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是三个人在斗争。
弗洛伊德的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在他的《自我与本我》把人格意识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遵循的是本能,快乐原则。怎么快乐怎么舒服就怎么过,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是指完全潜意识形态下,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无逻辑、无道德,只为满足最为原始、最为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
本我是人格结构的基础,只受享乐原则支配,盲目追求满足。自我和超我即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受享乐原则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幼儿时期,这时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2、自我:来自本我,是指人格中意识的部分,是意识的存在和觉醒。经由外部世界影响,在现实社会的反复教育下,形成的一系列知觉系统。自我在现实原则指导下,监督本我,满足超我。
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人格的执行者。在现实面前,以逻辑和理性尽量遏抑本我的原始冲动。现实原则暂时终止快乐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对两种进行协调,这两者要是协调得好的话,这个人是和谐的、健康的、快乐的;如果协调不好的话,这个人是比较分裂的,会出现内在冲突和痛苦。
3、超我:是部分有意识,是道德化的自我,能够进行自我批判,人格中最后形成的最文明的部分,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由完美原则支配,按至善原则行事,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即最高领导者。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与本我处在直接而尖锐的冲突中。
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是完美主义的原则。他觉得我要符合社会的规范,而不是只满足我个人的需要。自我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协调能力的大小,决定人生剧本的不同的版本。
总结:本我的力量是大于超我,它是本能性的,是更加真实的。如果一个人他更接近于本我,那么他就是比较真实的,比较有力量的。而如果一个人不太去接受本我,超我过于强势的话,就容易造成分裂、牵扯,发展出各种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这些防御的假面具大多数是虚伪的,没有力量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
*当三者和睦相处时,人生剧本是这样的:
本我:饿了想吃饭,(被欲望驱使)
自我:饿了去做饭或定个外卖,(立足现实,着手解决问题)
超我:自己的饥饿被满足了,想到有人还没饭吃,于是为了这些人而努力去做公益事业。(高道德,高理想)
*当三者起冲突时,人生剧本是这样的:
本我:饿了想吃饭,因种种原因吃不上饭(被欲望驱使)
自我:饿了去偷或者去抢,(理性、逻辑被本能欲望击垮,现实原则暂时让位给快乐至上原则)
超我:自己的饥饿虽然被满足了,但偷盗和抢劫犯行为带来的罪恶感时常折磨著自己,倍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受道德的谴责,良心的拷问)
当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达到自我所能承受的临界点,焦虑一旦产生,自我就会启动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这决定了冲突会不时在我们心里出现,小小冲突的存在对人格的健康发展不会有大碍。
但如果冲突不能很好地被自我协调,个体表现出人格紊乱,内心冲突加剧的现象,这就患了神经症人格(不是神经病)!假如冲突在程度、时间上远远超出自我的承受力,甚至一度影响到个体的感受、人际交往、学习及工作潜能的发挥等等方面,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抑郁、狂躁。
只有三个“我”和谐相处、保持平衡,人格才会健康发展。
高贵、优雅、迷人的人格魅力如行走的春药,必成为人生不老的风景。
預定利率從3.5%降到3.%之後,保單利益高的年金險產品幾乎全軍覆沒。進入8月份,在全新的預定利率規范下,也有不少新品嶄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