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于是,人们开始比拼读书多寡,开始比拼微信运动的步数,也有人开始跑马拉松,有人玩越野。
我就是属于跑步+读书的“双修”的“达人”。(双修达人加引号的意思,是我自己评的,毫无标准和参考)
跑步是一群人的孤独,是一个人的繁华。
最喜欢一个人跑步时的沉思。这一次,我想到的是“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这句话。
行千里路还是行万里路?这是个问题。
因为跑步,一次跑10k,要跑到1000里=500km,需要好3-4个月的时间。如果是行万里路,那就是5000km,就要好多年了。这如果是对一个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古代人而言,从哈尔滨去一次三亚,真的要用一生的时间了,还不一定走的到。
读千卷书,还是读万卷书,这又是一个问题。
现在常见的一本书,大概200000字左右吧,算是普通厚度的书,对于我这样利用业余时间来读书的人而言,每天2-3小时零碎时间,最快也要2-3天时间读一本书。要是看到千卷,就是需要2000-3000天。如果看得哪一本书比较难啃,7天读一本书都不算快。如果是读“万卷”书呢?天哪,需要20000-30000天,也就是最少需要54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后来恍然大悟。原来古人留下这句话的时候,估计还没有造纸术。所以书的两次是一卷书,而不是一本书。卷,是指记载在竹简或者羊皮纸上的书,每一本书的字数很少,像出师表这样的829个字的文章,算是长篇巨著了。一块竹板上写8个字,需要100多块竹板,每块竹板1两种,100块竹板就是10斤。所以,如果在有基本想论语等之类的书,那搬运的时候确实需要汗牛充栋了。 虽然搬运不便利,但可以快速阅读完一本书,读千卷书,万卷书,根本不是事儿。
再回头分析“行千里路还是行万里路”。古代人行路,主要是骑马或马车。竹林七贤,就是把吃喝用品装在驴车上,一路走一路吟诗作赋,开启了最初的自驾游历史。而官方的交通文书的事情,则有专门的人,骑快马到驿站换乘后,从南京到北京也得几天时间才能到。对于普通人来说,要从北京到南京,仅凭走路的话,一天走个20-30公里,相当于一天一个半马,但连续数月,这也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而且,还需要考虑到沿途的补给问题,食物和水,都是问题。玄奘去印度取经,用了17年,走了5万里,经过138个国家。这在古代绝对是圣人了。所以就连帮他把经书驼回来的白马,也立了大功,回来后在洛阳修了“白马寺”。现在白马寺在佛教中依然拥有很高很高的地位。
所以,古人应该是“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西遊記》,中國文化最大的IP,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電影這門藝術,誕生於1895年。銀幕上的光與影,令人癡迷。此後的100多年...
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左腿神經痛:收藏!超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與治療!(附治療圖解) 原標題:收藏!超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
新粉福利—▼—新粉絲關註微信公眾號後:FOUND時尚藝術,在後臺發送“插畫”,就可以獲得包括威斯敏斯特院校插畫作品以及藝術傢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