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焦慮、憂鬱、心煩、嫉妒他人
或情緒上極度疲憊?
你是否以為快樂隻取決於
有多少財富、地位、關系,自己無法決定或改變?
每個人都想得到快樂
卻少有人知道獲得快樂的途徑
這是一期教你快樂的書單
如果一本書解決不瞭
那就五本
1
和最快樂的人
一起快樂
《學會快樂》
978-7-111-58985-3
推薦理由:《學會快樂》作者馬修·理查德的新作,他是哲學傢和科學傢,在腦科學實驗中被認定為“全世界最快樂的人”。經過長期而嚴格的腦神經科學實驗,800位科學傢共同認定,也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快樂是一種可以被訓練的技巧,而且這項技巧是可以學習的!
快樂不在於外在環境,而是一種來自內在的能力、一種生存態度,每個人都擁有快樂的潛能。雖然人生外在的痛苦無法避免,但快樂可以內部求得——通過心智的訓練,就可以改變腦部的結構。在本書中,他巧妙地結合科學、哲學和佛學智慧,揭示瞭痛苦和快樂的根源,告訴我們用哪些方法處理負面情緒,開發並培育快樂的能力,從而達到穩定的幸福快樂。
關於作者: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ard)
巴黎巴斯特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在諾貝爾獎得主方斯華·賈克柏的指導下,於1972年獲得生物博士學位。著有多部暢銷書,其著作曾在法國熱銷30萬冊。
2
和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
一起撫平情緒
eca82bb0b42bbb7e3852519530adc829
《拆除你的情緒地雷》
978-7-111-54766-2
推薦理由:羅莎琳德因被丈夫拋棄而感到沮喪,因害怕工作表現不好而感到焦慮;瑪麗蓮認為如果沒有孩子,就像被剝奪瞭一項重要的權利;蘇茜覺得自己的行為準則一定要與大眾一致,否則就是個被孤立的可憐蟲……如何將這些有害的想法轉變為健康的想法?面對挫折時,如何不被煩惱纏身?如何減少焦慮、抑鬱、憤怒、自厭或自憐情緒等負面情緒?本書將告訴你所有秘訣!
關於作者: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
超越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學傢,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認知行為療法的鼻祖。埃利斯創立瞭對咨詢和治療領域影響極大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為現代認知行為療法的發展奠定瞭基礎。
3
和人際交往專傢
一起開啟內向天賦
5f473a8d6842bfd815d2e195e1a28531
《內向者的天賦》
978-7-111-60198-2
推薦理由:同為內向者,有的感性敏感,有的理性客觀,有的善於交往,有的不善於,德國人際溝通權威傢多麗絲•邁爾亭博士首創的“內向類型問卷”,將內向者的人格特質分成“雄才大略型”“不通世故型”“超級敏感型”和“隱蔽蟄居型”等四大類型。書中針對每種類型的內向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遭遇的問題,提供瞭最實用的指南,包括如何瞭解自己、找到自信、發揮天賦,如何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發現自己的領導力優勢,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卸除壓力,如何溝通、交際、維系親密關系,如何向公眾展示自己、釋放天賦、改變世界……幫助你善用自己的優點,徹底發揮“靜者制勝”的影響力!
關於作者:多麗絲•馬丁(Doris Martin)
哲學博士,專業為語言文學,擅長遣詞造句,後以寫作為主業。她是人際交往和人格研究專傢、系統培訓師、德國行為標準協會會員,也是各大媒體的發言人。
4
和表達性書寫的創始人
一起書寫療愈
23d31bec86ea0486aaf4bb6b58a8bc24
《書寫的療愈力量(原書第3版)》
978-7-111-59822-0
推薦理由:表露自己是人的基本需要。隱藏秘密、沉默不語會加劇你的內心焦慮和生理壓力,而寫下經歷或感受則會提升你的總體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表達性書寫是一種簡單易行、科學有效的心理自助技巧,可以幫助你釋放並碰觸內心最深處的想法和感受。
關於作者:
詹姆斯·彭尼貝克(James W. Pennebaker)
表達性書寫的創始人,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心理學系主任。他著有《書寫的療愈力量》《語言風格的秘密:語言如何透露人們的情感、性格和社會關系》等多部著作,已被翻譯為多國語言。
約書亞·史密斯博士(Joshua M. Smyth, PhD)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行為健康學教授和醫學教授。他對表達性書寫等提升健康幸福和應對壓力的創新方法開展瞭大量研究。
5
和心理學博士
一起“談情說愛”
《我想和你好好的:給年輕人的親密關系成長課》
978-7-111-60915-5
推薦理由:
你們明明相愛,又為何總是爭吵不斷?
你認真投入每一段感情,為何最後受傷的卻總是你?
你們渴望親密,卻為何相對無言?
本書在汲取發展心理學、精神分析、傢庭治療等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多年的咨詢經驗和理論研究,深入剖析瞭親密關系各階段可能出現的種種困惑和問題,讓讀者在親密關系中建構新的思維方式,即從理性中看到關系的真相,從關系中看到真實的自己,學會接納並尊重自己的欲望、幻想和創傷。
關於作者:白福寶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安徽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師,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特約咨詢師。從事心理學研究、教學與實踐工作十多年,長期開設“婚前心理輔導”“變態心理學”“精神分析療法”“團體心理輔導”等課程,擁有豐富的心理咨詢經驗,並撰寫瞭大量心理健康與咨詢方面的文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