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會知識是隻可意會 不可言傳的知識。
隻能依靠長期的一起生活,才能在不知不覺間獲得。
孩子與父母一起生活,會自然習得父母身上所呈現出來的默會知識,時間越長,這些知識的傳承就越充分,太短,則損耗越大。
默會知識當中,可能也有易於習得的和不易於習得的。
夫妻之間長期相處,也在相互滲透——默會知識的傳承更像滲透。不像灌輸,不會引起反感,得到逆反。
從個人經驗看,祖父輩的默會知識傳給孫子輩,已經很少,因為即使是全部得到良好的滲透,一個孫子也隻能習得爺爺或奶奶的四分之一,因為祖父輩的人有四個。
再到曾祖父一輩,則隻能習得曾祖父輩的八分之一。
更復雜的情況是,兩代人之間到底共同生活瞭多長時間,真正益於習得默會知識的時間又有多少。
孩子在父母身邊,完全沉浸於遊戲之中的時候,與孩子不在父母身邊,卻回憶父母相處狀況的時候,哪一種更有益於默會知識的傳承呢?
超過五代,還是超過五十代的祖輩的默會知識,是否會完全失去?
有沒有可能200萬年前的祖先仍然有默會知識在今人身上傳承?
幾乎可以肯定有
無良人的行為並不是完全理性的決定,可能更多是原古祖先的默會知識作怪吧
良知可能就是無數代祖先代代傳承、持續積累的默會知識。
如此說來,對人類社會的善意解釋,的確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但為什麼這種傳承不利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呢?
可能的解釋是,孔子雖然對所有外人持有最大的善意,但未曾意識到超驗的存在,因而對人類未知的世界進行瞭無意識的自我隔離。這可能也是導致儒傢文化不能持續積累和突破演化的根源。
對比起來,猶太人的默會知識更加清醒,隻對自己和自己的傢人負有責任,對於外人的善意,更多是利益的交換。所以,傳教主要在傢族內部,或者教區內部。更重要的是,猶太人的信仰是超驗的,給瞭未來無限的可能性,讓人永遠在萬能的神面前保持謙和。不至於張狂而化身惡魔。或者可以加上:猶太人對待財富的認知水平更高,所以,財富繼承、知識傳承的更好。
默會知識的傳承,僅有文字是不夠的,語音也不能達致基本要求,但視頻可能滿足基本的需求,在現實增強技術提高之前,視頻會議可能是最低的選擇瞭。
老子說的道,可能是認知水平達到最高層級之後,對默會知識的一種表達,而這種不能用語言文字記述的知識太過豐富,以至於認知層次不夠的人是沒有辦法參與溝通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