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来源:最早见于南宋·严用和《济生方》
组咸与用法
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防风、白蒺藜、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主治:疥癣,湿毒瘙痒等。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银屑病,荨麻疹,毛发红糠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鱼鳞病,湿疹,干燥性皮肤病,斑秃等病症。
例如:
(1)荨麻疹
治疗56例。其中气血两虚型30例,湿热夹杂型8 例,气虚血瘀型3例,阴虚血燥型工0例,寒湿中阻型5例。5天为1疗 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第一疗程,痊愈29例,好转16例;第二疗程,痊愈40例,好转工2例。其中气血两虚型治愈27例,好转3例(《铁道医学》1988年第4期)。
(2)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本方去川芎、荆芥,加鸡血藤、夜交藤、茯神、远志治疗。结果:服药7剂,瘙痒减轻;续进14剂,痒止病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1期)。
(3)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本方加红花、白术、茯苓、夜交藤、红参治疗。结果;服药20剂,瘙痒大减,局部皮损由灰白转为淡红,面积缩小,再服7剂,皮损完全消退,局部无不适而痊愈(<辽宁中医杂志》 1987年第1期)。
(4)鱼鳞病
本方去白蒺藜、川芎、荆芥,加红花、玄参、太子参、苍术、龟板治疗。结果:服药30剂,部分鳞屑游离脱落,皮肤渐变柔润、松软,微汗,又服30剂,鳞屑消退,肤色转淡红有汗,再服六味地黄丸3个月,肤色如常,病愈(《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1期)。
(5)毛发红糠疹
本方加鸡血藤、菟丝子、丹参、苍术、白术、山药、白鲜皮治疗。结果:服药20剂后,皮疹停止发展,且开始变薄变软,续进20剂,并用此方外洗患部,40剂后皮疹大部分消失,颜色变淡。续服工0剂,临床痊愈(《陜西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6)湿疹
本方治疗。结果:服药20剂,双手掌皮肤红肿消退,丘疹小水疱渐退,瘙痒好转。随访4年未复发(《河北中医》1989年第 5期)。
(7)干燥性皮肤病
本方治疗。结果:服药10剂,鱼鳞脱落,皮肤润泽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河北中医》1989年第5期)。
(8)斑秃
治疗7例。结果:痊愈6例,脱发2—4个月,现头发全部长出,色泽黑,恢复到病前状态,停药以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无效 1例(<四川中医》1989年第8期)。
(9)老年性瘙痒症
本方加红花、钩藤、石决明,治疗病已工10余年患者。结果获愈(《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工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血虚风燥所致的缠绵日久之各种皮肤病。
方用当归、生地黄等养血活血、养阴生津,配以白蒺藜、荆芥、防风等祛风止痒,黄芪补气固表,配合当归益气生血;共奏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皮肤瘙痒、干燥或红肿,丘疹等,为其辨证要点;
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临床应用时可适当加入宁心安神之品,如酸枣仁、朱茯神、夜交藤、合欢皮、远志,或牡蛎、灵磁石、代赭石等,以增强其疗效。凡气虚者,可加党参、白术,阴虚者,加丹皮、元参;湿热甚者,加黄芩、土茯苓,寒湿甚者,加吴荣萸、肉桂,血瘀者,加赤芍、丹参。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重订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由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 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 、荆芥、何首乌 、黄耆(去芦)、甘草组成,功能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瘩瘤。
(2)《太平圣惠方》当归饮子,由当归、川芎、阿胶、豆豉、桑寄生、葱白组成,功能养血安胎,主治妊娠胎动,心烦热闷等症。 .
(3)《证治准绳》当归饮子,由当归、大黄:柴胡、人参、黄芩、甘草、芍药、滑石组成,功能清热祛风,补气养血,主治目泪不止等症。
(4)《普济方》卷三五五,当归饮子,由当归、柴胡、人参、半夏、白芍药、黄芩、甘草组成,主治妇人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搦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满疼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5)《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当归饮子,由当归、生地黄、白蒺藜、荆芥、赤芍、连翘、金银花、僵蚕组成。主治干疥,沙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