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荣耀,魂归尘土!曾经的一场繁华如梦,在历经数百年沧桑变迁,“敕建”墓地早已荒草萋萋,满目苍凉。
泰山之阳的金牛山南,一座矗立数百年的古茔,因一地精美石刻而引得游人常常光顾,打破了原有的森然静寂。
金牛山之阳、岱岳区满庄镇东林村与西林村之间的这座明朝重臣兵刑两部尚书萧大亨之墓,其墓地石牌坊、石人、石兽雕刻的飘逸俊美,很多石刻爱好者从各地慕名而来,伫立荒草之间,静听山风倾诉岁月变迁。
造访萧大亨墓地,缘起恢复重建金牛山云泉寺,一个秋风萧瑟,黄叶凋零的秋日午后,与泰安市佛教协会王侠副会长、泰安市孝道文化发展研究院郭院长、泰安著名民间石刻老艺术家姚德才等实地考察金牛山云泉庵遗址地形。其间王会长提议去距此不远的萧大亨墓地一看,大家正有此意,遂欣然驱车前往。
在王会长指引下约十分钟即从云泉庵旧址来到萧大亨墓。站在荒草没膝的墓地石刻间,与静静伫立了四百年的石雕相望。仿佛一段尘封的繁华往事萦绕耳畔,一个朝代,一世风云,如烟如梦……
墓地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前后共有石牌坊两座,坊高10米,宽9米,4柱3门。一对华表高11米,6棱柱体,巍然耸立,周身浮雕卷云纹,飘逸俊美,巧夺天工。两对石人对峙而立,一对石马安闲自得,一对石羊安逸恬静,一对石虎巍然犬坐。沧海桑田,静守于此数百年的石刻,带着时光的斑斑烙印,见证著风云变幻的过往。
据可以查阅到的资料,萧大亨字夏卿,号岳峰,明代泰安州放城里(今新泰市放城镇人)。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太傅兵刑两部尚书。数百年来,在泰安当地一直流传着众多萧大亨“免皇粮、智建无梁殿;进御贡,泥鳅换赤鳞;修华表、巧计斗权臣;定木桩,计移风水地;苦读书,自强成大才”等故事。 这些故事,深深影响着当地百姓,一代一代,久传不衰。
据史料记载,生于1532年,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及第,初授榆次知县,累迁户部郎中的萧大亨,因念母上书请求归养。未到家,闻母病殁。守丧结束复官,历任布政使、按察使。后巡抚宁夏、宣府,晋升为兵部侍郎,转右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召入京,晋少保兼太子太保,历任兵部、刑部尚书。致仕后1612年卒于家,入祀乡贤祠。
萧大亨墓地及石雕群是由明神宗敕令建设,派遣太常寺卿张文徽亲往泰安主持工程,由泰安知州侯应瑜等具体征办。墓于1617年(万历45年)竣工,历时六载。
2013年5月萧大亨墓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地前新立的石碑上写“肖大亨墓”,(据当地肖姓村民讲,如今的肖姓由萧演变而来)。
目前萧大亨墓碑现已不复存在,仅存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螭兽、方座“谕祭原任少傅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萧大亨妻封一品夫人刘氏”碑一通,墓地神道前后均设四柱三间歇山顶石坊,两侧各雕立有华表、武士、石虎、石羊、石马、文侍,石雕雕刻精细,物象生动。 墓地两坊门下均题刻有“敕修”。前坊上下花板题刻“褒崇旷典”、“钦赠太傅兵刑两部尚书萧公佳城”。后坊上下花板题刻茂膺天宠”,“钦赠太傅兵刑两部尚书萧公华表”。
很多人曾有个疑惑,萧大亨并非泰安人,其死后为何葬于此地?泰安文化学者周郢认为,古人在选墓地时,都要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很显然背靠金牛山的这里是一处上好的风水宝地。
西林村村主任在与记者交谈时称,萧大亨墓石雕群堪称明朝中叶石雕艺术珍品,是我国石刻建筑中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珍品,是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和雕刻技法的绝好资料。其布局合理,排列有序、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雕刻精细、和谐统一。之前墓地石雕曾被盗后追回,目前地方政府已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力度。
著名风水大师贾维宪先生指出,其实萧大亨墓地的风水不是一般的好。萧大亨墓地背后依靠的是巍巍泰山,左前方是徂徕山,右前方是东平白佛山。左右两山遥遥相对,其前方正南是我国唯一的一条自东向西倒流的大汶河,此地正处于天然的大风水圈怀抱。
当繁华褪去,一世荣光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远逝的悲喜,尘封的故事,我只能静静伫立在这荒草墓茔里探访、撷取、铭记!(文图许修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