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恩怨禍及到幾代人,這種事不僅僅出現在小說中,在歷史長河中也屢見不鮮。白公勝曾得到伍子胥的教誨,後來看他的行事必定也深得伍子胥的真傳。這種勇士擅長以小博大,將生死置之度外,既令人欽佩也令人惋惜。近代民國時期這樣的勇士不在少數,他們多以古代刺客為榜樣,專門刺殺他們眼中有權勢的賣國賊。現在看來這種做法確實能解一時的痛快,改變歷史大的走向可能嗎?
楚惠王二年(前487),楚令尹子西把楚平王太子建的兒子勝從吳國叫來,授他為巢縣大夫,號曰白公。白公勝喜好軍事而且能禮遇士人,想為父親報仇。當初,太子建逃到鄭國,鄭國殺死瞭他,白公勝後來也逃到吳國,受到伍子胥禮遇。六年,白公勝向子西請求出兵討伐鄭國。子西答應瞭他,但沒給他派軍。八年,晉國討伐鄭國,鄭國向楚國告急,楚國派子西救助鄭國,子西救鄭國後接受鄭國的賄賂離開瞭鄭國,子西手下密探打探到白公勝重金求死士,子西認為白公勝地位低,不以為然。同年白公勝就和敢死的勇士石乞及一幫死士在朝堂上襲擊殺死瞭令尹子西、子綦,趁機劫持瞭楚惠王,把他囚禁在高府,想殺死他。楚惠王的隨從屈固背著楚惠王逃到楚昭王夫人的宮殿。白公勝自己登位作瞭楚王。一個月後,葉公沈諸梁聽聞白公勝造反便來救助楚國,葉公沈諸梁由都城北門而入,得到箴尹固和楚國國人的協助,打敗白公勝,白公勝因走投無路,於是自縊身亡 ,楚惠王恢復王位。同年,楚惠王因白公勝之亂時,陳國侵襲楚國,便派子西之子公孫朝率軍奪取陳國的麥子。陳國人抵抗戰敗,公孫朝於是包圍陳國。不久,楚軍滅亡陳國 ,將其劃歸為楚國一個縣。
楚惠王十三年(前476),吳王夫差強大起來,欺辱齊國和晉國,討伐楚國。十六年,越國滅亡瞭吳國。四十二年,楚國滅亡瞭蔡國。四十四年,楚國滅亡瞭杞國。楚國與秦國再次結盟。這時越國已滅亡瞭吳國,可是不能統治長江、淮北地域。楚國向東部侵占,把地盤擴展到泗水一帶。五十年,楚惠王命魯國人公輸班制造雲梯,準備向宋國進攻。後為墨子所阻止。相傳楚惠王一次在吃菜時發現有水蛭,於是就把水蛭吞食瞭,之後腹部疼痛難耐。楚令尹問楚惠王是如何得此病的。楚惠王回答說:"我吃涼菜發現有水蛭,想如果責備廚師而不治他們的罪呢?這是破壞法令而使自己威嚴建立不起來的做法,我沒有這樣做的原因是怕百姓知道。要責備並給予他們懲罰,那廚師和管膳食的人按法律都該處死,心又不忍。我害怕左右的人看見,於是就吞食瞭。"令尹離開自己的座位再次叩拜並恭賀說:"我聽說天道是沒有親疏的,隻幫助有德行的人。君王具有仁德,靠天的幫助,病不會造成傷害。"當天晚上,楚惠王方便時排出瞭水蛭,同時患有多年的心腹積塊的病也全都痊愈瞭。五十七年(前432),惠王逝世,兒子簡王中即位。
簡王元年(前431),向北攻打滅亡瞭莒國。八年,魏、韓、趙成為諸侯,歷史進入東周戰國時期。二十四年,簡王逝世。兒子聲王當即位。楚聲王六年(前402),強盜殺死瞭楚聲王,楚聲王沒有定誰為繼位者,公子熊疑與公子定爭奪王位,熊疑勝出,是為楚悼王,公子定逃到魏國。楚悼王二年(公元前400年),三晉聯軍大破楚軍於乘丘。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國攻打韓國,奪取瞭負黍。
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三晉聯軍又來報復,大敗楚師於大梁)、榆關。楚國不僅丟失瞭這兩處重要的戰略要地,連楚國侵占鄭國的大梁等地也被魏國奪去,弄得楚國無法招架,隻得"厚賂於秦",請求秦國援助,秦國於是出兵攻占韓國的六邑,三晉便轉而對付秦國,這樣才減輕瞭楚國的壓力,不就秦國也被打殘。三晉見秦楚聯合,便轉而拉攏齊國,從此三晉與楚的矛盾也就更尖銳、復雜,因而對楚構成瞭極嚴重的威脅。
面對崛起的三晉,楚國接連戰敗。不久,齊國也被三晉擊敗。各國意識到變法是強國的一個重要途徑,各國開始效仿魏國,招攬人才,推行變法。楚悼王極想推行變法,富國強兵。更令他傷腦筋的是,沒有一個能替他分憂辦事的大臣。於是想指望楚國貴族,當時楚國的權力,全在屈、景、昭三傢大貴族手中,已經傳承瞭好幾代,根深蒂固。變法的目的多在於集權,貴族怎麼可能放棄手中的權力。他們依仗權勢,連楚悼王有時也要讓他們三分。楚悼王一方面羨慕他的先輩都有賢臣輔助;一方面也在積極尋訪和物色人才,希望能找到孫叔敖那樣的人才來輔佐自己。他為此物色瞭多年,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正當他熱切盼望人才的時候,吳起受到排擠來到瞭楚國,對楚悼王來說,真是喜從天降。因此,楚悼王用隆重的禮節和最高的規格接待瞭吳起。
楚國自稱是火神祝融的後代,因此中原人以龍為精神圖騰,而楚國以鳳凰為精神圖騰。楚國雖然一直在融入中原,但很多習俗還有很多不同,比如楚國人都是夜晚祭祀祖先,而中原多是特定的日子在白天祭祀祖先,諸多禮儀的不同造成中原各國都稱呼楚國為“南蠻”。再有魏國李悝變法時魏國眾多功臣都是平民出身,貴族少,變法阻力少,而楚國少數民族多,貴族勢力大。註定瞭吳起變法不會一帆風順,也預示新楚王繼位後,吳起的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