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很多物价变动很大,以图书价格为例,万历十八年一套《辽史》定价0.81两银子[1],这个价钱同时期可以轻松买下一只羊[2],今天当当网一套《辽史》定价153元,只能买几斤羊肉。再比如房租,晚清北京一套四合院一年租金才70两银子左右[3],而当时一件好的棉袍也需要七八两银子[4],这些都是物价随时代发展发生变动的证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今货币购买力是不可衡量的,对于古代平民来说食物消费占比最高(经济学中称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总额的比重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高代表越不发达),因此采用以食品价格为基准,兼顾其他商品价格的方法是较为科学的,还可以有效排除个别古今差异过大物价的影响。本文根据这套方法,对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进行换算,叙述时段选取公元9世纪——19世纪,一方面考虑到9世纪以前无论中西物价数据都十分零碎和模糊,另一方面近代货币制度主要承自9世纪以后的货币制度,特别是西欧9世纪确立的加洛林王朝的币制,在此先简要对9——19世纪的货币制度介绍一下:
查理曼大帝
中国:一文钱指一枚标准的小平钱(明清又称作制钱) ,青铜或黄铜材质,也有铁钱但不常用,一般重2~4克。一贯(也记作串、吊)为1000文钱,不过宋代以后常有短陌现象,即七八百文便称作一贯(千)。清代有“京钱”的说法,500文制钱称作1000文京钱。前代的铜钱到后代一样流通,也包括安南、朝鲜、日本的小铜钱。贵金属货币主要是银两,一库平两重37.31克。铜钱与白银的理想兑换率为1000文=1两,不过不同时期实际的银钱比价差异很大。
开元通宝,很多人以为是唐代开元年间所铸,实际上唐高祖武德四年就已经开铸了
西欧:主要流通银币,加洛林王朝以1/240磅(360克)纯银铸造银币,称为德涅尔,每枚银币重1.5克(很小,但下文可以告诉你它在中世纪时购买力很高)。英国的便士继承自德涅尔,重1克左右,12便士为1先令,20先令为一镑(21先令为一几尼),这套12-20进制在英国从中世纪一直用到了1971年。
金雀花王朝的首位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1154年10月25日—1189年7月6日在位)便士银币19世纪初英国乔治三世几尼金币
法国1镑叫做一锂(里弗尔),先令对应的单位是“苏”,19世纪采用法郎制度后,民间又把5分叫做一苏(因为法郎来自于里弗尔,1里弗尔=20苏,1法郎=1里弗尔=100分,即5分=1苏),在历史长河中这些货币不断减重、降低成色,所以19世纪时1英镑已等于25法郎(利弗尔),而英镑也不是中世纪那个英镑了。
13世纪末,威尼斯铸造了杜卡特金币,1杜卡特(重3.5克,纯金)=20威尼斯格罗申(每格罗申2g,纯银),因为威尼斯金银币重量成色数百年不变,一度成为欧洲世界最通用的货币型。
威尼斯杜卡特金币(1368-82)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 1:12的金银比价从中世纪初到16世纪末维持了近千年[5],17-19世纪中期的金银比价一般为1:15.5。
接下来进入正文: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米价为每石一千文。唐代一石约为今天的86斤,按今天米价4元/斤来算,这时的一文钱应该相当于0.34元(这里可能还有人坚持“古代米贵”,但我们换算的是货币购买力而不是米价,换言之我们的结论应该为“古代工资低”而非“米贵”)。此时唐代的物价较之前已经下落(唐代宗时即已取消大钱,规定大钱小钱平价流通),五年前米价每石还要1500文。但是与开元初年是没法比的,彼时两京米价每斗最多不过二十钱,即每石最高不超过200钱,最低甚至达到3文钱一斗,每文钱购买力合1.7~11.5元!西汉中期时一公石米(150市斤)要248文,购买力每文为2.42元,也低于盛唐。唐宣宗大中年间(847年正月—860年十月)佣工的工钱为每月500文,相当于54斤米,不过唐代计口授田,佣工应该也有自己的田地。敦煌吐鲁番文书《戊戌年令狐安定雇工契》中规定,令狐安定雇龙聪儿劳动一年,工钱每月粮五斗,到秋再给春衣一对,汗衫并鞋一两,如果龙聪儿一日不上工,就扣除一斗粮,损坏牛畜工具另赔偿[6]。至于白银,唐代多用于赏赐、装饰,只有岭南和靠近西域的地带才在流通中占很大地位,估计整个9世纪的银价应该为每两一千文[7]。武周如意元年(692)时,一枚吐鲁番银钱换开元通宝32文,但不清楚这里说的吐鲁番银钱到底多重,以及属于哪一种银币[8]。
北宋前期物价很低,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米价平均只有每公石234文[9],每文钱购买力约为2.56元。到1030年,涨到每公石400文,贬值接近一倍。1031年后涨到800多文,又贬值了一倍。据载,宋英宗治平(1064-1067)年间,“猪羊肉三四十钱一斤”[10],这时米价525文每公石,每文应为1.14元,似乎略贵,假使参考前一个十年和后一个十年,米价都在1000文一石,如果按一千文的价格换算,猪羊肉价格还是比较接近今天的,这时两文钱能买一个胡饼[11]。朝廷给国子监学生的伙食费,每天30~40文,是比较符合实际的[12]。元符年间,戎州荔枝大丰收,一斤荔枝卖8文钱,当时人称道便宜[13]。宋徽宗时,1公石米涨到1400~1800文甚至更高,很大原因是由于大钱滥铸,当十大钱重量不过相当于三文小平钱,引起物价上涨,《东京梦华录》中说此时诸饭店下酒菜仍很便宜,”其余小酒店.亦卖下酒,如煎鱼、鸭子、炒鶏兔、煎燠肉、梅汁、血羹、粉羹之类.毎分不过十五钱。”[14]后面又说“吾辈入店,则用一等琉璃浅棱椀,谓之『碧椀』,亦谓之『造羹』,菜蔬精细,谓之『造齑』,毎碗十文。”应该是今天的蔬菜粥之类的东西,看来徽宗时每文钱购买力应该在三四角,服务业利润微薄。北宋末期,多种文献表明平民收入在日均100文左右[15]。
崇宁通宝(1102-1106),钱文为宋徽宗御书瘦金体
南宋前期米价2600文/公石左右,后期平均米价常常超过4000文,每文购买力平均只有0.2元,政府铸造的多为折二钱,则每枚购买力0.4元。南宋初,宋高宗以宗泽为开封尹,当时每个笼饼成本六文,市场价卖到20文,宗泽为平抑物价,下令只准卖8文[16]。一个橘子6~10文钱,最便宜的时候1文买一颗,但如果是名贵品种一颗可能要数百文乃至一贯[17]。三人“饮酒五杯,买羹三味”,一共花了一千八百文钱。一枚鸭蛋10文钱[18]。南宋后期带园林的宅子每天房租为一贯[19],宋代通行短陌制度,770文或小于这个数字就可以称为一贯。北宋前期一两银子合800铜钱,中期合1600~3000铜钱,南宋基本都是三千三四百钱,整个宋代白银的购买力也是不断下降的。南宋乾道七年(1171)绍兴府诸暨县开凿工人每天给米二升,每月仅得四公斗,按照2600文/公石的价格,每月工钱1040文。淳祐元年(1241)浙江宁波的淘沙工每月可拿到7公斗半大米,按照3500文的米价来算,每月2625文,实际收入差北宋很远。
“狮心王”理查一世(英语: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参加十字军东征
1162-1181年英格兰每头公牛的价格维持在3先令,1186年(南宋淳熙十三年)涨到4先令6便士[20],这时英国的先令和便士纯度接近纯银,每先令含白银0.35两,每便士含0.029两[21],即一头公牛用银计算1.574两,同时期南宋每两白银换3300文,即5194文,当时临安府一斤猪肉九十文,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鲤鱼500文[22],在英格兰能买一头公牛的白银在南宋只能买60斤猪肉,如果直接对比牛价,乾道四年(1168)内地一头牛约40贯[23],合小4万钱或11两银子,可见英格兰白银购买力要远高于南宋。1204年英格兰公牛价格大幅上涨到9先令,绵羊价格也从1162-1181年的4便士涨到了10便士,每夸脱小麦也从1.55先令涨到了5.64先令,以平均十年价格来看则13世纪初英格兰物价是12世纪下半叶的2.5倍,之后小麦价格和牲畜价格从1200-1500年(这时已经是明代中期,英国都铎王朝已经开始)都波动不大,比如1490-1500年,每头公牛价值12.96先令,每头奶牛7.48先令,绵羊1.86先令,一头猪2.75先令[24]1499年小麦每夸特5.36先令[25],虽然这期间先令的含银量一直在下降[26](事实上西欧其他货币贬值更加剧烈,1255~1492吕贝克的芬妮重量从0.501克下降至0.27克,含银量从0.474克下降到0.101克。佛罗伦萨的里拉含银量从19克下降到6.6克。1336年末法国的格罗斯银币成色为96%,腓力六世为获取战争费用,1342年重量和成色全都下降一半,1355格罗斯含银量仅为20%,1422年一度下降到3%[27])但购买力受影响不大,估计13-15世纪英格兰每个先令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700元,一个1克重的小便士银币也值五六十元,13世纪前的银币购买力要比这个数字更高,无怪乎当时便士还有剪成四份来用的。13~15世纪英国的乡村雇工日工资一般都在2.25~11便士[28],这一时期的佃户“交给领主1便士就往自己口袋里放3便士”[29]。
英国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便士银币武林外传的设定应该是明代中后期
明代铜钱购买力相对较高,洪武年间米价每公石少则500文,多则1000文,每文钱购买力为0.8元,15世纪末的弘治年间,一贯钱可以换1.43两白银[30],而0.518两白银就可以买一公石米[31],则每文购买力约为1.7元。契达伊1516年写作的《中国志》也提到,“中国的生活非常便宜,一个第拉姆银钱(也就是一串70个铜钱),您就可以买许多碗米饭,其价格为一个铜钱一碗”,一枚第拉姆银币重2.916克[32],换算下来一贯钱可以换1.13两白银,差距不大。1516年写作的如果用白银价格来看,一直到万历年间,0.6两银子还可以买一公石米,直到明末米价每公石才突破1两银子(当然由于饥荒局部有稻米每斗二两三钱的记录),大抵万历年间每两白银购买力约为1000元,每文钱购买力仍为1.5元,当时筑堤工的工钱每月一两五钱,佣工每天可得30文,这也就可以解释晚明文化发达的缘故了——贩夫走卒也有钱可用于娱乐消费了。
玫瑰战争(1455年─1485年)
西欧的白银贬值始于16世纪初,这场价格闯关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到16世纪中叶小麦价格已翻了一番,16世纪下半叶每夸特小麦已经卖到20先令,16世纪末达到30先令[33],与此同时每个先令的含银量也下降到0.15两(约5.6克,这个含银量从1526年一直延续到19世纪),17世纪小麦涨到接近40先令/夸特。另据一份“一揽子消费品”价格表显示,1630-1640年度物价约为1500年的6倍[34]。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英国一个步兵每星期兵饷4先令8便士,一个月21先令,推算这时一先令价值95元左右。1526年英国乡村雇工日工资普遍达到4便士,1561年为6便士,1600年为8便士,1643年为9便士,1670年为12便士[35]。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二人都于1616年逝世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初年,600~800文钱就能买一公石米,每文钱合0.75~1元。《儒林外史》作于雍正末年或乾隆初年,里面记载的物价如下:“点心,二文;烧饼,二文;馒头,三文;一碗面,十六文;一桌席,四两银”一碗素面在康熙年间只需十文。这一时期用不了一贯钱,700~800文就可以换一两银,每两银子购买力应该为六七百元。康熙初年两河工程每天工钱白银四分,服役远方的每天六分,乾隆十五年(1750)永定河工工钱为每天一升米,折给制钱十文,另加盐菜钱五文,这些钱都只够果腹。根据一份清代雇工数据,干、嘉、道三朝直隶长工工资每年平均6.24两,山东山西约4-5两,最低的贵州只有1.5两[36]。光绪二年(1876)日本间谍曾根俊虎来华,详细记录了当时很多地区的物价,一枚鸡蛋一般是三文到五文,一斤米在20文左右,一斤青菜16文,一斤猪肉七八十文,一只鸡160~200文[37],每文钱购买力为0.2元,和南宋时期差不多。自咸丰年间以后,白银对铜钱比价的总趋势是银贱钱贵,同治初年一两能换到1600文,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就只能换到1100文,不过清末又涨到了一千五六百文[38]。则晚清一两白银购买力应为300~330元。光绪二十三、四年(1897、1898),四个人去酒楼吃打卤面,再点四碟小菜,算上酒钱,用银1钱8分。同光年间在大户人家当仆人,男仆每年工资约为11.5两,女仆约为9.2两,厨师略高,每年24两。
这里还可以附上晚清的官绅收入在清代的财政体系中,第一大支出无疑是兵饷,根据乾隆三十年的数据这部分占比为78.55%,其次就是王公、文官的俸给,占比12.27%[39]。
具体来说,清代的亲王每年的俸银、俸米一共折银2.5万两。
一般官员收入分为正俸和津贴。正俸包括俸银、恩俸和俸米,如果只看正俸,一品官员也不过每年360两而已。真正重要的是各种补贴,京官主要靠分“饭银”,地方官则靠“养廉银”。例如光绪五年(1879)王文韶任户部左侍郎(副部级),一年分得的饭银高达2万6千多两。根据同治十三年(1875)刊行的《钦定户部则例》,从一品陜甘总督每年养廉银高达2万两,陜西巡抚养廉银1万2千两,知县每年养廉银也有600两,远远超出正俸。这个数字大抵延续到清末[40]。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提交了奉省各官养廉、公费标准的奏折,里面写明了(养廉银)“东三省总督3万两,奉天巡抚1万2千两。”[41]
五六品的京官主要依赖“印结银”。所谓印结银,是一种官府开具保证的手续费,主要是在任官员给捐纳而得官者作保,从明代起就由五六品的官员来负责,因为再大一点的官就是堂上官,不应管这种零碎事情,比五六品更小的官员又担不起这个责任[42]。印结银在清代属于公开合法的收入,并非行贿。加上印结银,五六品官员的收入每年可接近500两[43]。真正有苦说不出的是翰林,翰林院不是职能部门,无法获得印结银,也没有饭银和养廉银,一个翰林院编修(七品,县处级)每年实际收入仅止100两左右,只有外放到地方担任学政才能领到养廉银,但外放的机会并非人人都有,因此有“穷翰林”之名,某翰林曾写诗自嘲:“先裁车马后裁人,裁到师门二两银。惟有两餐裁不得,一回典当一伤神。”因为很多翰林雇不起车马,翰林步行几乎成了街头一景,甚至京师有谚语说:“上街有三厌物,步其后有急事无不误者,一妇人,一骆驼,一翰林也。”
游戏《刺客信条·大革命》,背景设定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
对于18-19世纪英格兰谷物的价格,不同记载差异很大,这里参考《朴次茅斯海军装载粮食——小麦的售价金额统计》,18世纪中期每夸特50先令,18世纪末19世纪初曾一度涨到100先令左右,可是之后小麦价格又有回落的迹象[44]。也许19世纪货币的购买力已无需我们再机械地用谷物价格换算,因为我们有了更多也更详细的生活用品价格数据。这里我们直接转引邵义写的《过去的钱值多少钱 细读19世纪北京人、巴黎人、伦敦人的经济生活》一书中的数据即可(整个19世纪物价都极为平稳,汇率为1英镑=20先令=25.22法郎,即1先令=1.261法郎,1便士=0.105法郎≈10法分=2苏):
路易十八5法郎银币,重25克(比袁大头略轻),900银,巴尔扎克小说中使用的钱币维多利亚1镑金币,重7.99克,纯度0.917,福尔摩斯收到的金币
法国食品价格:
伦敦小餐馆菜单如下:
服装:
住宿:
出行:
工资:
恩格斯:没错我年入百万
根据上面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推断19世纪时,1英镑≈1000元,1法郎≈40元,1先令≈50元。这个数据还可以印证我们上文对中世纪及近代英格兰先令购买力的推断,根据一份1601~1840年伦敦工人日工资统计显示,1640-1730年伦敦技工每天工资30便士,到19世纪变成60便士;普通工人日收入也从20便士变成了了40便士[45],如果以工资水平考量的话,则1640年每先令购买力应为100元,我们上文的推算结果为95元,还是十分接近的。
从1870年起,金银比价发生了重大变动,表现为金价攀升、银价跌落,从1870年的1:15.57一路上升到1913年的1:34.19,金银复本位制难以维系,最终只得取消了银币的自由铸造权,改为跛行本位制或完全的金本位制。虽然如此,物价的变化却仍旧不大。1870年巴黎工人生活费用指数为56.1,1900年为50.9,1913年为58.5。1870年伦敦生活费用指数为120.9,1900年为100,1914年为109.9[46]。这也就意味着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货币购买力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因为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发表于1893年,常有人就顺理成章地把电影《百万英镑》中的物价作为19世纪末物价的参考,然而这是错误的。尽管这个电影非常深入人心,但它的物价依据的是拍摄年代即1954年的物价,而非原小说设定的19世纪后期。
要是按照这个价格,吃一顿饭花了3000多也太离谱了
顺便发下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物价表,以供佐证(图来自贴吧),1个金马克约等于1.233金法郎,估计1马克购买力≈50元。
19世纪后期到一战前这段时间欧洲美洲主要国家都已进入金本位时代,在发展水平相近的情况下,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应该大致与它们的汇率价格(含金量)相符。金本位货币汇率如下表:
图来自百度:金本位汇率表
如果这样推测的话,19世纪下半叶美元的购买力应该在200元左右。美国作家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背景为1889年的芝加哥,嘉莉刚来这时找一份百货公司女工的工作,周薪四块半[47]。来到纽约以后,那的电车司机工资每天2块,但每天平均要开12小时以上,公司又新请了一批“临时工”进一步榨取剩余价值,因此引发电车司机集体罢工[48]。穷困潦倒的赫斯渥为了省钱去住波威里街一个1毛5分钱一天的寄宿处,“那里只有一个四壁空空的休息室”[49],人们施舍乞丐时一般是5分到1角[50]。《嘉莉妹妹》创作于1900年,所记录的工资应该是很符合实际的(况且德莱塞本身是左翼自然主义作家,很注重这些细节)欧·亨利小说《两位感恩节的绅士》,感恩节请人大吃一顿火鸡花了一块三毛钱
游戏《荒野大镖客2》,背景为1899年美国西部,R星神作,但是和育碧一样,在物价方面并没有还原,毕竟太细节了同时期1美元银币,摩根银元,重26.73g,900银
顺便说下一战后的事吧:
一战爆发后,各国相继叫停了金币的兑换,金本位被迫中止。尽管发生了通货膨胀,但其程度总的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1913年巴黎工人家庭生活费用指数为58.5,1919年为171.2[51]。英国从1914年到1919年币值跌落一半左右[52]。德国数据可以仍然看上面那个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因此中国派遣了大量华工前往欧洲,这些华工每天工资扣除吃住仅给2法郎50生丁(或者每天只给1法郎,每月另给10块大洋或30法郎)[53],尽管如此,仍然比在国内劳作高出不少。
由于战时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节点来估算,大致来说,在1918年一战结束时:1法郎≈15元[54],1英镑≈400元[55],1美元≈100元[56],1马克≈11.24元[57]。战争的恶果使法国法郎、比利时法郎等发生剧烈贬值,但瑞士法郎则一直相当稳定,这种不平衡直接导致拉丁货币同盟轰然解体。贬值一直持续到20年代初,1920年英镑购买力仅为300元左右,美元仅为90元左右,法郎约为13元。之后各国开始着手战后的经济恢复工作,金本位作为一个时代的信念,恢复金本位成了不少国家的首要目标。
丘吉尔和卓别林,丘吉尔一战后大力推动英国恢复金本位,却令英国损失惨重
英镑购买力从1925年起一路回升,到1935年时已经几乎恢复为战前水平,大概1英镑≈900元[58]。
其次是美国,到1935年已恢复到1美元=175元左右的购买力[59]。但由于1928年的大萧条,美国先是终止了黄金兑换,强制民众把金银上缴。之后又在1934年对黄金宣布了贬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金价上扬。通过《白银法案》大量收购白银导致银价暴涨,也间接导致了同一时期的中国被迫放弃银本位转用法币。
1935年美元银币,和平银元,1921年开始发行,重量成色与摩根银元相同
再接着是法国,法国在战后一直半死不活,1922年时,法郎购买力已跌至1915年的43%,同英镑的比价从1914年的25.22:1跌到1926年的240.2:1。法国不得不终止金本位实行。1928年法国制定新货币法,规定法郎含金量为0.065克,仅相当于一战前的1/5。30年代才稍稍提振,到1935年1法郎时购买力大致=12元[60]。
德国由于需要支付战争赔款,因此引发了剧烈通货膨胀,纸马克变成废纸。直到宣布改用地租马克(国家马克的前身),才把通货膨胀的势头拉住,新的马克汇率锚定美元,为1美元=4.2马克。
附上一战后世界金银比价表:
图来源:顾文元《国际银价与上海物价的关系研究》
根据这幅图显示,一战刚结束时先经历了一个金价下落、银价上升的时期,直到20年代以后才重新回到金贵银贱的大趋势,直到1934年美国开始实行白银政策才再次短暂抬高了银价,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银本位彻底崩溃。
这一时期对生金、生银的购买力估算如下:
年份 | 金价(元/克) | 银价(元/克) |
1914 | 136 | 3.639 |
1919 | 66.5 | 3.35 |
1920 | 59.85 | 4 |
1925 | 93.1 | 3.1 |
1928 | 100 | 2.86 |
1930 | 105 | 2 |
1934 | 225 | 3.09 |
1935 | 200 | 3.676 |
(注意本表购买力估算并不适用于中国国内市场,只适用于20世纪的发达国家,在中国无论是黄金还是白银购买力都会高出不少)
有时间更物价角度的民国生活史~
postcss 是 css 的 transpiler(转换编译器,简称转译器),它对于 css 就像 babel 对于 js 一样,能够做 css 代码的分析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