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瞭教師節改為孔子誕辰的新聞,給反對的人點瞭贊,再簡單說兩句。
指望某種程度的封建文化復蘇,來對抗“自由思想入侵”可能是最大的版本陷阱。
封建文化背後是宗族,法條這類“強制力”在維持,維持封建“強制力”的東西又是農業社會生產關系帶來的權力結構。
一些男性反對封建給女性的枷鎖,這當然是對的,但他們反瞭傳統,自己不但不趕緊現代化,卻幻想維持文化上的“軟傳統”,那可不是死無葬身之地嗎,不宰你宰誰?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是問路人覺得哪國男性最理想,視頻裡唯一一個穿漢服的女性張口就是批評國男贊揚外男的經典女權言論,和女權對過線的朋友腦海中估計已經有畫面瞭,諷刺到我都不忍心看瞭。某國際文化節圖片,全都是國女和穿漢服的老外走t臺,某漢服店男模特全是白男,以上都是我親眼所見。
前兩年dy還沒火,漢服沒那麼大流量時,當時在b站看瞭一個外女穿漢服的視頻,在下面表示不合適,洋人好怪,漢服是漢人的服飾的評論,點進去看基本都是男性,反而是大量的女性表示小姐姐不要在意。
在“漢服”這一“傳統文化標簽”中,的男女態度,不得不說又微妙,又令人驚訝,又無人問津,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搜瞭一些類似的情況,發現這種情況不是偶然,這些穿著漢服的女性和遇到老外變興奮不已圍成一群的女性出現瞭某種意義上的重合,我隱隱約約感覺有一張無形的大網,構成瞭背後真正的文化結構,但我無能為力。我隻清楚一件事,任何將“傳統符號”視為某種意義上的“拯救者”的人,隻會死的很慘,隧道前的光亮是一輛火車。
自那之後我沒有搜索相關內容瞭,也不知現在有沒有變化,大概是沒有的,國男的命運確實令人心酸。
“傳統”文化失去瞭土壤,必然成為空殼,成為瞭角色扮演。
我不得不再次提到十年前潘教授的書《性之變》,潘教授在書中揶揄瞭“保守群體”一番,因為他的數據表明中國在快速的改變。
沒想到十年後的今天,文化產業上居然出現瞭某種意義上的“倒退”,原以為的兩性劇變在文化上給他們的沖擊沒有出現,這些“保守男”依然愉快的守護著自己的心靈領地。
可現實中的劇變沒有停下,好似無聲的巨浪,不停的向前翻滾,可這些“保守男”終究是連巨浪聲也聽不見瞭......
a1b8f3e08cf7b1f04d84b963ac3023ef
969aab696b9647ace7e32b1d8ef1554e
c31eb6ba7663b07414dc09247013b3b7
最後再說一些鼓勵國男的話,有意思的是,在國女身上的形象,我也在國外找到瞭。也就是說,那張令國男心酸的大網,並非國女專門針對國男的,國男並非四面圍崖無路可走。
其實瞭解一下韓流的輸出就知道,韓男已經很成功瞭,如果考慮到韓國的文化底蘊太差,和韓流作為主要文化載體的單薄,那麼韓男實際上非常成功,有以小博大的意思。但不管怎麼樣,至少是有路的。
男人的路漫長且曲折,我願意立一盞燈,作為暫放的希望,不管如何,先上路才有改變的可能。
男人如何現代化: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 PCB 表 ...
广元市是四川地级市,下辖3区4县,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广元下辖的青川县是极重灾区,剑阁县是较重灾区。2008年9月,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