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瓜野螟、瓜螟,是瓜类蔬菜上的常见害虫,现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发生为害,在我国近年来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国内瓜绢螟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福建、安徽、江西、上海等多个省市。
瓜绢螟的生物学特性
瓜绢螟成虫头部及胸部为黑色,腹部白色,末端具有一黄褐色毛丛,前后翅白色透明且略带紫色,并在前翅前缘、外缘及后翅的外缘均具有一条黑色宽带。卵为黄绿色、扁平,呈椭圆形,表面具网状纹。幼虫头部和前胸背板为淡褐色,胸腹部为草绿色,气门为黑色,背部具两条乳白色纵带,为其亚背线,老熟幼虫亚背线逐渐退化消失。蛹为深褐色,头部尖瘦。
瓜绢螟是寡食性昆虫,以瓜类作物为主要寄主。在多种瓜类寄主植物中,黄瓜、葫芦、西瓜是瓜绢螟最喜爱的食料。瓜绢螟产卵具有选择性,喜欢在长势旺盛的植株上产卵。对于同一植株,85%以上的卵分散或数粒一起产在植株中上部。老熟幼虫通常在被害卷叶内、附近杂草或土壤表层吐丝结茧化蛹。成虫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研究发现,在25-30℃条件下,瓜绢螟完成一世代需要16-25d。相关研究表明,瓜绢螟的羽化、召唤、交配及产卵等行为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瓜绢螟防控关键技术
瓜绢螟幼虫主要取食葫芦科作物叶片、果实、花蕾等,也可为害番茄、茄子等部分茄科蔬菜。瓜绢螟初孵幼虫先取食植株生长点和幼嫩叶片下表皮及叶肉,留下上表皮;3龄后,幼虫吐丝将叶片或嫩梢卷起并藏匿其中取食,严重时可将植株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叶脉;高龄幼虫可危害瓜果,啃食表皮而后鉆入瓜类,取食皮下瓜肉,严重影响瓜果品质。。相关研究表明,瓜绢螟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23±1.24℃、12.42±2.61℃、11.45±0.6℃、10.71±2.51℃,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平均为13.86±0.64℃。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种群增长速率越大、发育历期越短,发生世代增加,世代重叠严重。除温度外,瓜绢螟的田间种群发生数量与蒸发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雨量、风速呈负相关。
瓜绢螟的重发原因
1、棚内温湿度适宜
春季由于大棚温室的保护作用,棚内温度比棚外要高,对瓜绢螟的羽化比较有利,提前了瓜绢螟的发生时间;冬季又延长了瓜绢螟的发生时间。大棚内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瓜绢螟幼虫化蛹以及化蛹后蛹的成活,大大地增加了瓜绢螟下一代的虫口基数,造成大棚内害虫的大发生。
2、与瓜类蔬菜生育期吻合
瓜类蔬菜处于结瓜生长期,正好是瓜绢螟的产卵盛期,因此瓜果类蔬菜受瓜绢螟的危害最为严重。食料充足瓜绢螟的主要寄主种类繁多,近年来瓜果蔬菜的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混栽明显,食料非常丰富,对瓜绢螟的发生非常有利。大棚内植株生长情况不整齐,荫蔽、湿度大的地方瓜绢螟的发生比较严重。
3、天敌减少
瓜绢螟的天敌有绒茧蜂、甲腹茧蜂和鸟类等。寄生蜂对瓜绢螟幼虫和蛹的寄生率在50%以上。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常造成过多天敌被杀伤,进而促进了瓜绢螟的发生。
综合防治方法
1、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可以采用性诱剂和频振式杀虫灯来加强对瓜绢螟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
2、农业防治当发现有幼虫危害时,可以人工摘除卷叶,带到棚外集中进行处理消灭,以达到减少虫口密度的效果;瓜果采收完结以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到棚外进行深埋或烧毁。适时中耕翻土,适量灌水,增加土壤的湿度,降低瓜绢螟的羽化率
3、物理防治高温闷棚在盛夏季节,将春茬种植瓜类、现在空闲的大棚先深耕翻土,然后覆蓋地膜加以灌水,密封棚室,保持棚内温度在65℃左右,持续7~10d,能起到很好的杀虫埋卵作用。该防治方法不仅防效明显,并且经济简便;加盖防虫网在大棚的顶部、四周及门窗通风口处均覆蓋30~40目防虫网,能够有效地防止瓜绢螟成虫大量飞入棚室内进行产卵。防虫网使用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覆蓋前田园清洁工作和高温闷棚消毒灭杀是否彻底[6]。
4、化学防治
甲维盐、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等均可防治。
5、生物防治
①利用生物天敌在我国,瓜绢螟的寄生性天敌有拟澳洲赤眼蜂、菲岛扁股小蜂、瓜螟绒茧蜂、小室姬蜂和黑点瘤姬蜂,捕食性天敌有蜘蛛和蚂蚁。同时还可采取人工释放赤眼蜂来进行防治。
②施用生物药剂在瓜绢螟盛孵期选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苦参堿水剂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在晴天傍晚或阴天全天进行施药,对瓜绢螟防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