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沉浮十幾年,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工作更高效。偶有所思,把它記下來,也算一得。
某種程度上,現在的中國社會仍處於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過渡期,有工業社會的特點,也有不少農業社會的殘餘。我們這些進入職場的勞動者,限於成長環境和教育經歷,大部分還不具備完整的工業化思維。
工業化思維有幾個比較重要的特點: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大多數職場中人,最接近工業化思維的就是時間觀念和紀律性,其它還差得遠。
如果想把手頭工作做好,在職場上領先,就必須具備工業化思維。
個人簡單總結瞭幾點。具備以下四種意識,就能讓職場小白嶄露頭角。
一、清單意識。
其實就是記流水賬,對個人進行“管理留痕”。一般企業的管理,最多會讓普通員工做一下個人計劃,至於執行就放羊瞭。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就給自己記個賬。除瞭一般的時間、執行人、工作內容、完成期限之外,最重要的是工作進度,再增加幾項:所需資源、配合人、備註。一個完整的個人工作臺賬就形成瞭。無論每天的工作有多繁忙,抽出幾分鐘把個人工作臺賬完成。到瞭年底,會有很大的收獲。最起碼年終總結不發愁瞭,知道今年幹瞭什麼事,知道該在哪方面改進,知道明年的計劃怎麼制定。有瞭清單意識,就從“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被動工作中成長起來瞭,就完全擺脫瞭職場小白的狀態。有瞭清單意識,完全可以在任何企業中快速上手。
二、成本意識。
萬事皆有成本。我之前在廣告公司工作時,提出的創意天馬行空,從未考慮過成本,很少被甲方直接采用,原因就是缺乏成本意識。做任何事情,不能隻盯著收益,要考慮成本。這個成本,除瞭直接采購成本之外,還有後期成本。給上級提供方案之前,一定要算賬,收益一定要高於成本,上級才有可能批復。另外,提供方案時最好提供首選方案和備選方案,讓上級來決策。如果隻提供一份方案,就等於下級指揮上級、不給上級選擇的機會瞭。上級畢竟是上級,他考慮的往往更全面,有些是下級考慮不到的。備選方案中的次優方案,就是首選方案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越低,方案越容易獲得通過。
三、效果意識。
效果,就是把事情做成。把事情做成,就是一個員工在崗位上的最大價值。所以,在工作時不要揪著細節盡善盡美,不要因為追求完美而耽誤瞭進度。因為目標的制定往往是不夠科學的,客觀條件往往不夠完美。做某項工作時能夠不計成本地按節點完成,已經是很大的成績瞭,不要對自己過於苛求。而且在企業中,員工所執行的工作往往是一個大型項目中的具體環節。如果因為這個環節的進度而耽誤瞭大型項目,要承擔的責任就更嚴重瞭。所以,“先做對,再做好”,保住節點把工作完成是永遠第一位的。
四、效率意識。
效率,就是把事情做好。有能力做對之後,再考慮做好。基本原則就是: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具體到員工層面,主要的成本就是時間成本。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好地完成工作,就是工作能力的具體表現。這個就需要較好的時間管理能力、橫向和縱向溝通能力、資源整合能力,除瞭經驗,更重要的是技能。如果能夠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提升部門甚至公司的工作效率,那個這個員工配得上更高的職位。
簡答總結一下。
在員工這個層面。清單意識基本上就是記賬,目的就是管理留痕。成本意識就是算賬,目的是讓上級批準自己做事情。效果意識就是盯節點,目的是把事情做成。效率意識就是降成本,目的是把事情做好。
如果在職場中具備這四種意識,能夠自覺地在工作中執行。我敢說,他的職場生涯會較他人順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