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幾篇文章借助電腦工作的原理“輸入——處理——輸出”對記憶進行一次形象的闡述,其中記憶輸入的關鍵理念覺察力可以讓我們提升我們對世界的眼界,處理中的關鍵概念記憶組塊可以讓我們隨心所欲的去構建自己的過往所知所學;然而,這些都不足以讓我們真正的成就自己。因為不管是覺察力還是組塊還是下面要講到的刻意練習都建立在我們對事物最初始的感覺,也就是我們的第一次邁出的那一步,即行為知之始。
下文圍繞三個人的提出的核心技能進行闡述:
這三個核心技能分別是
2012年,加拿大人Scott H Young用一年的時間自學完成瞭MIT公開課上正常情況下需要四年才能修完的電腦科學的33門課程,並最終通過瞭所有的考試。在分享其學習方法的時候,他提到瞭費曼技巧,從此,費曼技巧進入瞭公眾的視野。
這要從費曼說起。費曼,全名理查德·費曼,美國著名物理學傢,於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在沉迷與他的物理事業的同時,他還熱衷於教育事業,喜歡向人們深入淺出的講解艱深的物理知識。
網上盛傳著各式各樣的費曼技巧,實際上目前費曼本人卻從未提出過自己的有此技巧,這可能隻是個方法論借費曼本身進行歸類吧。
08e53450d48043e0f8bb6dd980ab3068
隨著暢銷書《異類》的流行,“練習一萬小時成天才”這個口號現在是盡人皆知。也許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學傢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已經達成共識,那就是所有頂級高手都是模塊化的刻意練習出來的。刻意練習這個概念是認知心理學傢艾利克森(Ericsson)提出的,具體的概念和方法論在其大眾讀物《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中均有提及,這裡對刻意練習的特點進行簡單的概括:
1、逃離自動化行為,挑戰恐慌區
科學傢們考查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訓練,發現在同樣的練習時間內,普通的運動員更喜歡練自己早已掌握瞭的動作,而頂尖運動員則更多地練習各種高難度的跳。普通愛好者打高爾夫球純粹是為瞭享受打球的過程,而職業運動員則集中練習在各種極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練習不是為瞭完成運動量,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大部分人在練習的時候,就是一直重復某件事情,這麼做的確是熟練某件事的第一步,但熟練之後,若仍隻是不斷地重復,技能的提升將相當有限。在刻意練習中,第一步就是要去覺察自己已經熟練且相當自動化的行為,並尋找那些自己不擅長的,並努力把那些自己不擅長的,變為擅長。
2、制定可量化的目標
在體育和音樂訓練中,比較強調“分塊”練習。首先你要把整個動作或者整首曲子過一遍,看專傢是怎麼做的。然後把它分解為很多小塊,一塊一塊地學習掌握。在這種訓練中一定要慢,隻有慢下來才能感知技能的內部結構,註意到自己的錯誤。在美國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學校裡,甚至有禁止學生把一支曲子連貫地演奏的要求,規定如果別人聽出來你拉的是什麼曲子,那就說明你沒有正確練習。
定義目標中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該目標是否具備可檢查的量化標準,拿學英語來比方,大目標設立的是“自己可以和老外流利的對話“,而最後歸結到可量化的小目標可能就會包括“每天背30個單詞”、“每天翻譯一篇500字以上的英文文章”等。
3、不同階段尋找不同的督導
書中將人分為四個階段,產生興趣(業餘)——變得認真(專業)——全力投入(專傢)——開拓創新(明星),而每個階段對應的督導師都應不同,要明確的知道自己在哪個階段,應該找什麼樣的督導合適。
督導的目的是有四,一是監督你完成每日的刻意練習;二是指正你實際演練過程中的錯誤,並演示正確的方法;三是協助你制定刻意練習的計劃;四是為你實施有效的獎懲反饋機制。
知行合一這個詞是在陽明心學中的根基,那麼王陽明是如何定義知與行的呢?
陽明指出:“如今苦苦定要說知行做兩個是什麼意?某要說做一個是什麼意?若不知立言宗旨,隻管說一個兩個,亦有甚用!”(《傳習錄》上,《全書》一,第38頁)可見,瞭解知行合一說提出的目的對於理解知行合一的特點、側重、作用等都有重要意義。
第一,陽明答人問知行合一時說:“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隻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既是行瞭。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念克倒瞭,須要徹底徹根,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傳習錄》下,《全書》三,第75頁)
所謂“一念發動既是行”,從“知是行之始”方面來看,是陽明知行合一學說的一個和邏輯的推論,既然意念、動機被看做整個行為過程的初始階段,在這個意義上意念之動既是行。如果“一念發動是善,既是善”瞭,那麼人隻停留在意念的善,而不付諸社會行為,這豈不是王陽明所批判的“知而不行”瞭麼?可見“一念發動”隻是其一。
第二,由上可知,“一念發動”並不能完全體現知行合一學說的立言宗旨,事實上,陽明更強調知行合一是對於朱學“知先後行”的批判意義。陽明說:“知痛必已自痛瞭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瞭,知饑必已自饑瞭,知行如何分得開。”(同上)又說:“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後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路岐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豈有不待身親履歷而先知路岐之險夷者邪?”(《答顧東橋書》,《全書》二,第53頁)。
一個食物,先要知道確實能吃,然後才吃;一條道路,必先知道確實可行,然後才行。這不就等於廚師必須先背誦一遍菜譜,再照本烹飪;棋手必須先全盤考慮一下所有相關的棋路和規則然後再走出正確熟練的一步。所以很多智力行為的完成並不預先形成規則,人們完全可能在尚未考慮任何規定他們怎樣做某些事的命題的情況下來做這些事。
正如自古以來都是:“先有成功的實踐,後有總結實踐的理論。”
所以這樣說來知行合一的道理很簡單,當我們想去學習遊泳的時候,行就開始瞭,隻不過從下水的那一刻起,我們才真正進入到知行合一的循環。
最後用李笑來的 「學習,學習,再學習」 作為此系列文章的結尾
第一個學習是動詞,第二個學習是名詞,第三個學習依然是動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