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指的是與水或者其他液體一起能形成可塑性的黏土團塊,幹燥後能維持其形狀,並在焙燒後具有巖石般堅硬的土狀碎屑巖。
黏土
黏土是由各類母巖風化作用、浸蝕作用下形成的層狀矽酸鹽礦物,主要是一些含鋁、鎂的矽酸鹽礦物,除海泡石和凹凸棒土外是鏈成式結構外,都是層狀結構的矽酸鹽礦物。
82204e7e04ff7da04239fb52c782334b高嶺土的層狀結構
常見的黏土礦物有:高嶺石、蒙脫石、伊利石、綠泥石、水鋁英石、蛭石等,其中最主要最普遍的非高嶺石不可。高嶺土在自然界中分佈廣泛,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國民經濟建設關系密切,在建材、輕工、化工、冶金、水利、農業、食品、化妝品、醫藥、衛生等領域都有許多重要的應用。
ce8f20852c91ca3533b06278c02f951f高嶺石
埃洛石是高嶺石中的一種黏土,屬高嶺土的變種。一般認為是由高嶺土的片層在天然地質條件下卷曲形成的管狀結構,因此其化學成分與高嶺石一致,均為 1∶1 型層狀鋁矽酸鹽。因此埃洛石一般是納米管狀結構。
8a20cb398c57e991376db5071d82cc4c埃洛石的管狀結構
埃洛石形成的地質環境包括火山巖石被淺生礦床或低溫熱液流體改變,或者酸性地下水與活性矽酸鹽反應,形成含有矽和鋁離子的溶液,繼而在 pH 變化的情況下沉積成埃洛石,埃洛石形成的位置通常接近碳酸鹽巖。在這些地質和氣候條件下,由於管狀的埃洛石晶體成核困難,所以更容易形成高嶺土片層。
埃洛石層間含大量吸附水,這些水可以在低於 100℃的加熱條件下全部失去(差熱曲線 100℃有明顯的吸熱峰),這是與高嶺土不同的特點之一,所以埃洛石又稱為“多水高嶺土”。我國最早發現埃洛石是在四川、貴州、雲南交界處,西起四川的長寧、珙縣,東至貴州的仁懷、遵義一線,呈北西—南東向廣泛分佈著風化淋濾型埃洛石礦,尤以四川的敘永、古藺一帶為最典型,所以我國最早稱埃洛石為“敘永式高嶺土”或“敘永土”。從 19 世紀 30 年代開始有多篇論文報道埃洛石的結構特點,在我國許多教材、專著和期刊論文中也都曾作過詳細介紹。然而與高嶺土相比,埃洛石的儲量和開采量都較低,一般作為非大品種礦物或者作為高嶺土的一種獨特形式來介紹,至今其關註度和研究開發程度都不如高嶺土。
埃洛石的主要分佈在中國、美國、比利時、澳大利亞、新西蘭、 法國、波蘭、巴西、土耳其、日本、韓國、捷克、西班牙、俄羅斯、格魯吉亞等國傢。我國大部分省份都有埃洛石分佈,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有四川、貴州、雲 南、湖北、湖南、廣東、山西、河北、福建、河南、江蘇、陜西、安徽等省份。
總體上講,埃洛石在世界范圍內能夠大量的供應,每年的產 量估計可達萬噸以上。
廣東暨納已經將埃洛石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