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四平校區三好塢石橋
當時一位女性朋友說想去校園取取景拍照片,我們同時去瞭的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他倆挨著近。後來我們在同濟拍的照片要比復旦多很多,不是復旦不美,隻是同濟的浪漫很會捉我們的心。
同濟大學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並稱上海四大名校,學校的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非常出名。同濟與清華、東南、天大並稱“建築老四校”,國內外很多知名建築作品均出於同濟手筆,魔都的上海中心大廈、嘉定保利大劇院、上海交響音樂廳、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等等同濟都有參與設計。
我們那天去的是四平路1239號的四平校區,除瞭富有年代感的教學樓外,也能看到不少外形現代的建築造型。不過隻逛瞭一小部分,專註拍人,沒怎麼拍建築和風景,校門和地標都沒拍,更沒去那條爛漫的櫻花大道,可惜可惜。
同濟大學的標志性建築之一,1953年建成,是我國第一所“包豪斯”式建築,外觀簡潔典雅,平整無奇,在建築屆中被奉為經典之作,入選 “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後來查資料才瞭解到文遠樓深厚的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摘錄一段話:
文遠樓為三層框架結構,建築設計師為黃毓麟(他的早逝是我國建築界的重大損失)、哈雄文,最初作為同濟大學建築系館使用。
這幢建築從平面佈局到立面處理、從空間組織到結構形式都大膽而成功地運用瞭現代建築的觀念和方法,它的形象令人自然地聯想到“包豪斯”(Bauhaus)校舍。其手法同樣是用不對稱的構圖體現內部的功能和空間佈局,以大面積的玻璃窗顯示無承重墻的框架結構,用簡潔平整的立面突出玻璃、鋼材與混凝土的材料特點等等。
文遠樓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建造的一批具有明顯現代主義思想、觀念和風格的建築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為一個“美盲”,被樓的門窗吸引瞭,沒拍外觀,很是遺憾,補一張文遠樓剛建成時的照片——
da2133798c8f08a4cb14411e2ed24989
匯文樓
與文遠樓同時期的建築,外墻爬滿綠植,依然散發古樸典雅的氣質。
同濟學子上課和自習的地方,兩幢樓在同濟大學校門內南北兩側,對稱佈局,相向而立。紅色外墻,中式門窗,外觀簡潔勻稱,處處彰顯中國的傳統特色。
對這種復古風格的門窗非常感興趣,很遺憾,又沒拍外觀。
由於沒有提前做功課,唉,又隻拍瞭西南樓的窗戶,單純從視覺上覺得米黃色的墻、黑鐵窗加上綠綠的杉樹太好看,回來再查資料才知道那是有名的西南樓。
這幢建築確切地說叫“西南一樓”,校內還有西南二、西南三、西南十二等等,具體有多少不太清楚,均是同濟學子的宿舍。
西南樓建於1954年,由同濟大學的吳景詳和朱亞新教授設計,外觀頗有唐風遺韻。本非專業人士表示,從西南樓的屋頂和屋簷可以看出來跟在西安見過的一些建築很像。
我們去的時候大禮堂正在修整,當時並不知道這座建於1961年的大禮堂曾是遠東最大的禮堂,被譽為當時同種形式的亞洲之最,人稱“遠東第一跨”,大禮堂大廳外跨有54米,內部的視覺效果非常棒。
“無知”的人類連建築的整體和正面都沒拍。
其他不知道叫啥樓的建築——
054b558b8632a44a159bf2354da0440c
同濟還有不少現代化的樓,我一幢都沒拍,感興趣的可以親自去看看,有綜合大樓、圖書館、瑞安樓、明成樓、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C 樓、土木樓等等。
作為建築領域的知名院校,同濟大學校園內各時期建築風格的演變過程,恰似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縮影,在同濟學建築方面的專業一定美美的吧!通常一所院校的老校區,特別是歷史悠久的院校,比如有百年校史的同濟,會有古典雅致的校園風景,所以在同濟讀書本身就美美的,不管讀啥專業。
當時我和朋友在三好塢停留好久,竹林假山、小橋流水、柳榭亭臺……步步成景,拍個沒完,想必許多同濟學子也在這裡留下過身影。
58811d388391643f25148b96c4b0c366
三好塢建於1956年,由著名古建築園林專傢陳從周設計、題名,“三好”得名於“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
陳從周先生在《“三好塢”談往》中介紹瞭建造三好塢的原因和過程,當時學校師生造園的熱情很高,挖土堆山,栽花移樹,起名題字,可惜後來在浩劫中遭到破壞,即使重修之後的,先生認為“不能算什麼滿意的成績”。
那次去,好像是四五月份,同濟櫻花大道的那批早櫻開完瞭, 沒見著成片的粉色浪漫,隻在西南樓後面賞瞭一株,粉色的花和藍色的墻搭配也好看,小清新的氛圍感十足。
同濟櫻花是日本友人在同濟90周年校慶、為促進中日友好合作贈送給同濟大學的,種植在愛校路上,現在已是知名的櫻花大道,每年的三月中下旬盛開,觀賞的遊人絡繹不絕。
近兩年好像因為疫情未對校外人員開放。疫情快點徹底過去吧,好讓大傢赴一場爛漫的同濟櫻花之約。
相比櫻花,杉樹林的知名度就沒那麼高瞭。到瞭秋天,變黃的杉樹林也是一道非常美麗的景觀。
同濟的杉樹又高又密,夏季遮陰,秋天適合拍片,隨手一框,都能表達出秋天的那股味道。
我和朋友匆匆逛瞭同濟大學的一小部分,好在最後鬼使神差地找到同濟大學校史館,增加瞭學校歷史的瞭解,參觀的朋友們不要錯過這一站。抱歉,還是沒拍照片。
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傢“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傢“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高校。學科設置涵蓋工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個門類,設有29個專業學院,11傢附屬醫院,13所附屬中小學。有四平路、嘉定、滬西和滬北等4個主要校區,占地面積約2.56平方公裡,校舍總建築面積184餘萬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455萬餘冊。
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08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1949 年5 月上海解放,1950 年下半年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及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不再稱“國立同濟大學”,直接稱“同濟大學”。
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同濟”當時寓意德國人與中國人同舟共濟,“同濟”二字從德語“Deutsch(德意志,德國,德語)”在上海話的諧音而來,意蘊合作共濟。
同舟共濟
同濟大學校門(正門,四平路1239號)、毛像(毛澤東塑像)、國立柱、圖書館、瑞安樓、大禮堂、129禮堂、校史館、衷和樓、文遠樓、西南樓等。
《地道風物》曾經發佈過同濟的大片,這些地標基本在內瞭,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來看看,文章叫《同濟大學的浪漫,憑什麼“征服”上海灘?》
同濟大學是一所能讓你欣賞到建築建築之美的中國高校,一幢幢老建築在新時代依然湧動不竭的生命力。
誰說工科生沒有情懷和浪漫,那就在春天帶她去同濟看櫻花,秋天去看杉樹林,而三好塢,一年四季都有賞不完的景——春有流水潺湲,夏有榴花明媚,秋有笛聲清越,冬有細雪紛飛。
後記:上一篇去瞭交大的閔行校區,與同濟大學四平校區的風格完全不同,這和前者是新校區,後者為老校區也有一定關系。當然,各所高校均有各自獨特的內涵氣質和精神情懷。遊覽之前,對同濟大學的建築有所期待,果不負所望,校園環境和風光完全在對工科院校固有印象的建設之外,也太能俘獲人心瞭吧~~接下來的一篇還是一所工科類院校,下次見——
(報告出品方/作者:開源證券,諸海濱,趙昊)1、公司情況:深耕智能終端產品,2021年營收上漲39%1.1、發展歷程:成立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