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收到的一些訊息,對自己的思維影響蠻大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這件事還可以這麼考慮。結合最近工作上的一些問題,重新梳理瞭一下。
一、工作態度
心悅誠服的工作
“心悅誠服”,我最近聽到一個關於這個詞不一樣的理解。在工作中,要有服務別人的心,認真做好每件事。
開開心心心甘情願地工作和抱有抵觸煩躁情緒地工作,雖付出一樣的時間和精力,結果卻截然不同。長久來看,兩種工作態度的人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那如何心悅誠服的工作呢,我認為有兩點:
1.主動接受
在工作中,無論上級安排瞭什麼工作任務,無論是否合理,無論是否有意義,首先要有一個接受的心態。
為什麼呢?難道領導分配的不合理的工作也要做?
首先接受,不代表什麼都不想立馬就去做,而是代表一種尊重。任何一個指令的下達都是經過思考、討論、甚至不止耗費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即使不合理,我們也應該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最近旁邊項目組被強制瞭九九七,同事們對這一點很排斥。如果換做我,我也很排斥。因為我也經歷過,甚至零零七。我認為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先接受、後改變。
想到《天道》裡的丁元英,他似乎能包容一切,合理不合理的。一個人能力大瞭,包容度就大。試想一下,如果你能力足夠,你可以嘗試改變現狀,即使改變不瞭,不能忍受這麼大的工作強度,也可以隨時換工作,在新工作中繼續發光發熱。能力不足,隻能抱著這份差事,不能自由選擇,這時就是被迫接受瞭,抱著抵觸心理能把工作做好瞭嗎?
所以工作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2.思考
接受之後,就要思考。
如果是管理者要理解任務、分析任務、分解任務。管理者切忌隻做一個傳話筒,接到上級任務時要理解,不理解的要及時確認;理解之後要分析任務的可行性,不合理的地方要指出並反饋,得到正確的回復後,再對任務進行分解,給下級工作人員明確清晰的指令。
如果是基層工作人員,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不合理的地方進行客觀的反饋,反饋的同時最好附帶合理的建議,切忌持抵觸心態,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
二、拖延癥
工作中總會有某些任務不想做,一直拖延到最後一天,或者制定的學習計劃健身計劃總是半路夭折。最近看瞭武志紅“關於拖延癥”的視頻。視頻中表達瞭這樣一種觀點:
大部分與拖延癥作鬥爭的人都失敗瞭。所以不必把精力過多的耗費在這上面。人生就是用來體驗的,人生是可以有大把時間用來浪費的。
生命可以放松,最重要的是拿出最真實的自我,和一些事物建立起深度關系來。當你把握這一本質後,在這方面獲得成功沒那麼難。然後就可以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去體驗生活、體驗生命。
其實簡單來講,就是對待工作和生活,要熱情+勤奮。
比如一項任務計劃六天完成。你不想做,但是不得不做。如果以前這種情況你總是拖到最後一天開始做,那時候效率又高做的又好。那麼你可以安排最後一天來做這件事,前五天就可以用來浪費,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總比用五天的時間來與拖延癥作鬥爭要好得多。
又比如說你想制定一個健身計劃,又常常堅持不瞭幾天。那麼可以先從一個俯臥撐開始,堅持365天。首先每天一個俯臥撐,對於這件事的抵抗情緒要小於你的意志力,那麼就可以堅持,堅持下去會慢慢的嘗到好處,然後增加對健身這件事的熱情。再加上多一點的勤奮,我想大概率會成功的。
三、工作的意義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意義,尤其是每天面對大量重復的工作時,這種感覺更強烈。
最近聽到一句話:點亮自己,溫暖別人。
如果工作中抱著這樣的心態,再平凡的工作也會有意義。
很多工作,雖不像醫生能夠救死扶傷,不像警察能夠保護人民安全,但認真做好,平時工作中多思考多總結,然後分享給他人;或者對於同事的問題,耐心的給予解答,這都很有意義呀。
有句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我認為師傅之所以餓死,是因為他就隻會那一招半式的,被別人學到瞭,就被取代瞭。人總是要不斷學習的,你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把別人遠遠的甩在身後瞭,還擔心被別人取代嗎?還是那句話:能力越大的人,包容心越大。
工作本身就是一場修行,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想換一份工作,或者沒有勇氣換,或者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工作,心猿意馬。
如果心態不改變,思維不改變,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會面臨一樣的處境。
(報告出品方/作者:開源證券,諸海濱,趙昊)1、公司情況:深耕智能終端產品,2021年營收上漲39%1.1、發展歷程:成立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