這些植物種群很少,地理分佈有很大的局限性,植株數量已經減少到快要滅絕的臨界水平,生境也已經退化到不適合其生存。
  23. 附生植物:地上部分完全依附在其他植物體上的植物,在群落中主要是一些層間植物,如藤本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
  24. 層間植物:群落除瞭自養、獨立支撐的植物所形成的層次以外,還有如藤本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它們並不形成層次,而是分別依附在各層次中的直立植物體上。
  25. 群落交錯區:又稱為生態交錯區或生態過渡帶,是兩個或多個群落之間的過渡地帶。群落交錯區是一個交叉地帶或種群競爭的緊張地帶,發育完好的群落交錯區,可以包括相鄰兩個群落的共有物種和群落交錯區的特有物種,在這裡往往發生邊緣效應。
  26. 邊緣效應:群綴塊邊緣部分由於受外圍影響而表現出於綴塊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態學特征的現象。綴塊中心部分在氣象條件、物種組成以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方面都可能與其邊緣部分不同。綴塊周界部分常常具有較高的物種豐富度和初級生產力。
  27. 空間異質性:指生態學過程和格局在空間分佈上的不均勻性及其復雜性,一般可理解為空間的斑塊性和梯度的總和。包括環境的空間異質性和生物群落的空間異質性。空間異質性的程度越高,意味著有更加多樣的小生境,能允許更多的物種共存。
  28. 島嶼效應:島嶼中的物種數目與島嶼面積成正比,群落中的物種數目取決於遷入物種與滅亡物種之間的平衡。物種數目也與島嶼的年齡以及距大陸的遠近有關。
  29. 濕地:《濕地公約》把濕地定義為:人工的或自然的、永久性的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灘地和水域,蓄有靜止或流動、咸水或淡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淺於6m的海水區。所有季節性的或常年積水地帶,包括沼澤地、泥灘地、濕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灘塗、珊瑚礁、紅樹林、水庫、池塘、水稻田及低潮時水深淺於6m的海岸帶,均屬濕地范疇。濕地是重要的國傢資源和自然資源,與人類的生存、繁衍、發展息息相關,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30. 生境破碎化:由於人為或自然的原因導致大面積連續分佈的生境變成空間上相對隔離的小生境的現象。生境破碎化導致遺傳變異的喪失;種群間遺傳分化的增加和基因流的降低;繁殖成功率的降低和種群的自交率的增加,這對群落遺傳多樣性造成重要影響。
  31. 群落最小面積:是指基本上能夠表現出某群落類型、植物種類的最小面積。組成群落的物種越豐富,群落的最小面積就越大。
  32. 演替(succession):是指在群落發展變化過程中,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一個群落代替另一個群落的自然演變現象。
  33. 演替系列:從生物定居開始直到到形成穩定的群落為止,這樣的系列過程稱為演替系列。
  34. 原生演替:是指發生在原來沒有植物覆蓋的地面,或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瞭的地段,如火山熔巖或冰川運動形成的原生裸地上的演替。包括裸巖階段、地衣群落階段、苔蘚群落階段、草本群落階段、灌木群落階段、喬木群落階段。又可分為發生在幹燥地面的幹旱演替和發生在水域裡的水生演替系列。
  35. 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有曾經生長在此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段,如森林砍伐、火燒等裸地上發生的演替。如從棄耕農田到一年生雜草到多年生雜草到灌木階段再到喬木階段。
  36. 進展演替:是指隨著演替的進行,生物群落的結構和種類成分由簡單到復雜,群落對環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群落生產力由低到逐步增高,群落逐漸發展為中生化,生物群落對外界環境的改造逐漸強烈。
  37. 逆行演替:與進展演替相反,它導致生物群落結構簡單化,不能充分利用環境,生產力逐漸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地面,群落旱生化,對外界環境的改造輕微。
  38. 共建種群落:在群落的物種組成中,如果隻有一個建群種,則稱“單建群種群落”或“單優種群落”;如果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種,則稱“共建種群落”或“共優種群落”。熱帶森林幾乎全是共建種群落;而北方森林和草原多是單優種群落。
  39. 演替頂極:演替頂極是指每一個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鋒階段開始,經過不同的演替階段,到達中生狀態的最終演替階段。有關演替頂極理論主要有3種,即單元頂極論、多元頂極論和頂極-格局假說。
  40. 亞頂極:是達氣候頂極以前的一個相當穩定的演替階段。
  41. 偏途頂級:又稱分頂極或幹擾頂極。是由一種強烈而頻繁的幹擾因素所引起的相對穩定的群落。如內蒙古草原的典型草原,由於過度放牧的結果,使其長期停留在冷蒿階段。
  42. 前頂極:也稱先頂極。在一個特定的氣候區域內,由於局部氣候比較適宜而產生的較優越氣候區的頂極。
  43. 超頂級:也稱後頂級。在一個特定氣候區域內,由於局部氣候條件較差而產生的穩定群落。
  44. 頂極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區域裡,植物群落主要受氣候、土壤、地形和動物等因素分別控制,相應地可以形成許多頂極群落,如氣候頂極等。其中,發育在顯域生境上的,與當地大氣候水熱條件最相適應的、穩定的植物群落,即是氣候頂極群落。
  45. 群落系數:群落系數指各樣方單位共有種的百分比,計算的方法有很多,目前不下十幾種。Jaccard相似性系數是目前最基礎和常用的相似性系數之一,其公式為:群落系數=c/(a+b-c)【a是樣方A的物種數,b是樣方B的物種數,c是樣方A和B的共有物種數】
  46. 確限度:某一物種局限於某一類型植物群落的局限性程度。Braun-Blanquet根據植物種類對群落類型的確限程度,歸並為5個確限度等級。確限度5:特征種;確限度4:偏宜種;確限度3:適宜種;確限度2:伴生種;確限度1:偶見種。
  47. 同資源種團:在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資源的物種集團稱為同資源種團。同資源種團的種間競爭十分激烈,它們占有同一功能地位,是等價種。如果一個種由於某種原因消失在群落中,那麼別的種可能會取而代之,這對競爭和群落結構研究是有利的。
  48. 群落結構:群落的結構是指群落中相互作用的種群在協同進化中形成的,其中生態適應和自然選擇起瞭重要作用。包括水平結構(鑲嵌性、復合體和群落交錯區)、垂直結構(分層現象和層片)、年齡結構(增長型、穩定型和下降型)、營養結構(食物鏈、食物網、生態金字塔、同資源種團等)、時間結構(晝夜節律和季節節律)。
  49. 層片:由甘姆斯於1918年提出,是植物群落結構的一個基本單位。層片是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態要求的種組成的機能群落。(1)屬於同一層片的植物是同一生活型類別的不同植物,它具有相當的個體數目,而且相互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2)每一個層片在群落中具有一定的小環境,不同層片小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構成瞭群落環境;(3)每一層片在群落中占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而且層片的時空變化形成瞭植物群落不同的結構特征;(4)在群落中,每一個層片都具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而且可以按其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劃分為優勢層片、伴生層片、偶見層片等。
  50. 鑲嵌性:主要指內部斑點為同一群落的部分,任一斑點都具有整個群落的一切層,斑塊較小,斑塊間生物相互間影響大。
  51. 復合體:內部斑點屬於不同群落,各斑點具各自所屬群落的層次,斑塊較大,斑塊間生物相互間影響小。
  52. 排序:就是把一個地區內所調查的群落樣地,按相似度來排定各樣地的位序,從而分析各樣地及其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排序方法可分為兩類。利用環境因素的排序稱為直接排序,又稱為直接梯度分析或者梯度分析,即以群落生境或其中某一生態因子的變化排定樣地生境的位序;另-類排序是群落排序,是用植物群落本身屬性(如種的出現與否,種的頻度、蓋度等等)排定群落樣地的位序,稱為間接排序,又稱間接梯度分析或者組成分析。
  53. 極點排序法:由Bray和Curtis於1957年提出,在多維的植物種空間中主觀地選出兩個樣方點,假設在數據集的某一組合的環境梯度的兩個端點,按空間坐標投影的方法將每個樣方點投影到兩點連成的直線上,排序得分就是各樣方到直線上的相對位置,給出多個極點對能得到多維排序。極點排序的關鍵是給出合理的極點對,它必須代表某一環境因子或組合環境因子。
  54. 地帶性植物群落:在綜合的外界環境條件中,特別是熱量、水分及兩者的配合狀況,導致地球表面的氣候條件依經向、緯向、山地垂直三個方向變化,植物群落向這三個方向分佈,地理分佈上表現出三維空間地帶性,即經向地帶性、緯向地帶性和山地垂直地帶性。
  55. 垂直地帶性:降水量和太陽輻射的綜合作用,使生物群落和土壤類型從下而上也逐漸發生變化,出現瞭植被或生態系統隨海拔升高而呈帶狀依次更替的分佈規律,叫做垂直地帶性。它與緯度地帶性和經度地帶性合稱為“三向地帶性”,但山地垂直地帶性規律是受水平地帶性制約的。
  56. 植被型:是植被分類的主要高級單位,由建群種生活型相同或相似,水分、溫度條件生態關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聯合而成。同一植被型具有相似的區系組成、結構、形態外貌、生態特點和動態演變歷史。
  57. 植被型組:凡建群種生活型相似,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聯合而成植被型組。
  58. 群系:凡建群種或共建種相同的植物群落聯合成的叫群系。
  59. 群叢:凡層片結構相同,各層片的優勢種或共優種相同的植物群落,是植物群落分類的基本單位。
  60.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指生物中的多樣化和變異性以及物種生境的生態復雜性。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種及其組成的群落和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可以分為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3個層次。遺傳多樣性指地球上生物個體中所包含的遺傳信息之總和;物種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有機體的多樣化;生態系統多樣性涉及的是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與生態過程的多樣化。
  61. 物種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具有兩種涵義:其一是種的數目或豐富度,它是指一個群落或生境中物種數目的多寡;其二是種的均勻度,它是指一個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種個體數目的分配狀況,它反映的是各物種個體數目分配的均勻程度。
  62. 中度幹擾假說:中等程度的幹擾水平能維持高多樣性。

(1)在一次幹擾後少數先鋒種入侵缺口,如果幹擾頻繁,則先鋒種不能發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樣性較低;

(2)如果幹擾間隔期很長,雖然使演替過程能發展到頂極期,但多樣性也不很高;

(3)隻有中等於擾程度使多樣性維持高水平,它允許更多的物種入侵和定居。

63、種間關聯:在一個群落中,如果兩個種一塊出現的次數高於期望值,它們就具有正關聯。正關聯可能是因一個種依賴於另一個種而存在,或兩者受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環境因子影響而生長在一起。如果兩個種共同出現的次數低於期望值,則它們具負相關。負相關則是由於空間排擠、競爭、他感作用,或不同的環境要求而引起。

第四章 生態系統

  1. 生態系統:就是在一定空間中共同棲居著的所有生物與環境之間通過不斷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過程而形成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由非生物環境、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構成。
  2. 自養生態系統:是指在能量來源中,日光能的輸入量大於有機物質的輸入量的生態系統。
  3. 初級生產量:生態系統中的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對太陽能的固定,因為是生態系統的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或所制造的有機物質稱為初級生產量。
  4. 凈初級生產量與總初級生產量:在初級生產過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於植物生長和生殖,這部分產量稱為凈初級生產量。而包括呼吸在內的全部生產量稱為總初級生產量。
  5. 次級生產量:在被同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用於動物胡呼吸代謝和生命的維持,這一部分能量最終將以熱的形式消散掉,剩下的那部分才能用於動物的生長和繁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次級生產量。。
  6. 物質循環:環境中的無機物質被植物吸收轉變為有機物質,沿著食物鏈多次利用後,又被分解者分解為無機物質返回到環境中去,稱為物質循環。
  7. 生物地球化學循壞(物質循環):也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指生態系統內的各種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態系統內部各組成要素之間以及在地球表層生物圈、水圈、大氣圈和巖石圈等各圈層之間,沿著特定的途徑從環境到生物體、再從生物體到環境,不斷地進行著反復循環變化的過程。
  8. 有毒有害物質循環:有毒有害物質的循環是指那些對有機體有毒有害的物質進入生態系統,通過食物鏈富集或被分解的過程。
  9. 生態平衡:生態系統通過發育和調節所達到的一種穩定狀態,它包括結構上的穩定、功能上的穩定和能量輸入、輸出的穩定。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因為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總在不間斷地進行,生物個體也在不斷地進行更新。
  10. 營養級:指處於食物鏈某一環節上的所有生物種的總和。
  11. 生態金字塔:由於生態系統中能流是單向的,經過各個營養級的能量是逐級減少電腦,如果把各個營養級的能量由低到高劃分,就成為一個金字塔形,稱為生態金字塔。生態金字塔表示各個營養級的數量關系,這種數量關系可采用生物量單位、能量單位或個體數量單位,采用這些單位構成的生態金字塔分別稱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數量金字塔。
  12. 反饋:生態系統中一種成分發生變化,必然會引起其他成分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反過來又會影響最初那種成分所產生的變化。反饋分為正反饋與負反饋。負反饋:生態系統中一種成分的變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的變化抑制瞭最初那種成分所產生的變化。正反饋:生態系統中一種成分的變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的變化促進瞭最初那種成分所產生的變化。
  13. 食物鏈:生物能量和物質通過一系列取食於被取食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傳遞,各種生物按其事物關系排列的鏈狀順序稱為食物鏈。自然生態系統中主要有3種類型的食物鏈,即牧食食物鏈、寄生食物鏈和碎屑食物鏈。
  14. 食物網: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復雜的網狀結構,稱為食物網。
  15. 生態效率:各種資源在營養級之間或營養級內部轉移過程中的比值關系,稱為生態效率或轉移效率。如消費效率、同化效率、生長效率、林德曼效率。
  16. 同化效率:植物所固定的能量占吸收的太陽能的比例或動物的同化能量占攝食能量的比例。同化效率在食草動物和碎食動物較低,而食肉動物較高,這是因為食肉動物的食物在化學組成上更接近其本身的組織。
  17. 生態生長效率:某一營養級生物的凈生產能量占攝食能量的比例。通常植物的生長效率大於動物,大型動物的生長效率小於小型動物,年老動物的生長效率小於幼年的,變溫動物的大於恒溫動物的,通常生物的組織生長效率高於其生態生長效率。
  18. 消費效率:n+1營養級生物的攝食能量占n營養級生物的凈生產能量的比例。消費效率可以用來量度一個營養級對前一營養級的相對采食能力。植物種群增長率高、世代短、更新快,其消費效率就較高。
  19. 林德曼效率:指n+1營養級生物的同化能量占n營養級生物的同化能量的比例或n+1營養級生物的攝食能量占n營養級生物的攝食能量的比例。林德曼效率大約是10%~20%,即通常所稱的十分之一法則。這個法則說明,每通過一個營養級,其有效能量大約為前一營養級的1/10。也就是說,食物鏈越長,消耗於營養級的能量就越多。
  20. 庫:某種生物成分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數量的某種化學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儲存場所,叫做庫。
  21. 流通率:某種物質在生態系統中單位時間和單位面積內的移動量。
  22. 周轉率:某種物種出入庫的流通率占該庫中這種營養物質總量的比值。
  23. 氨化作用:蛋白質通過水解降解為氨基酸.然後氨基酸中的碳(不是氮)被氧化而釋放出氨(NH3)的過程。植物通過同化無機氮進人蛋白質,隻有蛋白質才能通過各個營養級。
  24. 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氨的氧化過程。其第一步是通過土壤中的亞硝化毛桿菌或海洋中的亞硝化球菌,把氨轉化為亞硝酸鹽(NO2-);然後進一步由土壤中的硝化桿菌或海洋中的硝化球菌氧化為硝酸鹽(NO3-)。
  25. 反硝化作用:第一步是把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釋放NO。這出現在陸地上有漬水和缺氧的土壤中,或水體生態系統底部的沉積物中,它由異養類細菌所完成;然後亞硝酸鹽進一步還原產生N2O和分子氮(N2),兩者都是氣體。
  26. 溫室效應:由於二氧化碳對來自太陽的短波輻射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有高度的吸收性,這就有可能導致大氣層低處的對流層變暖,而高處的平流層變冷,這一現象稱為溫室效應。
  1. 景觀生態學:是研究景觀結構單元的類型組成、空間格局及其與生態學過程相互作用的綜合性學科。它強調空間格局、生態學過程與尺度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景觀生態學的核心所在。
  2. Meta-種群理論:由經常局部性絕滅,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種群所組成的種群。換言之,Meta-種群是由空間上相互隔離,但又有功能聯系(繁殖體或生物個體的交流)的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亞種群組成的種群綴塊系統。
  3. 生態系統管理:是指依據特定的目標,為構建結構合理、生產力高,並能夠可持續地提供生態系統服務的各種管理措施,以及與此有關的法律、規章、政策、教育和公眾行為的總稱。
  4. 生態工程:生態工程是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與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結合系統分析的最優化方法,設計的促進分層多級利用物質的生產工藝系統。生態工程的目標就是在促進自然界良性循環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治環境污染,達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同步發展。
  5. 富養化:由於物理或生物的作用,天然湖泊中的沉積物不斷增加,從貧營養狀態逐漸轉變為富營養狀態的過程。包括天然富營養化和人為富營養化。天然富營養化進展緩慢,一般從湖泊先變為沼澤,再變為陸地。人為富養化是指在人類活動影響下,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水體,導致浮遊植物大發生,形成水華。這些浮遊植物生長周期很短,其遺體在被微生物分解過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氣,因而導致水體缺氧,水質惡化,魚類等生物大量死亡。
  6. 生態系統服務:指人類從生態系統獲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給服務(如提供食物和水)、調節服務(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務(如精神、娛樂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務(如維持地球生命生存環境的養分循環)。7、退化生態系統:生態系統退化指在-定的時空背景下,生態系統受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或兩者的共同幹擾,某些要素或系統整體發生不利於生物和人類生存的量變和質變。例如,草地退化既是草地生態系統結構特征與物質循環等功能過程的惡化,又是草地生態系統的生產與生態功能衰退的現象,它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小小的書虱,能把人逼瘋?

體型微小的爬蟲,它們經常出現在倉庫、洗手間、廚房等,當你發現的是數量已經不少,仔細觀察可能已經到處都是,不勝其擾。如...

· 3分钟前

《杀戮追踪》完整解析➕漫画细节(未更新

先开个楼 ,佛系更。(很认真在思考 看这个漫画五年多了,还是爱不释手。 狗头镇楼 专门研究温暖男孩吴尚宇 更新不易 先简 ...

· 12分钟前

美西景點攻略:死亡谷國傢公園(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前往理由 (Reason to go):1. 死亡谷國傢公園是除阿拉斯加外最大的國傢公園,幾近深不可測。公園占地面積 330萬英畝/134萬公...

· 34分钟前

《草虫的村落》试讲稿【初级】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这是—-夏日虫鸣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又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作 ...

· 36分钟前

以宁蓉线为例,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向铁路的分析

越过四川盆地的一座座山丘,南方夏天的草木生长得非常茂盛,从成都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在朦胧的雨后蜿蜒行驶在沱江之畔,驶过 ...

· 39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