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修道運動遍及人類各種文明,修道運動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修道士是人類文明中的特殊群體,偉大的修道士對人類的思維活動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修道士離群索居,住在深山的洞穴中,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莊子把修道士稱之為“巖穴之士”。修道士的心中唯一思考的就是宇宙之道,萬物的本原。哲學傢與修道士不同,前者是世俗社會的一部分,有自己的名利追求,是“方內之士”。

後者是“方外之士”,不是世俗社會的一部分,對世俗的名利完全沒有概念。他們整天冥想、禪定,處於深思維中。沈一貫《老子通》註:“此善形容有道氣象也”,就是老子此章非常細致的描繪瞭遠古修道士的“氣象”。《道德經》第十五章稱為修道士章,描寫瞭中國古代的修道士,這是極為罕見的記載。

第十五章經文

第一段:

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qiǎng)為(wèi)之容:

第二段: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混(hún)兮其若濁;

第三段:

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第四段: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一段經文:

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這八個字頓超千萬文字,是三法印的骨髓。得三法印,死去也會活來。古之善為士者就是遠古的修道士,老子用八個字來形容:“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古之善為士者”一句,帛書乙本寫為“古之善為道者”。老子說法可能有多種表述,意思相同,士就是修道士。人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這個世界有多深?沒有人知道,正像宇宙有多深沒有人知道一樣。大腦直徑18.5公分,在這18.5公分的大腦中集中瞭多少神經回路,多少毛細血管!多少玄妙!人工智能專傢對這個18.5公分的大腦驚嘆不已。雖然人與人之間從生物學上看差距不大,但修道士的精神世界和世人的精神世界差距無法用語言表達。

陸九淵說:“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這是對老子“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的解讀。那些想從生物學上得到修道士“微妙玄通,深不可測”的玄妙境界的新一代“智者”無疑會空手而歸,這是道體之妙。宇宙有多深,妙境界比它更深;宇宙直徑有多大,妙境界的直徑更大。“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天下莫大於18.5公分,而宇宙為小。這是超11維度的問題。

為宇宙空間之大而悵然若失者有之,為宇宙時間之長而長太息者有之。唐朝詩人陳子昂說:“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偉大的詩人都體會到自我的孤獨,不能親承能夠穿透宇宙時空的證悟者是人生最大的遺憾。老子描述瞭古代偉大的修道士,後世學人多麼想出生在那個時代,有幸聆聽證悟者的教誨。

世人認為深山的修道士是孤獨的,但真正孤獨的是蕓蕓眾生。夜深人靜,輾轉反側,能夠啟迪智慧的證悟者在哪裡?什麼是“悟”?甲骨文造字的巫師真的很神奇,心+吾=悟。“認識你自己”是“悟”,思考“你從何來”是“悟”,禪宗的禪法是“念佛是誰?”“拖死屍者是誰?”心中不探索“我是誰”的人是凡夫,與悟無緣。不悟者是孤獨的,證悟者不會孤獨。

證悟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與大劫之前的前聖玄通,與大劫之後的後聖玄通,萬世如一瞬。莊子顯然超越瞭世人的孤獨,所以說:“萬世之後而遇一大聖知其解者,旦暮遇之也”(齊物論)。莊子知道他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的齊物論思想不會被當今的文化精英理解,但萬世之中必然有一個人認識其中的妙理,這個人就是大聖,聖人中的聖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世的時間就是一生。《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認為一百歲是人的正常壽命,那麼萬世就是一百萬年,這個時間太長瞭,追溯到古生物時代瞭。莊子說不長,“旦暮遇之”,剎那就相遇瞭。等待一百萬年對於詩人來說太長太長瞭,孤獨感會令人崩潰,但對於修道士來說並不長,妙契於心,剎那而已。莊子知道自己要等一百萬年才有知音,但莊子沒有感到孤獨,而是十分欣慰,這個大聖一會兒就會出現在傢門口。

一百萬年一遇,也許一個早晨就會遇到,這是概率問題。概率就是機緣,機緣成熟,百萬年等於一瞬。劉勰《文心雕龍》說:“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這就是“旦暮遇之”。莊子認為跟萬世之後的大聖對話沒有時間上的困難。後世學人雖然不能與古代證悟者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可以妙契於心,誰知道古代證悟者的心沒有入住你的心呢?你的心是徼,你與徼同遊;你的心是妙,你與妙同遊。你與妙同遊,與古代大覺聖人會不期而遇。以水投水,以空合空,與聖無際。

341abe45ac8704b6c8e986adf8e1477b

經文:微妙玄通。微妙二字是妙中有妙,妙無邊際,頓超聖人境界。玄通二字需特別註意。老子思想建立在五玄體系之上,玄通是五玄之一。玄同、玄德、玄牝、玄覽玄鑒、玄通,這是《道德經》五玄體系出現的次第,而且《道經》部分全部出現,《德經》部分重復出現瞭玄德、玄同。五玄體系是《道德經》的精神指引,行軍遇到一條河流就無法前進,但人們可以架一座橋梁。

玄通就是這座橋梁,這座橋梁可以跨域過去、未來、現在,可以超越宇宙空間,可以超越生命界和非生命界。人的認識中每時每刻都會遇到思維阻斷,需要不斷架設超越的橋梁。遠古修道士在深思維中發現世人的淺思維佈滿陷阱,無法自圓其說。這是世人思維混亂的根源,但世人自己發現不瞭這種深層次的思維混亂。

世人的思維經常中斷,自己無法超越,為此苦惱不已。世人處處是斷,證悟者處處是通,無所不通。斷是痛苦的因,通是快樂的因。斷是死亡的因,通是復活的因。玄通者,通世人五官六根之不能通,妙不可言,喜悅無限。“古之善為士者”發現心有強大的超越能力,此乃微妙玄通的神通道力。

經文:深不可識。世人在淺思維的河流中掙紮,想度到彼岸,但都被滾滾洪流淹沒,遠古修道士卻輕易的度過滾滾洪流。世人哪裡能夠知道古代修道士的微妙玄通的境界?世人面對老病死顯得很無奈,但看到老子那種超越的神情,自嘆不如。

釋德清註:“謂古之善為士者,不淺露易見”。偉大的修道士不僅住在深山巖穴之中,而且可能就在你身邊,因為深藏自己,你根本沒有發現。你在追尋遠古的修道士,為不能生活於同一個時代而悲傷,但很可能你錯過瞭身邊的偉大修道士。所以你不要輕視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哪怕是叫花子。你怎麼知道他不是偉大的修道士呢?唐朝的寒山拾得癡狂以守愚,被認為地上古佛再來。寒山拾得詩篇稱得上“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能夠識得,那可以與古代證悟者同遊。

經文: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道德經》在第二十五章說:“故強名之曰道”。老子二次用“強”,表達這樣的形容是勉強的,隻是伸出一根手指,讓你去看月亮。道是超越語言的,修道士也是超越語言的。

第二段經文:

豫兮若冬涉川;【發修道大願】

猶兮若畏四鄰;【發恭敬心】

儼兮其若客;【離俗世】

渙兮若冰之將釋;【法喜】

敦兮其若樸;【純樸智】

曠兮其若谷;【廣大智】

混(hún)兮其若濁。【無分別智】

老子從七個方面對古代修道士進行瞭勉強的描繪。“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三句經文為第一層,言畏道之盛德。“渙兮若冰之將釋”為第二層,言得道之釋然。“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為第三層,言樂道之坦然。“渾兮其若濁”為第四層,言入濁世度眾生。

經文:豫兮若冬涉川。豫,發大誓願前之內心反復痕跡。此句經文是發起修道的大願。張純一註:“猶、豫二獸,進退多疑,故人多疑謂之猶豫”(《老子通釋》)。動物多是怕人的,見人心驚膽戰,猶豫二獸更為怕人。冬天赤腳過河,河水冰冷刺骨,下水是需要勇氣的。老子以此比喻修道士的初發心。

經文:猶兮若畏四鄰。猶,進退反復,終於義無反顧。此句經文是以恭敬心修道,由敬而畏,既敬且畏。古代部落之間多有敵意,每一個村寨都有人守望,一見陌生人進入,就敲擊木鐸發出警報。四鄰非今日鄰居,而是有世仇的不同部落。修道士戒慎終日,《易經·乾卦》“終日乾乾,夕惕若”,意通。這是大宗師告誡弟子修道不可輕慢,不可淺嘗則之,必須勇猛精進,投崖似乎以所不惜,否則得道無望。

經文:儼兮其若客。儼,莊嚴貌,不敢懈怠。《紅樓夢》中林黛玉進大觀園,雖然是外婆傢,也是步步小心,處處留意,言行舉止不敢有半點違越禮制,可釋“若客”之意。三句經文都有戒懼敬畏之意,都是描繪修道士對道的極其敬畏,不敢半點違越。

“儼兮其若客”一句又有與世俗保持距離的含義。對於修道士來說,人生隻是過客,這個世界如同人生的逆旅。莊子用燕子說法,說燕子每天出去捉小蟲喂養自己的孩子,非常辛苦,但對於主人傢丟棄的食物則看都不看一眼,決不貪戀。燕子不得已住在世人傢裡,但井水不犯河水。

莊子觀察可謂仔細之極,想自己小時候天天與燕子打交道,不知道燕子如此高潔。回想起來,從未見過燕子飛到桌上偷食。原來燕子是修道士的化身,深知自己的分寸,對世人敬而遠之。麻雀是最會偷食的,所以世人愛燕子而恨麻雀。王弼本作“儼兮其若容”,河上公本和帛書均作“客”,王本抄寫訛誤。

c989d5fb630fdfe95111b9a0f8b4d329

戒慎敬畏的另一面是強大的力量。這要與第五十章對比才知道。“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錯其爪,兵無所容其刃。何以故?以其無死地”。兕虎、兵刃都奈何他不得,因為修道士沒有死穴。

經文:渙兮若冰之將釋。此句經文極為重要,寫出修道士的心法喜充滿,像即將融化的冰,《淮南子》稱為“遊於精神之和”,內心的快樂無人知曉。世人雖然外表興高采烈,內心卻是冰冷的,夜深人靜才知道自己的心無依無靠,世界上一個知音也沒有。世人忽而大喜,忽而大悲,因為心是脆弱的。修道士很有定力,來源於對道的敬畏。

世人看萬物是不同的,牛是牛,馬是馬。老子看萬物是玄同的,一呼我為牛,一呼我為馬。喊我牛我愉快的答應,喊我馬也愉快的答應。修道士看到牛和馬是玄同的,不僅如此,有無生死都是玄同的,誰能夠讓修道士悲傷呢?所以修道士的心“若冰之將釋”。

男生向女生表白的瞬間,女生的心也是“若冰之將釋”,美妙無比。這是得道之釋然。釋德清註:“莊子謂‘暖然似春’,‘冰解凍釋’,謂其氣融和,使可親愛之意”。這句話描寫修道士表面戒慎,內心像春天一樣溫暖,讓世人感受到撲面春風,可親可愛。此心是道妙所化,與道不二。

有註釋傢把此句註釋為融化的冰充滿陷阱,誤解瞭老子的原意。世人的心是哀傷的,隻有證悟者才能療世人的傷。一個痛不欲生的人是不能寬慰另一個痛不欲生的人的,更不能為後者療傷。一個心死的人是不可能使另一個心死的人快樂的。隻有道妙才能融化心靈的冰,使其復陽。

經文:敦兮其若樸。修道士獲得瞭純樸智。敦是敦厚,憨厚。樸是純樸、古樸。世人誤以為是愚人,老子說“我愚人也哉!”(21C)。修道士不玩弄智竅(絕聖棄智)。世人以智巧過人為榮,修道士以玩弄智巧為恥。

《紅樓夢》中王熙鳳是玩弄智巧的“人傑”,曹雪芹評價為“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瞭卿卿性命”。人世間機關算盡的人太多太多,修道士深感惋惜,人為什麼不珍惜本來的純樸呢?純樸才是大智,所以稱為純樸智。很多女士娶瞭一位純樸的丈夫,會很討厭他的木訥。這是有福啊。敦厚純樸是最偉大的人性,隻有老子知道。

經文:曠兮其若谷。此指廣大智(平等性智)。釋德清註:“曠,空也。谷,虛也。外體敦厚樸素,而中心空虛寂定也。”純樸的修道士雖然看似木訥,但內心廣大無邊。今天說某人“虛懷若谷”那是何等的贊美啊。老子對文化的影響無處不在。

陸九淵說:“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這就是“曠兮其若谷”。曠是空曠無物,一望無際。王勃《滕王閣序》一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讓無數文豪盡折腰,就是那種空曠的意境。

經文:渾兮其若濁。此乃無分別智。隻有無分別智能夠玄照宇宙萬物的無分別性,牛馬一如如。此句極為重要,又關系第三段的經義。此句經文比較復雜。“濁”指什麼?陳鼓應翻譯為“渾樸淳厚啊,像濁水一樣”(《傅佩榮譯解老子》),這樣與前一句意義重復,把濁翻理解為“渾樸”的同義詞。

呉誠真道長翻譯為:“時而昏暗無光,就像那濁水不清”(《道德經闡微》)。這與上一句經文“曠兮其若谷”相違,而且與下一句“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句經文不連。

這裡的濁是《漁父》中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濁,是指修道士以清白之身入五濁惡世,這樣才有下句“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一問。有道者以無分別智入濁世。修道士的心包容太虛,無遠弗屆。萬物雖殊,其理則一。世人隻見萬物之殊,不知其理則一。

修道士為什麼要以修道為務?因為萬物背後有理,認識萬物背後之理就是修道。隻有對萬物背後之理漠不關心的世人才對道毫無敬意。世人被萬物之殊折磨的死去活來,過著陶淵明所說的“今是昨非”的日子。“古之善為士者”對萬物之殊毫不介懷,因為能夠混而為一,當體即空。混而濁,濁而清。渾即混,“渾”有妙義,不可做混合解。渾指渾然無分別,濁指入濁世。

世人眼中牛是牛,馬是馬,不可混淆。老子眼中牛就是馬,馬就是牛,本來就是同一物。要理解宇宙實相,必須用無分別智,透過牛馬之殊,見牛馬之同。世人大喜之後有大悲,悲喜相繼,如同瘋婆。修道士深知萬物雖殊,背後隱藏一理,本無悲喜。隻見一理,不見萬物,故修道士雖入濁世而不染。釋德清註:“世俗之人,以功名利祿交錯於前,故形氣穢濁,而不可觀”。

此一濁字,與清相反。“若”字與上六句之若不同,似而非也之意。有道者心包太虛,混同萬物,似濁而非濁。世俗之人追逐名利,醜態百出,是真濁也。這個區別一定要清楚。歷代註釋傢都以和光同塵來解此句經文。和光同塵本身已經被解錯瞭,不是隱藏光芒之意,而是玄同無礙之意,即塵與塵玄同,光與光玄同,光與塵玄同三義。如果用隱藏光芒來解此句經文,這下句經文完全無解。

第三段經文:

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此二句是老子宣說修行二大問題,不解決二大問題,修行必然以失敗告終。此段經文歷代註釋傢極為重視,甚至當作座右銘,西方學《道德經》者亦極為贊嘆。但老子到底要說明什麼?如果理解瞭上一句經文的“若濁”其中的微妙差別,此句就能夠貫通。如果把“若濁”當做真濁,則此句不可解矣。

此段經文的文本有很大爭議。王弼本為“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河上公相同。歷代註釋傢都感到這裡有闕文或衍文。陳鼓應認為“久”是衍文,應該刪掉,此句成為“孰能濁已經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於是翻譯為:“誰能在動蕩中安靜下來而慢慢的澄清,誰能在安定中變動起來而慢慢的趣進?”這樣的真的不知所雲。

奚侗本此句做:“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這是依據河上公的註解“誰能知水之濁,止而靜之,徐徐自清也”一句增補瞭一個“止”,使前後句型對仗,義理較明。唯有高明《帛書老子校註》引《志本》作:“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帛書老子校註》P296)最能符合老子經義,可惜都被忽視過去。也就是說,不是第二句經文衍“久”字,而是上句經文缺“久”字,隻有志本保留此“久”字。此“久”極為珍貴。這樣第三段經文意義非常明顯瞭。

此段要解決二個疑問,即濁與清的對立和安與生的對立。徐清,要解決濁的問題。徐生,要解決能生的問題。致虛極,守靜篤,在如此靜篤中,這個宇宙還有生生不息嗎?這是世人的疑問處。不入濁世,不與濁世混同當然很好,但充其量隻是一個自我完美主義者,佛教中稱為獨覺,安住高山之巔,獨覺宇宙大道。

屈原遇到一位漁父,說:“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漁父說“聖人不凝滯與物,而能於世推移”,世人渾濁,你更揚起污泥,變得更渾濁。眾人喝酒醉瞭,你更把酒糟一起吞下,長醉不醒。接著便唱起《滄浪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無阻”(滄浪河的水清啊,可以洗我的帽子。滄浪河的水渾濁啊,可以洗我的足。)唱完就“莞爾而笑,鼓枻而去”。

這位漁父就是一位獨覺,自我完美主義者。《維摩詰經》說:“菩薩之病,因眾生之病而起。”正像獨子病瞭,父親馬上病瞭。菩薩要度眾生,所以要如濁世。菩薩與獨覺是完全不同的。有道者就是菩薩,漁父就是個人完美主義者,獨覺。

經文: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就是闡述救世情懷,這就是徐清的含義。“久”指世間污濁已經很久瞭,佛教說無始以來人已經被污染。老子的“久”正是此意。這裡提出二個問題:一是自己應該像荷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二是應該讓世人都濯洗污泥,恢復本來的清凈覺性。有道者不能做一個個人完美主義者,而應該做一個菩薩。王弼註“孰能者,言其難也”。完善自我已經極難,做一個救世的菩薩是難上加難,所以說“孰能”。

下一章提出瞭“致虛極,守靜篤”的修法,可以證道。此六字可解“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的密意。身有大患在於五色五欲五味,離身則無患。有道者不為己身,而為有情眾生,故菩薩發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宏願。有道者甘願入濁世,然如何保持內明心的清凈?這是世人最大的疑惑處。此句經文緊接“渾兮其若濁”之後,就是解答世人的疑惑。

佛教中稱塵世為五濁惡世,骯臟污穢。但蓮花就能夠從污泥中長出來。老子知道塵世的污濁,修道士不能獨善其身,必須入濁世感化世人。如何在濁世中保持自己純潔的心不被污染?老子用靜來對治。下一章更說“致虛極,守靜篤”,要靜到極點。這是實修的功夫,而不是哲學問題。釋德清註:“老子因而閔之曰:‘孰能於此濁亂之中,恬退自養,靜定持心,久久而徐清之耶’?”

水渾濁瞭,靜能使水恢復清澈。心渾濁瞭,靜能夠使心恢復清凈嗎?老子用“致虛極,守靜篤”作瞭回答。後文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清與靜相應是為清凈,這是天下最高的修法。今天學人讀文字,把清靜一詞輕易放過,實際老子開演清靜實修法,其理深妙。“正”字虛悉心體會,即佛經的正定正受,入三昧也。

有道者即使入濁世,隻要內心守靜篤,則狂心頓息,此謂徐清。狂心頓息則五欲不生,五欲不生則無私不爭之心自然而生。有道者雖入濁世,周遭都是污穢,但如如不動。久久世人也深受感染,狂心或稍減焉。正定正受之三昧,能夠直達世人的深心,開啟道妙境界。羅睺羅尊者擊鐘驗常,鐘聲必擊而發,不擊則不發。對鐘格物,不敲不擊,鐘聲歷劫不知。昭文不鼓琴,焉知世人心中深藏韻律?

靜之者,修道工夫也,即指下章“致虛極,守靜篤”,有此守靜篤之修道工夫,必然證道。清指證道的圓滿,全賴修守靜篤的功夫。不修道何能徐清?靜則五欲息,徐清指狂心頓息,五欲不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修道使世人心中堅冰釋,當然必須歷劫修道。修道工夫,去濁還清,全賴一個久字,沒有這個久字,文意摸象,都無解瞭。《志本》保留“久”字,讓老子原意再顯。

經文: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上句經文已經清晰,此句經文就回答第二個問題。守靜篤還能生生不息嗎?生生不息是華夏文明的核心關註點,《易經》說“生生之謂大德”。這裡探討的就是守靜篤可以對治無始以來的染污,但是否會走向另一面,生生不息的大德也丟失瞭,這個世界會陷入死氣沉沉?

老子開演瞭更深的妙理,也就是四十章“反者道之動”的妙理。修道士雖然守靜篤,入玄同大定,如如不動,但動的內因沒有消失。老子提出瞭動的哲學。靜本來是與動相反,但這是俗見。凡夫陷入靜動二極的“邊見”之中。老子所證的定被稱為玄同大定,就證悟瞭動靜一如的中道。

量子力學的波和粒子二見也是邊見,不是中道。如何離二邊,得中道,則是中道的大學問,佛教的中道與老子的得一相同,得一就是證得中道。不然“致虛極,守靜篤”,就不能“動之徐生”瞭。道體混成,即靜即動,即動即靜,動靜而相,瞭然不生。方知道體非動非靜,妙而已矣。

安指入玄同大定,守靜篤之妙境也。動者,玄同大定,動靜一如,雖靜而常動,雖動而常靜。徐生,入玄同大定中,唯陰陽二氣現在眼前,氤氳互動,交通成和,而萬物乃生。

徐生,在玄同大定中,此妙心靈明獨耀,無所不照,因靜而動,此動是妙動,雖動如靜,然因此妙動,真心開演妙理,法喜充滿,此真心妙動妙靜,非枯禪之死靜。枯禪死靜,何法喜之有?法喜充滿,修道士雖靜而常樂,凡夫焉可得知?凡夫見修道士之苦,不知修道士之極樂也。此徐生之第一義。

修道士之極樂,始於守靜篤之大定,定中妙動生發,陰陽二氣交通成和,見萬物生生不息,運行不輟,寒來暑往,冬去春來,由內而外,此宇宙之本來面目,此徐生之第二義。徐者,生生不息,順環往復,無有盡時,非徐而何?徐清之徐,言雖靜而妙動無窮,故靜亦徐也。徐與久對成文,濁久徐清,安久徐生。反者道之動,老子視為當然。此是妙中復有妙也。

古希臘哲學傢一直存在一元論和二元論的爭論。一元論認為宇宙由唯一元素發展產生,二元論反對一元論,認為宇宙由二個元素互相作用發展產生。老子認為宇宙是大玄同體,是有陰陽二個元素玄同而成。陰不生陽,陽不生陰,但陰陽互缺,無法分離。陰是陽的缺,陽是陰的缺,這就是大成若缺。“缺”的概念解決瞭一元論和二元論的數千年爭論。

老子否認有不互缺的二元元素。後世道傢哲學發展出“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的理論,本質就是二元互缺。男人是一個獨立的人,女人是一個獨立的人,但他們是互缺的。正是互缺,所以必然組成傢庭,子孫祭祀不輟。男人與女人是玄同的極好例證。實際上萬物都是互缺的,這就是玄同。

宇宙的生命力在於互缺,互缺必然互補,互缺互補,萬物生生不息。老子證悟的一就是大玄同體,這個大玄同體是生生不息的,有生命力的。否則,無論一元論還是二元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宇宙和生命根本不會產生,即使產生瞭也會終結。

人們宣稱喀納斯湖中看見一隻巨大的湖怪,很多人猜測是古老的巨型魚。一條巨型魚是不可能生存在喀納斯湖中的,除非還有另一條異性巨型魚。它們必定是一個種群代代繁衍,怎麼可能出現單獨一條巨型魚呢?生物學是陰陽互缺的玄同理論的最好證明。一元論和二元論都是“邊見”。

龍樹菩薩在《中論》中駁斥瞭凡夫的邊見。《中論·觀因緣品》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這裡提出瞭四種邊見:生滅、常斷、一異、來去。世人的認識論是,不是生就是死,不是常就是斷(不常),不是一就是異(不是同就是不同),不是來就是去。

世人認為四組答案必須二選一,沒有第三種選擇。龍樹作《中論》以破斥,以令人信服的理證證明四組“二選一”都是邊見,宇宙的實相不是邊見,而是中道義。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理解瞭龍樹的中觀學說,老子這裡宣說的是同樣的學說,告訴世人“守靜篤”不會破壞宇宙生生不息的最高教義。

用龍樹菩薩的語言就是即濁即清,即靜即動,即安即生。動靜一如,安而能生。持邊見的世人害怕宇宙失去生生不息的最高教義,這個世界會死水一潭。老子說,多慮瞭。在偉大修道士的甚深境界中,早就見到動靜一如,安而能生的玄同實相。到瞭第40章,老子正式宣說“反者道之動”的玄同第一義。

靜極生動,即靜即動,這是道的法則,不用擔心。一個人睡著瞭,還是會醒過來的。陰陽本來互缺,你還擔心不會互補嗎?互缺是靜,互補是動。這是“勢成之”。這個玄同妙理隻有偉大的修道士才能契悟,所以說“孰能?”契悟此理是極難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真實不虛啊。

老子怕修道士入濁世,忘記清凈本性,久而以濁為榮,不能度人,反被人度,故說“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老子修道士貪著靜篤,入安定中,久不能出,陷入斷滅邪見。故說“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如學佛人貪著般若空性,以為畢竟空,因果亦空,反而放蕩不羈。

前輩解此章一直分歧很大,不得要領。一是沒有深究“渾兮其若濁”一句和其中的“渾”、“若”、“濁”的本意,更不熟悉老子破邊見的奧義所致。第一句王弼本丟一個“久”字令人再生歧見,幸賴《志本》保留此一“久”字,使二句經文語義完整。

第三段經文充分反映老子對靜的力量和動的力量的認識。靜可以讓修道士的心擺脫欲望,保持無欲的狀態。但老子沒有忽視動的力量,因為動的力量是道內生的力量(反者道之動),這種動的力量是生生不息的源動力。老子在靜與動之中找到瞭玄同,即靜即動,即動即靜,動靜不二,破除邊見。

第四段經文: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讀為丕)成。

不欲盈是老子的根本教義之一。為什麼老子不欲盈呢?器皿中水滿瞭稱為盈,故從皿。盈則滿,滿則溢,走向反面瞭。把水放入器皿中是為瞭更多的儲存水,現在反而滿溢出來,這是兇兆。古人非常在乎兆頭,謀大事,出現不好的兆頭就會導致失敗。盈就是不好的兆頭,暗示要走向反面瞭。《易經》有《泰卦》和《否卦》,《泰卦》是一個極好的卦象,稱為地天泰。

孔子作《彖辭》:“泰,小往而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這個斷辭(彖辭即法官的斷辭,俗稱判決書)多麼好!一點點付出,有重大的收獲。天地交合,萬物通順。上下交合,同心一致。內心陽剛,外貌柔順。這一切都意味著“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真是美極瞭。

但《泰卦》後面就是《否卦》,泰極丕來。盈從古人看重兆頭的文化來講,就是《泰卦》走到第六爻瞭,到頂瞭,要變卦瞭。變卦就是《否卦》。孔子對《否卦》的《彖辭》(斷辭)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正好與《泰卦》相反,可怕極瞭。老子不欲盈的思想是盈的兆頭不好,趨勢不好,意味到頂瞭,要走下坡路瞭。老子是從未來的眼光看問題的。這樣我們就完全理解瞭老子對盈的深惡痛疾瞭。那些王侯都是驕奢淫逸,把福享盡,把災難留給子孫。記住老子“不欲盈”的教義該多好。

《易經》把盈和謙進行對比,盈是謙的反面。《易經·謙卦》的卦象是山在地下,本來應該是山高地下,這是謙下的意境。乾卦彖辭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虧、變、害、惡都是動詞,減損加害之意。天道、地道、鬼神、人道都是虧盈、變盈、害盈、惡盈的,對盈厭惡之極,加以打壓。這也讓我們對老子的“不欲盈”的教義有更深的認識。

要想保持生生不息之道,“不欲盈”是第一義。老子後面說“大成若缺”,是不欲盈的另一種表述方法。陰陽所以長存,正是陰陽不欲盈,永遠是互缺的,互缺才能互補,互補才能合作。道的生命力在於“反”,自動的返回,不會走到無路可走的極點。

整個生命體都遵循老子的“反者道之動”的原則,生物學上一隻手在生長的過程中,有一種反鎖的邏輯在同步發展,一旦手長到預定的長度,反鎖邏輯就鎖住瞭生長邏輯,使手不再生長瞭。沒有反鎖邏輯,一隻手會一直生長下去,每一個器官都是如此。巨人是一種病態,就是反鎖邏輯出問題瞭。生物體是不欲盈,人生也是不欲盈,這是普遍的真理。

今天計算機已經廣泛使用瞭,不欲盈有瞭更新的意義,就是計算機的內存空間是不能盈的,一旦沒有空間瞭,計算機就死機瞭。內存空間是“無之以為用”的最好例證。老子反對盈,不僅是盈意味著滿溢,而且意味著最寶貴的空間沒有瞭。老子盯著世人忽視的一面,這就是老子。

這個空間是生生不息的命根子,一旦沒有空間,生生不息的第一義就死瞭。“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反者道之動,動是依賴於空間的,失去瞭動的空間,動也不能動瞭。倉庫管理員知道倉庫不能放滿,一定要留出進出的空間,不然就是一個死倉庫。在安定中怎麼產生生命力呢?因為有動的空間(虛空)。

經文: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讀為丕)成。丕成,新成都是老子的原意,這是“開放式唯一”解讀法,即經文文本隻有一種,但老子傳法有多種比喻、說法,這是《道德經》文本形成的過程。弊而新成與徐生相應,不盈的目的就是留下生生不息的空間(運動的空間),任何教義不能壞華夏聖人生生不息的第一義。《易經》是維護生生不息的第一義的,《道德經》也是維護生生不息的第一義的。

老子和莊子都看到生命的生生滅滅,原終返始,四季循環,冬去春來。莊子更是告誡世人不要為生命逝去而悲傷,因為莊子傢門口有很多蝴蝶,整天都在快樂的飛舞。莊子是個愛蝶者,到瞭如癡如醉的程度,每天觀察,對每一隻蝴蝶都認識瞭。但他驚奇的發現,今天飛來的蝴蝶有幾隻是新面孔,而有幾隻昨天的老面孔今天沒有出現。

時間久瞭,莊子就得出一個結論,一隻蝴蝶隻出現七天,不會多一天,這就意味著蝴蝶的壽命隻有七天。這讓莊子大吃一驚,原來以為蝴蝶飛舞的如此美妙,一定是長生不死的緣故。現在知道蝴蝶隻有七天的生命周期,依然如此快樂,莊子一下找到人生不快樂的原因瞭。隻要接受這種生命周期的自然現象,順應它,就不會有悲傷瞭。蝴蝶給瞭莊子一貼治愈心靈悲傷的良藥。蝴蝶就是弊而丕成的最好例證。

呉誠真道長註釋此句為:“沒有破舊,沒有新成”,被王弼本的“不”字誤導瞭。現代生命科學發展很快,人類壽命可以大為延長,《未來簡史》的作者預測將來可以超過500歲,一切都是錢的問題。但莊子早就預言人的壽命可以達到一千歲,生命科學正在一步步證明這一點。千歲悟道是必然的。

莊子說:“千歲厭世,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到瞭千歲,人會厭世,不願再呆在這個地方,也就是呆膩瞭。會否如此呢?很可能。還是留下空間給新面孔吧。不欲盈就是留下動的空間,給新生命誕生。“弊而新成”是生生不息的第一義的必然延伸。第二十二章“敝則新”意義更為明確。大將軍霍去病第一次見到生父霍仲儒,跪下說“不知去病乃大人之遺體也”。

子孫是父母的遺體,這就“弊而新成”的例證。隻要有子孫在,生命就沒有結束。隻要有祭祀,生命就沒有結束。祭祀是祖先與子孫的橋梁,所以老子也說“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人生建立的最大功業就是留下子孫,今天說留下基因,祭祀是子孫與祖先的默契。

此句經文王弼本作“蔽不新成”,意義正好相反,又苦瞭註釋傢。河上公、帛書都作“弊不新成”。這裡形成極大的爭訟。老子的理路清楚瞭,這裡也不會改變。註釋傢易鼎順說:“疑當作‘故能弊而新成’”,高亨說:“易說是也”。但大部分註釋傢還陷入“弊不新成”之中,發揮出種種解讀。記住不欲盈和生生不息的第一義,必然作“弊而新成”,且與後文“敝則新”一致。帛書作“弊而不成”,始終有一個不字。為什麼?這個“不”字應讀為丕。丕,大也。

《詩經·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此“不顯”就是“丕顯”。“丕顯”、“丕訓”、“丕基”、“丕業”等都是與丕相關的詞組。“弊而不成”即“弊而丕成”。這個“不”字害苦瞭古今註釋傢,其實是“丕”字,“弊而丕成”與“弊而新成”義同,但丕成是大成,比新成要超勝。此章老子描述的古代修道士的各個方面,從畏道、得道、樂道、行道四個方面細細闡述,使修道士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的境界呈現出來。

修道士不是自我完美主義者,而是甘願入濁世救濟眾生。修道士入濁世面臨二大問題,一是入濁世不僅不能度人,反而被人所度,潔白之身反遭濁世染污。二是即使潔白之身不被濁世染污,但能否擔當讓濁世改變為清靜世界。徐清是指讓濁世徐清,讓濁世徐清必須修“致虛極,守靜篤”的修法。修道士修到“守靜篤”,會否久久耽著而不再生生不息?能否在守靜篤和生生不息之間架起一座玄通的強梁。

“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經文這二問隱藏瞭“守靜篤”和生生不息之間的奧義,必須破邊見,行中道才能玄通無礙。不欲盈是修道的無上秘訣,即靜即動,即動即靜,靜動一如,皆因不欲盈而能之。得此不欲盈之無上秘訣,則弊而新成,弊而丕成,生生不息之大德成焉。

意譯文

修行者啊!

我來歌唱遠古修道的證悟者吧:

在遠古的時代,證悟者的修道者隨處可見,

但今天已經十分稀有。

遠古偉大的證悟者,

他們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修行者一定要記住這八字真言,

反復稱頌,

這是神奇的咒語。

如果你的肉眼不能見道,

那就念誦八字真言,

如果你的耳朵聽不見道的洪名,

你就念誦八字真言,

如果你的心不能契悟道,

你就念誦八字真言。

你睜開肉眼,

所見的無非是妙,

但你不知道,

以為一切是徼,

因為你的心不妙。

道是混成的,

本來就妙,

道體是玄通的,

牛和馬本來是同一物,

因為它們是道妙所化。

道一時變為牛,

一時又變為馬,

因為你們的壽命不滿百歲,

沒有機會欣賞牛馬的變化,

所以你誤認牛不是馬,

你們的肉眼把牛和馬看作二,

其實牛和馬是一。

b1cd6f03a4232ce6d6db0556fd58f2c1

當你修道以後,

道眼漸開,

你們的徼心化為妙心,

就明白這一妙理,

這就是微妙玄通。

證悟者顯現傻乎乎的相,

因為他被道妙神奇的化現完全驚呆瞭,

身體也出現異象,

身如槁木,

心如死灰。

實際上你們道眼未開,

不識證悟者的甚深境界。

因為你們無法認識甚深境界,

我勉強用語言來形容,

供你們做個參考,

但你們不要執著我的語言,

以為遠古證悟者的境界就是如此,

這樣我反而害你們瞭,

遠古證悟者的甚深境界,

遠遠超過我的語言描述,

修行者隻有自己契悟。

寒冷的冬天來瞭,

赤腳踏進刺骨的河水,

你們一定要下大決心,

很多人決心不夠大,

腳踏進河水又縮回來。

修道士要發大願,

投崖飼虎在所不惜,

如此才能入道之流。

證悟者經過瞭刺骨河水的考驗,

這是修道事業的第一關。

現在要進入一個新的世界,

這裡的鄰居不是原來友好的鄰居,

而是充滿敵意的鄰居,

他們要嚇退你,

不讓你繼續修道的前程,

他們是修道路上的失敗者,

因為沒有發大願,

到此不敢前行,

但他們還裝作惡鬼,

令你心驚膽戰,

不要畏懼,

隻要你們的大誓願還在,

你們應該勇往直前,

這些修道的失敗者,

這些惡鬼模樣,

都會被你們的大誓願的威力所震嚇,

逃之夭夭。

這是修道路上的第二關。

現在你們進入一個美好的世界,

這裡的鄰居特別友好,

好像你們的親戚,

他們是修道成功又退轉回來的肄業者,

雖然有很深的道境界,

但他們修行工夫不及他們的道境界。

你們不要停下來,

不要被他們的友好所誘惑,

他們內心不願他人修道證悟,

而希望停在此地,

與他們作伴。

你們要保持修行者的威儀,

要堅守修道者的法相,

你們隻是此地的過客,

謹言慎行,

順利的穿過肄業者的非究竟地,

繼續前行。

這是修道的第三關。

偉大的道就在眼前,

它的光芒已經若隱若現,

你們的心靈開始與道契悟,

感受道的美妙。

你們的心在染污地是徼,

現在進入清靜地,

開始恢復本來的妙,

你們冰棱般寒冷的心開始蘇醒,

從徼的固化狀態一點點融化,

最後完全化為妙的源頭活水,

順應萬物而無形,

這時你們的心是快樂的,

法喜充滿,

你們的臉呈現妙定的微笑,

那是吳哥的微笑,

眼中所見都是美妙的花朵,

耳中所聽都是美妙的法音,

你們的心無牽無掛,

生命的哀傷已經毫無蹤影。

這是得道的喜悅啊,

是你們征服修道路上的苦難所證的妙果。

這是你們修道的第四關。

你們的心開始變得敦厚仁善,

你們的心開始變得古樸純潔,

你們染污的心已經洗去瞭污垢,

顯出你們純白的本真。

你們的智慧已經蕩然無存,

你們以直心相待,

相愛而不知相愛,

相許而不知相許,

相助而不知相助,

一切隨順而已,

這是修道的第五步。

你們來到瞭無邊無際的曠野,

那是你們的究竟地,

那是心靈的休息地,

你們可以永久安住,

不願離開,

這是經過多麼艱苦的修行,

經過瞭久久八十一難,

才到達的究竟地,

這是心靈的樂土。

你們純白的心妙用無比,

與太虛空一般廣大,

已經超出我的語言描繪,

這是修道的第六步。

偉大的證悟者,

不要貪圖究竟地的美妙,

那是獨覺者的境界,

你們是真正的證悟者,

承擔濟世救人的偉大使命,

你們現在毅然決定返回濁世,

你們的定力已經圓滿,

濁世的誘惑不再能夠染污你們,

否則不能貿然入濁世。

定力圓滿的修行者啊,

你們聽到瞭濁世眾生苦難的哀嚎,

因為雖然清凈世界與濁世遠隔八萬大劫,

但你們的耳朵能夠聽到如此遙遠的哭聲。

你們已經證得無分別心,

與眾生的心玄同,

能夠玄照大千世界的無分別性,

你們眼中,

牛不再是牛,

馬不在是馬,

此就是彼,

彼就是此,

鄰居就是親人,

自他同體,

本無差別,

濁世眾生的痛苦就是你們自己的痛苦,

你們能夠感知眾生的每一聲哀嚎,

像母子連心,

你們像救子的母親,

義無反顧而入濁世。

世人的心是渾濁不堪的,

你們的心也貌似渾濁,

但世人的渾濁是真渾濁,

你們的渾濁是方便,

你們的是無分別心,

與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的心相通。

你們的智是無分別智,

超凡脫俗,三界不染,

這是修道事業的第七步。

誰能夠入大劫以來的濁世,

以靜定力使之漸漸恢復本來的清靜?

誰能夠安住在大劫以來的正定中,

以玄同力使之漸漸生起妙動活力?

萬物無中生,

還向無處滅,

無中生妙有,

妙有本性無。

濁世眾生本性非濁,

因他們的內明心被塵垢染污,

墜落在黑暗的深淵,

盼望道妙的光芒照亮,

早日從黑暗的深淵中出離。

靜定力不圓滿的修行者想救拔濁世,

但他們反而墜落此地,

隻有真正的證悟者才能具有靜定力,

在濁世中不被染污,

他們的靜定力讓濁世也不知不覺的恢復清靜。

當究竟地和現實地都入正定以後,

八萬大劫之內似乎都失去瞭生機,

這不是證悟者真正的妙境,

證悟者的玄同力不可思議,

能夠在正定中顯出無限生機,

牛還是,馬還是馬,

魚快樂的在大海中回遊,

鳥自由的在藍天中飛翔,

即動即靜,

即靜即動,

無動靜二相,

靜不礙動,

動不礙靜,

動靜不二,

玄同力是眾妙之門,

濁久而靜之徐清,

安久而動之徐生。

修證此道者,

絕不讓盈滿出現,

因為早已證得大成若缺的究竟真實。

萬物因無而生,

因和而生,

因缺而生,

唯有不讓盈滿出現,

萬物才能生生不息,

滅而復生,臻於大成。

(道德經散文詩是意譯,以求義理貫通,文句不一一對應,唯有以心印心,會契心法為指歸)

來源:公眾號“道一講國學經典”,專註道德經研究。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書籍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

· 7分钟前

防雾眼镜布是智商税吗?哪种防雾眼镜布是真的有用?

冬天到了!又到了起雾的季节! 口罩+眼镜=一秒起雾! 于是眼镜党们的疑惑又来了:如何戴口罩眼镜不起雾? 往年我也有这样烦 ...

· 9分钟前

如何與命運抗爭?

文|袁運錄這是千千萬萬抑鬱癥患者面臨的同樣問題。你為什麼抑鬱?因為你在命運面前被打趴瞭下來,因為你鬥不過命運,所以你才...

· 9分钟前

那些恐龍時代的巨人

一說起恐龍時代的巨人,大傢會不約而同想到一個名字那就是蜥腳類,但是蜥腳類恐龍傢族不全是大個子,也有袖珍版成員。馬紮爾...

· 9分钟前

深污!媽媽送18歲女兒不可描述的禮物,網友們都集體凌亂瞭……

記者:Lydia來源:BuzzFeed咳咳,各位L社的小夥伴們,今天要開車瞭,大傢請坐穩……幾天前,一位外國女網友在推特上分享瞭媽媽...

· 9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