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行為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也 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 ( 一) 個體心理 個體心理是指個人所具有的心理現象,可分為認知、動機和情緒、能力和人 格三個方面。 1、認知 認知是指人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最基本 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語言等。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 於感覺器官的事物個別屬性和特性的認識。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而在 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整體及其之間的聯系與關系的認識。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和 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思維是借助語言、表象或動作實現的、對客觀事物概 括的和間接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形式。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通過高度 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通過書寫符號、手勢等構成的一種符號系統,同時又是運 用這種符號系統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行為。 2、動機和情緒 動機是指推動人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 目標的內部動力,動機的基礎是人 類的各種需要,即個體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種不平衡狀態。情緒是以個體的願 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現象, 符合主體的需要和願望,會引起積極的、肯 定的情緒,相反就會引起消極的、否定的情緒。 3、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暫時的、偶然出現的;有些是穩固的、經常出現的,這 些穩固而經常出現的心理特性,叫個性心理特性或個性,包括能力和人格兩個方 面。能力是順利實現某種活動的心理條件,能力的高低會影響到人所從事的活動 的效率。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獨特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括 瞭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典型心理品質。 總之,認知、動機和情緒、能力和人格是個體心理現象的三個重要方面,是 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這三個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的。 (二) 個體心理現象與行為 行為指有機體的反應系統,它由一系列反應動作和活動構成,引起行為的內、 外因素叫刺激。心理與行為不同但又有密切的聯系。引起行為的刺激常常通過心 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心理支配行為,又通過行為表現出來。
(三) 個體意識與無意識 人的意識是由人的認知、情緒、情感、欲望等構成的一種豐富而穩定的內在 世界,是人們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內部資源,這是人的意識的第一個特 點;人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的,能夠預先計劃達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這是人類 意識的另一個特點;意識有時也叫覺察,表現在人能夠覺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 自己的心理活動,能夠把“自我”與“非我”、“主體”與“客體”區別開來; 註意與意識密切相關,註意是意識對事物和活動的指向和集中。 無意識是人們在正常情況下覺察不到,也不能自覺調節和控制的心理現象。 (四) 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 社會心理是在某社會的共同生活條件和環境中產生的,它是個體心理特征的 典型表現。 社會心理和個體心理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社會心理不能離開個體心理,但 它對個體來說,又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實,直接影響個體心理或個體意識的形成 與發展。 [研究心理學的意義]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理論意義:科學地解釋心理現象,對破除迷信、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有重要意義。 (2) 實踐意義:科學的重要作用在於預測和控制。人們掌握瞭心理現象的規律, 就能根據社會實踐的需要去預測和控制心理現象。心理學的研究都有助於促進人 的畢生發展,維護心理健康,減輕職業壓力,增進人際交流,進而提高人的生活 質量。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 一) 觀察法 觀察法又稱自然觀察法,是指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 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的方法。 [觀察者效應]指被觀察者由於意識到自己被觀察而引起的行為上的改變。 [觀察者偏差]指觀察者隻觀察瞭希望看見的被觀察者行為,有選擇地進行記錄而 弄丟瞭可能重要的行為細節。 1、適用范圍 (1) 對所研究的對象無法加以控制; (2) 在控制條件下,可能影響某種行為的出現; (3) 由於社會道德的要求,不能對某種現象進行控制。 2、優點
(1) 對被觀察者的行為進行直接的瞭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2) 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進行,不為被觀察者所知,他們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較 少或沒有受到“環境的幹擾”。因此,有可能瞭解到現象的真實狀況; (3) 適用范圍大; (4) 簡單易行。 3、缺陷 (1) 在自然條件下,事件很難按嚴格相同的方式重復出現。因此,對某種現象 難以進行重復觀察,而觀察的結果也難以進行檢驗和證實; (2) 在自然條件下,影響某種心理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結果難以進 行精確分析; (3) 由於對條件未加以控制,觀察時可能出現不需要研究的現象,而要研究的 現象卻沒有出現; (4) 觀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觀察的結果容易受到觀察者本人的興趣、願望、 知識經驗和觀察技能的影響。 (二)心理測驗法 測驗法是指用一套預先經過標準化的問題(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 法。心理測驗要註意兩個基本要求:測驗的信度和效度。 1、優點 (1) 量表編制嚴謹,結構合理: (2) 簡便省力,易於實施: (3) 過程易控制,定量化程度高,便於統計處理: (4) 有常模進行比較,便於對照。 2、缺陷 (1) 不能揭示變量間因果關系 (2) 一般都是間接測量,通過對行為的測量來推斷心理,如果行為樣本選擇不 準,所得結果就很難準確; (3) 對施測者的要求高,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測量技能; (4) 測量成績隻表明“結果”,不反映過程。 (三)相關法 相關法是指通過測量來發現事物之間關系的方法。不同變量之間相隨變動的 關系,稱之為相關。兩個事物 (現象) 的相關程度或強度可以用相關系數來表示。 1、優點 (1) 通過相關研究可對人的心理現象進行預測; (2) 相關研究可以進行驗證;
(3) 數量化指標明確,且具有方向性; (4) 可反映變量間關系的具體情況和程度; (5) 往往作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礎,以便進行進一步研究。 2、缺點 無法確定因果關系。 (四) 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分為實驗室實 驗法和自然實驗法。實驗室實驗法是借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對實驗條件嚴加控 制的情況下進行的。自然實驗法也叫現場實驗法,雖然也對實驗條件進行適當的 控制,但它是在人們正常學習和工作的情景中進行的,即實驗情景更符合現實。 1、優點 (1) 可以主動掌握實驗進程; (2) 可重復、可檢驗; (3) 可以很好地控制額外變量,實驗精度高,所得數據準確、可靠; (4) 可以揭示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2、缺陷 (1) 在人為控制條件下進行,實驗結果外部效度比較小; (2) 對於復雜的行為無法測量; (3) 不適用於探索性研究。 (五)個案法 個案法是指對個體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行為和 心理現象原因的方法。 1、優點 (1) 可以為所研究的問題提供詳盡、全面的深層資料; (2) 能詳細解釋個體某些心理和行為產生、發展、變化的原因,有助於研究者 獲得某種假設; (3) 可用於研究兒童心理發展。 2、缺陷 (1)由於個案法隻使用少數案例,研究的結果可能僅適合於個別情況,因此,在 推廣運用這些結果或作出更概括的結論時,必須持謹慎的態度; (2)耗費的時間多,不能揭示因果關系。 (六)調查法(補充) 調查法是指就某一問題,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被調查者提問,通過對他回 答的分析來瞭解他的心理活動的方法。
1、分類 (1) 問卷調查:采用事先擬定的問題,由被試按問題的回答來搜集相關資料,以 此來分析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2)晤談法:通過面談方式提集資料來分析和推斷群體心理特點和心理狀態的研 究方法。 2、優點 (1) 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運用起來比較容易; (2) 涉及范圍廣,收集數據速度快。 3、缺陷 (1) 不夠嚴謹; (2) 不能揭示因果關系; (3) 受研究者主觀影響較大; (4) 結果的可靠性依賴於回答者的合作。 三、重要的心理學派別 ( 一) 構造主義 1、代表人物:馮特(奠基人)、鐵欽納 2、研究對象:直接經驗 (即意識) 3、主要觀點: 構造主義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 覺、表象和情感三種元素。感覺是知覺的元素,表象是觀念的元素,而情感是情 緒的元素。所有復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的。 4、研究方法:實驗內省法 5、歷史評價: (1) 貢獻性:構造主義使心理學擺脫瞭思辨,走上瞭實驗研究的道路,使其成為 一門獨立的科學。 (2) 局限性:研究內容狹窄,脫離實際。內省法過於主觀,重復性差,許多高級 心理現象難以通過內省法進行研究。 (二)機能主義 1、代表人物:詹姆斯(創始人)、杜威和安吉爾 2、研究對象:意識的作用和功能 3、主要觀點: 機能主義主張研究意識,但是,他們不把意識看成個別心理元素的集合,而 是看成是川流不息的過程。強調意識的作用與機能,認為意識的作用就是使有機 體適應環境。
4、研究方法:內省法、實驗法、觀察法籌 5、歷史評價: (1)貢獻性:推動瞭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的進程。 (2)局限性:對其他學派的排斥。 (三)行為主義 1、代表人物:華生 (創始人)、斯金納、班杜拉 2、研究對象:行為 3、主要觀點: 行為主義主張研究可以被他人觀察到的外顯行為,而不是看不見、摸不著、 無法客觀研究的意識;認為行為不是由遺傳決定的,而是在環境因素影響下學習 的結果。因此環境因素可以制約學習過程,使個體的目標行為產生、發展和變化。 行為主義有兩個重要特點: (1) 主張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反對內省法; (2) 行為主義反對研究意識,主張心理學研究行為。 4、研究方法:實驗法 5、歷史評價: (1) 貢獻性:強調用客觀方法研究可以觀察的行為,這對心理學走上科學的道 路有積極的作用。 (2) 局限性:主張過於極端,不研究心理的內部結構和過程,否定研究意識的 重要性,因而限制瞭心理學的健康發展。 (四)格式塔心理學 1、代表人物:韋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2、研究對象:意識、認知現象 (知覺、學習、思維等) 3、主要觀點: 格式塔心理學反對把意識分析為元素,而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 的意義。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的總和;部分相加不等於全體;整 體優於部分而存在,並且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 4、研究方法:實驗法 5、歷史評價: 盡管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論,但基本觀點是正確的;其對於知覺、 學習及思維等的研究成果至今具有積極意義。 (五) 精神分析學派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榮格和阿德勒 2、研究對象:無意識 (潛意識)
3、主要觀點: 精神分析學派重視異常行為的分析,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現象。精神 分析學說認為,人類的一切個體和社會的行為,都根源於內心深處的某種欲望和 動機,特別是性欲的沖動。欲望以無意識的形式支配人,並且表現在人的正常和 異常的行為中。精神分析是一種臨床技術,它通過釋夢和自由聯想等手段,發現 病人潛在的動機,使精神宣泄,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4、研究方法: 自由聯想、夢的解析、催眠療法 5、歷史評價: (1) 貢獻性:重視動機和無意識現象的研究 (2) 局限性:過分強調無意識的作用,並且把它與意識的作用對立起來。早期 理論具有泛性欲主義的特點,把性欲誇大為支配人類一切行為的動機。 (六) 認知心理學 1、代表人物:皮亞傑、奈塞爾、紐維爾和西蒙 2、研究對象:主要包括感知覺、註意、表象、學習記憶、思維和言語等心理過程 或認知過程,以及兒童的認知發展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加工過程。 3、主要觀點: 認知心理學把人看成一種信息加工者,一種具有豐富的內在資源,並能利用 這些資源與周圍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積極的有機體。在他們看來,環境提供的 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過支配外部行為的認知過程而加以編碼、存儲和操作, 並進而影響人類的行為的,並不是說明行為的最突出因素。 4、研究方法:反應時記錄法、 口語報告法、計算機模擬等 5、歷史評價: 認知心理學的出現使得科學傢們相信,瞭 解人的心理活動的腦機制,特別是認 知功能的神經生物學機制,才能真正揭示腦的秘密,瞭解人的心理功能(如認知、 情緒、意識和無意識等)的特點。在 21 世紀,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有望成為心理 學發展的主流。 (七) 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三勢力、第三次革命) 1、代表人物:馬斯洛、羅傑斯 2、研究對象:人格 3、主要觀點: 人本主義心理學反對行為主義隻相信可以觀察到的刺激與反應,著重於人格 方面的研究,相信人都是單獨存在的,認為心理學傢應該對人進行單個的測量。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本質是好的、善良的,他們不是受無意識欲望的驅使, 並為實現這些欲望而掙紮的野獸。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因此,隻
要有適當的環境,他們就會力爭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標。 4、研究方法:沒有具體、統一的研究方法,更多采用現象學研究方法。 5、歷史評價: (1) 貢獻性:人本主義心理學以人的需要為出發點去研究人性,沖淡瞭心理學 純科學的色彩,被譽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 (2) 局限性: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許多主張還帶有綱領的性質,他們對自己所使 用的名詞缺乏明確的定義,也沒有具體說明他們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因而使他們 的理論難以得到檢驗。 四、當代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1、生理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該取向采用生理心理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心理現象和行為,把生理學看成是 描述和解釋單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認為我們所有的高級心理功能(如知覺、記 憶、註意、語言、思維和情緒等)都和生理功能,特別是腦的功能有密切關系。 主要研究問題:腦與心理的關系、心理免疫學、遺傳在行為中的作用。 主要研究方法有臨床法、局部切除法、電刺激法、生物化學法和腦成像法等。 2、行為主義的研究取向 20 世紀 50 年代後,行為主義作為一個學派已經銷聲匿跡,但作為種研究取 向,它仍活躍在心理學的某些應用領域中。例如斯金納提出的程序學習系統,在 20 世紀 60 年代後,程序學習的思想和計算機教學結合在一起, 成為個體學習 的一種有效途徑。 在行為主義的影響下,行為治療或行為改善技術也得到迅速 發展。行為主義還推動瞭生物反饋技術的研究,出現瞭各種生物反饋儀。 3、心理分析的研究取向 20 世紀 30 年代以後,一批後弗洛伊德主義者(A.弗洛伊德、克萊恩和艾裡 克森等)將精神分析理論用於動機和人格的研究。與弗洛伊德的不同:後弗洛伊德 主義者更關註兒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發展,而不是主要以精神異常的成年人為 研究對象;強調意識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是隻重視無意識的研究;把青年期看 成力比多活動的高潮時期,而不是過分強調力比多在兒童時期的作用。 4.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認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集合產生瞭認知神經科學,它主要研究認知功能的 腦機制、學習訓練與腦的可塑性、 腦發育與認知功能的發展等。在 21 世紀,認 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有望成為心理學發展的主流。 5.人本主義心理學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近年來,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上,一些心理學傢進一步提出積極心理學 的主張,關註個體和團體的積極因素,強調積極人格、積極情感等研究。
6.進化心理學的研究的研究取向 進化心理學運用進化論的思想對人類心理的起源和本質進行研究,強調自然 選擇對人類普遍行為傾向的塑造作用。認為人類的心理機制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如果某一種行為傾向有助於個體的生存,那麼這種行為傾向就會被自然選擇,並 且通過基因遺傳保留下來。
第二章 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一、 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 ( 一) 神經元 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單位。其基本作用是接收和傳 送信息。 1、神經元的結構 (神經元由胞體、樹突和軸突三部分組成) (1) 胞體:形態和大小有很大差別,最外層是細胞膜,內含細胞核和細胞質。 (2) 樹突:較短,形狀像樹的分枝,作用是接收刺激,將神經沖動傳向胞體。 (3) 軸突:較長,每個神經元隻有一根軸突,作用是將神經沖動從胞體傳出,到 達與它聯系的其他細胞。 2、神經元的功能 信息傳遞,具體為接收刺激、產生沖動、傳導沖動。 3、神經元的分類 神經元按功能可分為內導神經元、外導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 (1)內導神經元:也叫感覺神經元或傳入神經元,主要功能是收集和傳導身體內、 外的刺激,並傳達到脊髓和大腦。 (2) 外導神經元:也叫運動神經元或傳出神經元,它們將脊髓和大腦發出的信息 傳到肌肉和腺體,支配效應器官的活動。 (3) 中間神經元:也叫聯絡神經元,介於內導神經元和外導神經元之間,起聯絡 作用。 4、神經膠質細胞的作用 (1) 為神經元的生長提供支架,並在腦細胞受到損傷時,幫助其恢復。 (2) 在神經元的周圍形成絕緣層(髓鞘),使神經沖動得以快速傳遞。神經纖維 的髓鞘化是行為分化的重要條件。 (3) 給神經元輸送營養,清除神經元間過多的神經遞質。 (二) 神經沖動 神經沖動指當任何一種刺激作用於神經時,神經元從比較靜息的狀態轉化為 比較活躍的狀態。 1、神經沖動的傳導類型 神經沖動的傳導分為電傳導(細胞內)和化學傳導(細胞間)。神經元間的傳導 是單向傳導,神經纖維中的傳導則是雙向傳導。 (1) 神經沖動的電傳導,是指神經沖動在同一細胞內的傳導;
(2) 神經沖動的化學傳導是指神經沖動在突觸間的傳遞,是借助於神經遞質來 完成的。 突觸是一個神經元與另一個神經元彼此接觸的部分,由三部分組成,即突觸 前成分、突觸間隙和突觸後成分。突觸傳遞是人腦內神經元信號的主要傳遞方式。 突觸的接觸方式分為軸突與胞體,軸突與軸突、軸突與樹突三種。 2.神經沖動的傳導服從的法則 神經沖動的傳導服從全或無法則,神經元反應的強弱不隨外界刺激的強弱而 改變。“全”是指達到閥限刺激或閾上刺激時,同一細胞產生的動作電位幅度是 相同的,細胞不隨刺激強度增強而增強;“無”是指達不到閾限刺激就不會有動 作電位。 (三) 神經回路 神經元與神經元通過突觸建立的聯系,構成瞭極端復雜的信息傳遞與加工的 神經回路。單個神經元隻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單獨地執行某種功能,神經回路 才是腦內信息處理的基本單位。 最簡單的一種神經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傳入神經 、神 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基本部分組成。當一定刺激作用於相 應的感受器,使感受器產生興奮。興奮以神經沖動的方式經傳入神經傳向中樞, 經過中樞的加工,又沿著傳出神經到達效應器,並支配效應器的活動。 (四) 外周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指由神經元構成的一個異常復雜的機能系統。由於結構和功能的不 同,可將神經系統分為外周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 1.外周神經系統 外周神經系統由脊神經、腦神經和自主神經系統組成。 (1) 脊神經:由脊髓前根和後根的神經纖維混合組成。脊神經具有四種不同的機 能成分,即一般軀體感覺纖維、一般內臟感覺纖維、一般軀體運動纖維和一般內 臟運動纖維。 (2) 腦神經:由腦部發出,共 12 對。 (3) 植物性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 :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個部分, 其機能上具有拮抗性質。交感神經是機體應付緊急情況的機構;副交感神經則相 反,起著平衡作用,抑制體內各器官的過度興奮。 2.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脊髓和腦。 (1) 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位,位於脊椎管內,上接延髓。其基本功能 是傳導沖動和控制軀體與內臟簡單的本能反射(如膝蓋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
等) |
。 (2) 腦:腦包括腦幹、間腦、小腦、邊緣系統和大腦等。 ①腦幹:包括延腦、橋腦和中腦。延腦是“生命中樞”,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 腸胃等活動;橋腦是中樞神經與周圍神經信息傳遞的必經之地,對睡眠具有調節 控制作用;中腦中存在視覺和聽覺的反射中樞。 網狀結構是在腦幹各段的廣大區域中,由白質與灰質交織混雜的結構,按功能分 為上行網狀結構和下行網狀結構兩部分。上行網狀結構控制著機體的覺醒或意識 狀態,與保持大腦皮層的興奮性,維持註意狀態有密切聯系;下行網狀結構對肌 肉緊張有易化和抑制兩種作用,即加強或減弱著肌肉的活動狀態。 ②間腦:包括丘腦和下丘腦兩部分。丘腦是個中繼站。除嗅覺外,所有來自外界 感官的輸入信息,都經過丘腦導向大腦皮層,從而產生視、聽、觸、味等感覺, 丘腦是網狀結構的一部分,對控制睡眠和覺醒也有重要意義;下丘腦是調節交感 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主要皮下中樞,對維持體內平衡、控制內分泌腺的活動有重 要意義,在情緒產生中有重要作用。 ③小腦:主要作用是與大腦皮質運動區共同控制肌肉運動,調節身體姿勢與平衡。 ④邊緣系統:位於大腦內側最深處的邊緣,由一些結構組成的一個統一的功能系 統,這些結構包括扣帶回、海馬回、海馬溝、附近的大腦皮層,以及丘腦、丘腦 下部、中腦內側被蓋等。邊緣系統與動物的本能活動有關,在長時記憶的編碼過 程中起重要作用,如果用電極刺激海馬, 會產生類似回憶或做夢的體驗,但損 毀海馬並不會妨礙意識覺知外的內隱記憶。邊緣系統中還存在“快樂中樞”和 “痛苦中樞” 。邊緣系統與情緒也有密切的關系。 二、大腦的結構、分區及機能 (一)大腦的結構 大腦分左右兩半球。 1、三大溝裂 大腦的表面佈滿溝或裂,隆起的部分稱腦回。有三條大的溝或裂,即中央溝、 外側裂和頂枕裂。這些溝或裂將半球分成四大葉。 2、四大葉 大腦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在每一葉內,一些細小的溝裂又將大腦 表面分成許多回。大腦半球的表面是由大量的神經細胞,神經纖維網,神經膠質 細胞和毛細血管覆蓋著,呈灰色,叫灰質;大腦半球的內面是由大量的神經纖維 的髓質組成,叫白質。 (二) 大腦皮層的分區及其機能 1、初級感覺區
(1) 視覺區:位於頂枕裂後面的枕葉內,屬佈魯德曼第 17 區,它接受由在光刺 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輸入的神經沖動,產生初級形式的視覺。 (2) 聽覺區:位於顳葉的顳橫回處,屬佈魯德曼第 41、42 區,它接受在聲音的 作用下由耳朵傳入的神經沖動,產生初級形式的聽覺。 (3) 機體感覺區:位於頂葉中央後回,屬佈魯德曼第 1、2、3 區,它接受皮膚、 肌肉和內臟等器官傳入的感覺信號,產生各種感覺。 特點: (1)身體各部位在感覺區的投射面積大小取決於它們在功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手、 舌、唇面積最大); (2) 身體頸部以下的軀幹、四肢在體感區的投射關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 頭部則是正置的。 2、初級運動區(軀體運動區) 初級運動區位於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葉前部,屬佈魯德曼第 4 區,主要功能 是發出運動指令,支配和調節身體在空間的位置、姿勢以及身體各部分的運動。 其特點與機體感覺區相似。 3、聯合區 (1) 感覺聯合區:是指鄰近感覺區的廣大腦區。它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統的直接輸 入,隻從各感覺區接受大部分的輸入信息,並提供更高水平的知覺組織。 (2) 運動聯合區:位於運動區前方,又稱前運動區,負責精細的運動和活動的協 調。 (3) 前額聯合區:與高級認知功能、行為控制和人格發展都有密切的關系。 (4) 語言聯合區 ①言語運動區 (佈洛卡區) 位於額葉,這個區域受損會產生運動性失語癥。 ②言語聽覺中樞 (威爾尼克區) 位於顳葉,這個區域受損會產生聽覺性失語癥。 ③詞形視覺中樞位於頂枕葉交界處,這個區域受損將出現理解書面言語的障礙, 產生視覺失語癥或失讀癥。 (三) 大腦兩半球的一側優勢 初看起來,腦的兩半球非常相似,但實際上,腦的兩半球在結構和功能上都 有明顯的差異。 從功能上說,大腦的兩半球在通常情況下是協同活動的,信息通過胼胝體(橫行 聯絡纖維)相互傳遞。而割裂胼胝體,使每個半球隻對對側的刺激做出反應並調 節對側身體的運動,為開展腦的單側化研究提供瞭物質基礎。裂腦研究發現,左 右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語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該半球主要負責言語、 閱讀、書寫、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等。而知覺物體的空間關系、情緒、欣賞音樂
和藝術、舞蹈、雕塑等定位於右半球。 三、腦功能學說 ( 一) 定位說 腦功能的定位說開始於加爾的顱相說,真正的定位說開始於 1825 年波伊勞 德對失語癥病人的臨床研究,認為大腦的不同區域分別負責著不同的心理機能, 佈洛卡區的發現、威爾尼克區的發現以及潘菲爾德的電刺激法都使人們相信定位 說。 (二) 整體說 整體說認為大腦總是以總體發生作用的,大腦的不同部位對心理功能產生同 等程度的影響。弗羅倫斯采用局部損毀法發現,功能的喪失和皮層切除的大小有 關,與特定部位無關。拉什利提出瞭均勢原理 (大腦皮層的各個部位幾乎以均等 的程度對學習發生作用) 和總體活動原理 (大腦是以總體發生作用的,學習活動 的效率與大腦受損傷的面積大小成反比,與受損的部位無關)。 (三) 機能系統說 魯利亞認為腦是一個復雜的機能系統,可以分為三部分: 1、第一機能系統:即調節激活與維持覺醒狀態的的機能系統,也叫動力系統。包 括網狀結構和邊緣系統,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腦皮層的一般覺醒狀態,提高其興奮 性和感受性,並實現對行為的自我調節。 2、第二機能系統: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儲存的系統。位於大腦皮層的後部,包括 皮層的枕葉、顳葉和頂葉以及相應的皮層下組織,其基本作用是接受來自機體內、 外的各種刺激,實現對信息的空間和時間整合,並把它們保存下來。 3、第三機能系統:也叫行為調節系統,是編制行為程序、調節和控制行為的系統。 主要包括額葉的廣大腦區,其基本作用是產生活動意圖,形成行為程序,實現對 復雜行為形式的調節與控制。 魯利亞認為,人的各種行為和心理活動是三個機能系統相互作用、協同活動 的結果,其中每個機能系統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 (四) 模塊說 機能模塊說是查尼加在認知神經科學中提出的一種重要理論。該理論認為, 人腦在結構和功能上是由高度專門化並相對獨立的模塊組成的。模塊之間復雜而 巧妙的結合,是實現復雜而精細的認知功能的基礎,不同的模塊有不同的功能, 模塊的結合保證著認知功能的完整。機能模塊說得到瞭認知神經科學眾多研究成 果的支持。 (五) 神經網絡學說 神經網絡學說認為,各種心理活動,特別是一些高級復雜的認知活動(如記憶、
語言、面孔識別等),都是由不同腦區協同活動構成的神經網絡來實現的,而這 些腦區可以經由不同神經網絡參與不同的認知活動,並在這些認知活動中發揮不 同的作用。
第三章 感覺 一、感覺概述 ( 一) 感覺的定義 感覺是人腦對事物的個別屬性的認識。 (二) 感覺的作用 1、感覺提供瞭內外環境的信息。 2、感覺保證瞭機體與環境的信息平衡。 3、感覺是一切較高級、較復雜的認識活動的基礎,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現象的基 礎。 (三) 感覺的種類 根據刺激物的性質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質,可以將感覺分為外部感覺和內 部感覺。 1、外部感覺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膚覺等。 2、內部感覺接受機體內部的刺激(機體自身的運動與狀態),如運動覺、平衡覺、 內臟感覺等。 (四) 感覺的編碼 編碼是指將一種能量轉換為另一種能量,或者將一種符號系統轉化為另一種符號 系統。感覺編碼是指外界輸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學能量經過感官的換能作用,轉化 為神經系統能夠接受的神經能或神經沖動的過程。 (五) 感覺的測量 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覺閾限大小來度 量的。感覺閾限和感受性之間成反比。 1、絕對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操作定義為 50%的實驗次數 能引起反應的刺激量。 2、絕對感受性:是指人剛剛能夠覺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絕對感受性可以用 絕對感覺閾限來衡量。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在數值上成反比例。 3、差別閾限:剛剛能夠引起差別感受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又稱最小可覺 差 (JND) 。操作定義為 50%的實驗次數能夠引起反應差別的刺激強度之差。 4、差別感受性:對最小可覺差的感受能力叫差別感受性。差別感受性與差別閾 限在數值成反比例。 (六) 三大定律 1、韋伯定律: K =
I / I I 為標準刺激的強度或原刺激量;
I 為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增量; K 為一個常
數。根據韋伯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某種感覺的敏銳度。韋伯分數越小,感覺越 敏銳。但是,韋伯定律隻適用於中等強度的刺激。 2、費希納對數定律: P = K lg I P 為感覺量,即感覺強度;K 為韋伯定律中的常數;I 為刺激量。公式表明黨刺 激強度按幾何級數增加時,感覺強度隻按算術級數上升。當物理量迅速上升時, 感覺量是逐步變化的。費希納的對數定律是在韋伯定律的基礎上研究的,所以該 定律隻有在中等強度的刺激時才適用。 3、斯蒂文斯乘方定律: P = KI n P 是指知覺到的大小或感覺的大小;I 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 和n 是唄評定的某 類經驗的常定特征。公式表明感覺大小是與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又叫冪定律。 (七) 感覺現象 (補充) 1、感覺適應 感覺適應是指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向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感 覺適應既表現為感受性的提高,也會表現為感受性的降低。 2、感覺後效 感覺後效是指對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後,感覺印象並不立即消失,仍能保 留短暫的時間的現象。感覺後效在視覺中表現尤其明顯,稱為後像。 3、感覺對比 感覺對比是指不同性質的刺激作用於同一感受器產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發 生變化的現象。根據刺激呈現時間的不同,一般把感覺對比分為同時對比和繼時 對比。 同時對比是指兩個刺激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受器時產生的感覺對比現象。 繼時對比是指兩個刺激物先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產生的感覺對比現象。 4、聯覺 聯覺是指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聯覺是感覺相互作用的表現, 常見的有顏色與溫度聯覺、色聽聯覺和視聽聯覺。 5、感覺補償作用 感覺補償作用是指某種感覺缺失後由其他感覺加以彌補的現象。 二、視覺 ( 一) 視覺刺激 視覺主要是由光刺激作用於人眼所產生,它的適宜刺激時波長為 380nm~ 780nm 的電磁波,這一段的電磁波又叫光波。 (二) 視覺的生理機制 1、折光機制 (眼球)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內容物,其中眼球內容物 (晶狀體、防水、玻璃體) 和角膜是屈光系統。 2、感覺機制 (視網膜) (1) 視桿細胞:夜視細胞,感受明暗,主要分佈在偏離視網膜中央凹的地方; (2) 視椎細胞:晝視細胞,感受細節和顏色,主要分佈在視網膜中央凹的地方。 3、傳導機制 視覺的傳導機制包含視網膜雙極細胞、視神經節細胞、外側膝狀體三部分。 4、中樞機制 視覺的中樞機制位於大腦皮層枕葉的紋狀區( 佈魯德曼第 17 區)。 (三) 視覺的基本現象 1、明度 明度是眼睛對光源和物體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覺,主要是由光線強弱決定的 一種視覺經驗。一般來說,光線越強,看上去越亮:光線越弱,看上去越暗。大 多數光線都是經由物體表面反射後進入眼睛的,而不是直接從光源來的。因此, 明度不僅決定於物體照明的強度,而且決定於物體表面的反射系數。光源的照明 強度越高,物體表面的反射系數越大,看上去就越明亮。 [普肯耶現象]當人們從視錐視覺(晝視覺)向視桿視覺(夜視覺)轉變時,人眼對光 譜的較高的感受性將向短波方向移動,因而出現瞭明度的變化,這種現象稱之為 普背耶現象。例如,在陽光照射下,紅花與藍花可能顯得同樣亮,而當夜幕降臨 時,藍花似乎比紅花更亮些。 2、顏色 (1)顏色是光波作用於人眼所引起的一種視覺經驗。 (2)顏色的特性 ①色調:取決於光波的波長。 ②明度:指顏色的明暗程度。 ③飽和度:指某種顏色的純、雜程度或鮮明程度。純的顏色都是高度飽和的,如 鮮紅,鮮綠等。混雜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調的顏色,是不飽和的顏色,如絳紫、 粉紅等。完全不飽和的顏色根本沒有色調,如黑白之間的各種灰色。 (3)色覺缺陷 色覺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其中色盲包括局部色盲和全色盲。 3、視覺對比 視覺對比是由於光刺激在空間上的不同分佈引起的視覺經驗,可分成明暗對 比和顏色對比兩種。 (1) 明暗對比;當某個物體反射的光量相同時,由於周圍物體的明度不同,產生
的明度經驗也不同。 (2)顏色對比:對比使物體的色調會朝著背景景顏色的補色方向變化。 4、馬赫帶 馬赫帶是指人們在明暗變化的邊界上常常在亮區看到一條更亮的光帶,而在 暗區看到一條更暗的線條。馬赫帶是神經網絡對視覺信息進行加工的結果,可以 用側抑制來解釋馬赫帶的產生:由於相鄰細胞間存在側抑制的現象,來自明暗交 界處亮區一側的抑制大於來自暗區一側的抑制,因而使暗區的邊界顯得更暗:同 樣,來自明暗交界處暗區一側的抑制小於亮區一側的抑制,因而使亮區的邊界顯 得更亮。 [側抑制]是指相鄰的感受器之間能夠相互抑制的現象。由於側抑制作用,一個感 受器細胞的信息輸出,不僅取決於它本身的輸入,而且也取決於鄰近細胞對它的 影響。 5、視敏度 視敏度是指視覺系統分辨最小物體或物體細節的能力,醫學上稱之為視力。 視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視角大小來表示。所謂視角,即物體通過眼睛節點所形成的 夾角。視角大小取決於物體的大小及辦一苑物體離眼睛的距離。視敏度一般可以 分為最小可見敏度、最小間隔敏度和遊標敏度三種 (1) 最小可見敏度:視覺系統能夠分辨最小物體的能力。 (2)遊標視敏度:用遊標來測定的,要求被試能分辨兩條線段的相對移動。 (3)最小間隔敏度:視覺系統區別物體間最小間隔的能力。 6、視覺適應(一級) 視覺適應是由於刺激物的持續作用而引起感受性的變化,可分為暗適應和明 適應。 (1)暗適應指照明停止或由亮處轉入暗處時,視覺感受性提高的時間過程。 (2)明適應與暗適應相反,是指照明開始或由暗處轉入亮處時人眼感受性下降的 時間過程。 暗適應時間較長而明適應的時間很短暫。 7、後像 後像分為兩種:正後像和負後像,後像的品質與刺激物相同叫正後像;後像 的品質與刺激物相反叫負後像。 (太陽、電燈泡) 8、閃光融合 當我們看到一個間歇頻率較低的閃光時,得到的是明暗交替的閃爍感覺,當 斷續的閃光間歇頻率增加,人們看到的將不再是閃爍的光,而是穩定的連續的光, 這種現象叫閃光融合。剛剛能引起融合感覺的刺激的最小頻率,叫閃光融合臨界
頻率,它表現瞭視覺系統分辨時間能力的極限。 9、視覺掩蔽 在某種時間條件下,當一個閃光出現在另一個閃光之後,這個閃光能影響到 對前一個閃光的覺察,這種效應稱為視覺掩蔽。視覺掩蔽除瞭光的掩蔽之外,還 有圖形掩蔽和視覺噪聲掩蔽等。 (四) 視覺的相關理論 1、三色說 托馬斯.楊假定,人的視網膜有三種不同的感受器,每種感受器隻對光譜的 一種特殊成分敏感。當它們分別受到不同波長的光刺激時,就產生不同的顏色經 驗。 赫爾姆霍茨認為每種感受器都對各種波長的光有反應,但紅色感受器對長波 更敏感,綠色感受器對中波更敏感,藍色感受器對短波更敏感。因此,當光刺激 作用於眼睛時,將在三種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興奮。各種顏色經驗是由不同 感受器按相應的比例活動而產生的。 三色說的缺陷在於該理論無法解釋紅綠色盲和顏色負後像。 2、對立過程理論 黑林提出的四色說是對立過程理論的前身。黑林認為,視網膜存在著三對視 素: 黑— 白視素、紅—綠視素、黃—藍視素。它們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現為對抗 的過程,即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 科學事實證明,在視網膜上存在著三種視錐細胞,分別對不同波長的光敏感。 在視網膜水平顏色視覺遵循三色說。而在視覺系統更高的水平上存在著功能對立 的細胞,顏色視覺遵循四色說。 三、聽覺 ( 一) 聽覺刺激 聲波是聽覺的適宜刺激。人耳能夠接受的振動頻率為 16~20000Hz。低於 16Hz 的聲波叫次聲波,高於 20000Hz 的聲波叫超聲波。 (二) 聽覺的生理機制 聽覺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內耳組成。 1、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主要用於收集聲音。 2、中耳由鼓膜、三塊聽小骨、卵圓窗和正圓窗組成。 3、內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蝸組成。耳蝸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包含大量支持細胞和 毛細胞,後者是聽覺的感受器。 聲音的傳導途徑包括生理性傳導、空氣傳導和骨傳導。 (三) 聽覺的基本現象
1、聲音的特性(聲音的心理維度) (聽覺的特性) 聲音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種特性。 (1) 音調取決於聲波的頻率: (2) 響度取決於聲波的振幅,振幅越大,聲音越響: (3) 音色取決於聲波的波形。 2、聲音的掩蔽 一個聲音由於同時起作用的其他聲音的幹擾而使聽覺閾限上升,稱為聲音的 掩蔽。聲音掩蔽有三種:純音掩蔽、噪音對純音的掩蔽以及純音和噪音對語音的 掩蔽。 (四) 聽覺理論 1、頻率理論 (1) 提出者:拉瑟福德(羅.費爾德) (2) 理論觀點:內耳的基底膜是和鐙骨按相同頻率運動的。振動的數量與聲音的 原有頻率相適應。如果我們聽到一種頻率低的聲音,連接卵圓窗的鐙骨每次振動 次數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動次數也較少。如果聲音刺激的頻率提高,鐙骨和 基底膜都將發生較快的振動。這種理論也叫電話理論。 (3)缺陷:難以解釋人耳對聲音頻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 1000 次以上 的快速運動。這是和人耳能接受超過 1000Hz 的聲音不符合的。 2、共鳴理論 (1) 提出者:赫爾姆霍茨 (2) 理論觀點:由於基底膜的橫纖維長短不同,靠近蝸底較窄,靠近蝸頂較寬, 因而就像一部豎琴的琴弦一樣,能對不同頻率的聲音產生共鳴。聲音的頻率高, 短纖維發生共鳴:聲音的頻率低,長纖維發生共鳴。基底膜的振動引起聽覺細胞 的興奮,因而產生高低不同的音調。共鳴理論強調瞭基底膜的振動部位對產生音 調聽覺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論。 (3) 缺陷:人耳能夠接受的頻率的范圍為 20~20000Hz,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之 比為 1000:1,而基底膜上的橫纖維的長短之比僅為 10:1。可見,橫纖維的長短 與頻率的高低之間並不對應。 3、行波理論(新的位置理論) (1) 提出者:馮.貝克西 (2) 理論觀點:聲波傳入人耳,將引起整個基底膜的振動。振動從耳蝸底部開始, 逐漸向蝸頂推進,振動的幅度也隨著逐漸增高。振動運動到基底膜某一部位,振 幅達到最大值,然後停止前進而消失。隨著外來聲音頻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 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聲音頻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蝸頂;頻率高,最大振幅接近
蝸底(即鐙骨處),從而實現瞭對不同頻率的分析。 (3) 缺陷:行波理論正確描述瞭 500Hz 以上的聲音引起的基底膜的運動,但難以 解釋 500Hz 以下的聲音對基底膜的影響。當聲音頻率低於 500Hz 時,它在基底膜 的各個部位引起瞭相同的運動,並對毛細胞施加瞭相等的影響。 4、神經齊射理論 (1) 提出者:韋弗爾 (2) 理論觀點:當聲音頻率低於400Hz 時,聽神經個別纖維的發放頻率是和聲音 頻率對應的。聲音頻率提高,個別神經纖維無法單獨對它做出反應。在這種情況 下,神經纖維將按齊射原則發生作用。個別纖維具有較低的發放頻率,它們聯合 “齊射”就可反應頻率較高的聲音。 (3) 齊射理論隻能對 5000Hz 以下的聲音進行頻率分析,超過 5000Hz 時,位置 理論是對頻率進行編碼的唯一基礎。 四、其他感覺 (一)皮膚感覺 膚覺包括觸覺、冷覺、溫覺和痛覺,膚覺在皮下的感受器呈點狀(觸點、冷 點、溫點、痛點)分佈,它們在身體不同部位分佈的密度是不一樣的。 1、觸壓覺 觸壓覺即觸覺和壓覺,刺激物接觸到皮膚表面時的感覺為觸覺。當刺激物加 強,使皮膚引起明顯形變,就引起壓覺。一般活動性高的部位感受性高。 [兩點閾]在排除視覺的條件下,能夠分辨皮膚上兩個觸覺刺激的最小距離。皮膚 的部位不同,兩點閾也不同。 2、溫度覺 溫度覺包括冷覺和溫覺。低於生理零度 (皮膚表面的溫度)的溫度刺激作用 於皮膚,產生冷覺;高於生理零度的溫度刺激作用於皮膚,產生溫覺;與生理零 度相同的溫度刺激不產生溫度覺。一般面部皮膚感受性高,下肢皮膚感受性低。 3、痛覺 任何一種刺激當它對有機體具有損傷或破壞作用時,都能引起痛覺。痛覺傳 遞瞭機體受到傷害的信息,因而具有保護機體免受傷害的作用。 痛覺的感受器是皮膚下各層中的自由神經末梢。痛覺遍佈全身所有的組織, 但身體上的各個部位的痛覺感受性各不相同。背部和面頰感受性最高,手部感受 性較低。痛覺常常不能精確定位,也不容易產生適應。並且痛覺的感受性在人和 人之間有很大的差別,這主要與對痛的認識和態度以及性格特點有關。 (二)嗅覺和味覺 1、嗅覺
嗅覺的適宜刺激是具有揮發性的有氣味的物質。嗅覺的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 膜中的嗅細胞。嗅覺是唯一不通過丘腦而直接進入大腦的感覺。 2、味覺 味覺的適宜刺激是溶於水的化學物質。味覺的感受器是分佈在舌面各種乳突 內的味蕾。味覺有苦(舌根最敏感)、酸(舌兩側最敏感)、咸(舌中最敏感)、甜(舌 尖最敏感)四種。 (三)內部感覺 內部感覺是指反應機體內部狀態和內部變化的感覺,包括動覺、平衡覺(靜 覺)和內臟感覺。 1、動覺 動覺又叫運動感覺,它反應身體各部分的位置、運動以及肌肉的緊張程度, 是隨意運動的重要基礎。動覺的感受器分佈於肌肉組織、肌腱、韌帶和關節中的 肌梭、腱梭和關節小體。 2、平衡覺 平衡覺又叫靜覺,是由人體做加速或減速的直線運動或者旋轉運動引起的。 平衡覺的感受器是內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半規管和前庭)。半規管是反應身體旋 轉運動的器官,當身體做加速或減速的旋轉運動時,半規管內的感覺纖維(毛細 胞)發生反應。前庭是反應直線加速或減速運動的器官。 3、內臟感覺 內臟感覺又叫機體覺,是對機體饑餓、飽脹、渴、室息、惡心、便意等狀態 的反映。內臟感覺的感受器分佈於內臟器官的壁上。 內臟感覺的性質常不太清楚,又沒有明確的定位,所以又叫“黑暗”感覺。 內臟器官在正常工作時往往不引起內臟感覺,隻有在內臟器官發生異常情況時方 能成為鮮明的、 占優勢的感覺。
第四章 知覺 一、知覺概述 (一)知覺的定義 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的整體的認識。整 體性和意義性是知覺的兩個重要特性。知覺以感覺作基礎,作為一種活動、過程, 知覺包含瞭互相聯系的幾種作用:覺察、分辨和確認。 [知覺與感覺的聯系與區別] 1、知覺以感覺為基礎,但它不是個別感覺信息的簡單總和; 2、知覺是按一定方式來整合個別的感覺信息,形成一定的結構,並根據個體的 經驗來解釋由感覺提供的信息,它比個別信息簡單相加要復雜得多; 3、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發生,並且總是和客體意義相聯系。 (二)知覺的信息加工 1、 自下而上的加工 知覺依賴於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對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 的加工或數據驅動加工。 2、 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覺依賴於感知的主體。知覺者對事物的需要、興趣和愛好,或對活動的預 先準備狀態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識經驗,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知覺的過程和結 果。人的知覺系統不僅要加工由外部輸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頭腦中已經存儲 的信息,這種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驅動加工。 一般來說,在人的知覺活動中,非感覺的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覺信息就越 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優勢;相反,非感覺的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覺 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優勢。 (三) 知覺的特性 1、知覺的對象與背景 (知覺的選擇性) 人在知覺客觀世界時,總是有選擇地把少數事物當成知覺的對象,而把其他事 物當成知覺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事物與現象。知覺的對象從背景中分 離,與註意的選擇性有關。知覺的對象與背景不僅相互轉化,而且相互依賴。 2、知覺中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知覺的整體性) 人的知覺系統具有把個別屬性、個別部分綜合成整體的能力。一方面,知覺 的整合作用離不開組成整體的各個成分的特點:另一方面,我們對個別成分的知 覺,又依賴於事物的整體特性。人對整體的知覺要優先於個別成分的知覺。遵循 “整體優先",即整體水平的加工先於局部水平的加工。
3、理解在知覺中的作用(知覺的理解性) 人在知覺過程中,不是被動地認識知覺對象的特點,而是以過去的知識經驗為依 據,力求對知覺對象做出某種解釋,使它具有一定的意義。作用: (1)理解幫助 對象從背景中分出;(2)理解有助於如覺的整體性;(3)理解能產生知覺期待和預 測。 4、知覺的恒常性 當知覺的客觀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時,知覺映像在相當程度上卻保持著它 的穩定性。恒常性的種類主要有:形狀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顏色 恒常性和方向恒常性。 形狀恒常性:我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時,物體在視網膜上形狀是不斷變化 得,但我們知覺到物體形狀沒有很大改變。 大小恒常性:我們從不同距離觀看同一物體時,物體在視網膜上大小是有變化的, 距離大,視網膜上呈像小,距離小,成像大。但我們看到對象大小變化,並不和 視網膜映像大小相吻合。 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條件改變時,物體的相對明度保持不變。 顏色恒常性:一個有顏色的物體在有色照明下,它表面顏色並不受色光照明的嚴 重影響。 [知覺學習]是指由訓練引起的知覺成績的改變或知覺閥限的變化。 [知覺定勢]是指前面的知覺經驗對後來知覺的影響。 [種族效應]是指我們很容易分辨本民族的人臉,而不容易分辨異民族的人臉。 [知覺適應]是指當視覺輸入發生變化時,我們的視覺系統能夠適應這種變化,使 之恢復到變化前的狀態。 (五)知覺的組織原則 1、鄰近性:空間和時間上比較接近的事物容易知覺為一個整體。 2、相似性:相似的事物容易知覺為一個整體。 3、對稱性:對稱的事物容易知覺為一個整體。 4、 良好連續:連續的事物容易知覺成為一個整體。 5、共同命運:當視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運動變化時,人們容易把它們知 覺為一個整體。 6、封閉:視野中封閉的線段容易組成圖形。 7、線條朝向:視野中同朝向的線條容易組成一個整體。 8.簡單性:視野中具有簡單結構的部分,容易組成一個整體。 二、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是對客觀事物空間特性的認識,它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深度
與距離知覺、方位定向等。 (一)形狀知覺 形狀知覺是腦對物體形狀特征的反映,是視覺、觸覺、動覺協同活動的結果。 1、特征覺察 人對物體形狀的識別開始於對原始特征的分析與檢測,包括點、線、角度、 朝向和運動等。視覺系統以特征覺察器對於這些特征的檢測是自動的,無需意識 的努力。 2、輪廓 輪廓代表瞭圖形及其背景的一個分界面,它是在視野中鄰近的成分出現明度 或顏色的突然變化時出現的。一個物體的輪廓,不僅受空間上鄰近的其他物體輪 廓的影響(大小錯覺),也受時間上前後出現的物體輪廓的影響,圖形掩蔽實驗(在 短暫呈現條件下,圓盤的輪廓尚未形成,被圓環遮蔽)說明人在知覺物體形狀時, 輪廓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 當客觀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變化時,人在一片同質的視野中也能看到輪廓, 這種輪廓就叫主觀輪廓或錯覺輪廓。 3、圖形的組織原則(請參見“知覺的組織原則”) 4、形狀識別 人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當前獲得的信息,確定知覺到的形狀是什麼,叫作 形狀識別,這是比特征分析更高的一個階段,它要求人們對復合特征進行加工, 這種加工有序列搜索的特點。 5、特征整合 特征整合中註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沒有註意參加時,特征可能是遊離 的,因而可能出現錯誤的結合;在註意的參與下,人們可能知覺到事物的整體。 6、眼動 眼動在形狀知覺中具有重要意義,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微小的。不隨意的眼 動,如微跳、漂移、 生理震顫等:一類是隨意的、較大的眼動,如眼跳、 追蹤 等。 微跳對維持視覺映像、避免視網膜因註視而產生的局部適應具有重要意義:眼跳 是眼睛從一個註視點到另一個註視點的單個運動,發生在三種情況下:用眼睛搜 索要觀察的物體:將眼睛由一處轉移註視另一處;當刺激落在視野邊緣時,使物 體回到視野中央。 (二)大小知覺 關於物體大小的知覺,叫大小知覺。 1、知覺物體的大小與物體在視網膜上投影的大小及知覺距離有關
大小——距離不變假設(埃默特定律) :視網膜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成 正比,與距離成反比,用公式表示為:
= A / D ,
指視網膜成像的大小, A 是 物體的大小,D 是對象與眼睛的距離。 人們在知覺物體大小時,似乎不自覺地解決瞭大小與距離的關系,環境中距 離線索和網膜投影的大小,都給人們提供瞭物體大小的信息,這也是人們能夠保 持大小恒常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2、物體的熟悉性對大小知覺的影響 當熟悉的物體距離改變時,雖然視網膜成像的大小隨之改變,但熟悉的大小 使人們能較準確地知覺到物體的實際大小。 3、鄰近物體的大小對比對大小知覺的影響 兩個實際大小相等的物體,在大的物體包圍中的物體顯得小,而在小的物體 包圍中的物體顯名大。 4、體態變化對大小知覺的影響 當觀察者俯視或仰視時,知覺對象都會縮小。 (三) 深度知覺和距離知覺 深度知覺又叫立體知覺、遠近知覺或距離知覺,是把物體知覺成立體的、三 維的知覺。 1、肌肉線索(生理線索) (1) 調節:是指晶狀體的形狀(曲度)由於距離的改變而變化。 (2) 輻合:是指眼睛隨距離的改變而將視軸會聚到被註視的物體上。 2、單眼線索:一隻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線索。 (1) 對象重疊(遮擋):一個物體部分地掩蓋瞭另一個物體,被拖蓋的物體就知覺 得遠些。 (2) 線條透視:兩條向遠方伸延的平行線看起來趨於接近。 (3) 空氣透視:遠處物體顯得模糊,細節不如近處物體清晰。 (4)相對高度:其他條件相等時,視野中兩個物體相對位位置較高的那個顯得遠。 (5) 紋理梯度(結構級差) :遠處的物體在視網膜上的投影較小,密度較大。 (6)運動視差與運動透視:運動視差是指當觀察者與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平行運動 時,遠近不同的物體在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上將出現差異。近處物體看上去移動 得快,方向相反;遠處物體運動得慢,方向相同。運動透視是指當觀察者向前移 動時,視野中的景物也會連續活動,近處物體流動的速度大,遠處物體流動的速 度小。 3.雙眼線索——雙眼視差:兩眼註視外界物體時,兩個視網膜上視像之間的差異。 人知覺物體的距離與深度,主要依賴於兩眼提供的線索。與單眼線索相比,
雙眼線索對判斷深度和距離,有更大的作用。它的作用范圍可達 1300 米。當距 離超過瞭 1300 米時,兩眼視軸平行, 雙眼視差為零,對判斷距離便不起作用瞭。 (三) 方位定向(方位知覺) 方位定向是指對物體的空間關系、位置和對機體自身所在空間位置的知覺。 方位定向是各種感覺協同活動的結果。 1、視覺的方位定向:人的視覺定向必須借助於各種主客觀的參照物,人們根據周 圍環境的參照物,通過視覺,例如太陽、建築物的位置,根據天空和地面、人和 外界的物體的關系來判斷方位。 2、聽覺的方位定向:聽覺定向能力主要來自兩耳聽覺的差異,即時間差、強度差 和位相差。其定向規律有: (1) 來自人體左右兩側的聲源容易分辨; (2) 頭部中切面上的聲音容易混淆; (3) 以兩耳連線的中點為頂點,兩耳連線為垂直於底面的直線,作圓錐,則圓 錐面上各點發出的聲音容易混淆。 (補充) 三、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 (一)時間知覺 時間知覺指對客觀事物或事件的連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時間知覺主要包括 時序、時距和時間點知覺三種。我們能夠分辨事件發生的前後順序,就是時序知 覺。能估計出事件存在的持續時間,就是時距知覺。能知道某個事件發生的具體 時間,就是時間點知覺,也叫對時間的確認, (二)影響時間知覺的各種因素 1、感覺通道的性質 在判斷時間的精準性方面不同,聽覺最好,觸覺其次,視覺最差。 2、在一定時間內事件發生的數量和性質 在一定時間內,事件發生的數量越多,性質越復雜。人們額向於把時間估計 得越短:而事件的數量越少,性質簡單,人們傾向於把時間估計得較長。在回憶 往事時,情況相反,同樣一段時間,經歷越豐富,就覺得時間長:經歷越簡單, 就覺得時間短。 3、人的興趣和情緒 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覺得時間過得快,出現對時間的估計不足。相反, 對厭惡的、無所謂的事情,會覺得時間過得慢,出現時間的高估。在期待某種事 物時,會覺得時間過的很慢;相反,對不願出現的事物,會覺得時間過得快等。 (三)運動知覺 運動知覺是腦對物體運動特性的反映,指對空間中物體運動特性的知覺。可
以分為真動知覺和似動知覺。 1、真動知覺是指物體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從一處向另一處做連續的位移,由 此引起的知覺。剛剛可以覺察的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最小視角范圍(角速度), 叫運動知覺的下閥限。物體運動的速度太快,超過一定限度,人隻能看到彌漫性 的閃爍,看到閃爍時的速度叫運動知覺的上閾限。 2、似動是指在定的時間和空間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瞭運動,或者在沒 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瞭連續的運動。 (四)似動的形式 (1) 動景運動 當兩個刺激物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距離相繼呈現,看到從一個刺激物向另 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這就是動景運動,也叫最佳運動或Phi運動。例如霓虹 燈、電影和電視等。 (2) 透發運動 由於一個物體的運動使其相鄰的一個靜止的物體產產生運動的印象,叫誘發 運動。如天空中浮雲動,月亮靜止。那麼因為浮雲的運動很容易看成月亮在動, 浮雲靜止,對於月亮產生運動的印象就是誘發運動。 (3) 自主運動 黑暗中微弱的靜止光點好像在動。經典實驗:在暗室內主食一個靜止的光點一段 時間,會看到這個光點似乎在運動。 (4) 運動後效 在註視向一個方向運動的物體之後,如果將註視點轉向靜止的物體,那麼會 看到靜止的物體似乎朝相反的方向運動。例如:如果你註視瀑佈的某一處,然後 看周圍靜止的田野,會覺得田野上的一切在向上飛升,這就是運動後效。 四、錯覺 (一)錯覺的定義 錯覺是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對客觀事物必然產生的、有某種固定傾向、不符合 事物本身特征、歪面曲的知覺。 (二)錯覺的種類 1、大小錯覺:人們對幾何圖形大小或線段長短的知覺,由於某種原因而出現錯誤。 (1) 繆勒一萊耶錯覺(箭形錯覺) 有兩條長度相等的直線,如果一條直線的兩端加上向外的兩條斜線,另一條 直線的兩端加上向內的兩條斜線,那麼前者就顯得比後者長得多。 (2) 潘佐錯覺(鐵軌錯覺) 兩條輻合線中間有兩條等長的直線,結果上面一條直線看上去比下面一條直
線長。 (3) 垂直一水平錯覺 兩條等長的直線,一條垂直於另一條的中點,那麼垂直線看上去比水平線要 長一些。 (4) 賈斯特羅錯覺 兩條等長的曲線,下面中的一-條曲線比上面中的一條曲線看上去長些。 (5) 多爾波也夫錯覺 兩個面積相等的圓形,一個在大圓的包圍之中,另一個在小圓的包圍之中, 結果前者顯小,後者顯大。 (6) 月亮錯覺 月亮在天邊(剛升起)時顯得大,而在天頂時顯得小。 2、形狀和方向錯覺 (1) 佐爾拉錯覺 一些平行線由於附加線段的影響而被看成不平行的。 (2) 馮特錯覺 兩條直的平行線由於附加線段的影響,使得直線好像是彎曲的。 (3) 愛因斯坦錯覺 許多環形曲線中,正方形四邊略顯彎曲。 (4) 波根多夫錯覺 被兩條平行線切斷的同一- 條直線,看上去不在一條直線上。 3、螺旋和運動錯覺 (1) 螺旋錯覺 Fraser 螺旋,其中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來是一個螺旋,其實它們是由一 組同心圓構成的。背景上每一個帶有方向性的小單元格讓人產生螺旋上升的錯覺。 (2) 運動錯覺 當目光註視圖上的某一個圓時,會覺得其他的圓在轉動,其實這些圓環都是 一些靜態圖片。 4、明暗錯覺 明暗錯覺又叫赫爾曼格柵、格力德火花錯覺,可以看到交叉點上跳躍性地出 現火花。 (三)錯覺產生的原因 1、眼動說 當人們知覺某些幾何圖形時,眼睛運動的方向和范圍會發生變化,因而引起 知覺的錯誤。
2、移情說 觀察者把自己認同於圖形的某部分,並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圖形上面,因而 引起視覺變形。 3、完形傾向說 人的知覺系統具有某種完形的傾向,這種傾向誇大瞭似乎能分開的事物各特 征間的距離,因而引起錯覺。 4、透視說 由於圖形通過透視暗示著深度,因而導致圖形大小知覺的變化。 5、常性誤用說 這種理論認為,錯覺是知覺恒常性的顛倒。在日常生活中,當知覺條件變化, 物體在視網膜上的視像也相應改變時,由於環境提供瞭深度和距離的線索,因而 保持瞭大小知覺的恒常性。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場合,當深度知覺的線索改變,而 視網膜上的投影大小保持恒定時,就會引起物體大小的錯覺。
第五章 意識和註意 一、意識 (一)意識的含義 意識是人特有的心理反應形式,是指人以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心理活 動過程為基礎的系統整體,對自己身心狀態和外界環境變化的覺知和認知。 意識的概念本身很復雜,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理解。 1、意識是一種覺知:它意味著“觀察者”覺察到瞭某種“現象”或“事物”。 2、意識是一種高級的心理功能:它對個體的身心系統起統合、管理和調控的作 用。 3、意識是一種心理狀態:它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或水平,如從無意識到意識,是 一個連續體。 意識是個體心理發展的最高階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補充) (1) 意識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 意識的前進性; (3) 意識的社會歷史制約性。 (二)意識的種類 1、無意識 無意識又稱潛意識,是相對於意識而言的,是個體不曾覺察到的心理活動。 常見的無意識現象有以下幾種: (1) 無意識行為 無意識行為是指人的不受意識控制的行為,特別是那些已經自動化瞭的行為。 (2) 對刺激的無意識 人在活動時,有時沒有覺察到對他們的行為產生瞭影響的事件,而實際上, 這些事件對他們的行為產生瞭或大或小的影響。 (3) 盲視 盲視是指由於腦損傷引起的對刺激的無意識覺察。 2、前意識 前意識是指保持在人腦中的過去經驗或信息,平時雖不能被覺知到,但在需要時 或被註意時,可以復現或提取而達到覺知。 3、意識(詳細內容參考“意識的含義”相關內容) (四)睡眠各階段特點 當大腦處於清醒和警覺狀態時,腦電中有很多β波。 β波是一種頻率較高、 波幅較小的波。在大腦處於安靜和休息狀態時, β波由a 波取代。a 波的頻率較
低,波幅稍大。在睡眠狀態時,腦電則主要是 δ波, δ波的頻率更低,而波幅更 大。根據腦電圖的研究,將睡眠分為四個階段和快速眼動睡眠階段。 1、第一階段 (1) 腦電變化:腦電成分主要為混合的、頻率和波幅都較低的腦電波。 (2) 持續時間:約 10 分鐘。 (3) 主要特點:個體處於淺睡眠狀態,身體放松,呼吸變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 刺激驚醒。 2、第二階段 (1) 腦電變化:偶爾會出現一種短暫爆發的、頻率高、波幅大的腦電波,稱為睡 眠錠。 (2) 持續時間:約 20 分鐘。 (3) 主要特點:個體較難被喚醒。 3、第三階段 (1) 腦電變化:腦電的頻率會繼續降低,波幅變大,出現δ波,有時也會有“睡 眠錠”。 (2) 持續時間:約 40 分鐘。 (3) 主要特點:肌肉逐漸變得更為放松。 4、第四階段 (1) 腦電變化:大多數腦電波開始呈現為 δ波,稱為深度睡眠。 (2) 主要特點:個體的肌肉進一步放松,身體功能的各項指標變慢,有時發生夢 遊、夢囈、尿床等。個體在此階段很難被喚醒。 第三和第四階段的睡眠通常稱為“慢波睡眠”(SWS)。 5、快速眼動睡眠(REM) 階段 腦的生理活動迅速改變, δ波消失,高頻率、低波幅的腦電波出現,與個體 在清醒狀態時的腦電活動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開始快速做左右上下的運動,而 且通常伴隨著栩栩如生的夢境。心律和血壓變得不規則,呼吸變得急促,如同清 醒狀態或恐懼時的反應,而肌肉則依然松軟。 (五)睡眠階段的規律 1、一夜: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個階段,外加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每個周期一般 持續 90 分鐘,每晚重復多次。深度睡眠的時間在前半夜遠多於後半夜。大多數 的快速眼動睡眠發生在睡眠的後期,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 2.一生: 嬰兒的快速眼動睡眠時間非常長,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快速眼動睡眠 時間逐漸縮短,老年人每晚睡眠中的快速眼動睡眠時間就非常少瞭。 (六)睡眠的功能
對睡眠的功能存在不同的解釋: 1、功能恢復理論 功能恢復理論認為,睡眠可以使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復。但是實 驗證明,睡眠的時間是可以通過訓練縮短的,關鍵是提高睡眠的質量,入睡快, 深度睡眠階段的比例增加。 2、生態學理論 生態系統理論認為,睡眠是在長期的生存鬥爭中形成的一種適應機制,它能 夠使個體減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傷害。隨著生物進化,睡眠演變為生理功能周 期性變化的一個中性環節,是正常腦功能變化的一部分。 (七)夢 P213 1、夢的解釋 (1) 精神分析的觀點 精神分析學傢弗洛伊德和榮格等人認為,夢是潛意識過程的顯現,是通向潛 意識的最可靠的途徑。或者說,夢是被壓抑的潛意識沖動或願望以改頭換面的形 式出現在意識中,這些沖動和願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擊本能的反映。 (2) 生理學的觀點 霍佈森認為,夢的本質是我們對腦的隨機神經活動的主觀體驗。一定數量的 刺激對維持腦與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時,由於刺激減少,神經 系統會產生一些隨機活動。夢則是我們的認知系統試圖對這些隨機活動進行解釋 並賦予一定意義的過程。夢的產生和個體以往的記憶和經歷有關,可以從夢的內 容中瞭解個人情緒、情感和關註的事件等信息。 (3) 認知觀點 夢擔負著一定的認知功能。在睡眠中,認知系統依然對存儲的知識進行檢索、 排序、整合、鞏固等,這些活動的一部分會進入意識,成為夢境。 2、夢的主要特點 夢具有認知的不確定性、不協調性和不連續性,其中不連續性是奇異夢境的 一個主要特征。 二、註意的概述 (一)註意的含義和特點 註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註意是心理活動的一 種積極狀態,總是與心理活動緊密聯系。因此,註意是心理活動的共同特征。 1、註意的特點 (1) 指向性:是指在一瞬間,人的心理活動或意識選擇瞭某個對象,而忽略瞭另 一些對象。指向性不同,人們從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也不同。
(2)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動能全神貫註地聚焦在所選擇的對象上。 心理活動或意識的強度越大,緊張度越高,註意也就越集中。人在高度集中 自己註意的時候,註意指向的范圍就會縮小。所以集中性高的時候,指向性就小。 2、註意和意識的關系 (1) 註意不等同於意識。註意決定什麼東西可以或不可以成為意識的內容。與 意識相比,註意更為主動和易於控制。 (2) 註意和意識密不可分。當人們處於註意狀態時,意識內容比較清晰。 (二) 註意的功能 註意作為整個心理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其功能有: 1、選擇功能:註意選擇重要的信息,排除無關刺激的幹擾,使人正常地生活與工 作。這是註意的基本功能。 2、保持功能:當註意指向並集中在定的對象以後, 會保持一定時間的延續,維 持心理活動的持續進行。 3、調節和監督功能:註意可以提高人們的意識覺醒水平,使人們有效地監控自己 的動作和行為,並使心理活動根據當前的需要做出適當的分配和及時的轉移,以 適應環境的變化。 4、整合功能: 在註意狀態下,人才能對個別特征的信息進行精細加工並將其整 合為一個完整的物體。 (三)註意的種類 1、根據註意的品質進行分類 (1)選擇性註意:是個體在同時呈現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中選擇一種進行註 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選擇性註意通常用雙耳分聽實驗來測量。 [負啟動]指當探測刺激與先前被忽略的啟動刺激相同或相關時,對探測刺激的反 應變慢或準確度下降,負啟動現象揭示瞭註意在認知活動中的復雜作用。 [返回抑制現象]指對原先註意過的物體或位置進行反應時表現出的對目標刺激 反應時變慢或正確率降低的現象。 [註意瞬脫]在識別一系列刺激流時,對某個刺激的準確識別會影響到其後對特定 時間間隔 ( 一般為 500 毫秒以內) 的刺激的識別,這種現象稱為註意瞬脫。 (2) 持續性註意:是指註意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在某個客體或活動上,也叫註意意 的穩定性。持續性註意通常用警戒作業來測量。 (3) 分配性註意:是個體在同一時間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進進行註意,或將 註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動中。分配性註意通常用雙作業操作來測量。 2、根據意志努力的程度進行分類(補充) (1)不隨意註意:是指事先沒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註意,是一種消極被動
的註意。在這種註意活動中,人的積極性水平較低。 影響不隨意註意的因素有: ①制激物自身的特點:包括刺激物的新異性、相對強度、運動變化等。新異性是 刺激物異乎尋常的特性,如沒見過雪的南方人:相對強度,即刺激物與周圍物體 強度的對比;運動的物體比靜止的物體更容易引起人們的不隨意註意。 ②人本身的狀態:包括需要、期待、情感、興趣、過去經驗等。凡是符合人的需 要的事物,都容易吸引人們的註意。 (2) 隨意註意:是指有預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註意,是一種積極主動的 註意。 影響隨意註意的因素有: ①對註意的目的與任務的依從性: 目的越明確、越具體,越容易引起和維持隨意 註意。 ②對興趣的依從性: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隨意註意。對活動結果的興趣,即間接 興趣,能夠維持人們穩定而集中的註意。 ③對活動組織的依從性:能否正確地組織活動,關系到隨意註意的引起和維持。 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工作習慣、飲食起居規律,有利於維持註意。例如:閱讀做 筆記有助於集中註意在讀物上。 ④對過去經驗的依從性:與過去知識經驗有關的活動,人們會更容易維持註意集 中在這上面。 ⑤對人格的依從性:具有頑強、堅毅性格的人,易於使自己的註意服從於當前的 目的和任務,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難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隨意註意。 (3) 隨意後註意:是指有預定目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註意,是在隨意註意的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具有不隨意註意和隨意註意的某些特征。隨意後註既服 從於當前的活動目的與任務,又能節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對完成長期、持續的任 務特別有利,培養隨意後註意關鍵在於發展對活動本身的直接興趣。 三、註意的生理機制和外部表現 ( 一) 註意的生理機制 1、朝向反射 朝向反射是人和動物共有的,由情境的新異性引起的一種復雜而又特殊的反 射,是註意最初級的生理機制。一旦刺激物失去瞭新異性或是人們習慣瞭這種刺 激,朝向反射就不會發生瞭。 2、腦幹網狀結構 腦幹網狀結構是指從脊髓上端到丘腦之間的種彌散性的神經網絡。它不傳遞 環境中特定信息,但它對維持大腦一般性活動水平、保證大腦有效地加工特定的
信號具有重要意義。 3、邊緣系統 在邊緣系統中,前扣帶回廣泛地參與各種需要註意參與的認知活動,可能負 責監控行為或反應是否出現錯誤,或是否存在沖突等。 4、大腦皮層 產生註意的最高部位是大腦皮層。大腦皮層不僅對皮層下組織起調節、控制 的作用,而且是主動地調節行動、對信息進行選擇的重要器官。其中前額葉在註 意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由於前額葉具有與視覺選擇性註意相關的神經元。 (二)註意的外部表現 註意發生時感覺器官往往會朝向註意的對象;註意時,機體的生理活動也會 發生變化,例如頭部血管舒張而肢體血管收縮,吸氣短而呼氣長等;註意還伴隨 著某種表情或動作。但註意是一種內部的心理狀態,它和外部的行為也並不是都 一一對應的,往往會出現假象。 四、註意的品質(補充) (一)註意廣度 1、含義:註意的廣度即註意的范圍,指人在同一時間內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對象的 數量。一般人的註意廣度為 7 士 2 個單元。 2、影響因素 (1) 對象的特點:註意對象越集中的、排列越整齊的,顏色越整齊的、有內在聯 系的,註意的廣度就越大; (2) 個人知識與經驗:個人的知識越豐富、經驗越多,註意的廣度就大; (3) 活動任務:活動的任務要求越多、越復雜,註意的廣度就越小。 (二)註意穩定性 1、含義:註意穩定性是註意在時間上的特征。註意維持的時間越長,註意越穩定。 2、影響因素 (1) 人的主觀狀態:明確的目的性、高度的責任感、堅強的意志以及對事物的濃 厚興趣等都會增強註意的穩定程度; (2) 註意對象的特點:內容豐富的事物要比單調的事物更容易保持註意的穩定, 活動變化的事物安比固定的事物更容易保持註意的穩定。 [註意分散]與註意穩定性相反的是註意的分散,或叫分心,即註意離開瞭心理活 動所要指向的對象而被無關的對象吸引去的現象。 [註意的起伏]也叫註意的動搖,即註意在短暫時間內的起伏波動。這是由於感覺 器官的局部適應,使對物體的感受性交替且短暫地下降。註意的動搖是有機體機
能活動的節律引起的。註意的動搖在任何一個比較復雜的認知活動中總是要發生 的。 (三)註意轉移 1、含義:由於任務的變化,註意由一種對象轉移到另一種對象上去的現象。註意 轉移的速度和質量,取決於前後兩種活動的性質和個體對這兩種活動的態度。 2、影響因素 (1) 原有註意的緊張度:緊張度越大,轉移越困難,越緩慢; (2) 新事物或新活動的性質和意義:吸引力越強,越符合人的需要和興趣,轉移 就越容易,越迅速: (3)個人固有神經類型和習慣。 (四)註意分配 1、含義:在同一時間內,把註意指向於不同的對象,同時從事著幾種不同的活動, 如邊聽講邊做筆記, 自拉自唱。 2、影響因素 (1) 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的熟練度或自動化程度:如果人們對這幾種活動是非 常熟練的,甚至已經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那麼註意的分配就容易,相反則較困難: (2) 同時進行的活動的性質和內在的聯系:一般來說,註意分配在幾種動作技 能上比較容易,而分配在幾種智力活動上就比較困難。如果兩種活動是在同一- 感覺通道、用同一心理操作來完成的話,註意分配也很難實現。 五、註意的認知理論 (一)註意選擇的認知理論 1、過濾器理論(瓶頸理論或單通道理論) (1) 提出者:佈羅德本特 (2) 主要觀點: 神經系統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不可能對所有的感覺刺激進行加 工。當信息通過各種感覺通道進入神經系統時,要先經過一個過濾機制。隻有部 分信息可以通過這個機制,並接受進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被完全阻斷在它的 外面,而完全喪失。 觀點總結:過濾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無”的。 (3) 實驗來源: 該理論是根據徹裡的雙耳分聽實驗的結果提出來的。該實驗給被試的雙耳同 時呈現兩種材料,讓被試大聲追隨一個耳朵(追隨耳)聽到的材料,但檢查的卻是 呈現到另一耳朵(非追隨耳)的材料。結果,被試從非追隨耳得到的信息很少。佈 羅德本特因而提出,進入追隨耳的信息因受到註意而被接受,進入非追隨耳的信 息因沒有受到註意而未被接受。
2、衰減理論 (1) 提出者:特瑞斯曼 (2) 主要觀點: 當信息通過過濾裝置時,不被註意或非追隨的信息隻是在強度上減弱瞭,而 不是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閾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對人有重要意義,它們 的激活閾限低,容易激活。當它們出現在非追隨的通道時,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觀點總結:承認過濾器的存在,但認為過濾器並不是按照“全或無”的方式 工作的。 (3) 實驗來源: 雙耳分聽實驗中發現,來自非追隨耳的信息也受到瞭加工。 3、後期選擇理論(完善加工理論、反應選擇理論或記憶選擇理論) (1) 提出者:多伊奇 (2) 主要觀點: 所有輸入的信息在進入過濾或衰減裝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後才進入 過濾或衰減裝置,因而對信息的選擇發生在加工後期的反應階段。 觀點總結:認為過濾器不在於選擇知覺刺激,而在於選擇對刺微的反應。 前三種理論都假設註意的選擇過程發生在信息加工的某個特定的階段上。 4、多階段選擇理論 (1) 提出者:約翰斯頓 (2) 主要觀點: 選擇過程在不同的加工階段都有可能發生。這理論的兩個主要假設是:在進 行選擇之前的加工階段越多,所需要的認知加工資源就越多;選擇發生的階段依 賴於當前的任務要求。 (二)註意分配的認知理論 1、認知資源理論 (1) 提出者:卡尼曼 (2) 主要觀點: 把註意看成一組對刺激進行歸類和識別的認知資源或認知能力。對刺激的識 別需要占用認知資原,當刺激越復雜或加工任務越復雜時,占用的認知資源就越 多。認知資源是有限的,當認知資源完全被占用時,新的刺激將得不到加工(未 被註意)。該理論還假設,在認知系統內有一個機制負責資源的分配,這一機制 可以受我們的控制,把認知資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雙加工理論 (1) 提出者:謝夫林等人
(2) 主要觀點: 在註意的認知資源理論的基礎上,謝夫林等人進步提出瞭雙加工理論。該理論認 為,人類的認知加工有兩類: 自動化加工和受意識控制的加工。 自動化加工不受 認知資源的限制,不需要註意註意的參與,是自動化進行的。這些加工過程由適 當的刺激引發,發生比較快,也不影響其他的加工過程。在習得或形成之後,其 加工過程比較難改變。而意識控制的加工受認知資源的限制,需要註意的參與, 可以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進行調整。意識控制的加工在經過大量的練習後,有可 能轉變為自動化加工。
第六章 記憶 一、記憶概述 (一)記憶的含義 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用信息加工的術語來講, 就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 (二)記憶的過程 編碼、存儲和提取是記憶的三個基本過程,任何外界信息隻有經過這些過程, 才能成為個體可以保持和利用的經驗。 1、編碼是人獲得個體經驗的過程,或者說是對外界信息進行形式轉換的過程, 相當於記憶中“記”的階段。 2、存儲是把感知過的事物、體驗過的情感、做過的動作、思考過的問題等, 以 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的頭腦中。知識的存儲有時也叫知識的表征,它可以是事物 的圖像,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題。存儲是信息編碼和提取的中間環節,在記 憶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沒有信息的存儲,就沒有記憶。 3、提取是指從記憶中查找已有信息的過程,是記憶過程的最後一個階段,相當 於記憶中“憶”的階段。再認和回憶是提取的基本形式。記憶的好壞通過信息的 提取表現出來。 (三)記憶的分類 1、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根據信息保持時間的長短,將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1) 感覺記憶: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後,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被保存下 來,這種記憶叫感覺記憶或感覺登記。它是記憶系統開始的階段。存儲時間大約 為 0. 25~4 秒。 (2) 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保持時間大約為 5 秒~1 分 鐘。它的容量有限,大約為 7 士 2 個組塊。編碼方式以言語聽覺形式為主,也存 在視覺和語義編碼,短時記憶的信息經過復述進入長時記憶。 (3) 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後,在在頭腦中長時間 保留下來。這是一種永久性的存儲。它的保存時間長,從 1 分鐘以上到許多年, 甚至終生;容量沒有限制;信息的來源大部分是對短時記憶內容的復述,也有由於 印象深刻而一次獲得的。 2、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 圖爾文將長時記憶分為兩類: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 (1) 情景記憶:是指人根據時空關系對某個事作的記憶,這種記憶與個人的親身
經歷分不開,由於情景記憶受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的存儲容易受到各種 因素的幹擾,因此記憶不夠穩固。 (2) 語義記憶:是指人對一般知識和規律的記憶。與特殊的地點、時間無關。語 義記憶受一般規則、知識、概念和詞的制約,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因而比 較穩固。 3、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根據提取時是否有意識的參與,將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1)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的控制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產生的有意識的影響。 它對行為的影響是個體能夠意識到的,因而又叫受意識控制的記憶。 (2)內隱記憶:是指在個體無法意識的情況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產生的無意識 的影響。有時又叫自動的無意識記憶。 4、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 根據記憶的內容和特點,將記憶分為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 (1) 程序性記憶: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記憶,包括對知覺技能、認知技能和運動技 能的記憶。這類記憶往往需要通過多次嘗試才能逐漸獲得,在利用這類記憶時往 往不需要意識的參與。 (2) 陳述性記憶:是指對有關事實和事件的記憶,它可以通過語言傳授而一次性 獲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識的參與。 (四)記憶的腦神經機制 1、反響回路 反響回路是指神經系統中皮層和皮層下組織之間存在的某種閉合的神經環 路。反響回路可能是短時記憶的生理基礎。賈維克和艾斯曼用小白鼠跳臺的實驗 為這種反響回路學提供瞭證據。 2、突觸結構 神經生理學傢普遍認為,長時記憶的神經基礎包含者神經元突觸的持久性改 變。因為涉及到結構的改變,所以它發生的過程較慢,並需要不斷的鞏固。這一 觀點得到瞭實驗的證明,在內容豐富的環境中生活的白鼠比在內容貧乏環境中生 活的白鼠的皮層厚且重。 3、長時程增強機制 長時程增強是指短串高頻刺激傳入後引發海馬神經元興奮性突觸後電位增 大,振幅上升,潛伏期縮短的現象。這種現象使海馬能對新習得的信息進行持續 數周的加工,然後再把這種信息傳送到大腦皮層相關的部位進行更長時間的存儲。 如果海馬受到損傷,對新記憶的存儲就會發生障礙。
二、感覺記憶 (一)感覺記憶的含義 (二)感覺記憶的信息加工(感覺記憶的編碼) 1、圖像記憶 視覺的感覺記憶叫圖像記憶,是指視覺器官能識別刺激的形象特征,並保持 一個生動的視覺圖像,它是感覺記憶的一種主要編碼形式。由斯伯林首創的局部 報告法證實瞭感覺記憶的存在,該實驗還證明瞭感覺記憶具有相當大的容量,大 約 9 個,但是保持的時間十分短暫。 2、聲像記憶 聽覺的感覺記憶編碼形式被稱為聲像記憶,是聽覺系統對刺激信息的瞬間保 持,或叫聲響記憶。聲像記憶的存在是由莫瑞等人模仿斯伯林的局部報告法實驗 確定的,後來達爾文等人對其性質進行研究,發現其保持時間可以達到4 秒,但 容量約 5 個,小於圖像記憶。 (三)感覺記憶的特征 1、具有鮮明的形象性; 2、記憶的容量比較大; 3、信息保持時間極短: 4、信息的傳輸與衰變取決於註意: 5、主要編碼形式是圖像記憶。 三、短時記憶 ( 一) 短時記憶的含義 (二) 短時記憶的信息加工 1、編碼方式 短時記憶以聽覺編碼頭為主,視覺、語義編碼為輔。在記憶的最初階段存在 視覺編碼形式,之後才逐漸向聽覺編碼過渡。(聽覺編碼:康拉德,發音相似和形 狀相似的字母:視覺編碼:波斯納,Aa 和 AA,先視覺後聽覺) 2、編碼的影響因素 (1) 覺醒狀態:即大腦皮層的興奮水平,它直接影響到記憶編碼的效果; (2) 加工深度:加工程度越深,短時記憶的效果也越好: (3) 組塊水平:對記憶的內容組塊化或擴大每個組塊包含的信息量可以提高記 憶的編碼效果。 3、短時記憶信息容量 米勒認為,短時記憶的信息容量為 7±2 個組塊,隨著組塊復雜性的增加,
短時記憶容量傾向於逐漸降低,總的來看,視覺較聽覺短時記憶容量大。 在編碼的過程中,將幾種水平的代碼歸並成一個高水平的、單一代碼的編碼 過程叫組塊化。以這種方式形成的信息單位叫做塊。因此,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 經驗,通過擴大每個組塊的信息容量來達到增加短時記憶的目的。組塊可以提高 記憶的容量和效率。 (三)短時記憶的信息存儲與提取 1、短時記憶信息的存儲 信息在短時記憶中的主要加工儲存方式是組塊化和復述。 復述就是出聲或不出聲的重復,是短時記憶信息存儲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防 止短時記憶中的信息受到無關刺激的幹擾而發生遺忘。復述分為兩種: (1)機械復述即將短時記憶中的信息不斷簡單地重復(如不斷重復要撥打的電話 號碼); (2)精細復述即將短時記憶中的信息進行分析,使之與已有的經驗建立聯系( 基 本等於深度加工,聯系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 研究表明,隻有機械復述不能加強記憶,精細復述是短時記憶存儲的重要條 件。 實驗表明,短時記憶的遺忘主要是由於其他信息的幹擾(前攝抑制、倒攝抑 制)引起,並非消退。 短時記憶研究中常用來防止被試進行復述的方法為:Peterson-Peterson 法 (讓被試進行其他占用短時記憶的操作,如計算一個連加序列等)。 2、短時記憶信息的提取 斯騰伯格預測,短時記憶中被試對項目的提取有種可能的方式。 (1) 平行掃描:同時對知時記憶中保存的所有項目進行提取; (2) 自動停止的系列掃描: 對項目逐個進行提取,一旦找到目標項目就停止查 找; (3) 完全系列掃描過程:對全部項目進行完全的檢素,然後再作出判斷。 斯騰伯格經其加法反應時實驗提出,短時記憶的信息提取是一個完全系列掃 描過程。 (四)短時記憶的特征 1、信息保持時間短,一般不超過 1 分鐘; 2、容量有限,一般為 7±2 個組塊; 3、短時記憶中的信息是有意識的,可操作的: 4、復述是短時記憶中的信息進入長時記憶的途徑; 5、編碼形式以聽覺編碼為主,也存在視覺和語義編碼:
6、提取方式是完全系列掃描; 7、遺忘原因主要是信息的幹擾作用。 (五)工作記憶[簡述巴德利的工作記憶理論/工作記憶系統] 從 20 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巴德利等人主張用工作記憶的概念擴展短時記 憶的概念。 工作記憶是指信息加工過程中,對信息進行暫時存儲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 記憶系統。巴德利等人認為,工作記憶並不是一個單的成分,而是由多個成分組 成的加工系統,它包括語音環路、視覺空間模板、情景緩沖器和中央執行系統四 個成分。 1、語音環路:用於處理以語音為基礎的信息。語音環路又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 為語音存儲和發音復述過程。 2、視覺空間模板:用於處理視覺的和空間的信息,信息可以直接入視覺空間模 板,也可以表象的方式進入空間模板。 3、中央執行系統:是一個註意資源有限的控制系統,是工作記憶中最重要的成分。 它的功能主要有:協調語音環路和視覺空間模板活動、註意資源的分配與控制、 選擇性的註意以及轉換策略。 4、情景緩沖器:是一個用來整合視覺、空間和言言語信息的一個成分。 (六)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憶的區別(補充) 兩個概念屬於不同理論框架下提出來的東西,工作記憶同時強調存儲和運算 控制機制,即它在對刺激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同時,又將信息加以存儲,具有雙 重功能,是一種積極的信息加工方式;而短時記憶僅僅討論存儲或保持的問題。 可以認為,工作記憶能力相當於短時記憶能力加上註意控制能力。 四、長時記憶 (一)長時記憶的含義 (二)長時記憶的信息加工 長時記憶的信息編碼就是把新的信息納入已有的知識框架內,或把一些分散 的信息單元組合成一個新的知識框架。 1、編碼形式 (1) 按語義類別編碼:長時記憶主要采用的是語義編碼,即按刺激物的意義進行 編碼儲存。 (2) 以語言特點為中介進行編碼:借助語言的某些特點,如發音字形等,對當前 輸入的某些信息進行編碼,使其成為可以儲存的東西,利用語言的音韻和節律等 特點也能進行編碼。 (3) 其他編碼方式:除上述兩種形式外,還有主觀組織、形象化、記憶表象等其
他形式。 2、編碼的影響因素 (1) 編碼時的意識狀態(通常有意編碼效果優於自動編碼,自動編碼與無意識過 程相關); (2) 加工深度(大多數情況下有意識記的效果比機械識記效果好)。 (三)長時記憶的信息存儲 1.信息存儲的動態變化(消退、概括化、完整化、具體化一巴特萊特記憶實驗) (1) 在量的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量逐漸減少。但也有例外,如學習後 間隔一段時間後測得的保持量比學習後立即測得的保持量多,這種現象稱記憶恢 復,是海馬長時程增強作用的體現,隨年齡增長而消失。 (2) 在質的方面,由於每個人知識和經驗不同,人們存儲的經驗會出現以下變 化: ①內容簡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細節將逐漸趨於消失; ②內容變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義; ③內容變得更加具體,或更為誇張和突出。 2.信息存儲的條件與方法[簡述增加信息存儲與提取效果的方法] (1) 組織有效的復習 ①復習要及時; ②正確分配復習時間:分散復習比集中復習的效果好; ③閱讀與重現交替進行; ④註意排除前後材料的影響:復習時要註意材料的系列位置效應。 (2) 利用外部記憶手段 采取一些外部記憶的手段,如記筆記、記卡片和編提綱。 (3) 註意腦的健康與用腦衛生 人腦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記憶的好壞。嚴重的營養不良,特別是缺乏蛋白質, 將使記憶力下降。另外,吸毒、酒精中毒及腦外傷等,都會給記憶帶來不良的影 響。 (四)長時記憶的信息提取方式 長時記憶提取有兩種基本形式: 1、再認(識別) 再認是指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其再度呈現時,個體仍 能認識的心理過程。 (1) 再認有兩種水平:感知水平的再認往往以壓縮的形式表現出來,它的發生是 迅速而直接的(是一個無意識過程)。思維水平的再認是以展開的形式進行的,它
依賴於某些再認線索,並包含瞭回憶、比較、推理等思維活動(是一個有意識過 程)。 (2) 再認是否迅速和準確,受許多因素的影響: ①間隔時間; ②材料的性質和數量; ③原有經驗的鞏固程度; ④原有事物與重新出現時的相似程度; ⑤思維活動的積極性; ⑥個性特征。 2、回憶(再現) 回憶是人們過去經歷過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頭腦中重新出現的過 程。 (1) 根據有無目的性可以分為: ①有意回憶是在預定目的的作用下對過去經驗的回憶; ②無意回憶是沒有預定目的, 自然而然發生的回憶(觸景生情)。 (2) 根據有無中介因素參與回憶過程可分為: ①直接回憶是指由當前事物直接喚起的對舊經驗的回憶(如回憶你媽媽叫你什麼 名字?); ②間接回憶是指借助中介因素而進行的回憶(如回憶你同學的媽媽的二姑的小舅 子叫什麼名字?)。 間接回憶比直接回憶難度要大。 (3) 影響回憶的主要因素 ①聯想。聯想是回憶的基礎; ②定勢與興趣。定勢和興趣直接影響回憶的方向和效果; ③表象。借助表象和詞語的雙重搜索,可以提高完整性與準確性; ④暗示與再認。暗示和再認有助於信息的提取; ⑤幹擾。信息提取經常出現困難(即舌尖現象),這可能是幹擾引起的。此時立即 停止回憶,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這時要回憶的事物可能因為幹擾的減少就會 很容易想起來瞭。 (五)長時記憶的特征 1、信息保持時間很長,通常指向終生; 2、記憶容量無限; 3、內容會發生重構; 4、語義編碼是主要的編碼形式。
五、遺忘 (一)遺忘的含義 記憶的內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時有困難就是遺忘,如識記過的事物,在一定 條件下不能再認和回憶,或者再認和回憶時發生錯誤。遺忘分為:不完全遺忘( 能 再認不能回憶)和完全遺忘(不能再認也不能回憶);臨時性遺忘(一時不能再認或 重現)和永久性遺忘(永久不能再認或回憶)。 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德國心理學傢艾賓浩斯以自己為被試,用無意義 音節作記憶材料,用節省法(重學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根據他的實驗結果 繪成艾賓浩斯記億遺忘曲線。實驗結果表明,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 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進展得很快,以後逐漸緩慢。艾賓浩斯認為“保 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 (二)遺忘的影響因素 1、時間因素 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遺忘的過程最初進展得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2、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數量 對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遺忘得慢;對有意義的材料比對無意義的材料遺 忘要慢得多:在學習程度相等的情況下,識記材料越多,遺忘得越快,材料少, 則遺忘較慢。 3、學習的程度 對材料的識記沒有一次能達到無誤背誦的標準,稱為低度學習,達到恰能成 誦之後還繼續學習一段時間,稱為過度學習。過度學習的材料比恰能背誦的材料 記憶效果要好一些。 4、識記材料的系列位置 最後呈現的材料遺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現的材料,遺忘最多的是中間部 分,這種在回憶系列材料時發生的現象叫系列位置效應。最後呈現的材料最易回 憶,遺忘最少,叫近因效應。最先呈現的材料較易回憶,遺忘較少,叫首因效應。 5、識記者的態度 識記者對識記材料的需要、興趣等,對遺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響。在人們 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們興趣的、不符合個人需要的事情容易被遺 忘。 (三)遺忘的原因/理論 1、衰退說 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致最後消退的結果。 2、幹擾說
幹擾說認為,遺忘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的幹擾所致。一且 幹擾被排除,記憶就能恢復,而記憶痕跡並未發生任何變化。幹擾說可以用前攝 抑制和倒攝抑制來說明。 [前攝抑制]是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學習的材料的幹擾作用。 [倒攝抑制]是後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先學習的材料的幹擾作用。 3、壓抑說 壓抑說認為,遺忘是由於情緒或動機的壓抑作用引起的,如果這種壓抑被解 除,記憶就能恢復。壓抑說考慮瞭個體的需要、欲望、動機、情緒等在記憶中的 作用。 4、提取失敗說 提取失敗說認為,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是永遠不會丟失的,我們之所以 對一些事情想不起來,是因為我們在提取有關信息的時候沒有找到適當的提取線 索。 六、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區別 [內隱記憶]是指在個體無法意識的情況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產生的無意識的 影響。有時又叫自動的無意識記憶。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的控制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產生的有意識的影響。它 對行為的影響是個體能夠意識到的,因而又叫受意識控制的記憶。 1、機工深度對兩者的影響不同:加工深度不影響內隱記憶,但對外顯記憶則有非 常明顯的影響。 2、兩者的保持時間不同:內隱記憶隨時間延長而發生的消退要比外顯記憶慢得 多。 3、記憶負荷量的變化對兩者的影響不同:外顯記憶會隨著記憶項目的增多而不容 易記住,內隱記憶則不然。 4、呈現方式的改變對兩者有不同的影響:感覺通道的改變會嚴重影響內隱記憶的 作業成績,而對外顯記憶的效果沒有影響。 5、幹擾因素對兩者的影響不同:外顯記憶明顯很容易受到其他無關信息的幹擾, 而內隱記憶則不易受到幹擾。
第七章 思維 一、思維概述 ( 一) 思維的含義 思維是借助語言、表象或動作實現的對客觀事物概括的和間接的認識,是認 識的高級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部聯系,並主要表現在概念形成、 問題解決和決策等活動中。 (二) 思維的特征 1、概括性:思維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把一類事物共同的特征 和規律抽取出來,加以概括。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瞭思維的水平。概括是 人們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維活動能迅速進行遷移的基礎。 2、間接性:思維的間接性是指人們借助於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識經驗對客觀事 物進行間接的認識。 3、思維是對經驗的改組:思維是一種探索和發現新事物的心理過程。它常常指 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關系,這就需要人們對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不斷進行更新 和改組。 (三)思維的種類 1、根據思維的性質、內容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分類 (1) 直觀動作思維:又稱實踐思維,是指人們通過實際操作解決直觀具體問題時 的思維活動。 (2) 形象思維:是指人們利用頭腦中的具體形象來解決問題。 (3) 邏輯思維:是指人們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來解決理論性質的問題時 所使用的思維。 2、根據解決問題時憑借的知識的性質進行分類 (1) 經驗思維:是人們憑借日常生活經驗進行的思維活動。 (2) 理論思維:是根據科學的概念和論斷,判斷某一事物,解決某個問題。 3、根據思維的表現方式進行分類 (1) 直覺思維:是人們在面臨新的問題、新的事物和現象時,能迅速理解並做出 判斷的思維活動。 (2) 分析思維:也就是邏輯思維,它是遵循嚴密的邏輯規律,逐步推導,最後得 出合乎邏輯的正確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結論。 4、根據思維的方向進行分類 (1) 輻合思維:是指人們根據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規則解決問題。也就是從 給予的信息中,產生合乎邏輯的結論,它是一種有方向、有范圍、有條理的思維
方式。 (2) 發散思維:是指人們沿著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組織當前的信息和記憶系統 中存儲的信息,產生出大量獨特的新思想。 5、根據思維是否有創造性進行分類 (1) 常規思維:是指人們運用已獲得的知識經驗,按現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決 問題。 (2) 創造性思維:是指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並創造 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活動。 二、表象 ( 一) 表象的含義 表象是指人在頭腦中出現的關於事物的形象或者像圖畫一樣的心理表征。 (二) 表象的特征 1、直觀性:表象是以生動具體的形象在頭腦中出現的。人頭腦中產生某種事物的 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聽到這種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樣。 2、概況性:表象是人們多次知覺的結果,它不表征事物的個別特征,而是表征 事物的太體輪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 3、可操作性:由於表象是知覺的類似物,因此人們可以在頭腦中對表象進行操作, 這種操作就像人們通過外部動作控制和操作客觀事物一樣。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 用“心理旋轉”的實驗來說明。 (三) 表象在思維中的作用 1、表象為概念的形成提供瞭感性基礎 從直觀性來看,表象接近於知覺,從概括性來看,表象接近於思維。表象離 開瞭具體的事物,擺脫瞭感知覺的局限性,為概念的形成奠定瞭感性的基礎。 2、表象促進問題的解決 在進行問題解決和推理時,表象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利用概念進行 抽象思維時,需要表象的幫助和支持。 (四) 記憶表象和想象表象 根據想象的創造性成分,表象分為記憶表象和想象表象。 記憶表象是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在人頭腦中的重現,保留瞭客觀事物的主要形 象特點。 想象表象是人腦在已有表象基礎上進行加工改造和整合而形成的新形象。 記憶表象和想象表象交織在一起,互為補充,很難絕對區分開來。隻有從記 憶表象中提取素材,想象表象才能得以進行,同時記憶表象在某種程度上為想象
表象所補充。 三、概念 (一)概念的含義 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征的認識,是具有共同屬性的一類事物的總稱。 每一個概念都包括內涵與外延兩個方面。概念的內涵就是概念對事物的特有屬性 的反映。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屬性的那些具體事物。概念的內涵增加, 外延就變小瞭。 (二)概念的種類(-級) 1、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關系概念 根據反映事物屬性的數量及其相互關系,概念可分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 關系概念。 (1) 合取概念:根據-類事物中單個或多個相同屬性形成的概念,它們在概念中 必須同時存在,缺一不可。 (2) 析取概念:根據不同的標準,結合單個或多個屬性所形成的概念。 (3) 關系概念: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形成的概念。 2、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根據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分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1) 自然概念: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是由事物 自身的特征決定的。 (2) 人工概念:是在實驗室的條件下,為模擬自然概念的形成過程而人為地制造 出的一種概念, 它的內涵和外延常常可以人為地確定。 (三) 概念形成的理論[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徑] 1、假設檢驗說 佈魯納等人的假設檢驗說認為,概念形成的過程是不斷提出假設、驗證假設 的過程。被試根據對實驗材料的分析、綜合與主試提供的反饋,提出種種假設, 當某種假設被證明是正確的時候,概念就形成瞭。 2、樣例學習說 茹什提出的樣例學習說認為,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樣例學習為主,即在掌握自 然概念時,不是掌握它的一個或者幾個本質特征,而是對概念樣例進行記憶。記 憶中有代表性的一個或者幾個樣例就是概念的原型,即最能代表該范疇的典型成 員。 (四)概念結構的理論 1、層次網絡模型 層次網絡模型由柯林斯等人提出,認為概念是以結點的形式存儲在概念網絡
中,每個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這些特征實際上也是概念。各類屬概念按邏輯的 上下位關系組織在一起,概念間通過連線表示它們的類屬關系,這樣彼此具有類 屬關系的概念組成瞭一個概念的網絡。在網絡中,層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 的水平越高。每個概念的特征實行分級存儲,即在每一層概念的結點上,隻存儲 該概念的獨有特征,而同層各概念共有的特征,存儲在上一層的概念結點上。提 取概念的形成就是對網絡搜索的過程。搜索的距離越長,反應時間越長,搜索距 離的長短通過連線的長短來表示。 2、激活擴散模型 柯林斯等人在層次網絡模型的基礎上,提出瞭激活擴散模型。其主要的觀點 是,各種概念組成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概念網絡,在概念網絡中,連線的長短表示 概念聯系的緊密程度,連線越短,概念間的聯系越緊密。激活擴散模型的另一個 重要特征是, 它假定當一個概念被加工時, 其意義激活會自動傳遞到相關的概 念,使得相關概念的意義也得到激活,而且激活的強度隨著傳遞距離的增加大或 者傳遞時間的延長而降低。 (五) 概念掌握 1、含義 概念掌握是個體掌握同類客觀事物或現象共同的本質特征或屬性及其內在 聯系的過程。 2、概念掌握的學習模式 (1) 類屬學習 類屬學習是指個體把新概念納入到自己認知結構的相關部分,使它們之間相 互作用並建立聯系的過程。概念的類屬學習有兩種形式: ①派生類屬學習:是指個體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念是一個上位概念,學習的新概 念或接收到的新信息隻是上位概念的一個特征或例證。 ②相關類屬學習:是指學習的新概念或接收到的新信息,隻是對個體認知結構中 原有的上位概念深化、擴充、修飾或限定。 (2) 總括學習:是指在若幹已有有的從屬概念的基礎上所學習一個上位概念。 (3) 並列結合學習:是指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概括層次相同, 兩者非上下位關系時,通過並列或聯合而產生的學習。 四、推理 (一)推理的含義 推理是指根據一般原理推出新結論,或者從具體事物或現象中歸納出一般規 律的思維活動。前者叫演繹推理,後者叫歸納推理。
(二)演繹推理的類型 1、三段論推理 三段論推理是由兩個假定真實的前提和一個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這兩個 前提的結論所組成。關於三段論推理出現不正確的結論的解釋有以下 3 種。 (1) 氣氛效應: 武德沃斯等人認為,前提所使用的邏輯量詞產生瞭一種 “氣 氛” ,使人們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邏輯量詞的結論。 (2) 換位理論:查普曼等人認為,人們錯誤地解釋瞭前提才造成推理錯誤。 (3) 心理模型理論:約翰遜一萊爾德等人認為,推理中的錯誤是由於人們對前提 的信息加工不充分,隻根據前提創建瞭一個心理模型,而忽略創建其他可能的心 理模型造成的。 2、線性推理 線性推理又稱關系推理、線性三段論,認為所給予的兩個前提說明瞭三個邏 輯項之間的可傳遞關系。 3、條件推理 條件推理是指人們利用條件性命題進行的推理。人們在條件推理中,存在著 一種對規則進行證實的模向。一種觀點認為證實傾向是由於材料的抽象性、人工 性導致的。 五、問題解決 ( 一) 問題解決的含義 問題解決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 能等,經過一系列的心理操作,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 (二) 紐威爾和西蒙的“通用問題解決者模型” 紐威爾和西蒙用問題空間的概念說明問題解決的過程。問題空間是指問題解 決者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的一切可能的認識狀態。包括對問題的初始狀態和目標狀 態的認識,以及如何由初始狀態轉化為目標狀態的認識等。他們認為,問題解決 就是對問題空間進行行搜索,以找到一條從問題的初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通路。 (三) 問題解決的策略 1、算法策略 算法策略是在問題空間中隨機搜索所有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直至選擇一 種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算法策略的優點是能夠保證問題的解決,但是有時費時 費力,且當問題復雜、問題空間很大時,人們很難依靠這種策略來解決問題。另 外,有些問題也許沒有現成的算法或尚未發現其算法,對這種問題算法策略將是 無效的。 2、啟發法(20J)
啟發法是指人們根據一定的經驗,在問題空間內進行較少的搜索,以達到問 題解決的一種方法。啟發法不能完全保證問題解決的成功,但這種方法比較省時 省力。它有以下幾種策略: (1) 手段— 目的分析法:將問題的目標狀態分成若幹子目標,通過實現一系列的 子目標最終達到總的目標。 (河內塔,又稱為漢諾塔) 它的基本步驟是: ①比較初始狀態和目標狀態,提出第一個子目標; ②找出完成第一個子目標的方法或操作; ③實現子目標; ④提出新的子目標,如此循環往復,直至問題的解決。 手段— 目的分析法是一種不斷減少當前狀態與目標狀態之間的差別而逐步 前進的策略。但有時,人們為瞭達到目的,不得不暫時增大目標狀態與初始狀態 的差異,以便最終達到目標,而手段— 目的分析法與爬山法的區別也在於此。 (2) 逆向搜索:從問題的目標狀態開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狀態的通路或方 法。逆向搜索適合解決那些從初始狀態到目標狀態隻有少數通路的問題,例如我 們中學時解決幾何題時會經常用到。 (3) 爬出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縮短初始狀態和目標狀態的距離,以達到問題 解決的一種方法。 (四)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問題的解決策略 對不同的問題要采用不同的解決策略,策略得當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2、知識經驗在問題解決中的作用 (1) 專傢與新手在知識數量上的差別; (2) 專傢與新手在知識組織方式上的差異。 3、無關信息的影響 在問題解決中,有些信息與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關系,但人們容易受到這種無 關信息的影響,從而妨礙問題的解決。 4、問題的表征方式 不同的問題的表征方式,產生不同的問題解決結果。例如九點連線圖問題。 5、思維定勢 定勢是指重復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對活動的準備狀態。它的影響有積極 的,也有消極的。積極的作用表現為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快速解決問題;消極 的作用表現為用舊的方法解決新的問題,妨礙新方法或者簡單方法的發現和運用。 例如陸欽斯的量水實驗。
6、功能固著 功能固著是指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種物體的傾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人們 能否改變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適應新的問題情境的需要,常常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功能固著的影響下,人們不易擺脫事物用途的固有觀念,因而直接影響到人們 靈活地解決問題。例如杜克的實驗。 克服功能固著需要人們靈活機智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使之服務於解決 問題的目的,稱之為功能變通,功能變通與功能固著的作用相反。要想具有這種 能力,一方面需要有豐富的知識,要熟悉物體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進行 思維的靈活性的訓練。 7、動機和情緒 人們對活動的態度、社會責任感、認識興趣等,都可以成為發現問題的動機, 影響到問題解決的效率。動機的強度不同,影響的大小也不同。在一定的限度內, 動機的強度和解決問題的效率成正比,但動機太強或太弱都會降低解決問題的效 果。情緒對問題解決有一定的影響,緊張、惶恐、煩躁、壓抑等消極的情緒會阻 礙問題的解決,而樂觀、平靜、積極的情緒將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8、人際關系 人處在一個復雜的社會中,解決問題不僅受個人心理因索的影響,也會受到 人們之間相互關系 的影響。團體內的相互協作和互相幫助, 是使問題得以迅速 解決的積極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際關系緊張則會妨礙問題的解決。 六、創造性的心理成分 ( 一) 想象 想象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形象性和新 穎性是想象的基本特點。 1、想象的功能 (1) 具有預見的作用:它能預見活動的結果,指導人們活動進行的方向。 (2) 具有補充知識經驗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事物是人們不可能直接感 知的,但是通過想象可以補充這種知識經驗的不足。 (3) 代替作用:當人們的某種需要得不到實際的滿足時,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 到滿足或實現。 (4) 對機體的生理活動過程也有調節作用:它能改變人體外周部分的機能活動 過程。 2、想象的綜合過程 想象過程是對形象的分析綜合過程,它的綜合有以下幾種獨特的形式: (1) 黏合:是把客觀事物中從未結合過的屬性、特征、部分在頭腦中結合在一起
而形成新的形象。 (2) 誇張:又稱為強調。這是通過改變客觀事物的正常特點,或者突出某些特 點而略去另一些特點而在頭腦中形成新的形象。 (3) 典型化:根據一類類事物的共同特征創造創造新形象的過程。 3、想象的種類 按照想象活動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為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無意想象是一種沒有預定目的、 不自覺地產生的想象。它是當意識減弱時, 在某種制激的作用下,人們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種事物的過程。 (2)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 自覺進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據想象內容 的新穎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再造想象、創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是根據言語的描述或圖樣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過 程;創造想象是在創造活動中,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人腦中獨立地創造出 新形象的過程;幻想是指向未來,並與個人願望相聯系的想象,是創造想象的特 殊形式。 (二) 輻合思維與發散思維 吉爾福特把思維分為輻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兩種,並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的 主要成分。他還設計瞭發散生成測驗,用發散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的 好壞來衡量創造性的高低。 1、流暢性:是指單位時間內發散項目的數量。 2、變通性:是指發散項目的范圍或維度。吉爾福特通過“非常規用途測驗”來測 量發散思維的變通性。 3、 獨特性:是指對問題能提出超乎尋常的、獨特新穎的見解。吉爾福特采用《命 題測驗》來測試人的思維的獨特性。除發散思維外,輻合思維也是創造性的一個 組成部分。因為僅有發散思維,人們不可能人人眾多的方案中選擇出最合理的方 案。 (三) 遠距離聯想能力 遠距離聯想能力是在彼此相距很遠的概念間看出其關系的能力,它也是創造 性的一種構成成分。遠距離聯想能力高的人能夠根據某些標準把互不相關的概念 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新的聯想。梅德尼克等人采用遠距離聯想測驗來測量創造性。 (四) 與創造性相關的非智力因素 創造性不僅受智力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例如, 人的堅持性、 自信心、意志力等對創造性有重要的影響。此外,責任感、勤奮、 熱情、想象、興趣、獨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創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
七、決策 ( 一) 決策的含義 決策是指在幾種備選的方案中進行選擇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決策時時發 生並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決策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行為的效果。 (二) 決策的分類 1、確定性決策 確定性決策是在確定的條件下,對備選的方案做出選擇的過程,此時每一個 方案包含的各種信息都是相對確定的。 2、風險決策 風險決策是在不確定的條件下做出選擇的過程。在風險決策中,決策者不僅 對各種備選方案成功的概率不清楚,而且對存在哪些備選方案也可能不清楚。相 對於確定性的決策,風險決策更難,心理學的許多研究更多是針對風險決策進行 的研究。 (三) 決策理論 1、古典決策理論 古典決策理論認為,決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決策者總是追求個人利益 的最大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知道要解決的問題和達到的目標; (2) 能得到所有關的信息; (3) 對解決問題題的方案不“無所不知”; (4) 深知各方案實施後的結果,並能對這些結果進行評價; (5) 決策者能夠追求最優的方案。 古典決策理論是建立在“經濟人假設”的基礎上,沒有考慮人的認知等因素在決 策過程中的作用,並且上面提到的幾個方面在日常決策中也很難實現。 2、行為決策理論 西蒙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決策問題,提出瞭行為決策理論。行為決策理論認 為: (1) 決策者的理性是介於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間的“有限理性”。由於決策者無 法找到所有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因此“最優的決策”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2) 決策的標準是滿意性原則。所謂“滿意性”是指決策時,個體並不考慮所 有可能的選項及其可能的結果,而是僅僅考慮幾個選項,一旦感到滿意,就會立 即停止搜索,做出決策。 (3) 決策要受時間、精力等其他資資源有限性的制約,因此決策者要考慮到決 策的時效性問題。同時還必須要考慮決策的後果。
(4) 人們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是靠以往的經驗,即采取啟發法,而不是采用嚴 格建立在數理邏輯推理基礎上的,考慮各種條件後的算法策略進行決策。 3、期望效用理論 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提出,期望效用值的公式EU =
Pi U (Xi ) ,U (Xi ) 是指結果i 的效用,Pi 是指事件Xi 發生的客觀概率。 期望效用理論采用嚴格的數學方法來說明決策者對效用的偏好問題,而且該 理論假設決策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但是後來很多研究發現,人們的實際決策並 非完全遵循期望效用理論的觀點。 4、前景理論 卡尼曼提出瞭決策的前景理論。其基本觀點之一是: 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的 時候是風險規避的,而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偏好的。前景理論還提出瞭損失 厭惡的概念,即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 卡尼曼認為人在決策時采用的啟發策略主要有: (1) 代表性啟發法:人們估計事件發生的概率時,受它與其所屬總體的基本特性 相似性程度的影響。 (2) 易得性啟發法:人們傾向於根據事件或者現象在記憶中獲得的難易程度來 評估其概率的現象。 (3) 錨定和調整啟發法:人們根據給定的信息做出最初的估計後,根據當前的問 題對最初的估計做出調整,但是調整的幅度不大。這裡最初的估計值相當於錨定, 以後的調整是在錨定基礎上的微調。
第八章 語言 一、語言概述 ( 一) 語言的概述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通過書寫符號、 手勢等構成的一種符號系統,同時又是運用這種符號系統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行為。 (二) 語言的特征 1、創造性:人們使用有限數量的詞語和組合這些詞語的規則,便能產生或理解無 限數量的語句,這些語句可能是他們以前從未說過或聽過的。 2、結構性:任何語言符號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為一個有結構的整體而存 在的。語言受到一定規則的約束,隻有符合一定規則的語言,才是人們在交往時 可以接受的語言。不同語言的具體結構規則是不同的。 3、意義性: 語言中的一個詞或一句話,都有一定的含義,這種意義性使得人們 能夠相互理解、相互交流。 4、指代性:語言的各種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正是由於語言具有 一定的指代性,人們才能理解抽象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5、社會性與個體性:語言是個體運用語言符號進行的交際活動,具有社會性。人 隻能使用社會上已經形成的語言。用河來麥達意義也是約定俗成的。另外,語言 交流發生在人與人之間,一個人說話的內容,常常要受到別人的影響。語言同時 又是一種個體的行為。它和個體生存與發展的具體條件分不開,因而具有個體的 特點。 (三) 語言的結構 1、音位:是能夠區分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 2、語素是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單位,是詞的組成要素。 3、詞:是語言中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單位。 4、句子:是獨立表達比較完整語義的語言結構單位。 (四) 轉換生成語法理論 根據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任何一個語句都包含兩個層次的結構: 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表層結構是指我們實際上所聽到或看到的語句形式,或說 話時所發出的聲音以及書寫時所采用的書面形式:而深層結構是指說話者試圖表 達的句子的意思。表層結構決定句子的形式,深層結構決定句子的意義。 同一個深層結構可以用不同的表層結構來體現,在表達同一意義時,可以采 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一個表層結構也可包含兩個或更多的深層結構,在這種情況 下,語句就出現歧義。歧義是語言的一種普遍現象。從深層結構到表層結構的轉
換,要通過轉換的規則來實現。 (五) 語言的種類 語言活動通常分為兩類:外部語言和內部語言。外部語言又包括口頭語言(對 話語言和獨白語言)、書面語言和手勢語。 1、對話語言 對話語言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直接交際時的語言活動。對話語言是一種 最基本的語言形式,其他形式的語言都是在對話語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話 語言的特點:第一,對話語言具有情境性(情境性) ;第二,對話語言具有簡略性 (簡略性) ;第三,對話語言是直接交流的語言(直接性) ;第四,對話語言是一種 反應性語言(交際性和反應性)。 2、獨白語言 獨白語言是個人獨自進行的,與敘述思想、情感相聯系的,較長而連貫的語 言。獨白語言的特點:第一,是獨自進行的語言(獨自性);第二,是一種開展語 言(開展性);第三,是有準備有計劃進行的語言(計劃性)。 3、書面語言 書面語言是指一個人借助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或通過閱讀來接受別人的 影響。書面語言的出現比口語要晚得多。它隻有在文字出現以後,才為人們所掌 握和利用。書面語言的特點:第一, (最) 隨意性;第二, (最)開展性:第三,計 劃性。 4、手勢語 手勢語是人們通過可見的手勢,同時配合以手、手臂或身體的形狀、朝向、 動作以及面部表情來傳遞信息的一種語言形式。 5、內部語言 內部語言是一種自間自答或不出聲的語言活動。內部語言是在外部語言的基 礎上產生的。內部語言雖不直接用來與別人交際,但它是人們語言交際活動的組 成部分。當人們計劃自己的外部語言時,內部語言常常起著重要作用。內部語言 的特點:第一,隱蔽性:第二, (最)簡略性。 二、語言的中樞機制 語言主要是左半球功能,但右半球也有重要作用。 (一)言語運動中樞 1、位置:又叫佈洛卡區。位於左半球額葉中央前回之前,外側裂之上。 2、功能:產生詳細而協調的發音程序:提供語言的語法結構信息;產生語言的動機 和願望。
3、受損後癥狀:佈洛卡區受到損傷會產生運動性失語癥,或叫表達性失語癥。病 人閱讀、理解和書寫不受影響,發音器官正常但發音困難,不能正常說話。 (二) 言語聽覺中樞 1、位置:又叫威爾尼克區。位於左半球顳葉顳上回的後部。 2、功能:分辨語音,形成語義,與語言的理解(或印入性語言)有密切聯系。 3、受損後癥狀:這個區域受到損傷會產生接收性失語癥,這是一種語言失認癥。 病人能聽到別人說話的聲音但不能理解語言的意義;或者能重復別人說的話,但 卻錯誤地估計瞭詞義;或者談吐自由,語速很快,但話語卻沒有意義。切斷或損 傷將威爾尼克區與佈洛卡區聯系起來的神經纖維束一弓形束,也將產生同樣的結 果。 (三) 言語視覺中樞 1、位置:位於角回,頂葉和枕葉的交界處,在威爾尼克區的上方。 2、功能:實現視覺與聽覺的跨通道的聯合,能將書面語與口語互相轉換。 3、受損後癥狀:該中樞受到損傷會產生語義性失語癥,病人看到文字卻不能認 得,井使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失去瞭相互轉換的功能,病人能說話,能理解口語, 但不能理解書面語言。 三、語言理解 語言理解是指人們借助於聽覺或視覺的語言材料,在頭腦中主動、積極地建 構意義的過程。根據輸入通道的不同,可以分成言語理解和閱讀理解。 ( 一) 言語理解 1、含義:言語理解是借助於聽覺輸入的語言材料(語音)建構意義的過程。 2、影響因素: (1) 語音類似性;(2) 語音強度;(3) 噪音掩蔽;(4) 語境;(5) 句法、語義的作用;(6) 韻律特征。 (二) 閱讀理解 1、含義:閱讀理解是在視覺輸入的文字材料的基礎上建構意義的過程。 2、分類 根據加工水平,將閱讀理解分為詞匯理解、句子理解和篇章理解。 (1) 詞匯理解 詞匯理解也叫詞匯識別,是指通過對詞形的感知,通達詞匯意義的過程。其 影響因素有:①字母長度或筆畫數量;②單詞的部位信息和字形結構信息;③正 字法規則;④字詞的使用頻率與詞匯習得年齡;⑤語義特征;⑥語境。 (2) 句子理解 句子理解是在字詞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對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語 義分析,獲得句子語義的過程。其影響因素有:①句子的類型:②句法分析與語義
分析。 (3) 篇章理解 篇章理解是語言理解的最高級水平。它是在理解字詞、句子等基礎上,運用 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篇章意義的過程。其影響因素有:①推理;②語境;③圖 式和策略;④文章標記。 四、語言產生 語言產生也叫語言表達,是指人們通過發音器官或手的活動把所要表達的思 想說出、寫出或用手勢表達出來的心理過程,包括言語產生(口語)、書寫產生( 書 面語)和手勢語三種形式。 (一)言語產生的研究方法 1、語誤分析 語誤分析是指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自發言語進行記錄,分析其中發生的言語 失誤來瞭解言語產生過程的規律。斯佈訥博士的語誤研究是語誤研究中最著名的 一個案例,他經常無意中替換單詞的輔音或元音。類似的語誤在心理語言學中被 稱為斯佈訥現象。此外,常見的語誤還包括移位(某個音出現在不該出現的位置), 預期或保留(後面要表達的音出現在前面,或者反之), 添加或刪除(增加或遺漏 語音)等。 2、基於反應時間的實驗室實驗 以勒韋為代表的心理語音學傢開展瞭大量的基於反應時的實驗室實驗。言語 產生研究中的反應時間是指從說話指令發出開始,到發音器官發出聲音為止的這 段時間,被稱為語音啟動時間。通常,人們會給被試呈現圖片或者單詞,要求被 試盡快說出圖片的名字或者讀出單詞。此外,人們還經常同時呈現圖片和單詞, 並使圖片和單詞在語義或者語音方面產生相互幹擾,從而實時探測語言產生的過 程。這種范式稱為圖一詞幹擾實驗范式。 (二)言語產生的階段 言語產生的階段主要通過描述詞匯產生過程來實現。詞匯產生過程可分為詞 匯選擇、語音形式編碼和發音運動三個階段。 1、詞匯選擇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說話者需要根據交流的情境把自已想要表達的 想法或者觀點轉變成具體的概念,然後在心理詞典中選擇與該具體概念相對應的 詞條。 2、語音形式編碼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前面選擇好的詞條會激活跟它對應的語音 代碼,將語音代碼進行音節劃分之後轉換為發音器官可以執行的發音動作指令。 3、發音運動階段:腦會將音位編碼階段形成的發音動作指令發送給發音運動系統 來執行。
第九章 動機 一、動機概述 ( 一) 動機的含義 動機是由目標或對象引導、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種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 動力。 (二) 動機的功能 1、激活功能 (能量):動機是個體能動性的一個主要方面,它具有發動行為的作 用,能推動個體產生某種活動,使個體由靜止狀態轉向活動狀態。一般認為,中 等強度的動機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2、指向功能(行為):動機不僅能激發行為,而且能將行為指向一定的對象或目 標,動機不一樣,個體活動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標不一樣。 3、維持功能(行為):動機具有維持功能,它表現為行為的堅持性。當動機激發 個體的某種活動後,這種活動能否堅持下去,同樣要受動機的調節和支配。動機 的維持功能是由個體的活動與他所預期的目標的一致程度來決定的。當活動指向 個體所預期的目標時,這種活動就會在相應動機的維持下繼續下去;相反,當活 動背離瞭個體所預期的目標時,進行這種活動的積極性就會降低,或者完全消失。 二、需要 ( 一) 含義 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它表現在有機體對內部環境或外部生 活條件的一種穩定的要求,並成為有機體活動的源泉。這種不平衡狀態包括生理 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二) 需要的種類 按起源可分為自然需要和社會需要 1、自然需要:也稱生物學需要,它包括飲食、運動、休息、睡眠、排泄、嗣後等 需要。這些需要主要由機體內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狀態引起,對有機體維持生命、 延續後代有重要意義。 2、社會需要:是人類的需要,如勞動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等。這些需要反映瞭人 類社會的要求,對維系人類社會生活、推動社會進步有重要的作用。 按指向的對象可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 1、物質需要:指向社會的物質產品,並以占有這些產品而獲得滿足。 2、精神需要:指向社會的精神產品。這些需要是通過占有某些精神產品而得到滿 足的。
(三)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個等級構成的: 1、生理的需要:維持人的正常生活條件的需要,如人對食物、水分、空氣、睡眠、 性的需要等。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的。 2、安全需要: 它表現為人們要求穩定、安全、受到保護、 有秩序、能免除恐懼 和焦慮等。 3、歸屬和愛的需要:一個人要求與其他人建立聯系,參加團體並在其中獲得某種 地位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實現的需要:人們追求實現自己的能力或潛能,並使之完善化的需要。 這些需要之間的關系是: 1、這五種需要都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 2.需要的層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強,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 量相應減弱。 3、在高級需要得到滿足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隻有在低級需要得到滿足 或部分得到滿足以後,高級需要才會出現。人類的進化以及個體的發展中,低級 需要出現較早,而高級需要出現較晚。 4、低級需要為前四種需要,他們直接關系到個體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需要。 當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個體將出現直接的生命危機。 5、高級需要不是維持個體生存所絕對必需的,但是高級需要與人的健康成長緊 密聯系,高級需要的滿足可以使人健康、長壽、精力旺盛。因此,高級需要也叫 生長需要。 三、動機與工作效率 [簡述動機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克斯一道德森定律] 耶克斯一道德森定律可以用來解釋動機和工作效率的關系,該定律主要的觀 點如下: 1、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不是線性關系,而是倒 U 型曲線關系; 2、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3、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 不同;在難度較大的任務中,較低的動機水平有利於任務的完成;反之,難度較 小的任務中,較高動機水平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四、動機的種類 ( 一) 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 P380
根據動機的性質,人的動機可分為生理性動機與社會性動機。 1、生理性動機 生理性動機又稱基本動機,它是為瞭維持生命所必需滿足的動機,以有機體 自身的生物學需要為基礎,如饑、渴、缺氧、疼痛、母性、性欲等。 2、社會性動機 社會性動機是以人的社會文化需要為基礎的。人有權力的需要、社會交往的 需要、成就的需要、認識的需要等。因而產生瞭相應的權力動機、交往動機、成 就動機、認識性動機和學習動機等。 (1) 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以認識或探索 外界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動機。當興趣不是指 向認識的對象,而是指向某種活動時,這種動機叫愛好。興趣的品質有:興趣的 廣度、興趣的中心、興趣的穩定性、興趣的效能。 (2) 成就動機:是人們希望從事對他有重要意義的、有一定困難的、具有挑戰性 的活動,在活動中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並能超過他人的動機。 (3) 權力動機:是指人們具有的某種支配和影響他人以及周圍環境的內在驅力。 (4) 交往動機: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社會性動機。交往 需要表現為每個人都願意歸屬於某個團體,喜歡與人來往,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 友誼、支持、合作與贊賞。 (5) 學習動機: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的社會性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 部動力。學習動機的主要內容有:知識價值觀、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感、成就歸 因。 五、動機理論 ( 一) 動機的早期理論 1、本能論 (1) 理論觀點 該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由本能決定的。 ①詹姆斯:人的行為依賴於本能的指引,人除瞭具有與動物一樣的生物本能外, 還具有社會會本能、如愛、社交、同情、誠實等。 ②麥獨孤:他系統地提出瞭動機的本能理論,認為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以本能為 基礎的:本能是人類一切思想和行為的基本源泉和動力;本能具有能量、行為和 目標指向三個成分。個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漸發展形成的。他認 為人類有 18 種基本本能。 ③洛倫茨:本能是由遺傳決定的、受特異能量驅動的物種特有的固定動作模式; 個體的經驗可以轉化為本能行為,行為是本能與學習交互作用的結果。
④弗洛伊德:人的心理活動的原動力是由人類生來固有的本能驅力決定的,這種 本能驅力使人類產生一種緊張狀態,驅使人采取行動,並通過消除緊張來獲得滿 足。精神分析理論還認為,人類最基本的本能是生的本能與死亡本能,它們是人 類行為的兩種基本動力。 (2) 理論評價 不能確切解釋行為的原因,對行為有循環論證的現象,本能論過分強調固定 的先天的行為機制,而人類的許多行為可以更好地由學習解釋。跨文化的研究也 表明,許多曾被認為是普遍代表“人類天性”的行為模式實際上是可變的,它們 反映著獨特的文化與價值觀的差異。 2、驅力理論 (1) 理論觀點 ①武德沃斯:提出瞭行為因果機制的驅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所謂驅力是指個 體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種緊張狀態,它能激發或驅動個體行為以滿足需要,消 除緊張,從而恢復機體的平衡狀態。 ②赫爾:提出瞭驅力減少理論。他假定個體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產生驅力。 驅力是一種動機結構,它供給機體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滿足,進而減少驅 力。之後他又提出,人的行為主要是由習慣來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驅力支配的。 他強調經驗和學習在驅力形成中的作用,認為學習對機體適應環境有重要意義。 驅力給行為提供能量,而習慣決定著行為的方向。赫爾認為,有些驅力來自內部 刺激,不需要習得,稱為原始驅力;有些驅力來自外部刺激,是通過學習得到的, 稱為獲得性驅力,赫爾認為,驅力 ( D )、習慣強度 ( H ) 共同決定瞭個體的有 效行為潛能 ( P ),它們的關系可以表示為:P = D
H 。 (2) 理論評價 行為是從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系中習得的觀點得到瞭行為主義的贊同,但忽視 瞭外在情境的作用,不能解釋一些行為,如通宵達旦地工作、節食行為、急中生 智等,在這些行為中,人的驅力不是減少而是增加瞭。 3、喚醒理論 赫佈和柏林等人提出的喚醒理論認為,人們總是處在喚醒狀態,並維持著生 理激活的一種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對喚醒水平的偏好是決定個體 行為的一個因素。一般來講,個體偏好中等強度的刺激水平,因為它能引起最佳 的喚醒水平,而對於過低或過高的刺激,個體是不喜歡的。 喚醒理論提出瞭三個原理: (1) 人們偏好最佳的喚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間的關系是一條倒 U 形曲線。 (2) 簡化原理:重復進行刺激能使喚醒水平降低。
(3) 個人經驗對於偏好的影響:研究表明,富有經驗的個體偏好於復雜的刺激。 經驗也能夠幫助個體更好地組織刺激。 4、誘因理論 誘因指能滿足個體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發或誘使個體朝向目標的作用。 誘因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稱為積極誘因:個體回避的刺激物(如 痛苦、貧困、失敗等)稱為消極誘因。赫爾在驅力理論的基礎上,接受瞭誘因這 一變量,把它作為行為的決定因素之一,他修改瞭自己的公式,在其中增加瞭誘 因 ( K ):P = D
H
K 。 (三) 動機的認知理論 個體對來自外界信息的加工,在頭腦裡形成瞭各種觀念,這些觀念在刺激和 行為間起著中介的作用,它能引起行為,也能改變行為,因而,認知具有動機的 功能。 1、期待價值理論 托爾曼是在動物實驗的基礎上提出,行為的產生不是由強化,而是由於個體 對一個目標的期待。托爾曼將期待定義為刺激與刺激的聯系(S1—S2)或反應和刺 激的聯系(S1-R-S2)。期待是重要的,它能幫助個體獲得目標。 2、動機的歸因理論 歸因是指用因果關系推論的方法,從人們行為的結果尋求行為的內在動力因 素。 (1) 海德的歸因理論 海德指出,當人們在工作和學習中體驗到成功或失敗時,會尋找成功或失敗 的原因。一般來說,人們會把行為的原因歸結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種。內部 原因是指存在於個體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興趣、態度等。外部原因是指 環境因素,如任務難度、外部的獎勵與懲罰、運氣等。 (2) 韋納的歸因理論 韋納系統地提出瞭動機的歸因理論,證明瞭成功和失敗的因果歸因是成就活 動過程的中心要素。個體對自己行為及結果有尋找原因的傾向,個體解釋自己行 為結果時的歸因是復雜而多維度的,不同的歸因方式會影響個體今後的學習動機。
內部的 | 外部的 | |
穩定性 | 能力 (不可控) | 任務難度 (不可控) |
不穩定性 | 努力 (可控) | 運氣 (不可控) |
①歸因的維度有三種:控制點(內外源)、穩定性、可控性。能力、任務難度是穩
定因素,努力、環境、運氣等是不穩定因素。若將成就行為歸於不穩定因素,人 們會預期結果與上一次不一致:反之則預期與上一次一致。 ②歸因的內外源維度影響個體對成敗的情緒體驗,穩定性維度影響個體對未來成 敗的預期,可控性影響個體今後努力的行為。 ③將失敗歸於內部、穩定、不可控的因素會產生習得性無助。韋納總是強調內部 的、穩定的、可控的維度。 3、 自我決定理論 自我決定理論由德西提出,強調自我在動機過程中的能動作用,認為自我決 定是一種涉及經驗選擇的人類機能品質,它組成內在的動機。自我決定是人的一 種選擇能力。人們行為的決定因素是自我決定,而不是強化序列、驅力或其他任 何力量。 自我決定理論將人類行為區分為兩大類: 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 為。自我決定行為基於對人的需要的認識,其特點是設計和選擇行為,這種行為 在於滿足人的需要。而非自我決定行為沒有真正的選擇,它受外在刺激的控制, 因而是無動機的。 4、 自我功效論 班杜拉的自我功效論認為,人對行為的決策是主動的,人的認知變量如期待、 註意和評價等在行為決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 強化的效果存在於期待獎賞或懲罰之中,是一種期待強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為結果期待和效果期待兩種。結果期待是指個體對自己行為結果 的估計(或強化)。效果期待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來完成某一行為的推測和 判斷,這種推測和判斷就是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個體確信自已有能力進行和完成 某一項活動,屬於高自我效能感,否則就是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 感的高低,直接決定個體進行某種活動時的動機水平。班杜拉強調自我效能感是 成就活動的一個重要維度。 獲得自我效能感的四種途徑: (1) 個體經驗(直接經驗);(2) 替代經驗; (3) 言語說服;(4) 情緒喚起。 5、成就目標理論 尼科爾斯和德韋克等人將成就目標概念引入成就動機領域。成就目標理論把 成就目標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掌握目標,個體的目標定位在掌握知識和提高能 力上,認為達到瞭上述目標就是成功。另一種是成績目標,個體的目標定位在好 名次和好成績上,認為隻有贏瞭才算成功。 研究發現,不同的成就目標對應著不同的動機和行為模式。具有掌握目標的 個體,往往會采取主動、積極的行為,如選擇適當的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並使用 深層的加工策略等;而具有成績目標的個體,往往具有較高的焦慮水平,有時不
敢接受挑戰性的任務,遇到困難有時容易退縮。 (三) 逆轉理論 阿普特爾等人提出逆轉理論,他們認為人們的心理需要是對立的,概括起來 有四對相反的元狀念,即: 目的—超越目的、順從—逆反、控制— 同情、自我中 心—他人取向,進而有不同的動機模式。每對動機狀態都是按相反方向對應排列 的,在當前任務中每對動機的兩種狀態中隻有一種能夠被激活。 六、沖突 (補充) ( 一) 沖突的含義 沖突是指由於在意志行動中人們常常具有兩個以上的目標,而這些目標不可 能同時實現,因而引起瞭意志行動中的目標沖突或動機鬥爭。 (二) 沖突的分類 人的意志行動通常表現為接近或回避某一 目標。根據意志行動的這一特點, 可以把沖突分成以下四種類型: 1、接近—接近型沖突(雙趨沖突):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目標同時吸引著人們,但隻 能選擇其中一種目標時,通常出現接近—接近型沖突。 2、回避— 回避型沖突(雙避沖突):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目標都是人們力圖回避的 事物,而他們又隻能回避其中一種目標時,就產生回避— 回避型沖突。 3、接近— 回避型沖突(趨避沖突):這種沖突是在同一物體對人們既有吸引力,又 有排斥力的情況下產生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在接近的同時,又故意回避它, 從而引起內心的沖突。 4、多重接近— 回避型沖突(多重趨避沖突)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接近— 回避 型沖突,常常出現一種更復雜的形式,即人們面對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目標,而 每個目標又分別具有吸引和排斥兩方面的作用。
第十章 情緒 一、情緒概述 ( 一) 情緒的含義 情緒是以主體的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當客觀事物或情境符合 主體的願望和需要時,就能引起積極的、肯定的情緒。當客觀事物或情境不符合 主體的願望和需要時,就會引起消極、否定的情緒。情緒是由獨特的主觀體驗、 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三種成分組成的。 1、主觀體驗:是個體對不同情緒狀態的自我感受。 2、外部表現:通常稱之為表情。它是在情緒狀態發生時身體各部分的動作量化形 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態表情和語調表情。 (1) 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變化所組成的模式,是鑒定情緒的主要標志。 (2) 姿態表情是指面部以外的身體其他部分的表情動作,包括手勢、身體姿勢 等。 (3) 語調表情是通過聲調、節奏和速度等方面的變化來表達的。 3、生理喚醒:是指情緒產生的生理反應。生理喚醒是一種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 情緒的生理反應模式是不一樣的。 (二) 情緒的功能 1、適應功能:情緒是有機體適應生存和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 2、動機功能:情緒是動機的源泉之一,是動機系統的一個基本成分。它能激勵人 的活動,提高人的活動效率。 3、組織功能:情緒的組織作用是指情緒對其他心理過程的影響。情緒作為腦內的 一個檢測系統,對其他心理活動具有組織的作用。這種作用表現為積極情緒的協 調作用和消極情緒的破壞、瓦解作用。 4、社會(信號)功能:情緒在人際間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功能。這種功能是 通過情緒的外部表現,即表情來實現的。 (三) 情緒與情感的區別和聯系 情緒和情感是與人的特定主觀願望或需要相聯系的,歷史上曾統稱為感情。 情緒主要指感情過程,即個體需要與情景相互作用的過程,也就是腦的神經 機制活動的過程。 情緒具有較大的情境性、激動性和暫時性,往往隨著情境的改變和需要的滿 足而減弱消失,是人類和動物都具有的。 情感常用來描述那些具有穩定的、深刻的社會意義的感情。作為一種體驗和 感受,情感具有較大的穩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1、情緒與情感的區別 (1) 從需要角度看,情緒通常與個體的生理需要滿足與否相聯系,是人和動物 共有的:而情感是人類特有的心理活動。通常是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態度 體驗。 (2) 從發生角度看,情緒是反應性和活動性的過程,即個體隨著情景的變化以 及需要滿足狀況而發生相應的改變,受情景影響較大;情感是個體的內心體驗和 感受,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心理體驗,雖然不輕易表露,但對人的行為具有重要 調節作用。 (3) 從穩定性程度看,情緒具有情景性和短暫性的特點,一旦情景不再存在或 發生變化,相應的情緒感受也就隨之消失或改變:情感則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和持 久性,一經產生就相對穩定,不為情景所左右,穩固的情感體驗是情緒概括化的 結果。 (4) 從表現方式看,情緒具有明顯的沖動性和外部表現,情緒一旦發生,強度 一般較大,有時會導致個體無法控制;情感則以內蘊的形式存在或以內斂的方式 流露,始終處於人的意識調節支配下。 2、情緒與情感的聯系 情緒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穩定的情感是在情緒的基礎上形成的,而 且又通過情緒來表達。情緒也離不開情感,情緒的變化反映著情感的深度,在情 緒中蘊含著情感。 (四) 情緒的維度和兩極性 情緒的維度是指情緒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緒的動力性、激動性、強 度和緊張度等方面。這些特征的變化幅度又具有兩極性,即存在兩種對立的狀態。 1、情緒的動力性有增力和減力兩極。一般來講,需要得到滿足時個體產生的積 極情緒是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動能力;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個體產生的消極情緒 是減力的,會降低人的活動能力。 2、情緒的激動性有激動與平靜兩極。激動是一種強烈的、外顯的情緒狀態,如 激怒、狂喜、極度恐懼等。平靜是指一種平穩安靜的情緒狀態,它是人們正常生 活、學習和工作時的基本情緒狀態,也是基本的工作條件。 3、情緒的強度有強、弱兩極。如從愉快到狂喜,從微慍到狂怒。在情緒的強弱 之間還有各種不同的強度,如在微慍到狂怒之間還有憤怒、大怒和暴怒等。 4、情緒還有緊張和輕松兩極。如果情境比較復雜,個體心理準備不足,而且應 變能力比較差,人往往容易緊張,甚至不知所措。如果情境不太緊急,個體心理 準備比較充分,應變能力比較強,人就不會緊張,而會覺得比較輕松自如。
(五)情緒維度的理論 1、三維理論 (1) 馮特提出瞭情緒的三維理論,認為情緒是由三個維度組成的,即愉快—不 愉快、激動—平靜、緊張—松弛。每一種具體情緒分佈在三個維度的兩極之間的 不同位置上。 (2) 施洛伯格根據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緒的維度有愉快—不愉快、註意— 拒絕和激活水平三個維度。 (3) 普拉切克提出,情緒具有強度、相似性和兩極性三個維度,並用一個倒錐 體來說明三個維度之間的關系。錐體截面劃分為八種原始情緒,相鄰的情緒是相 似的,對角位置的情緒是對立的,錐體自下而上表明情緒由弱到強的變化。 2、四維理論 伊紮德提出瞭情緒的四維理論,認為情緒有愉快度、緊張度、激動度和確信 度等四個維度。 二、情緒的分類 ( 一) 情緒的分類 情緒可以分為基本情緒與復合情緒、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 1、基本情緒 基本情緒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在發生上有著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們是天 生的,不學而能的。普拉切克提出瞭恐懼、驚訝、悲傷、厭惡、憤怒、期待、快 樂和信任八種基本情緒。 2、復合情緒 復合情緒是由兩種以上的基本情緒的不同組合派生出來的。 3、積極情緒 積極情緒是與接近行為相伴隨產生的情緒,有三個重要的適應功能:支持應 對、緩解壓力、恢復被壓力消耗的資源。 4、消極情緒 消極情緒是與回避行為相伴隨產生的情緒。適度的消極情緒有時是有益的。 過於強烈和持久性的消極情緒則對人的健康和社會適應有害。 (二) 情緒狀態及其分類 情緒狀態是指在某種事件或情境的影響下,在一定時間內所產生的某種情緒, 其中較典型的情緒狀態有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 1、心境是指人比較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心境具有彌漫性,它不是關於某一 事物的特定體驗,而是以同樣的態度體驗對待一切事物。持續時間從幾個小時到 幾個月甚至更長。
2、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爆發性的、為時短促的情緒狀態。這種情緒狀態通常是 由對個人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引起的。激情狀態下的人往往會出現“意識狹窄”現 象,即認識活動的范圍縮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下降,進而 使人的行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魯葬的行為或動作。 3、應激是指人對某種意外的環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應激的適應性綜合 征包括動員、阻抗和衰竭三個階段。 四、情緒的腦中樞機制 大腦中有兩個基本的情緒系統,即趨近系統(促進欲求行為,產生積極的情 緒)和退縮系統(從厭惡刺激源撤退,組織對威脅線索的適當反應,產生消極情緒)。 和情緒產生有關的腦組織包括: 1、前額皮層 實驗研究表明,左側前額皮層與趨近系統和積極情緒有關,右側則與退縮系 統和消極情緒有關。 2、杏仁核 杏仁核對識別和產生消極感情有重要作用,在厭惡學習中也很重要。實驗證 明,雙側杏仁核損傷的病人對恐懼和憤怒聲音的識別有困難,對厭惡刺激也無反 應。說明杏仁核對識別威脅或危險線索是重要的。 3、海馬和前部扣帶回 海馬在情緒的調節中有重要作用,前部扣帶回在情緒的反應中有重要作用。 扣帶回前下部主要與情緒加工有關,扣帶回後上部主要與認知功能有關。 4、網狀結構 網狀結構對維持大腦皮層興奮水平,保證機體處於清醒狀態有重要作用。研 究表明,網狀結構對情緒的激活也有重要的影響。網狀結構的功能在於喚醒,它 是情緒產生的必要條件。網狀結構靠近下丘腦部分,既接受外部刺激向上傳遞, 以激活情緒狀態,又接受來自中樞的信息,向下發放可引起各種情緒的各種外部 表現,是一個中轉站。 五、情緒理論 (一)情緒的早期理論 1、詹姆斯—蘭格理論(外周情緒理論) (1) 理論觀點 詹姆斯認為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蘭格認為情緒是內臟活動的結果,特 別強調情緒與血管變化的關系。他們在情緒產生的具體描述上雖有不同,但他們 的基本觀點是相同的,都強調情緒的產生是自主神經系統活動的產物,即情緒刺
激引起生理反應,而生理反應進一步導致情緒體驗的產生。 (2) 貢獻:詹姆斯—蘭格理論看到瞭情緒與機體變化的直接關系,強調瞭自主神 經系統在情緒產生中的作用。 (3) 局限:片面強調自主神經系統的作用,忽視瞭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作 用。 2、坎農— 巴德學說(丘腦情緒理論) (1) 理論觀點 坎農認為情緒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經系統,而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丘腦。坎農進 一步描述瞭這一神經系統活動的過程,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器官的神經沖動,通 過內導神經,傳至丘腦;再由丘腦同時向上、向下發出神經沖動,向上傳至大腦 產生情緒的主觀體驗,向下傳至交感神經,引起機體的生理變化,使個體生理上 進入應激狀態。因此情緒體驗和生理變化是同時產生的。 (2) 貢獻:該理論看到瞭中樞系統和腦的作用。 (3) 局限:忽略瞭認知因素的影響作用。 (二) 情緒的認知理論 1、阿諾德的“評定一興奮”學說 阿諾德認為,刺激情境並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到情緒的產生, 要經過對刺激的估量和評價,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境—評估—情緒。 同 一刺激情境增多,由於對它的評估不同,個體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 阿諾德認為,情緒的產生是大腦皮層和皮下組織協同活動的結果,大腦皮層 的興奮是情緒產生最重要的條件。情緒產生的理論模式是:引起情緒的外界刺激 作用於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通過內導神經上送至丘腦,在更換神經元後,再 傳至大腦皮層,在大腦皮層上刺激情境得到評估,形成一種特殊的態度,這種態 度通過外導神經將皮層的沖動傳至丘腦的交感神經,將興奮發放到血管和內臟, 所產生的變化使其獲得感覺。外界刺激在大腦皮層中被評估,使純粹的認識經驗 轉化為被感受到的情緒。 2、沙赫特—辛格的情緒理論 沙赫特和辛格提出,情緒狀態是由認知過程(期望)、生理狀態和環境因素在 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環境中的刺激因素,通過感受器向大腦皮層輸入外界信 息:生理因素通過內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動,向大腦輸入生理狀態變化的信息; 認知過程是對過去經驗的回憶和對當前情境的評估。來自這三個方面的信息經過 大腦皮層的整合作用,才產生瞭某種情緒體驗。將上述理論轉化為一個工作系統, 即情緒喚醒模型。這個情緒喚醒模型包括三個亞系統,其核心部分是認知。 第一個亞系統:對來自環境的輸入信息的知覺分析;
第二個亞系統:在長期生活經驗中建立起來的對外部影響的內部模式,包括 過去、現在和對未未來的期望; 第三個亞系統:現實情景的知覺分析與基於過去經驗的認知加工間的比較系 統,稱為認知比較器。 3、拉紮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拉紮勒斯認為情緒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在情緒活動中,人不僅要接 受環境中的刺激事件的影響,同時要調節自己對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說,情緒活 動必須有認知活動的指導,隻有這樣,人才能瞭解環境中刺激事件的意義,選擇 適當的、有價值的動作組合,即動作反應。按照拉紮勒斯的觀點,情緒是個體對 環境事件知覺到有害或有益的反應。因此,在情緒活動中,人們需要不斷地評價 刺激事件與自身的關系。具體來講,有三個層次的評價:初評價、次評價和再評 價。 (1) 初評價是指人確認刺激事件與自己是否有利害關系,以及這種關系的程度。 隻要人們處在清醒的狀態下,這種評價隨時隨地都會發生,這是人的生存適應的 一個重要方面。 (2) 次評價是指人對自己反應行為的調節和控制,包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 及控制的程度等。 (3) 再評價是指人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有效性和適宜性的評價,實際上 是一種反饋性行為。如果再評價結果表明行為是無效的或不適宜的,人們就會調 整自己對刺激事件的次評價,甚至初評價,並相應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三) 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這種理論以伊紮德為代表。該理論的主要內容有: 1、情緒是分化的:存在著具有不同體驗的獨立情緒,這些獨立的情緒都具有動機 特征。 2、情緒在人格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情緒是人格系統的組成部分,也是人格系統 的核心動力。 3、情緒系統的功能:情緒的分化是進化過程的產物,具有靈活多樣的適應功能, 在有機體的適應和生存上起著核心的作用。 六、情緒調節 ( 一) 情緒調節的含義 情緒調節是指個體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 通過一定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表情行為等方面發生一定 的變化。情緒調節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具體情緒的調節:包括積極和消極情緒的調節; 2、喚醒水平的調節:包括高喚醒水平和低喚醒水平的調節; 3、情緒成分的調節:不僅包括情緒系統的各個成分,也包括情緒系統以外的認知 和行為等。 (二) 情緒調節的特征 1、情緒調節的恒定性 維持適度的情緒體驗和表情,以適應環境要求。 2、情緒調節過程的等級組織 情緒調節可能有多種有效的調節反饋環路,它們按等級組織起來,下級環路 鑲嵌在上級環路中。上級環路傾向於與長期的、抽象的目標相連;下級環路與具 體的行為機制有關。如果低級機制取代高級機制,就可能出現調節的失敗。 3、情緒調節的個體差異和文化差異 情緒調節既有個體差異,又受到文化規范的影響。 (三) 情緒調節維度 1、生理調節 情緒的生理調節是以一定的生理過程為基礎的,調節過程中存在著相應的生 理反應模式。這種調節是系統性的,將改變或降低處於高喚醒水平的煩惱和痛苦 的感受。 2、情緒體驗調節 當體驗過於強烈時,個體會有意識地進行調整。不同情緒體驗有著不同的情 緒調節過程。 3、行為調節 行為調節是個體通過控制和改變自己的表情和行為來實現的,人們主要采用 兩種調節方式:是抑制和掩蓋不適當的表情;二是呈現適當的交流信號。 4、認知調節 道奇等人認為,情緒系統和認知系統是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兩個子系統,情緒 可以是信息加工過程的啟動狀態,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道奇等人進一步提 出瞭良好的認知調節步驟。 5、人際調節 人際調節屬於社會調節或外部環境的調節。在人際調節中,個體的動機狀態、 社會信號、自然環境、記憶等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尤其是與個體關系密切的人發 出的情緒信號對情緒調節有較大的作用。 (四) 情緒調節的策略 1、回避和接近策略
回避和接近策略也叫情境選擇策略,它是通過選擇有利情境、回避不利情境 來實現的,這是情緒調節的一種常用策略。 2、控制和修正策略 控制和修正策略是通過改變情境中各種不利的情緒事件來實現的,情緒調節者試 圖通過控制情境來控制情緒的過程或結果。 3、註意轉換策略 註意轉移策略包括分心和專註兩種策略。分心是將註意集中於與情緒無關的 方面,或者將註意從當前的情境中轉移開;專註是對情境中的某一方面長時間地 集中註意。 4、認知重評策略 認知重評策略即認知改變,個體通過改變對情緒事件的理解和評價,而進行 情緒調節。 5、表達抑制策略 抑制將要發生或正在發生的表情,調動自我控制能力,啟動自我控制過程以 抑制自己的情緒行為。研究發現,表達抑制會產生消極的情感和社會互動結果, 需要耗費較多的認知資源,對心理適應性產生不良影響。 6、合理表情策略 采用恰當的表情,是情緒調節的最為關鍵的策略,它有利於個體幸福和團體 密切。
第十一章 能力 一、能力概述 ( 一) 能力的含義 能力是一種心理特征,是順利完成活動的心理條件。平時所說的能力既包括 個體在某項任務或活動上現有的成就水平,也包括個體具有的潛力和可能性。 (二) 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 能力是一種心理特征,是順利完成活動的心理條件。 知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征, 技能是指人們通過練習而獲得的動作方式和動作系統。 知識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礎。但隻有那些能夠廣泛應用和遷移的知識和技能, 才能轉化為能力。 知識、技能與能力又有密切的關系。首先,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依賴於知識、 技能的獲得,隨著人的知識、技能的積累,人的能力也會不斷提高。其次,能力 的高低又會影響到掌握知識、技能的水平。一個能力強的人往往付出較小的代價 就能獲得知識和技能;而一個能力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樣 的知識和技能。所以,從一個人掌握知識、技能的速度與質量上,可以看出其能 力的大小。 綜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識、技能的結果。兩 者是互相轉化、互相促進的。 (三) 能力、才能和天才 1、才能:人們要完成某種活動,往往需要多種能力的結合,這些能力相互結合, 才能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這種結合在一起的能力就叫才能。 2、天才:能力的高度發展稱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獨特組合,它使人能夠順利地、 獨立地、創造性地完成某些復雜的活動,天才往往聚合著多種高度發展的能力。 二、能力的種類 ( 一)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種類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如觀察力、記憶力、抽 象概括力、想象力、創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2、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種專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它是順利實現某種專業活 動的心理條件。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關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 組成部分;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發展有助於一般能力的發展。
(二) 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 1、模仿能力指人們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活動來學習各種知識,然後以相同的 方式做出反應的能力。 2、創造能力是指產生新的思想和新的產品的能力。 (三) 流體能力和晶體能力(卡特爾提出) 1、流體能力是指信息加工和問題解決過程中所表現的能力。如對關系的認識、 類比、演繹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較少依賴於文化和知識內容, 而主要取決於個人的稟賦。一般人在 20 歲以後,流體能力發展達到頂峰。30 歲 以後將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2、晶體能力指需要經過教育培養,掌握社會文化經驗而獲得的智力,主要取決 於後天的學習,如詞匯識別、言語理解、數學知識等。晶體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 直在發展,隻是 25 歲以後發展速度漸趨平緩。 3、流體能力和晶體能力的關系 (1) 晶體智力的發展依賴於流體智力,具有相同經歷的人,流體智力高,晶體 智力發展較好。 (2) 對於晶體智力發展,僅有流體智力是不夠的,還需要環境作用。一個流體 智力高的人,假若生活在一個不良的環境中,其晶體智力的發展也不會高的。 (四) 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存儲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們一般所講的智力。 2、操作能力是指人們操作自己的肢體以完成各項活動的能力。 3、社交能力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 (五) 情緒理解、控制和利用的能力 這種能力也叫情緒智力。 (具體見後面“情緒智力”內容) 三、能力的理論 ( 一) 二因素論 斯皮爾曼使用因素分析法研究後提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兩種因 素構成的。 1、一般因素也稱 G 因素,是人的基本的心理潛能,是決定一個人能力高低的主 要因素。 2、特殊因素也稱 S 因素,是保證人們完成特定作業或活動所必需的能力。 完成任何一種作業時,都有兩種因素共同參加,活動中包含的 G 因素越多, 各種作業成績的正相關也就越高。二因素說為研究智力奠定瞭理論和實驗基礎。 但斯皮爾曼隻強調一般因素與特殊因素的區別,忽視瞭二者之間的聯系,這種看 法是不可取的。
(二) 群因素論 瑟斯頓認為個體的能力應該包括多種平等的基本能力因素,這些基本能力因 素的不同組合便構成每一個人獨特的能力整體。他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瞭 7 種基本心理能力: 1、語詞理解:理解語詞含義的能力。 2、語詞流暢:迅速正確地進行詞義聯想的能力。 3、數字運算:迅速正確進行計算的能力。 4、空間關系:方位辨別及空間關系判斷的能力。 5、聯想記憶:機械記憶能力。 6、知覺速度:借助知覺迅速辨別事物異同的能力。 7、一般推理: 根據經驗做出歸納推理的能力。 (三) 三維結構模型 吉爾福特認為智力應當包括三個維度,即內容、操作和產物。 1、智力活動的內容包括聽覺、視覺、符號(字母、數字及其他符號)、語義(語言 的意義概念)和行為(本人及別人的行為)。它們是智力活動的對象或材料。 2、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動的過程。它是由上述種對象或材料引起的。其中包括認 知(理解、再認)、記憶(保持)、發散思維(對一個問題尋找多種答案或思想)聚合 思維(對一個問題尋找最好、最適當、最普通的答案)和評價(對一個人的思維品 質做出某種決定)。 3、智力活動的產物是指運用上述智力操作得到的結果,這些結果可以按單元計 算,可以類別處理,也可以表現為關系、系統、轉換和蘊含。 (四) 多元智力理論 多元智力理論是由加德納提出的。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它由 8 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構成。 1、言語智力:包括閱讀、寫文章或小說,以及用於日常會話的能力。 2、邏輯—數學智力:包括數學運算與邏輯思考的能力,如做數學證明題及邏輯推 理的能力。 3、空間智力:包括認識環境、辨別方向的能力,如查閱地圖等。 4、音樂智力:包括對聲音的辨別與韻律表達的能力,如拉小提琴或寫一首曲子等。 5、運動智力:包括支配肢體完成精密作業的能力,如打籃球、跳舞等。 6、人際智力:包括與人交往且能和睦相處的能力,如理解別人的行為、動機或情 緒。 7、 自知智力:包括認識自己並選擇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8、自然智力:包括認識、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種能力,例如敏銳地覺知周圍環境
的改變等。 (五) 智力的三元理論 斯滕伯格提出瞭智力的三元理論。他認為一個完備的智力理論應該包括三個 方面,即智力內在成分,這些智力成分與經驗的關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這三個方面構成瞭智力成分亞理論、智力情境亞理論和智力經驗亞理論。 1、智力成分亞理論認為:智力包括三種成分及相應的過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 和知識獲得成分。元成分是用於計劃、控制和決策的高級執行過程;操作成分表 現在任務的執行過程,是指接收刺激,將信息保持在短時記憶中並進行比較。負 責執行元成分的決策;知識獲得成分是指獲取和保存新信息的過程,負責接收新 刺激,做出判斷與反應,以及對新信息進行編碼與存儲。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 起著核心作用,它決定人們解決問題時所使用的策略。 2、智力情境亞理論認為,智力是指獲得與情境擬合的心理活動;在日常生活中, 智力表現為有目的地適應環境、塑造環境和選擇新環境的能力,這些能力統稱為 情境智力。 3、智力經驗亞理論提出,智力包括兩種能力,一種是處理新任務和新環境所要 求的能力,另一種是信息加工過程自動化的能力。 (六) 智力的 PASS 模型 智力的 PASS 模型是由納格利爾裡和戴斯在魯利亞的機能系統學說的基礎之 上提出的。 PASS 是指“計劃—註意— 同時性加工—繼時性加工” 。它包含瞭三個認知 系統和四種認知過程。其中註意系統又稱註意—喚醒系統,它是整個系統的基礎: 同時性加工和繼時性加工統稱為信息加工系統,處於中間層次;計劃系統處於最 高層次。三個系統協調合作,保證瞭一切智力活動的運行。 四、創造力測驗與智力測驗 在進行一般能力即智力的測量時,人們相繼發現,在智商較高的人群中,智 力和創造力之間兒乎沒有關系。 創造力測驗與智力測驗的區別主要是: 1、智力測驗有固定的答案,測量的結果主要反映個人的記憶、理解和一般推理 能力。 2、創造力測驗不強調對現成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強調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 與超乎尋常的獨特性,問題的答案也非唯一和固定的。 五、情緒智力 ( 一) 情緒智力概念
梅耶和薩洛維認為情緒智力是指精確的知覺、評估和表達情緒的能力;利用 情緒促進思維的能力;理解情緒和情緒知識的能力;調節情緒、促進情緒和智力 發展的能力。 他們還認為,情緒智力是橫跨認知系統和情緒系統的操作,這種操作通常是 以整體方式進行的。 (二) 情緒智力理論 目前較公認的理論有三個:梅耶和薩洛維提出情緒智力結構的四維模型,戈 爾曼的情緒勝任力模型、巴昂的情緒和社會智力結構模型。 梅耶和薩洛維提出情緒智力結構的四維模型的四個維度分別是: 1、情緒知覺、評價和表達的能力 2、情緒對思維的促進能力 3、理解、分析情緒,運用情緒知識的能力 4、對情緒自我調節的能力 (三) 情商 情商(簡稱 EQ)是“情緒商數”的簡稱,它代表瞭一個人的情緒智力的指數。 戈爾曼認為情商是個體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種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影 響生活各個層面和人生未來的關鍵品質。他根據職場的工作表現,提出瞭工作 EQ 的架構。 工作 EQ 內容共有 4 大項,18 小項。4 大項分別為: (1) 自我覺察;(2) 自 我管理;(3) 社交察覺;(4) 人際關系管理 六、能力的發展 ( 一) 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 在人的一生中,能力的發展趨勢如下: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從 3~13 歲,智力的發展與 年齡的增長幾乎等速。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智力的發展呈負加速變化,智力發 展趨於緩和。 2、人的智力在 18~25 歲間達到頂峰( 也有人認為到 40 歲)。智力的不同成分達 到頂峰的時間是不同的。 3、根據對人的智力的畢生發展研究,人的流體智力在中年之後有下降的趨勢, 而晶體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卻是穩步上升的。 4、成年是人生最漫長的時期,也是能力發展最穩定的時期。成年期又是一個工 作時期。在 25~40 之間,人們常完成富有創造性的活動。 5、能力發展的趨勢存在個體差異。能力高的發展快,達到高峰的時間晚;能力 低的發展慢,達到高峰的時間早。
(二) 能力發展的個體差異 個體差異是指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因受遺傳與環境的交互影響,使不同個體之 間在身心特征上所顯示的彼此不同的現象。 1、能力發展水平的差 能力有高低的差異。大致說來,能力在人口總體中的表現為正態分佈:兩頭 小,中間大。以智力為例,智力的高度發展叫做智力超常或者天才:智力發展低 於一般人的水平的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後;中間分成不同的層次。 2、能力表現早晚的差異 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現較早,年輕時就顯露出卓 越的才華。另一種情況是“大器晚成”,智力的充分發展在較晚的年齡才表現出 來。這些人在年輕時並未顯示出出眾的能力,但在中年時卻表現出驚人的才智。 3、能力結構的差異 能力有各種各樣的成分,它們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組合,形成瞭人和人之間在 能力上的差異。 4、能力的性別差異 能力的性別差異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比如在數學能力、言語能力、空間 能力上。 (三) 能力形成的影響因素/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1、遺傳的影響 遺傳對智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身體素質上,如感官的特征、四肢及運動器官 特征、腦的形態和結構的特征等。身體素質是能力發展的自然前提,對能力的發 展有重要的影響。但身體素質不等於能力本身,能力無法直接通過生物學的方式 遺傳給後代。 2、環境和教育對能力形成的影響 (1)產前環境的影響:胎兒在母體中的環境對其生長發育以及出生後智力的發展 都有重要的影響。 (2) 早期經驗的作用:豐富的環境刺激有利於兒童能力的發展。 (3) 學校教育的作用:學校教育能夠對年輕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 影響。學生通過系統地接受教育,不僅能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發展能力和 其他心理品質。 3、實踐活動的影響 人的各種能力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最終形成起來的。離開瞭實踐活動,即使 有良好的素質、環境和教育,能力也難以形成和發展起來。 4、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影響
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人的主觀努力,即人的自覺能動性。一個人刻苦努力、積 極向上,具有廣泛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他的能力就可能得到發展。相反,一 個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工作上沒要求,事業上無大志,對周圍的一切事物態 度冷淡、沒興趣,他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較好的發展。
第十二章 人格 一、人格概述 ( 一) 人格的含義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獨特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瞭一 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典型心理品質。 (二) 人格的特征 1、獨特性 一個人的人格是在遺傳、成熟和環境、教育等先後天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遺傳、生存及教育環境,塑造瞭形形色色的心理特點。 2、穩定性 人格具有穩定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生理 的成熟和環境的改變,人格也可能產生或多或少的變化。 3、統合性 人格是多種成分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 控。人格的統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 4、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個體的生活方式,甚至會決定某些人的命運,因而 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當面對挫折與失敗,堅強者能發憤拼搏,懦弱者會一蹶 不振。 二、人格的結構 人格是一個復雜的結構系統,它包括許多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有氣質、性格、 自我調控系統。 ( 一) 氣質與性格 P496 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 心理特征,即我們平時所說的脾氣、稟性。人的氣質差異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經 系統活動過程的特性制約。氣質是人的天性,無好壞之分。它隻給人的言行塗上 某種色彩,但不能決定人的社會價值,也不直接具有社會道德評價含義。 性格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 義。性格表現瞭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 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表現瞭一個 人的品德,受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性格是在後天社會環境中逐 漸形成的,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異。性格有好、壞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個
人的道德風貌。 (二) 自我調控系統 自我調控系統是人格中的內控系統或自控系統:具有自我認知、 自我體驗、 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其作用是對人格的各種成分進行調控,保證人格的完整、 統一與和諧。 1、自我認知: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自我觀察是指 對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覺察; 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 行為及人格特征的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條件。 2、 自我體驗:是伴隨自我認識而產生的內心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上的表現。 當一個人對自己作積極的評價時,會產生自尊感;做消極的評價時,會產生自卑 感。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表現,是實現自我意識調節的最後環節。自 我控制包括自我監控、 自我激勵、 自我教育等成分。 三、人格理論 ( 一) 特質理論 主要代表人物是奧爾波特和卡特爾。特質理論認為,特質是決定個體行為的 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測評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單位。 1、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 奧爾波特把人格特質分為兩類。 (1) 共同特質:指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一個群體所共有的、相同 的特質。 (2) 個人特質:指個體身上所獨具的特質。個人特質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 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 ①首要特質:一個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質,它影響著一個人的各方面的行 為。如多愁善感可以說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質,狡猾奸詐可以說是曹操的首要特質。 ②中心特質: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的特質,在每個人身上大約有 5~10 個: 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聰憲孤僻、內向、抑鬱、敏感等都屬於她的中心特質。 ③次要特質:個體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隻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會表現出 來。這些次要的特質除瞭親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個人在外面很粗 魯,而在自己的母親面前很順從,這裡的“順從”就是他的次要特質。 2、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對人格特質進行瞭分析,提出瞭人格特質的結構網 絡模型。這種模型分成四層,即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體 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
(1) 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 表面特質指從外部行為能直接觀察到的特質。根源特質是指那些相互聯系並 以相同原因為其基礎的行為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既可能是個別的特質,也 可能是共同的特質。它們是人格層次中最重要的一層。 (2) 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 在根源特質中又可區分為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兩類。體質特質是由先天的生 物因素所決定,如興奮性、情緒穩定性等。而環境特質則由後天的環境因素所決 定,如焦慮、有恒性等。 (3) 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 動力特質是指具有動力特征的特質,它使人趨向某一 目標,包括生理驅力、 態度和情操。能力特質是決定人如何有效完成預定目標的特質,包括流體智力和 晶體智力。氣質特質是決定一個人情緒反應的速度與強度的特質。 3、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運用詞匯學的方法對卡特爾的特質變量進行瞭再分析,發現瞭 5 個相 對穩定的因素。之後許多學者進一步驗證瞭“五種特質”的模型,形成瞭著名的 大五因素模型。這五個因素是: (1) 外傾性: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 (2) 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從、謙虛、移情等特質; (3) 責任心:顯示瞭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特質; (4) 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具有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沖動、脆弱等特 質; (5) 開放性:具有想象、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 這五個特質的頭一個字母構成瞭“OCEAN”一詞,代表瞭“人格的海洋”。 麥克雷和可斯塔編制瞭“大五人格因素的測定量表”(NEO-PI-R) 。 (三) 人格類型理論 類型理論主要用來描述一類人與另一類人的心理差異,即人格類型的差異。 1、單一類型理論 弗蘭克.法利提出的 T 型人格,就是單一類型理論的代表。法利認為 T 型人 格是一種好冒險、愛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據冒險行為的性質(積極性質與消極性 質),他又將 T 型人格分為T+ 型和T- 型兩種。 2、對立類型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人格類型包含瞭某一人格維度的兩個相反的方向。 (1) A—B 型人格 福利曼和羅斯曼描述瞭 A-B 人格類型。
A 型人格的主要特點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們的成就欲高、上進心強、 有苦幹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認真負責、時間緊迫感強、富有競爭意識、外向、 動作敏捷、說話快、生活常處於緊張狀態,但辦事匆忙、社會適應性差,屬不安 定型人格。具有這種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 B 型人格的特點是:性情不溫不火,舉止穩當,對工作和生活的滿足感強, 喜歡慢步調的生活節奏,在需要審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 型人往往比 A 型好, 他們屬於較平凡的人。對冠心病患者的調查表明,B 型人格隻占患者的三分之-
一 |
。 (2) 內—外傾人格 榮格依據“心理傾向”來劃分人格類型,最先提出瞭內—外傾人格類型學說。 榮格認為,當一個人的興趣和關註點指向外部客體時,就是外傾人格;而當 一個人的興趣和關註點指向主體時,就是內傾人格。任何人都具有內傾和外傾兩 種特征,但隻有一種可能表現出優勢。 ①外傾人格的特點是:註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熱情奔放、當機立斷、獨 立自主、善於交往、行動快捷、有時輕率。 ②內傾人格的特點是: 自我剖析、做事謹慎、深恩熟慮、疑慮困感、交往面窄、 有時適應困難。 榮格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有思維、感情、感覺和直覺這四種基本功能。結合 兩種心理傾向可以構成 8 種人格類型, ①外傾思維型:這種人尊重客觀規律和倫理法則,不感情用事。 ②外傾感情型:這種人對事物的評價往往感情用事,容易憑借主觀判斷來衡量外 界事物的價值。 ③外傾感覺型:這種人以具體事物為出發點,容易憑借感覺來估量生活的價值, 遇事不假思索,隨波逐流,但善於應付現實。 ④外傾直覺型:這種人以主觀態度探求各種現象,不接受過去的經驗,隻憧憬未 來,容易悲觀失望。 ⑤內傾思維型:這種人不關心外部價值,以主觀觀念決定自己的思想,感情冷淡, 好獨斷,偏執,易被人誤解。 ⑥內傾感情型:這種人情緒穩定,不露聲色。 ⑦內傾感覺型:這種人不能深入事物的內部,在自己與事物之間常插入自己的感 覺。 ⑧內傾直覺型:這種人不關心外界事物,脫離實際,好幻想。 (三) 多元類型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人格類型是由幾種不同質的人格特性構成的。
1、氣質類型學說 氣質說源於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液體:黏液、黃膽汁、 黑膽汁、血液,這四種體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瞭四種不同類型的人。蓋倫進 一步確定瞭氣質類型,提出人的四種氣質類型是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 質。現代的氣質學說仍將氣質分為四種典型的類型: (1) 膽汁質:這種人情緒體驗強烈、爆發迅猛、平息快速,思維靈活但粗枝大葉, 精力旺盛、爭強好鬥、勇敢果斷,為人熱情直率、樸實真誠、表裡如一,行動敏 捷、生氣勃勃、剛毅頑強;但這種人遇事常欠思量,魯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剛 愎自用。 (2) 多血質:這種人情感豐富、外露但不穩定,思維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潑好動、 熱情大方、善於交往但交情淺薄,行動敏捷、適應力強;他們的弱點是缺乏耐心 和毅力,穩定性差,見異思遷。 (3) 黏液質:這種人情緒平穩、表情平淡,思維靈活性略差但考慮問題細致而周 到,安靜穩重、踏踏實實、沉默寡言、喜歡沉思,自制力強、耐受力高、內剛外 柔、交往適度、交情深厚;但這種人的行為主動性較差,缺乏生氣,行動遲緩。 (4) 抑鬱質:這種人情緒體驗深刻、細膩持久,情緒抑鬱、多愁善感,思維敏銳、 想象力豐富,不善交際、孤僻離群,踏實穩重、自制力強,但他們的行為舉止緩 慢,軟弱膽小,優柔寡斷。 現實生活中,單一氣質的人並不多,絕大多數的人是四種氣質互相混合、滲 透、兼而有之的。 巴甫洛夫用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解釋氣質的生理基礎。他依據神經過程的基 本特性,即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劃分瞭四種類型,即
高級神經活動過程 | 高級神經活動類型 | 氣質類型 |
強、不平衡 | 不可遏制型 | 膽汁質 |
強、平衡、靈活 | 活潑型 | 多血質 |
強、平衡、不靈活 | 安靜型 | 黏液質 |
弱 | 抑制型 | 抑鬱質 |
2、性格類型說 斯普蘭格依據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六種形態,將人劃分為六種性格類型。不 同的性格類型具有不同的價值觀成分。這六種類型是:經濟型、理論型、審美型、 權力型、社會型和宗教型。 (1) 經濟型:這種人註重實效,其生活目的是追求利潤和獲得財富。
(2) 理論型:這種人表現出具有探究世界的興趣,能客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 力圖把握事物的本質,尊重事物的合理性,重視科學探索,以追求真理為人生的 目的。 (3) 審美型:這種人對現實生活不太關註,富於想象力,追求美感, 以感受事 物的美作為人生的價值。 (4) 權力型:這種人傾向於權力意識和權力享受,支配性強,其全部的生活價 值和最高的人生目標就在於滿足自己的權力欲望,得到某種權力和地位。 (5) 社會型:這種人能關心他人,獻身社會,助人為樂,以奉獻社會為人生追 求的最高目標。 (6) 宗教型:這種人信奉宗教,相信神的存在,把信仰視為人生的最高價值。 (四) 整合理論 特質理論強調個體間的人格差異,描述瞭人格的量的差異,顯示瞭下位層面 的人格差異。類型理論強調群體間的人格差異,描述瞭人格的質的差異,顯示瞭 上位層面的人格差異。二者從不同角度描繪瞭人格的復雜結構。與上面兩種理論 相比,整合理論則將以上兩種理論的特點綜合起來,更全面地描述瞭人格的結構。 艾森克是整合理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瞭人格結構的四層次模型,這種理論 將類型理論和特質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瞭。 1、模型的最下層“特殊反應層”是日常觀察到的反應,偶然性與隨機性較大, 屬誤差因子; 2、上一層“習慣反應層”是由反復進行的日常反應形成,常與某一情景下的行 為有關,屬特殊因子; 3、再上一層是特質層,是由習慣反應形成的,具有比較強的概括性,屬群因子; 4、最上層是類型層,由特質形成,影響范圍很大,屬一般因子, 艾森克編制瞭用來測量這三個因子的工具:艾森克人格問卷(簡稱 EPQ)。 四、認知風格 ( 一) 認知風格的含義 認知風格:是指個人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認知風格與認知能力是兩 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 而風格是指偏愛方式。 2、能力是指人們能夠達到的最高行為,而風格是指人們的典型行為。 3、能力是一種單極變量,有高低或好壞之分,而風格是指一種雙極或多極變量, 無高低與好壞之分。 (二) 認知風格的分類 認知加工方式有多種,主要有:
1、場獨立性—場依存性 威特金發現瞭認知方式的個體差異,即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的差異。這種差 異主要表現在人對外部環境(“場”)的不同依賴程度上。 [場獨立性(FI)]是指人在信息進行加工中對內在參照有較大的依賴傾向,他們的 心理分化水平較高,在加工信息時,主要依據內在標準或內在參照,與人交往時 也很少能體察入微。 [場依存性(FD)]是指人在加工信息時,對外在參照有較大的依賴傾向,他們的心 理分化水平較低,處理問題時往往依賴於“場”,與別人交往時較能考慮對方的 感受。 用隱蔽圖形或鑲嵌圖形測驗可以有效地測量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的人格差 異。 2、沖動性—沉思性 卡根等人區分瞭兩種不同的認知風格:沖動性與沉思性,它們的差異主要表 現在對問題的思考速度上。 (1) 沖動性的特點是:反應快,但精確性差。具有這種認知風格的人面對問題時 總是急於求成,不能全面細致地分析問題的各種可能性,不管正確與否就急於表 達出來,有時甚至沒有弄清楚問題的要求,就開始解答問題。他們使用的信息加 工策略多為整體性策略。當學習任務要求作整體性解釋時,成績較好。 (2) 沉思性的特點是:反應慢,但精確性高。具有這種認知風格的人,總是把問 題考慮周全以後再做反應,他們看重解決問題的質量,而不是速度。但是當他們 回答熟悉的、比較簡單的問題時,反應也比較快。這種人在加工信息時多采用細 節性策略,在需要對細節進行分析時,他們的學習成績較好。 卡根等設計瞭《匹配熟悉圖形測驗》來鑒別這種認知類型。 3、同時性—繼時性 達斯等人根據腦功能的研究,區分瞭同時性與繼時性兩種認知風格。他們認 為,左腦優勢的個體表現出繼時性的加工風格,而右腦優勢的個體表現出同時性 的加工風格。 (1) 繼時性認知風格的特點是:在解決問題時,能一步一步地分析問題,每一 個步驟隻考慮一種假設或一種屬性,提出的假設在時間上有明顯的前後順序,第 一個假設成立後再檢驗第二個假設,解決問題的過程像鏈條一樣,一環扣一環, 直到找到問題的答案。言語操作和記憶都屬於繼時性加工。一般來說,女性擅長 繼時性加工,這可能是女孩的記憶和語言能力比男孩好的原因之一。 (2) 同時性認知風格的特點是:在解決問題時,采取寬視野的方式,同時考慮多 種假設,並兼顧到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其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發散式的,許多
數學操作、空間問題的操作都要依賴於這種同時性的加工方式。這也可能是男孩 在數學能力與空間能力方面優於女孩子的原因之一。同時性和繼時性是認知風格 的差異,而不是加工水平的差異。但是,當學習方式與認知方式互相匹配時,不 同認知方式的優勢就能顯示出來。 五、人格形成的影響因素 1、生物遺傳因素 根據現有的研究,遺傳對人格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人格的發展是遺傳與環境兩種因素交互 作用的結果。 (2) 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隨人格特質的不同而異。通常在智力、氣質這 些與生物因素相關較大的特質上,遺傳因素的作用較重要;而在價值觀、信念、 性格等與社會因素關系緊密的特質上,後天環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2、社會文化因素 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社會文化塑造瞭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征, 使其成員的人格結構朝著相似性的方向發展,表現為不同文化的民族的固有民族 性格。這種相似性具有維系社會穩定的功能,又使得每個人能穩固地“嵌入”在 整個文化形態裡。 3、傢庭環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傢庭成因,重點在於探討傢庭的差異和不同的教養方式對人格發 展和人格差異的影響。研究發現: (1) 采用權威型的教養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現得過於支配,孩子的一 切都由父母來控制。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服從、 懦弱,做事缺乏主動性,甚至會形成不誠實的人格特征。 (2) 采用放縱型教養方式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讓孩子隨心所欲,父母對 孩子的教育有時達到失控的狀態。在這種傢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多表現為任性、 幼稚、 自私、野蠻、無禮、獨立性差、唯我獨尊、蠻橫無理、胡鬧等。 (3) 采用民主型教養方式的父母與孩子在傢庭中處於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中, 父母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和積極正確的指導。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使 孩子能形成一些積極的人格品質,如活潑、快樂、直爽、自立、彬彬有禮、善於 交往、富於合作、思想活躍等。 4、早期童年經驗 童年經驗影響人格發展,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早期經驗不能單獨 對人格起決定作用,它與其他因素共同決定著人格的形成與發展。 5、學校教育因素
教師、同學、班集體等都是學校教育的元素。
教師對學生人格的發展具有指導定向的作用。教師既是學校宗旨的執行者, 又是學生評價言行的標準。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著巨大影響,研究發現: 在性情冷酷、刻板、專橫的老師所管轄的班集體中,學生的欺騙行為增多;在友 好、民主的教師氣氛區中,學生欺騙行為減少。另外,在不同的教師管理風格下, 學生也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點。
學校是同齡群體會聚的場所,班集體是學校的基本團體組織,班集體的特點、 要求、輿論和評價對於學生人格的發展具有“棄惡揚善”的作用。 6、 自然物理因素
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空間擁擠程度等這些物理因素都會影響到人格的形成 和發展。在不同的物理環境中,人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點。但自然環境對人 格不起決定性作用。
7、 自我調控因素
人格的自我調控系統就是人格發展的內部因素。它能夠對人格的各個成分進 行調控,保證人格的完整統一與和諧。
綜上所述,人格是先天與後天的合金,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在人 格的形成過程中,各個因素對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瞭不同的作用。遺傳決定瞭 人格發展的可能性,環境決定瞭人格發展的現實性,其中教育起到瞭關鍵性作用, 自我調控系統是人格發展的內部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