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仁者无畏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仁者无畏

桓魋(tuí):宋国的司马(主管军政的官)。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经过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桓想杀孔子,砍掉大树,孔子于是离去。弟子催他快跑,孔子便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说:“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赋予的,桓魋能把我怎样呢!”

1941年,梁漱溟在香港创办《光明日报》。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梁漱溟等人经介绍结识海上豪杰“吴发仔”,由他安排,乘船过海到大陆。当时,吴发仔手下有几千义民担任抗日工作,将内地急需的物资如汽油等运往大陆。 

那天晚上,吴发仔运棉纱的船共有16只,分3批出发。梁漱溟原先是和一位陆君乘一船,后友人发现梁漱溟和陆君都不会粤语,怕万一出事不好应付,于是让梁氏换船,与擅长粤语的陈君一道走。随后,小船在夜幕的掩护下扬帆而去。开始时风大,但风向顺,小船箭一般向目的地驶去;后半夜风向突变,小船开始颠簸,又苦又咸的海水不停溅入口中,小船随时有被海浪掀翻的危险。熬了一天一夜,梁漱溟乘坐的这只船总算靠岸。吴发仔一清点,有13只船被海匪劫去,到达的3只船,一船的货物被劫光,一船被海匪劫了两次,只有梁漱溟这只船安然无恙,毫发未损。原安排与梁氏同乘一船的陆君下落不明。如此经历让梁漱溟感慨不已,也让他感到十分幸运。 

这种幸运当然是一种偶然,但这样的偶然在粱漱溟的生活中一再出现。 

1939年,粱漱溟视察敌后游击区,数次遭遇日寇伪军,却总能化险为夷。当年6月10日《日记》:“黎明行抵连谷峪yù,入民家小睡,遽闻枪炮声,知前方已发生战事。出门遥见敌骑jì在西面山岭上,空中并有飞机,即向东向南趋奔。”6月24日《日记》:“行抵对经峪一小村……方解衣烘烤觅求饮食之间,闻石人坡方面枪声大作,知是接触开火。不敢怠慢,出村向东北一高山攀登……至山脚入岩洞掩蔽。洞内几已人满,见我等异乡人物,指点隐于最后。此时前后各山头敌我两军渐集,不久开火,各种枪声、炮声、炸弹声、飞机声震耳。”6月25日《日记》:“此时洞内空无他人,可以走动向外瞭望,对面山头敌人旗帜、军官皆在目中。约十时后战场转至西北方,枪声稀少,敌旗撤走,三两敌人下山搜索,两次经洞口外走过,却不入内探视,我等乃得以安然无事。”

梁漱溟的这些经历险象环生,最终却是安然无恙,仿佛他就是台风中心,其他地方已被摧残得一片狼藉,满目疮痍,而他衣冠整洁,毫发未损。如他在信中所云:“就以此番香港战事而言,我离开黄泥涌道不久,敌军便占了黄泥涌道;我离开轩鲤诗道 黄家,并将衣服取走之一天,黄家便被匪劫。”

屡次化险为夷,死里逃生的传奇经历给了梁漱溟这样的信心:“我是碰不到凶险事情的。我在某处,某处便无凶险事……这样的暗示给我一种自信!我总是平安的。”“一旦出事,总有不相识的人出来搭救。”

梁漱溟之所以能有惊无险地逃过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应归功于他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良好心态。1939年,梁漱溟出入敌后长达8个月,和他同行的人无不说他胆子大,不管遇到什么险情,他总是神色自若,如同无事。冒险出香港时,路上有位范君,也对梁先生大加赞叹,说:“梁先生真奇怪,若无其事!梁先生了不起,若无其事!”

所谓“若无其事”,兼指梁先生的的身体如常,能应付任何困难;修养超常,能吃得任何辛苦。其实,梁漱溟的身体并不比别人强健,但由于心态好,饮食起居一如往常,所以疾病也就侵袭不了他。梁先生曾对自己的家人说:“其实我原是心强而身不强的人,不过由心理上安然,生理上自然如常耳。你若是忧愁,或是恼怒,或是害怕,或有什么困难辛苦在心,则由心理马上影响生理(如呼吸、循环、消化等各系统机能)而起变化,而形见于体貌,乃至一切疾病亦最易招来。所以心中坦然安定,是第一要事。”

梁漱溟为何能在险境中若无其事呢?关键在于他有不同一般的人生观。他说:“我晓得我的安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太大的一件事。我相信我的安危自有天命,不用担心……不谋衣食,不谋家室,人所共见……我栖栖惶惶究为何事,朋友国人,或深或浅,多有知之者。”一个“不谋衣食,不谋家室”的人何惧之有?对他来说,死亡是另一种休息。 

梁漱溟自14岁起就一直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或中国问题)。抗战爆发时,他已年近五十,而他思考的两个问题也已渐渐成熟:“一是基于人类生命的认识,而对孔孟之学和中国文化有所领会,并自信能为之说明。一是基于中国社会的认识,而对于解决当前大局问题,以至复兴民族的途径,确有所见,信其为事实之所不易。”

对于前者,梁漱溟计划写3本书来阐述,这3本书是:《人心与人生》、《孔学绎旨》、《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认为,写完三本书,自己这方面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关于后者,梁漱溟已出版了3本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我努力的是什么》,但是要实现书中所写到的各种设想,梁漱溟还需要不断奔走努力。换句话说,梁漱溟认为,历史赋予自己的人生使命还没完成,所以自己不会死。 

他说:“‘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

在中国现代史上,梁漱溟以特立独行著称;终其一生,他坚持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不趋炎附势,不妥协畏惧,是一位真正的大儒。程思远先生对梁漱溟的评价是:潜心行学,一代宗师,探索人生,无所畏惧。梁先生完全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什么是仁者无惧?这便是仁者无惧!

面对威胁,孔子相当自信。实际上这么自信对后来的儒家学派有很大的影响。他认为,自己怀仁行德,自有上天护佑,坏人对自己是无可奈何的。孔子的这句话看似不合逻辑,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孔子这句话,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仁者无畏”。所谓仁者,是具有博大情怀的善者,他们有着崇高的美德,悲天悯人,泛爱大众,行为处事无不着眼于大多数人的利益。有时候,为了民众或他人的利益,宁肯牺牲自己。这样的人,所到之处,受到人民的真诚欢迎和衷心拥戴。不要说他们很难遇到困境,即便真的遇到危险,也会有很多人出来帮助他们,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们。因而,这样的仁者往往能够逢凶化吉。孔子不仅是个仁者,更是一个智者,他深明其中道理,所以面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出发,去陈国途中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举行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tuí砍倒大树,要杀孔子,孔子在学生的保护下,及时地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孔子说,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 桓魋并不能把他怎么样。

真正的仁者,他们一生自性澄明,都在把自己天性里的善进行无限扩充,从亲亲直至仁及万物。他们活着,从来都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以此面对一切艰险时,总是无所畏惧,内心安然而笃定,走到哪里也自然能逢凶化吉。

(孔老夫子说:“天生‘德’在我这个人身上,桓魋他这个人能把我怎么样呢?”这件事情有一个背景,就是,孔子经过宋国的时候,在一棵大树下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学习礼仪。好像什么呢,我们今天来到一个地方一起学习,或者昨天在一个什么地方一起来学习。桓魋这个人呢,他是宋桓公之后,当时他是司马,也就是一个大官啦,有权、有钱、有势的这么一个人。他等孔子在树下习礼之后呢,他去把这棵树砍倒了。

我们可能觉得好像这两件事没有什么关系一样。很显然,桓魋不是很喜欢孔子,对吧。比方说,当年日本人在进攻中国以后,首先就对比方说在黄梅的四祖寺、五祖寺、中国很多名山大川上的寺院进行焚毁,把它烧掉。因为日本人认为,中国整个的,就像我们平常人讲的这个风水啊,整个的这个国运国脉和这些名川大山里的这些寺院是有关系的,所以都给它烧掉了。那些寺院,好几百年下来,也经过很多的兵荒马乱都没有损坏,但是日本人来了,在深山老林里,最后去把它都给烧掉。那就有点像这个桓魋啊,把这个树给砍掉了。那如果在现代呢,就是一些建筑、古迹啊,对人来讲是有很重要的含义的。类似的事件还有什么呢,拿破仑到了埃及,看到了狮身人面像,现在的狮身人面像(史芬克斯),它的鼻子是缺掉的,史芬克斯的鼻子就是被拿破仑架起炮,把给打掉了。

那我们来考虑一下,像他们所做的这种事情,砍树也好,把狮身人面像的鼻子打掉也好,把庙宇烧掉也好,以及在很多时候把这种文物古迹毁坏,他的用意是什么?它到底有没有一个影响?

有的时候,我们的文化是附着在文字上。这个文字呢可以被改写。改写之后它就和原来的含义似是而非地存在下来了,好像是一样的但又不一样。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很多的载体:(你的)音乐、艺术。在一个国家当中,人们究竟是怎么样生活的,怎么样思考的,都和这些日常我们可能并没有很重视的东西,非常相关。那比方说,我们后来就想办法了,我们中华文明用什么来代表呢?长江、黄河还有长城。这些不太容易被毁掉。但如果是有心人呢,他还是可以把这些东西毁掉。

比方说,当年日本人在当年侵略中国之后,几个比较明显的地方啊,日本在入侵台湾之后,首先改造它的文字,所以当南师到了台湾的时候,整个台湾经过日本很多年的统治之后,大家先开始都是讲日语,后来开始也会讲中文了。当他们退却到台湾以后发现又有什么问题呢?没有什么书籍,中文的佛经也没有多少。所以这些都是去断绝文化的必要的手段,把一些文物、古迹损毁掉。

比如说还有什么情况呢?举例来讲,就像古琴。在过往的岁月当中,在那短短的几年之内,就可以把所有古代遗留下来的那么多张古琴几乎都消灭掉,后来能留下来的就非常不容易了。如果你没有琴,自然就没法弹,你没法弹琴,自然“琴棋书画”的这个琴,在文化上就被形成一条非常大的鸿沟。所以我们刚才在放普庵咒的时候,有的同学说这是古筝,其实它是古琴。这是我们经常讲的成语“琴棋书画”当中的第一个,琴。实际上古时候的琴指的非常清楚,就是古琴。

我们也讲到我们的文字,比方说现在的同学很少能读得懂古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用这种通俗的方式讲论语,学论语,学内经的原因。因为大部分的人已经没法再去阅读自己的本民族的古代典籍了。

这样的话呢,本民族,中华民族在以前的文化、艺术、思想、音乐等等这些所传承的东西、所附含的东西,我们已经几乎被隔绝了。这是器物在这一方面的作用。

那这一棵树呢,如果说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带着他的弟子们在这里有过习礼这样盛大的仪式,那么后来的人就可能在这个地方去讲解、去纪念。那我把这棵树砍掉了,你不就没有地方来纪念讲解,那再去讲的时候,这个事情就变成另外一个故事了。本来讲的是,孔子曾经和他的弟子在这里习礼,学习礼仪啊。这个故事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说,孔子和他的弟子在这里习礼,但是这棵树,因为桓魋很讨厌他,所以就把它砍掉了。一旦加上了这一个环节之后,或者我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说,孔子和他的弟子在这里曾经习礼。别人就要问,哎,为什么是这里,你怎么确定的?本来说就是在这一棵树下,别的人,头脑当中就可以把这个景象重现出来。但是这个时候这棵树不在了,如果你讲,不好;不讲也不好。不讲的话呢,这个标志性的东西没有了,人们就会在他想像的过程当中,在他感受的过程当中不那么具体了。那如果你去讲,别人就会问,为什么桓魋要把这棵树砍掉啊?我们中国的文化当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隐恶扬善”。可是呢,如果别人问起来,你就得把这个事情必须要讲一下了。这是我们讲说,一般来讲,他们会在对待这样的事情时采用的一种通俗的做法。

桓魋他究竟为什么要砍掉这棵树,他为什么要讨厌孔子。他想灭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这里习礼的这么一个证据,原因是他不喜欢孔子的这种德。这里我们就知道,你每做一件事情,即便像孔子这样,去教别人学习一下礼,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对吧,但是都有人讨厌。对我们大家自己来想呢,你做的一件事情,有时候我们容易犯一个什么错误呢?好像说我做这么正确的事情,怎么还会有人反对,或者说,人家不理睬,你就很烦恼了。这里我们要知道,甚至于有的时候,有的人是想把你做的事情毁灭掉的。

所以,在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很快就离开了。因为人家是有权有势的人,你又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你如果不离开的话,那先开始是砍树,后来就是砍头了。在古代是这个样子。在遇到这种情况之下呢,孔子讲了这句话,“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虽然这么讲,还是走掉了。这里面看着好像有些矛盾。但是我们不要被别人所做的事情带走,我们要学到自己该学的东西。如果你纠结于说,孔子既然这么讲为什么还要走呢?因为他不走,他就死了。

他有个弟子叫子路,在遇到危急的时候,别人跟子路说我们逃掉吧。子路说不行,我既然是为他来办事的,要讲“忠”,所以他又冲回去救那个人。其实也不是救了,因为当时的情况就是,去了就是送死,最后他也死掉了。最后他还说,当别人把他的头戳破,把他的帽子戳歪了,他还说:等一下,我要死了,但是我不能没有一个仪态,我死也要死得体面一些,我必须要正衣冠,所以他把帽子扶正,然后才去死。如果孔子不走,也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孔子还是和他的弟子们走了。孔子对子路也有过一个评价,说,子路这个性格,这个做法,这个人呐,他很难有一个好的结局。这个话很不幸被孔子言中了。

我们想,如果孔子当时没有走,那这个结局出现了之后,对我们来讲,后代就再没有《论语》的这些内容来看了,那儒家的,整个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就没有了,那我们会有其他的什么东西?大家可以去想一想,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句话,孔子所讲的意思是什么?把那些有用的东西找出来。如果孔子感受到了危险,他可以很怕死,从而改变自己的意志,这是一种态度;还有另外一种态度说,虽然很危险,但是我的意志很坚定,我也很镇定,这是另外一种情况。那从这个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是属于后者的。大敌当前,大难临头,我的意志并不会改变。这个在现在来讲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是在不久的过去,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在1937年的时候,日军全面侵华的计划开始展开,所有的中国人从东北,到华东,到华北,大部分的人都开始变成了亡国奴,开始奔走、奔逃、逃难。在这种时候,其中有非常多的学校,比如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当时的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等大学,到云南,包括昆明、蒙自这些地方,联合组成了西南联大,成为了我们现在中国的工业、技术、科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摇篮。就在那一个时期,那一个战乱的时期,培养出了非常多的人才。那就好像日本人正在对我们的类似于像“习礼大树”这样的我们很多的文化遗产进行破坏的时候,那些我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分子,那些真正的有担当精神的学者,真正学习的人,他们其实内心非常之坚定。他们还是在治学啊,包括钱穆先生在那个时候写出了《国史大纲》,还有很多其他的研究的学者,在这种遇到了灾难,包括天灾,包括人祸降临的时候,自己内心非常淡定。淡定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个“天生德于予”。如果桓魋你不太了解,你就看一下日本人,当时侵华的日军,哎,你就可以把这个很好地理解了。

上天既然生我们,有这个德,这个“德”我们讲过,是和“道”相应的。上有天道,下有人德。在人来讲呢,人有人道,那自然人也要有品德。我们的身体它不是仅仅作为一团肉来存在的,它和天道是相合的。由天道才能生出不能和天道,或者说不能和上德相分离的这个身体。这个和我们在不学习阴阳的时候经常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一致的。大家慢慢通过学习中医就会了解,其实这里面所讲的道理是很深刻的。你平常认识东西的时候,你总认为身体就是身体,身体生病就是身体的问题,怎么会和思想挂上钩呢?你压根不往那个地方想,但是通过学习你慢慢明白,其实这两者分不开。就像这里所讲的“天生德于予”,这个“德”我们以前讲过,就是得道,或者说阴德。我们讲“阴成形,阳化气”。在这里“阴”是指我们具体的身体,以及承载我们人本身的品行品德的载体吧。这两者从来没有分开,而人和天地也从来不曾分开。

桓魋心想,我把你的树砍掉了,那你不就没有证据了吗?那孔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就是把我杀了,生我的这个德、生我的这个道都是那里的,你根本拿我没有办法。但作为普通人来理解,你人都被杀了,怎么还拿你没有办法?我们普通人的问题在于说,你这个人都被杀死了,那你怎么还能说和你没什么事儿呢?如果是普通人讲说,把这个人杀了,你还能说对自己没有什么事吗?那如果在这里来讲,如果是把这个“人”杀掉,这个“我”,生我之德,生我之道,“天生德于予”的这个“予”,在古文当中就是指“我”的意思,“桓魋其如予何?”的“予”也是指“我”的意思,你能把我怎么样?天生德于我,哎,恰好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呼应。

我们讲到过这个德道,和我们的身体是相关的。我的身体承载的有什么呢?有我的精神和品格品质。既然我这个身是有天意在的,桓魋所做的事情,他即便把我的身体杀掉,我杀身正好成仁。这个事情后来有一个明证,是谁呢?是文天祥。等到忽必烈非要去让他当宰相,他就求速死,快点杀了我,杀了我正好成仁。最后也终于成就了这样的一个事。

讲到这里,我们就得说,普通人听到这句话呢,多半来讲是不太好理解,也不太好受益的。但是总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鉆过这条缝儿的。鉆过这条缝去看什么东西呢?去明白什么道理呢?就是子贡曾经所讲过的,“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在岳麓书院进了门以后,有一块匾额写着“学达性天”。

这句话上次本来准备讲,就是因为它里面有很重要的含义在。虽然很难讲,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讲是非常之重要的。对于有的同学来讲,说不定这把钥匙就已经开了那个锁了。那我们就要朝着这个方向试一试,尝试开一下那个榆木做的锈锁。如果开了的话,普通人又要问,那有什么好处啊?好处就是:大难临头,临危不惧。其实很多人每天都是大难临头,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一旦他知道以后,就会哭得稀里哗啦。这是为什么你要拿到这把钥匙,为什么要开这扇门的原因。

以前的解释会说,孔子有圣德、有智德。但我们这里告诉大家的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潜力。因为你认为说孔子是圣人,我成不了圣人,老把思想局限在这里,我们,肯定凡、圣是有别的嘛,你关注了这个点之后,其实它和你没有太大关系。你是圣人也罢,你是凡人也罢,其实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进入到那个门里,你能够明白“天生德于予”。

不管是什么人,他都有一个天生之德在这个人身上,他可以有自己的品德,任何一个人。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差一点的,你可能就变成了无知者。我们以前讲过说,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那你做了很多错事你都不明白,甚至于你会变成桓魋,你会厌恶那个好德,厌恶那个有德,你甚至会去砍人家的那棵树,你看到别人在学习,别人在做一件好的事情的时候,你甚至会变成历史当中所记载的桓魋,而不自知。其实你并不知道你在干什么。无德、缺德,这个只是事件带来的结果,它的原因,就是因为桓魋这个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像一只猴子,我们以前讲过的,它拿那把枪突突突扫射了半天以后,其实它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那个动作对他来讲完全没有什么意义,它并不是想杀人,或者是去干什么,它只是一种冲动而已。)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电锯人(98话)第二部深度分析,战争恶魔登场!

yoyoyo,电锯人的第二部终于来了。 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最新话的内容。 98话的标题叫做鸟与战争,官方翻译的是鸡与战争,我 ...

· 3分钟前

白鹿原上長起來的野孩子,從來不覺夏天熱

入伏以後,天氣更燥熱瞭。午後,太陽如火球一般炙烤著大地。田野裡,苞谷葉子都卷起瞭軸,門前菜地裡的辣子、茄子、黃瓜的葉...

· 5分钟前

把现代语言翻译成古风文

把现代语言翻译成古风文,超级美 1、原文:我不爱你了 古风文: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2、原文:我们结婚吧 古风 ...

· 5分钟前

民航机务论坛

民航机务论坛,抒发机务观点。 其中不少怨言,直指当前弊端。 不少金玉良言,道出其中根源。 民航良性发展,论坛渐成关键。 ...

· 8分钟前

营销理论大全

4P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Ps),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53年,尼 ...

· 1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