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讓幾個月的孩子學著坐的經驗。在我的孩子大概5個月的時候,我試過將一個U型的哺乳靠墊墊在孩子的身後,讓孩子學著坐。孩子剛坐起來的時候很高興,可能是因為坐著視野比較寬廣吧,她很興奮,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感覺十分好奇逗趣兒。
但是沒過十幾秒,孩子臉上的表情逐漸開始變得焦躁起來,嘴上發出嘟囔哭鬧的聲音,雙手還快速用力地向下拍,似乎在說“我坐不住瞭,腰堅持不瞭!趕緊把我放下來吧!”
我觀察過很多其他同齡階段的孩子,許多同樣也有這樣的表現。我在思考:當孩子還不會獨自坐的時候,我們成人將他們立著坐起來學坐,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是有意義的“練習”嗎?當他們坐累瞭,小寶寶通常不能調整自己坐姿,是不是會變得很焦慮呢?
這種感覺就像我們興致勃勃地爬上一顆很高的樹,看到遠處的山和海,感覺精神氣爽、風景甚好,但是轉身卻不知道怎麼下來,一不小心就可能摔下來的那種焦慮。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七坐八爬”,但是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人為地將孩子在孩子在還不會坐的時候就將孩子立著坐起來,我們知道當我們特意去使用一個肌肉力量的時候,這項能力就會被更多地鍛煉出來。學坐也是一樣,孩子們的背部肌肉會提前髓鞘化,提前發展出來瞭“坐”的能力。
Emmi Pikler博士觀察瞭上千個孩子,她提出“經歷自由活動發展而來的孩子,應該是先學會爬,再學會坐”。這與我們的傳統認知是有截然相反的。她畫瞭一個手繪圖,描繪瞭一個沒有成人幹預的,在自由運動下發展的孩子,是如何逐漸發展出他們的大動作裡程碑的:
嬰兒自由發展的大動作歷程 / 作者:Emmi Pikler博士 來源Google
在這個大動作自由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會看到孩子先學會的是仰臥-側臥-俯臥。他會使用不同的方式“卷動”自己的身體,實現從“仰臥”到“俯臥”之間來回自由切換。
然後孩子開始向前挪動和爬,接著是坐-拉起站起-扶站-獨自站-行走。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嬰兒能運用膝蓋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很快就能自己坐起來瞭。
因為他們可以自如地在“坐”和“跪”之間轉換動作。
爬和坐通常相隔的時間非常的接近,有些還是甚至是同時進行的。可能我們觀察到孩子學爬的時候,屁股往後一坐,就自己學會瞭坐。
因為職業的原因和學習的要求,我曾經觀察過超過300個小時的嬰兒和學步兒。其中有一個6、7個月左右的孩子,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觀察孩子的動作記錄 / 圖片原創,轉載請聯系
我觀察這個孩子的時間,正好是她在學習爬和坐的時期。因為她的環境裡成人沒有做很多限制或者過度幫助孩子體驗動作的情況,所以我看到這個孩子的動作發展,非常的自然。
這些動作沒有人教她,都是她自己體會著摸索出來的。
而那些過早被人為的換成坐姿的小朋友,就沒有那麼順利瞭。他必須要被成人扶著,才能避免砰的一聲,後腦勺向後倒撞到地面。
這樣一直被成人立起來坐的孩子,因為他的身體沒有太多這樣的經驗,沒有辦法跟隨自己內在的感覺去摸索和發展,更加沒有辦法通過自己不斷地運動和體驗來找到姿勢轉換的嫻熟要領,更加談不上內在心靈的喜悅。
沒有被成人過多幹預自身動作的孩子,他們爬、坐、扶物站立這些大動作裡程碑的出現是非常自然的。
但是提前且經常處於靠著學坐的孩子,他們背部神經提前髓鞘化,發展瞭背部的肌肉動作和力量。因此他們可能會在坐姿的時候,直接到拉起物品站立起來。
當他們看到瞭新視野,會刺激他們不斷重復練習做這個動作,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孩子無論碰到什麼(沙發扶手、櫃子、墻等等)都扶著站起來。然後他們就開始扶站著,向左右兩邊水平移動,直接跳過爬學走瞭。
我們都知道爬行的重要性。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已經證明,爬行的時候孩子兩側都在協調運作,這對孩子感覺統合和左右腦的統整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我看過很多不爬的孩子,父母想盡辦法讓孩子練爬。詢問原因,十個有八個是以前提前學靠著坐的。
當然這並不是絕對,你可能會說:我的孩子以前也學過靠著坐啊,後來爬得也挺好的。確實,每個孩子的動作發展是獨特的,動作的獲取是他自己內在的秘密,我們也無從知道。
環境對動作的獲取會有一些影響,但是我相信孩子的內在是有強烈的驅動力去獲取坐、爬、站等這些動作的。事實上動作的獲取全憑他自己的感覺和經驗。我們無法幫助他達到那個動作。就算我們不教孩子坐,他最終也能學習這個動作。
就像那個著名的“雙生子實驗”一樣:
雙生子實驗——告訴我們:孩子的學習和發展取決於生理的成熟。在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訓練,對最終結果並不會有什麼顯著作用。而當我們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自由探索,他們最終也會達到發展的裡程碑,同時在過程當中會顯示出更大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孩子最後都會學會“坐”的。與其早點成人給架著“坐”,不如孩子晚點自己學會“坐”,他坐的更自信、更安全、更Happy,這樣不是很好嗎?
當我們強行把不會自己坐的孩子立起來,教孩子學“坐”。那麼孩子呈現出來的動作,隻是成人想要的動作,並不是孩子自己想要達成的那個動作。這些動作並不是孩子獨立完成的,其實在無形當中會奪走瞭孩子獨立完成的機會,忽視瞭孩子本身體驗能夠做到的感受。他失去瞭一種自主性。
當孩子不會爬的時候,我們就抱著孩子放在他攀爬架上、滑梯上,想幫助孩子的手和腳自己攀爬。孩子不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身體,不需要為這個動作付出努力,其實他喪失瞭努力的機會,喪失瞭完成這個動作的肌肉練習而帶來的內心的滿足和喜悅感。
其實對孩子來說,這算是一種剝奪。
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目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也希望孩子通過自己自由的動作來體會到生命的模式。
孩子在學習坐的過程當中,他的身體會努力加強學習用的肌肉來幫助自己更好的平衡,如果成人幫助孩子擺成坐姿的狀態,會讓孩子覺得:我沒有辦法做到,我需要成人的幫助,能夠完成這個動作。
感受到“我能夠做到”這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感受。我們應該讓孩子體會這一種自我滿足的成就感。
自由的動作帶來自我滿足的成就感
每一次孩子付出努力的時候獲取新的技能,它就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世界。
對於這個孩子來說,每次的新的動作裡程碑的出現,就可以讓他看得更寬廣的世界。那麼就會刺激他自己練習翻身、坐、爬行和行走。(我看到瞭一個玩具球,我再努力向前爬一點就可以夠到啦!)正是這樣一種與生俱來的想要探索世界的欲望,刺激他練習自己的動作,發展更多的平衡。他們有一種內在的的驅動力。
如果成人總是讓孩子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獲得新的視野(幫孩子靠著坐、扶著走等等),那麼孩子可能就會對自己重復的動作失去興趣,也不想去做出努力。
作為父母或者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去觀察。觀察孩子他的動作發展能力的水平到瞭哪裡,然後去準備一個孩子可以做出更大努力的環境來發展他們的動作。
我們的環境需要去支持孩子的動作發展。比如我們可以創設一個安全、一小塊空點的區域,上面有不厚又舒適的墊子讓孩子在上面可以自由運動,學習翻身、爬行、坐等。在這個區域裡還可以有一些簡單、有趣的小玩意提供給孩子探索。
6c2b0493be4d5d5a83611f94e927260e支持自由活動的“活動區”
當他們會走路瞭,雙手會被解放出來,會去摸、去探索更多的環境,這個時候我們要將傢裡或者環境裡一切有危險的東西(如電排插孔、細小的容易吞咽的小東西、尖利的東西)都需要收起來。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提供多種觸覺感官的物品,幫助他們用感官裡的視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聽覺去感受和探索這個世界。
不同的顏色和材質的天然物品,搖一搖會發出不同的聲音2a3fc829ed7deb8c2f13c2817eb39969不同的形狀和表面,平整的VS凸起的|圓的VS尖的68261f9668f7b672c48f9151e56f30b6一籃子球,可以滾動但是不會滾動得太遠,以至於孩子夠不到粗糙的、刺刺的、不同的顆粒感
我們需要改變對孩子的態度,然後找到一種更加適合表達愛的方式。因為成人通常是意識不到這一點的。更多的人隻會關註結果,關註的孩子是否能會坐瞭,是否會爬瞭。但是我們會忘記為瞭達到這個結果應該做些什麼。
比如說我們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在坐和爬之前,“趴”這個動作很重要。一個趴著的孩子,它可以覺察到自己的位置,以及瞭解意識到自己與所在空間的關系。
孩子隻有能夠瞭解自己的身體和空間的關系之後,她才能夠知道如何在環境當中去互動。也隻有做到這一點,孩子才能夠在空間當中學習移動自己的身體,理解瞭身體的知識。之後,他才能做到翻身、爬走、站立、行走等等這些知識。孩子會通過在環境當中自己慢慢挪動自己的身體,瞭解自己的“身體的邊界線”。
當我帶孩子去上早教課的時候,有一個長長的佈置隧道。剛開始孩子有些害怕,不敢爬過去。後來她就在隧道口那裡趴著,時不時又到另外一頭看看。第二次去上課的時候,她就可以試著穿過隧道瞭。在這個過程中,她正是通過“趴”著,來感受自己的身體,是否能通關隧道?做出一個自己身體以及環境的判斷。
慢慢地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做出不同的動作的時候,身體的肌肉哪一些是參與其中的。不同的動作需要不同的肌肉,我們不能代替孩子完成他們的動作,我們能做的隻是預備一個相對完備的環境,讓孩子在環境當中去做他該做的動作。就像如果孩子沒有準備好,我們永遠沒有辦法代替孩子爬過去那段小隧道一樣。
動作的發展,也會影響孩子意志力的發展。因為我們需要有意志力才能做好有有目的的動作。(我聽到瞭廚房裡媽媽的聲音瞭,我要怎麼穿過面前這些障礙,爬到媽媽那裡去呢?)
當我們能夠越有目的性的做出一個動作,就能訓練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訓練。動作就會更加精準。所有的這些都可以刺激孩子自發地學習大肢體動作的發展,他們會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身體姿勢,去看到更多新的世界、探索世界。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動作努力獲得這些,會獲得一種感受:我想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就能做得到!
這種感受真的可以幫助孩子獨立和自尊的發展,不是嗎?我們需要做的隻是少一些幹預、多一些觀察和鼓勵。相信孩子自己有發展的節奏,並且最終能夠做到。
參考:
[1] 與我心靈共舞,Dance with me in the heart, 潘尼佈蘭利(新西蘭)
[2]賽格爾自然成熟理論,雙生子實驗,1929
歡迎關註 @玫瑤老師,一個把蒙特梭利當作生活方式的教育工作者,傢有3歲女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