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是充斥著大大小小的選擇,大到擇校、擇業、擇偶,小到今天穿什麼、晚飯吃什麼,等等。問題是如何才能在眾多的選擇中做出最好的選擇呢?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弄明白選擇背後的心理機制。心理學傢多拉德和米勒認為人類的反應趨向有兩類,即個體希望能夠積極參與的趨向;另一個是回避趨向,即個體希望回避的趨向。
據此,他們將沖突分為四類,分別是雙趨沖突、雙避沖突、趨避沖突以及多重趨避沖突(此外,勒溫的沖突理論也與此相似)。下面分別用生活實例加以說明:
公益在線免費心理咨詢來訪者招募中..... 數位心理專傢在線為您解答困惑 擅長范圍:情感挽回、婚姻問題、學習問題、人際關系、環境適應、青少年兒童問題,個人發展、情緒問題、情感問題、自我意識、心境障礙、神經癥狀、性困擾、心理危機等。需要免費咨詢請在我的主頁個人簡介處或主頁背景查看哦
雙趨沖突又稱接近—接近沖突,是指個體同時面臨的兩個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標進行選擇時所產生的的沖突。即: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二者不可兼得。
比如一個大四學生既想考研又想考公務員,但時間、精力都有限,隻能選擇其中的一個。內心活動是既想...又想...,是兩個都想要的。
雙避沖突又稱回避—回避沖突,是指個體對同時面臨的兩個具有同等強度的否定性目標進行選擇時所產生的沖突。比如古語雲:"前有狼,後有虎",兩者都是自己不想面對想要逃離的。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這樣的境況,比如生病的時候既不想吃藥也不想打針,又如在職場中既不想站隊又不想被排擠。內心活動是既不想...又不想...,是兩個都不想要的。
趨避沖突又稱接近—回避沖突,是指當某一目標物對個體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時個體所產生的沖突。
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想著找一份錢多又離傢近的工作,但事實上一份工作是薪資高但是離傢遠,另一份工作是離傢近但薪資低。
工作隻能選擇其中的一份,接受這個就得拒絕另一個,每份工作中既有自己所希望的也有自己所不希望的部分。再如爬山途中天公不作美,爬到半山腰的時候下雨瞭,想回去吧後面人太多太擠,不好往回走,往前走吧還有挺遠的,路也不好走還又餓又累。內心活動是想要...但是...,是一種進退兩難的抉擇。
多重趨避沖突又稱多重接近—回避沖突,指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目標各自對個體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難以抉擇時,導致個體產生沖突。
相信絕大多數打工人都糾結過一個問題:是留在一線大城市繼續發展還是選擇離開,回到老傢——那個十八線小縣城?
在大城市中教育、醫療資源豐富、機會多、薪資也高但是壓力很大,還背井離鄉,始終沒有歸屬感,又不得不面臨買房、買車、落戶、上學等問題;在小縣城相對來說教育、醫療資源並不太多、機會也少、薪資也低,但是可以待在父母身邊,壓力也不大,甚是安逸。
內心活動是想要...但是考慮A因素...B因素...C因素又怎麼樣,比前三種更加復雜同時也更難做出選擇。
86b1392e70250cab6c0fa44259118871
弄明白選擇的實質後,還需掌握好選擇的原則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具體有以下原則:
f9455aff76fd808d8430bb5d093c3bee
說瞭這麼多,那具體要怎麼做呢?
簡言之——
在多種矛盾、沖突中不知道如何做選擇時,可以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自己的初心是什麼?可以一條條寫出來、記在小本本上,方便自己整理,也或許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再次翻出來還記得當初自己的想法,留作記憶!
世界很大,我們很小,選擇太多,有時候真的是無從下手。這時候需要權衡利弊,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重大抉擇時。
我們在面臨新鮮的事物時總是一邊充滿瞭好奇一邊又有點擔心和畏懼,其實可以大膽試一試,原本就不屬於自己的又何必害怕失去呢?去嘗試一下哪怕最終結果不盡如人意也多多少少總會有些收獲的。
最後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以有所啟示、有所感想、有所行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也同時謝謝你的觀看和支持,我也會繼續努力的!我們都在做自己的路上行走著,一起加油呀!
- END -文章 | 整理自網絡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如果你不註意防范,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就會增加。傢裡衣物總是晾不幹,被子濕漉漉的,地板和墻面滿是水跡,空氣中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