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重刷偉大的教育傢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下面是一些摘記,摘記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
原文:教育天賦的基石——就是深信能夠成功教育每一個兒童。我不相信有無法糾正的兒童、少年、青年。要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世界的大門才剛剛為他們開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我們要避免壓制、毀壞、摧殘小孩子身上的美好、善良和人性。
感想:很多時間,教育就是一種信念。你覺得這個孩子行,你所做出的教育行為肯定積極的。但是如果你覺得這個孩子不行,那麼你的教育行為可能是消極的。所以在教育生活中,你看待孩子的視角很關鍵。
原文:我曾說過上千次,直到死也還會說,教師與孩子相互間的善意是最細的線,它可以把心串聯起來,通過它,人們不需要語言就能相互理解,也能感受到對方最細膩的心理活動——請註意,這在教育工作中尤其重要。多年的學校教育工作使我堅信,如果我善待孩子,培養他們的善良,那麼他們會體諒我的心臟、我的神經,當我心情不好時,當我感到困難甚至說不瞭話時,他們也會理解我。當感受到我心情沉重時,孩子們會理解我的狀態,甚至會很小聲說話,避免發出噪聲,努力在課堂上和課下給我更多的寧靜。我親愛的同事,這樣相互感受對方的內心,學會讀懂一個人的心理,是保障我們健康的無窮無盡的源泉。
感想:班級管理中有一個零和效應,大致講班級裡面有好的學生就必然存在不足的學生。零和效應,放在師生關系上,則是老師適當示弱,學生則會強大起來。老師越是強大,孩子可能越是弱小。示弱、請求學生幫助,是一種非常好的策略,班主任越是偷懶,學生自主性可能就越強。
原文:圖像的直觀化同時也是智力自我開發的手段。在二三年級,我的學生總是會把算數本一分兩半:左一半用來解題,右一半用來記錄習題的直觀圖和草圖。在解題前學生會把題畫出來。學會把題用圖的形式畫出來,意味著,完成瞭從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化。起初孩子會畫實物(蘋果、花籃、書、鳥),而後過渡到畫草圖,並用方塊、圓形等表示這些事物。我特別關心的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是如何把題畫出來的。如果沒有掌握這種方法,他們未必能夠學會解題,思考問題給出的條件。如果孩子學會瞭畫題,我可以很自信地說,他們就一定能把題解出來。個別學生幾個月也沒能學會畫出習題的條件——這意味著他們不僅還不會抽象地思考,也不會通過“形狀、聲音、顏色、觸感”來思考,需要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而後逐漸轉入抽象思維。
感想:低段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大量的直觀模型。老師、傢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能不能把一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起初是實物,後來是畫圖。從一年級開始,就開始滲透畫圖策略,上課的新授探索,讓學生畫一畫,課後也有一些主題畫圖活動。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