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定律”又称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正式提出,在物理学上表述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惯性定律”不仅适用于传统物理学,其在人类历史和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体现着相似的衍生和发展规律。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有能力在短时间内任意改变历史。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在人没有创造出能够逆转历史惯性的力量之前,历史将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而且历史的势头越大,其产生的惯性就越高。
例如,历史上一个帝国逐步走下坡的过程,其衰落时间都在百年以上;同时也很少有一个崛起的大国可以在半个世纪内就走上巅峰。上个世纪的大英帝国、前苏联的衰落,以及美国、日本的崛起都摆脱不了以上历史惯性,都是在量的酝酿中取得了质的变化。
反观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彼时国家的经济规模较小、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中国GDP远远落后于传统欧美国家,尽管国内经济发展意愿被强烈激发,生产活力急速提高,但从1979年到1984年,5年的时间里,我国世界GDP排名仅从第11位(1783亿美元)上升至第8位(2599亿),仅仅是日本的20%,美国的6%,由此看出即便当时中国走上的经济发展正确道路,想瞬间改变国际地位也并非一蹴而就。
在随后的40年里,我国的取得令全世界难以置信的飞速发展,于2010年GDP超过日本达到5.75万亿。随后仅次于美国长居世界第二,在2022年中国GDP达到14.7万亿美元,达到美国的70%,未来成为全球GDP第一的国家也注定势不可挡。
从以上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来看,历史的惯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十年,历史的惯性同样有利于中国崛起,中国能否借助这个惯性加速发展则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
人类社会的惯性定律为更好分析过去成败及预测未来变化均提供坚实理论依据,这也越发提示我们认真总结分析世界历史和个人经验的重要性。
以上道理也同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低谷时所做出的努力往往都得不到即时性的反馈和回报,但总体人生轨迹在潜移默化扭转,当量变发生质变的时候,上升的态势方可正式确立。
每一份的付出都不会得到辜负,但事物本身的发展缺有其客观规律。
只有在迷茫时候的坚韧不拔方能获得顶峰时的一望无涯。
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 ——蔡沈《洪范皇极·内篇》
2022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已經塵埃落地瞭,每年關於考研英語作文的討論都非常熱烈。今年考研一大作文延續瞭校園教育這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