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天津橋,始建於隋朝,是洛陽的文化地標,比天津市早瞭八百年。古人把洛水譽為“天漢”,即天河、銀河。橋跨洛水,有天漢津梁氣勢,故名“天津橋”。
天津橋,是隋唐時期洛陽南北交通的要沖,也是洛陽城洪澇災害的晴雨表。橋正西是神都苑,苑東洛河北岸有上陽宮。橋正北是皇城(太微城)和宮城(紫微城),橋南為裡坊區。
3c4f6176127d634b19c65b3d91287ace
詩仙李白曾在橋南的董傢酒樓飲酒,一醉數月,不知驚動瞭多少士女佳麗。詩雲“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美男子劉希夷,寫得一手好詩,還能彈得一手好琵琶。他豪飲不醉,看透瞭命運的詭譎,也道盡瞭春日天津橋畔的繁華,“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華子”。
白居易更是多番歌詠,"津橋東北鬥亭西, 到此令人詩思迷" ,又說“莫悲金谷園中月, 莫嘆天津橋上春。
7bd0be2f199c81a3d9eaa137a28c44e6
邊塞詩人李益,更有"何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 的詠贊。他歷經九朝,詩風雄渾豪放,卻因蔣防的傳奇《霍小玉傳》,成為負心薄幸的背鍋代表。
洛陽天津橋共有四代三址,隋代為木船浮橋,約216米長、20米寬,堪稱當時的華夏第一橋。要知道“天下第一橋”的趙州橋,僅僅長50米。
70efdfb4c2442958235f7faa2dc24c17
唐宋為石橋,見證瞭神都洛陽的古今興廢。近代,吳佩孚重建天津橋,為現代化鋼筋混凝土橋。可惜後來毀於戰火和洪水,隻剩一截斷橋橋頭空懸,人稱“老吳橋”。
“天津曉月”,為古時的洛陽八景之一。元稹詩雲“天津橋上無人識,閑憑欄幹望落暉”。白居易詩雲“星河隱映初生日,樓閣蔥蘢半出煙”。
如今,運河悠悠,神都不在,洛水卻依然傳承著千年的文化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