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们讨论最多的、对社会影响最大的热点应该都会是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最初在我们每个人听到时都是无端的愤怒,为什么要把残忍的手伸向那些纯真、可爱的孩子们。看到这个事件发生后,我想只要有孩子的家长应该都会心有余悸,为这些涉入其中的孩子们担忧他们的健康、对将来成长的影响,为自己的孩子焦虑。曾经听一位妈妈讲过自己的经历,说是现在孩子送幼儿园是要给老师送礼的,并不是源于老师的要求,而是她担心自己不送的话,老师会对孩子不好。现在这些事件会不会越来越抹除掉家长对幼儿园的安全感,但是却又是避免不了让他们踏入社会,我们是不是可以事先做些什么,比如在那些幼儿园老师们诱导他们观念之前,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在这次事件中,我看了一位妈妈的采访,最后她讲到她的女儿也被带到了那个屋子,但是因为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也许是担心孩子会向外透漏,担心那句“我有个长长的望远镜,一直能伸到你的家里,你做什么说什么我都能知道。”并不能阻止孩子向父母寻求保护,所以只是暂定为“培养对象”。虽然这位母亲很冷静的讲完了整个过程,没有太多强烈外在情绪的表达,但是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她心中的后怕之感,如果孩子不是这样外向爱表达的性格,那是否也会遭此厄运。
性格的内向和外向是没有对错的,孩子们面对幼儿园老师难以反抗是正常的,家长应该做真正庇护孩子的大树。通过家长们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度,我还是愿意相信红黄蓝事件会有一个合适的处理结果。
性教育,在中国教育中一直是缺失的一块,似乎我整个学生生涯只有生物课的时候老师讲了一点皮毛,我妹妹也一度真的以为自己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之前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了一部《珍爱生命》的教材,很正常的向孩子讲述了生命怎么来的;讲述了性取向概念,告诉孩子们同性恋也是正常的;讲述了如何保护自己防性侵;甚至于大胆提出“选择不结婚是个人的自由”。这样的书籍本应该是社会的进步,可是却引起了部分家长的反对,认为怎么可以向孩子传输这样的知识。谈“性”色变似乎是一些传统家长的通病,但是让孩子逃避这方面的知识真的是一个好的方式吗?
不止孩子,我们长大以后人们对性知识的仍然会有偏见,会有很多人避开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不看,因为接受不了;会有人接受不了非传统的婚恋观;会有父母依旧告诉孩子们“长大你就知道你自己怎么来的了”。越是逃避,越是好奇,越是危险。
想起来我自己高中时的一个事件,当时学校有个小商店,卖一些零食,因为整个学校只有这一家小商店,下课后总是会有很多学生前仆后继的涌向那里,后来就听说有人专门趁著这个时间段在人群之中,对女孩子性骚扰。犹记得那个下午,大家都在上自习,老师们带着两个女孩子就来了教室,就是为了寻找指认那个性骚扰她们的人,最后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我很钦佩那个站在讲台向下望的女学生,她很勇敢。对于当时的我们,她不畏惧校园舆论,敢于站出来去找那个伤害自己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大家。
社会是个大染缸,什么人都有,我们要做的是趁早学会自我保护,知道哪些有毒,才能及早的避开他们。
看过一句很好的话,“如果真有一只长长的望远镜,请用它带孩子们看星星。”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淼一科技專業從事數據銷毀和電腦回收,公司提供回收空調,回收筆記本,回收電腦,回收服務器,物資回收等項目。數據銷毀可保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