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5日,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國資委為加快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所提出的經營指標體系“一利五率”。
一、相關經營指標體系回顧:
2019年,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國資委提出“兩利三率”考核指標,即“凈利潤、利潤總額、資產負債率、營收利潤率、研發經費投入率”。
2020年12月24日,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國資委表示,2021年將引入“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形成“兩利四率”考核指標體系,引導企業關註改善經營效率和發展質量,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3年1月5日,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國資委提出進一步優化中央企業經營指標體系為“一利五率”,即“利潤總額、資產負債率、營業現金比率、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
二、指標新變化:
2023年1月5日,國資委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明確指出:2023年中央企業“一利五率”指標總體目標為“一增一穩四提升”,更加註重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面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提升中央企業核心競爭力,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
“一增”,是指利潤總額增速要高於全國GDP增速。
“一穩”,即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
“四提升”,指的是凈資產收益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和營業現金比率要實現進一步提升。
三、指標變化說明:
從“兩利四率”到“一利五率”變化
1、數量均為6個,數量上沒有變化
2、將“凈利潤”改為“凈資產收益率”,即ROE,其本身為效益指標,比凈利潤指標更合理;實踐中,雖然國資委在考核時的重點是看其增長率,但凈利潤增長率與利潤總額增長率是重復的,分開考核意義不大。ROE與資本市場的評價標準更加接近,尤其適合投資者理解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
3、將“營業收入利潤率”改為“營業現金比率”,營業現金比率指標剔除瞭應收賬款的影響,反映瞭企業的收入質量水平。有助於國有企業“兩金”中應收賬款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原“營業收入利潤率”是考察多少營業收入轉化為利潤,雖然是效益指標,主要是考察成本控制能力,體現不出收益質量,企業可能是表面上盈利能力不錯,但實際上是一堆“爛賬”,或者是在收入確認政策方面做瞭點手腳,賬面看上去很好。
四、什麼是“一利”?----利潤總額
定義: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全部利潤,即企業的“稅前利潤”。
公式: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說明:企業的利潤總額,主要由營業利潤和營業外凈收支(營業外支出抵減利潤)兩部分構成。其中,營業利潤,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產生的利潤,是企業主要經營業務的獲利;營業外凈收支是主營業務以外取得的利潤,表現為偶然性和不可預見性。
五、什麼是五率?
1、資產負債率
定義:用以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以及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標,通過將企業的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相比較得出,反映在企業全部資產中屬於負債比率。
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說明:資產負債率表示公司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負債籌集的,該指標是評價公司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同時也是一項衡量公司利用債權人資金進行經營活動能力的指標,也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2、營業現金比率
定義:是指經營現金凈流入和投入資源的比值。
公式:營業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入/營業收入*100%(營業收入包括營業收入和應向購買者收取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說明:營業現金比率該指標反映企業銷售質量的高低,反映主營業務收入中獲得現金的能力,該指標排除瞭不能回收的壞賬損失的影響;通常越高越好,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背後現金流量的支持程度也越高。反之,營業現金比率低,說明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雖然高,但是實際上現金流量的支持程度很低,很大一部分當期收入形成瞭應收賬款,成瞭企業的債券資產。
3、凈資產收益率
定義:是指企業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反映所有者權益所獲報酬的水平,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又稱股東權益報酬率/凈值報酬率/權益報酬率,簡稱ROE。
公式: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平均凈資產=(年初凈資產+年末凈資產)/2
說明:該指標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公開發行股票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可按公式計算:
(1)凈資產收益=凈利潤/年度末股東權益*100%
(2)ROE(杜邦公式)=凈利潤/凈資產=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財務杠桿)
4、研發投入強度
定義:是指企業用於投入研發的經費占營業收入的占比。
公式: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支出/營業收入*100%=(本期費用化研發支出+本期資本化研發支出)/營業收入*100%
說明:研發投入強度是衡量一個企業在研究、創新上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的指標;但必須註意,不同行業、不同業態的企業之間不能直接互相進行比較,因為不同行業之間營業收入結構的構成差異性非常大。
5、全員勞動生產率
定義:是指全體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
公式:全員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總值/從業員工人數
說明: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袁野:優化中央企業經營指標體系 推動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國資報告》 發佈時間:2023-01-31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國資委將中央企業2023年主要經營指標由原來的“兩利四率”調整為“一利五率”,提出瞭“一增一穩四提升”的年度經營目標,推動中央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加強經營指標引領對推動中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發揮瞭積極作用
近年來,為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國資委探索建立瞭中央企業經營指標體系。2020年,首次形成“兩利三率”指標體系,包括凈利潤、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率、資產負債率和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021年,為引導中央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瞭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完善為“兩利四率”。2022年,針對“兩利四率”指標,進一步提出“兩增一控三提高”的總體要求,並通過預算管理和業績考核等工作將指標分解到每一傢中央企業,統領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
從近幾年實踐看,“兩利四率”指標體系在引導和促進中央企業落實國傢戰略任務、增強創新能力、提高盈利水平、防范重大風險等方面取得瞭明顯成效。一是實現瞭“量”的不斷壯大。截至2021年末,中央企業資產規模達到75.3萬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0.2%;營業收入從22.3萬億元增長到36.3萬億元,年均增速5.6%,高出同期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年均增速2個百分點,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央企業上升至47傢。二是實現“效”的持續提升。2012—2021年,中央企業凈利潤從9203.4億元增長到1.8萬億元,年均增速7.8%;利潤總額從1.3萬億元增長到2.4萬億元,年均增速7.5%,高出同期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年均增速3.6個百分點。三是實現瞭“質”的穩步改善。中央企業2021年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6.8%,比2012年提高1.8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69.4萬元/人,年均增速6.8%。截至2021年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穩定在65%以下,圓滿完成瞭國務院常務會議下達的降杠桿目標任務。
特別是去年以來,中央企業全面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積極應對“三重壓力”挑戰,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紮實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2022年利潤總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5%、5%;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保持穩定,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資產負債率控制在65%以內,營業收入利潤率保持在較好水平,全年有望完成“兩增一控三提高”目標任務。
進一步調整優化經營指標體系,對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黨的二十大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的首要任務,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瞭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等一系列重點任務。為全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聚焦提升核心競爭力,聚焦實現高質量發展,聚焦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國資委在總結近幾年工作成效基礎上,結合國資央企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對中央企業經營指標體系進行瞭優化調整,將“兩利四率”調整為“一利五率”。
一是用凈資產收益率替換凈利潤指標。原有的“兩利”指標中,保留瞭利潤總額指標,主要考慮利潤總額包含凈利潤和上繳稅費,能直觀反映為社會創造的價值。同時,利潤總額也是勞動生產總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直接體現對GDP的貢獻。中央企業要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長以支撐GDP的增長。對於與利潤總額較為同質化的凈利潤調整為凈資產收益率,主要考慮凈資產收益率能夠衡量企業權益資本的投入產出效率,反映企業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體現瞭國資委履行保障出資人權益、防止國有資產損失的法定職責,體現瞭國資委作為出資人對中央企業資本回報質量的要求,符合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導向,有利於引導中央企業更加註重投入產出效率,加大虧損企業治理力度,加快“兩非”“兩資”剝離處置,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提升凈資產創利能力和收益水平。
二是用營業現金比率替換營業收入利潤率指標。這兩個指標的分母均為營業收入,但營業收入利潤率的分子為營業利潤,營業現金比率的分子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營業現金比率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結合,實現瞭財務三張主表的緊密耦合,體現瞭資產負債表觀、損益表觀與現金流量表觀的統一融合。考核營業現金比率主要是為瞭體現國資委“要有利潤的收入和要有現金的利潤”的監管要求,有利於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有利於推動中央企業在關註賬面利潤基礎上,更加關註現金流的安全,更加關註可持續投資能力的提升,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經營業績的“含金量”,真正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三是繼續保留資產負債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從近年監管實踐看,國資委堅持對資產負債率的考核很好地約束瞭部分企業盲目擴張的沖動,因此要繼續堅持對資產負債率的約束。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指標反映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幾年在鼓勵科技創新、推動技術轉化、促進新型產業發展方面發揮瞭積極作用,也是解決創新能力不足的重要抓手,需要繼續堅持並加大投入強度。下一步將加大對研發經費投入效果的後評價和考核,提高投入的效率和效益。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主要衡量勞動力要素的投入產出效率,綜合反映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社會貢獻,部分中央企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要通過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發揮廣大員工的價值創造能力,從而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穩步提升。
國資委將從2023年開始試行“一利五率”指標體系,後續還將根據實踐情況不斷完善。總的來看,此次從“兩利四率”到“一利五率”指標體系的調整,雖然幅度不大,但基本形成瞭一個更加嚴謹、更加科學、更加成熟的體系。一是堅持系統觀念。"一利五率"指標相互銜接、有效貫通,既強調經營效益的合理增長,也強調發展質量的有效提升,實現瞭規模和速度、質量和效益、發展和安全的有機統一。二是堅持守正創新。“一利五率”是對原“兩利四率”指標的繼承和發展,既鞏固瞭“兩利四率”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又突出瞭新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要求,實現瞭繼承中發展,鞏固中提升。三是堅持問題導向。“一利五率”指標體系的調整優化,重點針對當前部分中央企業存在的回報水平不優、盈利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創新能力不足等短板,著力於推動中央企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通過引入凈資產收益率和營業現金比率,從根本上引導企業增強自生能力、積累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四是堅持底線思維。"一利五率"體現瞭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導向,通過強化研發投入,推動科技創新,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和產業鏈"斷鏈"風險;通過對負債率和現金流的約束,引導企業增強風險意識,加強風險防控,提升抵禦風險的能力,有效應對“黑天鵝”“灰犀牛”的沖擊。各中央企業自覺將"一利五率"與本企業發展戰略進行深入融合,以"一利五率"目標統領企業生產經營工作,通過"一利五率"指標的持續改善提升,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著力抓好2023年度“一利五率”目標任務落實落地,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貢獻央企力量
2023年中央企業"一利五率"指標總體目標定為“一增一穩四提升”。“一增”是指利潤總額增速要高於國民經濟增速。2023年中央企業應繼續將利潤總額和勞動生產總值與國民經濟增長目標有效銜接,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工作,確保完成國資委下達的經營目標,力爭取得更好業績,在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上勇挑大梁。“一穩”是指資產負債率穩定在65%左右。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65%以下”調整為“穩定在65%左右”,主要考慮當前既要保持中央企業穩健的財務結構,又要支持企業在經濟復蘇中加快結構調整,加大戰略性投資力度,為轉型發展提供必要的融資支持。為此,國資委下一步對負債率管控將堅持“有保有壓,總體穩定”原則,對處於戰略投入期且本身負債率較低、風險可控的企業可以允許負債率適度合理上升,但對負債率高於警戒線和管控線,且投資方向不符合主業實業要求、投資管理水平較差的企業還要堅定不移壓降負債率。“四提升”是指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要實現進一步提升。這幾個指標都是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所在,也是短板所在,要堅持不懈、持續改善提升。
國資委將根據“一增一穩四提升”的總體目標,對中央企業2023年度預算目標進行嚴格審核並逐戶分解批復,還將與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工作緊密掛鉤銜接,確保經營目標責任落實到位。在各企業具體目標確定和審核中將充分考慮行業差異、發展周期等因素影響,做到實事求是,確保客觀公正。中央企業應按照“一增一穩四提升”總體目標,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確定年度經營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並將工作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級子企業,確保目標分解到戶、責任落實到位。要統籌平衡好“一利五率”指標之間的關系,做好測算,確保規模和速度、效益和質量、發展和安全的統一協調,把握好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將經營目標與戰略規劃、預算管控、財務監管、業績考核、審計監督等工作緊密銜接,實現閉環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推動“一增一穩四提升”的總體目標落地,2023年國資委將圍繞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在財務管理方面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全面預算為統領,落實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責任。中央企業應建立完善預算管理工作組織機制,通過優化全面預算管理的組織形式,形成以預算目標為中心的責任體系,加強全員、全方面、全過程管理,切實抓好預算工作內部協同,切實提高預算投入有效性,優化資源配置導向性,增強風險管控約束性。
二是以司庫體系為抓手,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能。中央企業應高質量推進司庫體系建設各項工作,確保2023年底前基本建成“智能友好、穿透可視、功能強大、安全可靠”的司庫信息系統,確保資金安全高效運營,同時借助先進信息技術和算法模型,深入挖掘數據價值,有力支撐科學決策和戰略落地。
三是以財務決算為重點,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管理根基。國資委堅決整治財務信息作假問題,2022年專門組織開展中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鞏固提升專項行動,加大對決算審計機構的處理懲戒力度。中央企業應切實履行會計信息質量的主體責任,以財務決算工作為切入點,持續健全完善會計信息治理控制機制,不斷夯實會計信息質量。應以“釘釘子”精神強化審計和財務決算審核等發現的各類問題整改,做到全程督導、真改實改,以問題整改推動基礎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
上一篇
1、從形狀辨別Dior 30 Montaigne迪奧蒙田包真假Dior 30 montaigne包的主體為盒形,與任何經典手袋一樣,具有流暢,流線型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