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幸福,不是比較級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在不幸福的狀態裡,這段時間有多長呢,我回想起來大概有20多年之長。從我過完無憂無慮的童年,開始初中之後,我就陷入瞭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前幾年。
這是一種什麼狀態呢,我一說大傢就明白瞭。就是我掉進瞭幸福是個比較級的認知陷阱裡去瞭。
為什麼別人有好看的衣服穿,我沒有?
為什麼別人長得比我帥?
為什麼老師誇獎別人,不誇獎我?
為什麼別人有好吃的零食,我沒有?
為什麼別人的父母很有錢,我沒有?
為什麼別人比我聰明(所以成績好)?
為什麼別人能和女生談笑風生,我不能?
為什麼別人的工資比我高?
為什麼領導喜歡他,不喜歡我?
等等.....我可以一直列舉下去,這些比較的自我設問,伴隨我從初中、高中、大學、到畢業工作十幾年。好在我是個穩重的青年,沒有因為這些比較而來的不滿,而產生過激的行為。但這些想法,很難讓我真正開心快樂起來。人在比較中,會感到焦慮、嫉妒、自大自卑等等,這些讓人心理失衡,距離快樂越來越遠。
但是更大的危害是,這些問題,本身是抱怨,是很消極的思維。例如,為什麼別人的父母很有錢,而我的沒有?這就是把個人的困境向外歸因,抱怨環境,而不是求諸於己,激發個人努力。
2、幸福,也不僅僅是知足常樂
我當然沒有這麼後知後覺到,陷入這種思維陷阱而不自覺。我產生以上幸福是個比較級的想法不久,也同時產生瞭另一種相對的思維:知足常樂。
我把“知足常樂”刻成座右銘,作為我的護身符。每當我無奈於現實的殘酷時,我像是阿Q一樣自我安慰,珍惜自己擁有的,知足常樂就好,你看看很多人還不如咱呢。這實際上成瞭我逃避現實的擋箭牌。
知足常樂的本意當然不是我以上的曲解。知足常樂源自老子的《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具體什麼意思,大傢去搜索吧。不過我搜到一種變態的解釋是:知識足夠瞭,就會經常(長久)的快樂。
即使按照知足常樂的原意來看,我認為這相對於幸福仍然是不夠的。因為這對一部分人或現象能解釋得通,對其他人或現象則解釋不通。如果人人都知足常樂瞭,誰還去創業、賺錢、發展經濟,發展社會呢?難道勞動致富,也要被鄙視為不知足嗎?這顯然說不通。
3、幸福,很簡單,就是樂在其中
我思考良久之後,得出一個新的想法。我覺得幸福很簡單,即是樂在其中。找一件你喜歡做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地做,以至於忘瞭時間,忘瞭吃飯,憋著屎尿,都要去做。我覺得這就是樂在其中瞭。
有人非要把樂在其中分個高低貴賤,我覺得就有點孔夫子的迂腐瞭。以前當官的看不起經商的,後來機關單位的看不起個體戶,現在早九晚五的看不上自由職業的。但是這個社會在變化,潮流是擋不住的。“看不上”不是別人做錯瞭,是自己該換腦瞭。
4、關註圈/影響圈、驅動力3.0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一書中,提到關註圈和影響圈的概念,非常清晰地說明消極被動和積極主動的差別。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關註的東西,升職、加薪、健康、學習、戀愛、買房、堵車、奧運奪冠、釣魚島、臺獨....但仔細想想,會發現這麼多要關心的事情裡面,隻有一小部分是我們可以影響的。例如學習、健康等,大多數是我們隻能豎起耳朵關註一下進展就可以瞭,並不需要我們當下為之付出太多的精力,例如為寶寶離婚分財產操心、為釣魚島操心、為抗議臺獨操心,這些操碎瞭心,也於事無補,隻會耽擱自己的正事兒。
消極被動和積極主動的最大差別,就是看他把精力放在哪裡。如果把精力放在影響圈,那麼會讓自己越來越優秀,能夠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多,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使影響圈不多擴大,進而影響環境和他人。說不定有一天,影響圈大到足夠去操心釣魚島瞭。但若把精力放在關註圈裡,就會發現自己除瞭抱怨之外,沒什麼可做的。這正是文章一開始,我不幸福的原因。我把內心的一系列問題,都實質上是把註意力放在瞭自己所不能改變的關註圈內,而不是影響圈內。所以,幸福不是比較級的真實含義,是把精力放在讓自己越來越優秀上面,而不是和別人比較、炫富、爭長短上面。
驅動力這本書,也是帶給我很大沖擊力的一本書。是2年前讀到的,今日能記住的內容雖已不多,但是有幾個概念印象很深刻。
驅動力1.0:強調的是身體需求和心理欲求。
驅動力2.0:強調的是環境要求。
驅動力3.0:強調的是內在價值觀的實現。當你全身心投入地做一件事情,即會產生“心流”的感覺。心流一詞,也是源自本書。
這正是我認為幸福就是找一傢事情做,然後樂在其中的由來。
本文首發於個人微信公眾號“幸福心李學”
2016.8.25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