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開發人員如何為開源軟件開發做出貢獻

Setia, P., Rajagopalan, B., Sambamurthy, V., and Calantone, R. 2012. "How Peripheral Developers Contribute to Open-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3:1), pp. 144–163.

摘要

開源軟件開發是產品開發(尤其是軟件產品)發展的下一個階段。與現行的專有方法相比,開源軟件產品是通過吸收外部開發人員和潛在用戶開發的。雖然核心開發人員團隊可能仍然在初始設計和開發中發揮關鍵作用,但開源軟件范例的一個值得註意的方面是外圍開發人員在產品的增強和普及中的作用。外圍開發人員不是核心開發團隊的正式成員。他們自願貢獻自己的時間和創造才能,通過口頭宣傳提高產品質量或推廣產​​品。作為志願者,他們不受傳統的等級控制,也沒有合同義務。外圍開發人員代表瞭開源軟件開發的一個新穎獨特的方面,並且更有興趣挖掘他們的潛力。但是,關於他們的參與如何以及何時產生有益影響的證據有限。我們利用147種開源軟件產品的縱向數據,研究外圍開發人員如何為產品質量和擴散做出貢獻。分層線性建模分析表明,外圍開發人員對產品質量和擴散做出瞭重大貢獻,特別是對於處於產品開發更成熟階段的項目。


引言

傳統上,新產品開發過程采用階段門方法,包括設計、開發和商業發佈,將它們作為不同的離散階段 (Krishnan and Ulrich 2001, Bajaj et al. 2004)。盡管原始模型強調每個階段的活動應按順序執行,但這些過程通過合並各個階段之間的重疊和迭代來發展,以提高產品質量並縮短開發周期 (Ha and Porteus 1995, Clark and Fujimoto 1991, Krishnan et al. 1997, Eisenhardt and Tabrizi 1995, Terwiesch and Loch 1999)。此外,在一種流行的方法中,一組核心開發人員嚴格控制瞭設計和開發活動。但是,隨著軟件產品行業的增長,在產品商業化之前,用戶在增強產品方面獲得瞭更積極的作用。軟件產品開發人員不尋求與用戶的親密關系,而是尋求通過尋求反饋來提高產品質量或成功商業投放的合作夥伴,從而吸引潛在用戶。但是,核心開發人員仍然保留對產品開發關鍵方面的控制和權限。

開源軟件(OSS)開發代表瞭軟件產品開發和商業化過程的持續發展中的下一個范例。它通過吸收外部開發人員和潛在用戶,並在產品增強方面為他們提供更廣泛的訪問和權限,從而利用瞭軟件開發的社區視角。由於缺乏受控的增長,OSS產品在繼續發展和擴散的同時,進一步侵蝕瞭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之間的劃分。軟件的進化增長與開放和自由的開發文化相關。實際上,在OSS模型中,缺乏控制常常被認為是創造力的來源。

這種開放的文化為外部貢獻者,即來自非正式或永久開發團隊成員的貢獻者,提供瞭機會。盡管核心的開發人員組可能仍在OSS產品的設計和初始開發中發揮關鍵作用,但OSS范式的顯著方面是外圍開發人員的作用 (AlMarzouq et al. 2005, Crowston and Howison 2005, Mockus et al. 2002, Gacek et al. 2001, Cox 1998)。外圍開發人員不在核心開發團隊之列,他們可能會臨時和自願地貢獻自己的時間和創造才能來提高產品質量或使其普及 (Crowston et al. 2006)。他們可以註入新的想法來改進產品,減少開發時間並增強對開發的參與 (Chesbrough 2003)。盡管外圍開發人員的角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對於他們對OSS開發項目的貢獻知之甚少。研究機構、政府和公司越來越喜歡仿效OSS開發模型 (Brown and Hagel 2006, Chesbrough 2003, Goldman and Gabriel 2005),尤其希望利用外圍開發人員的貢獻。公司正在將開放式創新計劃與軟件產品開發的專有方式集成在一起 (Dinkelacker and Garg 2001, Gurbani et al. 2005, Fitzgerald 2006)。

一些先前的研究已經檢查瞭OSS開發項目貢獻者的行為和動機 (Lakhani and von Hippel 2003, Lerner and Tirole 2002, Hertel et al. 2003, Shah 2006, Roberts et al. 2006)。核心開發人員通常是出於“癢”的動機,而外圍開發人員的動機尚不清楚。與專有開發項目中的開發人員不同,外圍參與者通常沒有合同義務,因此不清楚他們對OSS產品所做貢獻的性質。因此,第一個研究問題是,與核心開發人員相比,外圍開發人員是否對OSS產品質量做出瞭更為突出的貢獻。我們還試圖瞭解外圍開發人員是否對產品擴散產生積極影響。開源軟件開發具有截然不同的進化生命周期,其中產品的生存、成功和可商業化性會隨著生命周期的增長而增加,該生命周期以alpha、beta和成熟階段為特征 (Stewart and Gosain 2006)。在這些階段中,產品通常會經歷截然不同的發展動力。確實,先前的研究發現,開發團隊對OSS項目績效的影響在整個生命周期階段都有所不同 (Stewart and Gosain 2006)。這意味著OSS生命周期的成熟度可能會對外圍開發人員貢獻的性質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我們的第二個研究問題是:外圍開發人員的貢獻和影響在OSS產品生命周期中如何變化?

為瞭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開發瞭外圍開發人員對OSS產品的貢獻的理論。具體來說,我們專註於外圍開發人員對OSS開發的兩個方面的貢獻:質量增強和產品傳播。此外,我們研究瞭這些對產品質量和擴散的影響在OSS產品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如何變化。


研究模型

OSS產品是通過兩種不同類型的開發人員的貢獻來開發的:核心和外圍參與人員。核心開發人員是產品的創建者或發起者,他們領導產品體系結構和核心模塊的開發。相反,外圍開發人員致力於產品增強 (AlMarzouq et al. 2005)。Crowston et al. (2006) 根據貢獻的程度和開發人員互動的性質確定瞭區分核心參與者和外圍參與者的方法。通常,開發人員對OSS產品做出貢獻的方式會有所不同 (AlMarzouq et al. 2005)。因此,我們建議,盡管核心開發人員具有長期的產品從屬關系,但外圍開發人員可能受到更短期的關註,即增強對自己的OSS產品的實用性,或者渴望為社區做出貢獻。此外,OSS產品是在外圍參與者之間有限的直接接觸下創建的。通常,外圍開發人員可能不會直接參與初始設計階段。因此,他們隻能對特定的產品質量方面做出貢獻,例如檢測或糾正缺陷。他們的貢獻很可能僅限於符合這些動機的活動。因此,我們將註意力集中在產品質量的兩個合理方面:產品質量評估產品質量增強。產品質量評估涉及評估和報告OSS產品中需要改進的領域(例如,通過發現缺陷)的活動,而產品質量的提高需要進行這些改進(例如,通過修復這些缺陷)。盡管它們是OSS領域不可或缺的,但這些活動可能在所需的工作量和參與度方面有所不同。我們研究瞭外圍開發人員對產品質量開發這些方面的貢獻與核心開發人員的貢獻有何不同。

此外,OSS產品與專有軟件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如何獲得潛在采用者的認可。在沒有龐大的廣告網絡的情況下,OSS產品的采用者在評估產品時依賴於社區成員 (Dalle and Jullien 2000, Bonaccorsi and Rossi 2003)。產品采用的模型主要集中在意識和采用這兩個關鍵階段 (Bonus 1973, Kalish 1985, Mason 1962)。這些階段在產品使者所需的溝通性質上有所不同。意識階段涉及“交流以告知信息”,因為它需要潛在的采用者進行較少的參與性評估,而這種采用者的目的是提高對產品及其屬性的認識 (Bucklin 1965, Lavidge and Steiner 1965, Mehta et al. 2008)。另一方面,采用,特別是復雜產品(例如軟件創新)的采用,通常需要對該產品進行更深入和更深入的研究 (Kalish 1985, Aaker and Stayman 1990)。因此,類似於質量結果,兩個擴散結果(OSS產品認知度和OSS產品采用率)在外圍開發人員要求的參與水平上也可能有所不同(表1)。在我們的研究模型中,我們對外圍參與人員對開源產品質量和傳播的貢獻進行瞭理論分析,並研究瞭他們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的影響(圖1)。

外圍開發者對OSS產品質量評估的影響

質量評估是產品開發的重要元素。由於設計和開發的復雜性,軟件產品可能永遠不會完全開發。缺陷(也稱為錯誤)在用戶發現缺陷之前可能會長時間隱藏在軟件中。在開源模型中,產品是公開可用的,外圍開發人員可能能夠通過檢測錯誤來為質量評估做出貢獻。

外圍開發人員具有通過錯誤檢測對產品質量評估做出貢獻的動力和能力。他們有動力提高產品的實用性,以供自己消費。實用程序論點表明,一些開發人員有動機為質量評估做出貢獻,以便他們可以通過使用產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Shah 2006)。實用程序角度可能與當前或將來的用戶的外圍開發人員特別相關。外圍開發人員可以是另一個開源產品的最終用戶或核心開發人員,他們想要為自己的工作訪問該產品的功能。外圍開發人員對該產品具有獨特的見解和潛在用途。他們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中測試產品,通常不同於核心開發人員可能在原始環境中生產產品的環境。因此,與直接產品測試人員或核心開發人員團隊相比,對軟件的測試和壓力承受方式超出瞭合理的范圍。Raymond (2001) 指出,“更多的用戶會發現更多的bug,因為添加更多的用戶會以更多不同的方式增加程序的壓力”。此外,一旦他們發現瞭錯誤,向核心團隊報告錯誤,就為他們提供瞭一個機會來修復他們需要的功能 (Shah 2006)。此外,外圍開發人員具有獨特的質量評估能力。他們擁有不同的視角來查看代碼,這與產品的核心開發人員不同。 考慮到外圍開發人員可以對產品質量評估做出的潛在貢獻,我們建議他們比核心開發人員更適合此活動,並且更多的外圍開發人員將加強對產品的評估工作。

H1A:與核心開發人員相比,外圍開發人員的參與程度將對OSS產品的質量評估產生更大的影響。

外圍開發者對OSS產品質量提升的影響

產品質量增強是指諸如通過修復缺陷來改善產品的措施。與產品質量評估相比,這些措施需要更高水平的努力、承諾和協調。出於功利主義和社區歸屬的原因,外圍開發人員很可能會被激勵提高質量。一方面,他們將被激勵去增強產品,特別是通過修復一些已發現的錯誤。另一方面,開源社區的文化和價值觀與科學社區的文化和價值觀相似 (Bezroukov 1999),或者社會運動,例如民權、勞工和和平運動 (Hertel et al. 2003)。在這些社區中,成員自願貢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改善公共產品或服務,並增強社區的知名度,目標實現和可持續性。通過提高社區內正在開發的產品的質量,開發人員可以證明他們的公民身份和對社區集體目標的堅持 (Bonacorrsi and Rossi 2003)。這些觀點與解釋外圍開發人員為何對產品增強做出貢獻有關。

外圍開發人員還具有獨特的能力來提高OSS產品的質量。研究表明,產品制造商通常會對現有產品有很強的思維模式,並且由於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現有經驗,可能會專註於現有產品 (Lilien et al. 2002)。由於他們固定在現有產品上,因此核心開發人員可能會將產品的當前設計保持不變。另一方面,外圍設備貢獻者可能不會那麼固定在原始代碼設計上。他們可能具有獨立,新穎和獨特的見解,並為未固定在現有設計中的錯誤提供解決方案。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假設。

H1B:與核心開發人員相比,外圍開發人員的參與程度將對OSS產品的質量提升產生更大的影響。

外圍開發者對OSS擴散的影響

OSS產品的成功取決於它們向潛在用戶的廣泛傳播。最重要的是兩個傳播結果,即認知和采用,因為它們代表瞭產品采用的重要階段 (Bonus 1973, Kalish 1985, Van den Bulte and Lilien 1999)。因此,我們研究瞭外圍開發人員對OSS產品的認知采用的影響。

營銷文獻已經將信息傳播和說服性傳播分別確定為認知和采用的必要條件 (Kalish 1985)。意識階段通常需要較少的努力,因為潛在的采用者僅獲得有關產品及其屬性的信息 (Bucklin 1965, Mehta et al. 2008)。另一方面,采用(例如軟件創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並且需要對產品及其優點(或缺點)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Kalish 1985, Aaker and Stayman 1990)。在意識階段,“非個人的”線人就足夠瞭。但是,采用者通常依賴更多的“個人的”線人來做出采用決定。例如,對醫生采用藥物的研究發現,盡管銷售人員可能會提高對藥物的認識,但由於個人同事的影響,他們經常決定采用藥物 (Coleman et al. 1966, Peay and Peay 1984)。 因此,我們在傳播的兩個方面(認知和采用)之間進行區分,並研究外圍參與者在這兩種行為中的作用。

當必要的信息通過大眾媒體和人際關系渠道傳播時,可能會在潛在用戶社區中引起對OSS產品的意識。盡管大眾媒體對於共享標準和經過整理的信息很有用,但是需要交換默認信息的產品(例如軟件)可以從人際網絡主導的渠道中受益。這種人際交流渠道對於典型的OSS產品而言甚至更為重要,因為其中許多產品不具備機構合法性,公司形象或其他資源,無法通過大眾傳播工具宣傳其產品。大多數典型的OSS產品缺乏公司所有者或管理層來組織和協調宣傳活動以提高產品知名度 (Scacchi et al. 2006)。因此,潛在的采用者傾向於更多地依賴社區成員的信息來建立對其產品的認識。至少,外圍參與者充當知識源並幫助傳播有關OSS產品的信息。當有更多外圍開發人員時,他們會擴展信息,從而增強產品知名度。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H2A:外圍開發人員更多地參與OSS項目將提高該產品的知名度。

口碑傳播(WOM)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發生,它會影響個人的采用決定 (Mangold 1987, Webster 1991, Woodside et al. 1992, Murray 1991, Zeithamal et al. 1993)。由於消息來源的可靠性和人際交流的靈活性,口碑甚至比印刷信息或廣告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Herr et al. 1991, Day 1971)。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經找到瞭通過口口相傳進行一對一營銷的證據。例如,Dalle and Jullien (2000) 提到本地交互以強調影響Linux而不是Windows NT傳播的緊密團體的作用。同樣,Bonaccorsi and Rossi (2003) 將OSS參與者描述為傳播代理,他們“不僅傳播有關新技術的信息,而且還試圖說服一群潛在用戶同時傳播信息”。電子媒體(例如討論組)為這些外圍開發人員提供瞭一個圍繞他們工作的產品建立知識庫的機會。

先前的研究發現,口碑對個體判斷有更大的影響,這可歸因於它的生動性——情感上有趣的、具體的、形象上激發的——以及鄰近性(感覺的、時間的或空間的)(Nisbett and Ross 1980)。虛擬口碑與面對面口碑相似,也可能對個人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Buttle 1998)。考慮到他們對技術的熟悉,外圍開發人員經常使用諸如博客,網站和討論組之類的電子方式來增強OSS產品信息。這些媒體創造瞭WOM倡導的典型生動感。通常,人們信任(相似)可以在相同的辯證法,心理模型和信念系統中與之交談的其他人。外圍開發人員由於是同一OSS網絡的成員,因此具有相似的信念,教育和思維定勢。因此,他們可能非常適合通過口口相傳對潛在采用者產生影響。

此外,外圍開發人員對這些軟件產品的優缺點有第一手的瞭解。他們的深入參與使他們在評估創新的相對優勢、感知的實用性和感知的質量方面處於有利位置。此外,用於WOM的電子方式可幫助回答潛在用戶的問題,共享有關產品查詢的詳細信息以及分析功能。因此,我們建議外圍成員不僅是影響意識的重要信息來源,而且通過專傢意見的口頭傳播,它們對於實際采用軟件產品也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我們假設以下內容。

H2B:外圍開發人員更多地參與OSS項目將提高產品的采用率。

生命周期階段對外圍開發者影響的影響

H3A:在OSS產品開發的成熟階段,外圍開發者的參與程度對產品質量評估的影響大於早期(α和β)階段。

H3B:在早期(α和β)階段,OSS產品開發的成熟階段中外圍開發者的參與程度對產品質量增強的影響更大。

H4A:在早期(α和β)階段,OSS產品開發的成熟階段中外圍開發者的參與程度對產品知名度的影響更大。

H4B:在OSS產品開發的成熟階段,外圍開發人員對產品采用的參與程度的影響比早期(α和β)階段更大。


數據和度量

該研究的數據是在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期間從http://sourceforge.net收集的。我們使用Web爬蟲來收集OSS產品列表。我們收集瞭1000種隨機選擇產品的產品特性和開發活動數據。對於此列表中的所有軟件產品,我們從列出的每個開發人員的並發版本系統(CVS)中收集瞭有關開發人員提供的代碼行的數據,可用樣本進一步減少到320。此外,我們對7%的外圍開發人員進行瞭訪談,他們是定量分析框架的一部分。

外圍開發人員的參與程度(NoOfPerD)是主要自變量,它是每個項目的外圍開發人員的月度計數。通過分析從事OSS產品的所有團隊成員的代碼貢獻來確定外圍開發人員。對於每個月,計算累計個人開發人員對代碼的貢獻,並且所有成員占代碼貢獻總量的0%到12%被歸類為外圍開發人員。最終樣本包括對147種OSS產品的1966個月觀察。

核心開發人員的數量(NoOfCord)被衡量為為項目貢獻超過12%代碼的開發人員數量。OSS產品的產品質量作為質量評估質量改進的程度進行檢查,分別以月內每種產品報告的錯誤數(BugsRep)和錯誤修復數(BugsFix)來衡量。

開源軟件產品擴散:我們關註產品擴散的兩個方面——OSS產品知名度和OSS產品采用。基於對購買產品感興趣的客戶數量和實際銷售的單位數量,我們檢查開源產品知名度和產品頁面瀏覽量(PagView)和產品下載次數(Dwnld)。

成熟度階段的兩個分類變量BetIncrMatIncr,以及控制變量,見表2。


實證模型

我們使用分層線性建模(HLM),因為研究設計的嵌套性質。雖然假設外圍開發商的定期貢獻會影響產品質量和產品擴散(H1和H2),但我們也提出這些影響因產品而異。因此,周期性影響嵌套在產品級影響中,即,每月觀察中觀察到的關系可能因產品而異。HLM有助於統計分析跨級別的信息,並且對多級數據分析更加穩健。

我們的HLM分析采用增量模型構建方法來分析多級數據。因此,模型1是一個簡單的單因子方差分析,具有隨機效應,但在周期性或產品級別沒有任何預測因子。模型1評估每個級別的擴散和質量的變化,並且是詳細的多級分析的先決條件。在估計模型1之後,我們包括預測變量和控制變量來測試模型2中的假設主效應。該模型確定瞭預測變量——外圍開發人員,核心開發人員和產品階段變量——對質量開發和產品擴散的直接影響。最後,模型3測試瞭周期性和產品級別的跨層效應。這些跨級別的影響有助於我們評估外圍開發人員在產品開發的不同階段對產品擴散和質量開發的不同影響。

41fafa083c0e51c27abe064a787127e2b3b5567bddadbd5049db371ede4804e773ff678d3e3a8d2fa5281a4a6721c715


部分參考文獻

AlMarzouq, M., L. Zheng, G. Rong, V. Grover. 2005. Open source: Concepts,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Comm. Assoc. Inform. Systems 16(37) 756–784.

Bonaccrosi, A., C. Rossi. 2003. Why open source software can succeed. Res. Policy 32(7) 1243–1258.

Chesbrough, H. 2003.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Cox, A. 1998. Cathedrals, bazaars and the town council. Slashdot (October 13), http://slashdot.org/features/98/10/13/ 1423253.shtml.

Crowston, K., J. Howison. 2005.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First Monday 10(2). http://firstmonday.org/htbin/cgiwrap/bin/ojs/index.php/fm/article/viewArticle/1207/1127.

Crowston, K., K. Wei, Q. Li, J. Howison. 2006. Core and periphery in free/libr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team communications. Proc. 39th Ann. Hawaii Internat. Conf. System Sci. (HICSS 2006), IEEE Computer Society Washington, DC.

Gacek, C., T. Lawrie, B. Arief. 2001. The many meanings of open source. Technical report 1, DIRC—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Dependability.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Dependability publications/techreports/papers/1.pdf.

Mockus, A., R. T. Fielding, J. D. Herbsleb. 2002. Two case studie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Apache and Mozilla. ACM Trans. Software Engrg. Methodology 11(3) 309–346.

Shah, S. 2006. Motivation, governance, and the viability of hybrid forms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Sci. 52(7) 1000–1014.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小小的書虱,能把人逼瘋?

體型微小的爬蟲,它們經常出現在倉庫、洗手間、廚房等,當你發現的是數量已經不少,仔細觀察可能已經到處都是,不勝其擾。如...

· 25秒前

《杀戮追踪》完整解析➕漫画细节(未更新

先开个楼 ,佛系更。(很认真在思考 看这个漫画五年多了,还是爱不释手。 狗头镇楼 专门研究温暖男孩吴尚宇 更新不易 先简 ...

· 10分钟前

美西景點攻略:死亡谷國傢公園(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前往理由 (Reason to go):1. 死亡谷國傢公園是除阿拉斯加外最大的國傢公園,幾近深不可測。公園占地面積 330萬英畝/134萬公...

· 32分钟前

《草虫的村落》试讲稿【初级】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这是—-夏日虫鸣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又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作 ...

· 33分钟前

以宁蓉线为例,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向铁路的分析

越过四川盆地的一座座山丘,南方夏天的草木生长得非常茂盛,从成都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在朦胧的雨后蜿蜒行驶在沱江之畔,驶过 ...

· 36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