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有兩個,一是我當年雅思寫作總是考不高分,苦惱瞭很多年;二是工作後發現身邊的人很多不會寫英文材料,各種英文寫作工作,比如英文新聞稿、英文演講稿、英文計劃書等等,也隻好落到我頭上,苦不堪言。可是,英文寫作是個很宏大的話題,我思考瞭一年都沒敢去寫。直到最近我打算寫一些寫作小技巧時,不斷發現需要擴充話題才能講清楚事情,於是斷斷續續花瞭2個多月,才寫出瞭這篇文章。它可以看成是《如何擁有英語思維》的姐妹篇,建議大傢兩篇都讀一讀以更好的互相理解。這篇文章對於學生或是工作白領,應該都有一些啟發,希望對你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些幫助。當然,我仍然需要不斷學習英文寫作,歡迎大傢指正和反饋給我。本文原載於本人微信公眾號【小蘇小姐】(ID: officiallymisssu),此文有更新。
我們從小在國內接受英語教育,很多人都是用中文思維來寫英文文章的,即先想好中文提綱,再照此進行英文寫作,甚至是先寫好中文再翻譯過來。這樣做隻會導致文章寫得很中式。要英文寫得地道,我們得先瞭解一下中英文寫作的主要差異在哪裡。
一、對邏輯的重視
首先,英文是一種邏輯非常縝密的語言,因此英文寫作非常看重觀點的銜接是否連貫。而中文寫作則往往是重辭藻而輕邏輯,導致很多文章乍一看文筆特有深度,然而細讀卻讓人不知所雲,思緒混亂,甚至有時中途變換話題,或寫到最後前後觀點都不一致。
英文寫作對邏輯的重視滲透在整篇文章的每一個細胞裡,它要同時滿足語法連貫(cohesion)和語義連貫(coherence),才能達到通篇邏輯連貫。Cohension指整篇文章在語法結構上銜接良好,從而明示文章中的各種關系。Cohenrence則指整篇文章邏輯意思上的連貫,即文章主題、觀點統一,前後內容合乎邏輯,過渡自然,讀者能很容易地看懂。
二、文章結構差異
英文寫作還很重視文章結構。我在《如何擁有英文思維》一文中介紹過,中英文思維差異很重要的一點是,中文是按順序說話的,重心在後;而英文是按重要程度排序的,先說結果或最重要的事,重心在前,因此英文寫作要做到“要事先說、結論先行”。如果涉及到時間,就會采用倒敘的方式,先說最近發生的事情,比如英文簡歷。
另外,英文文章的段落結構是非常清晰的。盡管其基礎結構也是三段式,前言、正文、結論(如圖一),但首段會點出全文主旨,論點也很直接。正文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接近第一句都是主題句(topic sentence),我們一般可以通過讀懂每段的第一句來獲取文章大意,而不用讀完整篇文章,非常高效;而中文則基本上沒有主題句的概念。
5755eea45298446bcde1aabbc073c8c7圖一:英文寫作基本機構
三、對讀者的態度
中英文寫作的另一個差異,就是英文寫作會“以讀者為中心”,為讀者服務,而中文寫作則少有這種考慮。英文作者會處處考慮讀者會不會閱讀困難,理不清文中的邏輯和觀點,如果讀者理解不瞭,這個責任應歸於作者。而中文作者往往喜歡根據個人愛好或風格寫作,要麼思維發散,要麼邏輯不通卻被修辭所掩蓋,倘若讀者沒明白作者的用意,那是讀者的閱讀水平不高。
在“讀者至上”的思維統領下,英文寫作中很看重的一個要求就是簡潔明瞭、詞能達意,讓讀者能輕松地讀懂你的文章。而我們從小學習英文就是註重背單詞、學語法,而不是註重邏輯、結構、語言簡潔等等這些,這就不奇怪為何我們總寫不好英文作文。
a8d35f8af33b1f8cd56341baefaa9280
要英文寫得地道,我首要強調的是,邏輯!邏輯!邏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做到語法連貫和語義連貫,尤其是後者,是我認為中國人寫英文過程中最難的一點。這個難就難在,大傢往往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很多英語能力不錯的人雖然下筆也是寫英文,但腦子裡想的都是中文寫作的那一套,內容都是按照中文寫作的意思翻譯過來的。而中文語法結構就比較松散,邏輯性也不強,人們往往一段話提及的話題比較多,因此在語言轉換的過程中自然就忽略瞭邏輯的交代。這點也是很多人英文翻譯做不好的原因。
一、語法連貫(Cohesion)
中國應試教育發達,語法連貫這點應該大傢普遍做得還不錯。它要求人們註重文章的語法結構完整,句與句和段與段之間要銜接良好,因為英文文章中的很多關系、作者的重點甚至態度,都是通過語法連貫來體現的。
語法不連貫的情況會怎樣呢?那就是人們讀起一段話就會覺得他們在讀一串不太相關的、拼湊起來的句子。例如: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noun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re are proper nouns which are the names of people or places, such as Tamara or North Korea. There are abstract nouns which are used to describe things that aren’t physical, such as emotions. There are collective nouns which are used to describe groups of things, such as a flock of birds.
這段話就是語法不連貫的例子。雖然意思我費點勁能大概看明白(很多時候還不一定能看明白),但所有句子都是"There are"句式,特別笨拙冗長,而且句子關系交代不明確,乍看是並列關系,其實是總分關系。因此,要修改的話,可以在二、三、四句前面加上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名詞的說法,這樣關系就很明確瞭。
要做到語法連貫,最常見的技巧就是使用銜接詞(cohesive device),在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尤其是寫主題句時進行過渡。圖二是我總結的一些常用銜接詞,包括以上提到的第一、第二、第三這些序列詞。
圖二:常用銜接詞
另一個技巧就是使用關鍵詞(keyword),即後一句/段開頭包含前一句/段的關鍵詞,或者用代詞來指代前面的關鍵詞,又或者換種方法來描述它,形成連環扣連環的緊密結構。當然,我們還可以采用定語從句等方式來連接兩個句子,使語法結構更流暢。所有舉例如下:
The problem with contemporary art is that it’s not easily understood by most people. Contemporary art is deliberately abstract, and that means it leaves the viewer wondering what she is looking at. 當代藝術的問題是它不容易被大多數人理解。當代藝術是刻意抽象的,這意味著它讓觀者想知道她在看什麼。
London is the capital of England, and of the United Kingdom. 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country. 倫敦是英格蘭首府及英國首都。它坐落於英國東南部。
The Chinese drama Story of Yanxi Palace is the most Googled TV show of 2018 globally. The series has been streamed more than 15 billion times on iQiyi. 中國電視劇《延禧攻略》是2018年全球搜索量最高的電視劇。該劇在愛奇藝上的播放量已經超過150億次。
The latest dance competition was held at the hotel,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hotels in the region. 最近的舞蹈比賽在當地一傢酒店舉行。該酒店是當地最有名的酒店之一。
二、語義連貫(Coherence)
一般文章讀起來能讓人看懂、一直讀下去而不會出現思維跳躍或“卡帶”,就可以說是語義連貫瞭。要做到這點,文章內容在不同層級之間,包括整體、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甚至單個句子的前後半句之間,都要邏輯意思通順。這個說來簡單,但實在是極少有人能做好。
順手拈來一個例子。前幾天我的同事寫一篇關於體育賽事與電視的關系的文章。她的第一段是這麼寫的(原話是英文):“在電視發明以前,人們就已經有很多方式可以瞭解體育賽事瞭(後面舉例電報、電臺)。但是自從電視出現以後,它在很多方面完全改變瞭體育,以及人們與體育互動的方式。”
看到這段中文大傢是不是覺得畫風非常熟悉?我們平常不都是這麼說話和寫作的嗎?先寫一個開場白,然後再說出自己的觀點,有不對嗎?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做法,先在腦海中有個中文的寫作想法,再翻譯成英文。
我看到的問題是什麼呢?第一,主題不夠集中。文章是寫體育賽事與電視的關系,而體育賽事與電報、電臺以前的歷史就扯遠瞭,對文章重點的說明沒有什麼幫助。第二,首句並不是文章的主要論點,主題句不合格。第三,後面的句子並沒有在進一步闡述首句論點。第四,即使以最後一句作為文章的主要觀點,也包含瞭兩點,即電視改變瞭體育(這個話題太大瞭,體育的什麼?),以及電視改變瞭人們與體育互動的方式。到底是想寫哪個觀點?
那要怎樣才能在英文寫作中做到語義連貫呢?我們來一層層分析。
1)整體結構
在下筆之前,你要先想好文章的主題是什麼,然後做好整篇文章的內容結構規劃 一 這是宏觀的語義連貫。故事線必須要有一定的邏輯關系,例如時間從過去到現在,影響從重要到不重要,空間從大到小,事物從籠統到具體,因果關系,分不同類別,等等。
如果你要寫一篇較長的學術文章,那就更需要好好計劃。例如,你要寫一篇關於莎士比亞戲劇中愛的本質的文章,你可以有以下幾種邏輯結構,且每一種邏輯都可以寫一篇文章:
- 把莎士比亞的戲劇羅列出來,分析每一部戲劇中出現的不同形式的愛; - 把莎士比亞的戲劇分成三大類型 — 喜劇、悲劇、歷史劇,並解釋不同類型的戲劇中愛的相同與不同; - 把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的愛分成幾種類別:浪漫之愛,友情關愛,悲劇之愛,單相思等等,並討論它們是如何在不同的戲劇中出現的; - 按照莎士比亞寫這些戲劇的時間順序,看看他對愛的思考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的。
關於文章結構,我們在下一小節會再著重講。
2)段與段之間(主題句)
有瞭合理的故事框架構思後,你就要考慮每一段的內容。而主題句就是體現每段內容的核心,因此主題句是此時的思考重點,這個就類似於列提綱的過程。英文寫作中的主題句必須要有觀點,且隻有一個觀點,還能被進一步闡述 一 這是我們很容易犯的錯誤。以下這些句子就不合適作主題句:
Snowflakes fall from the clouds. 雪花從雲上飄落下來。 分析:太過籠統,沒有觀點,且是一般常識,沒有進一步說明的需要。 改寫: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play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shape of snowflakes. 溫度和濕度是決定雪花形狀的主要因素。
Heavy snowfall was recorded at 12cm in Wilson County, and as a result, schools and offices were closed. 威爾遜郡的積雪已厚達12厘米,因此,學校和公司都關門瞭。 分析:提到瞭兩個主題,積雪厚度和關門。一個段落應該隻談論一件事,因此主題句也隻應該包含一個論點。 改寫:Wilson County should implement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unusually heavy snowfall. 威爾遜郡應該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來處理不尋常的大雪。
主題句還要體現邏輯關系,並起到兩段話之間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不能讓人們覺得前後段互不相幹。簡單的說,如果文章隻刪剩下主題句,也是能被讀懂的。主題句的邏輯關系可以通過銜接詞來體現,並且使用關鍵詞來體現上下兩段的銜接,起到過渡作用。
我比較喜歡的連接上下兩段的做法是,通過補充半句解釋(往往達成因果關系)來進行過渡,還能給讀者更多背景解釋,增強語義連貫。這個特別適合寫演講稿,從一個膠片過渡到另一個膠片。
舉個例子。假如文章的上一段講瞭我們有什麼產品,下一段要講我們明年的拓展計劃,那麼你可以在下一段開頭加半句解釋,即我們拓展市場是為瞭將產品帶給全球的消費者,這就通過因果關系銜接瞭分別談產品和拓展計劃的兩段話,而不會讓它們形成獨立。示例如下(第二段開頭):
To bring our products to consumers worldwide, we will continue expanding into more markets. 為瞭將我們的產品帶給全球的消費者,我們將會繼續開拓新的市場。
3)單段/句與句之間
開始寫作時,我們也要確保每一段的內容之間邏輯連貫。這在英文寫作中的含義就是,在寫好主題句的基礎上,後面的支持句都要用來進一步闡述該主題,而且在闡述過程中保持主角一致 一 這又是我們很容易掉進的坑。例如:
❶ To begin with,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should be mandatory for any government. ❷ Owning a car is unaffordable for many people, leading most citizens to depend daily 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❸ Some governments acknowledge that if they had a goo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y would be more likely to attrac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and boost their economy. ❹ Altogether, goo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ervice will make people spend less money, use cars less often, and cause less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❶ 首先,任何政府都必須提高公共交通的質量。❷ 對許多人來說,擁有一輛汽車是負擔不起的,這導致大多數人們每天需要依賴公共交通。❸ 一些政府承認,如果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統,他們將更有可能吸引國際投資,促進經濟。❹ 總之,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務將使人們花更少的錢,更少的使用汽車,對環境造成更少的破壞。
上面這段話ok嗎? 當然不ok!這就是英文語義不連貫的又一個典型例子。為什麼?因為這一段包含瞭太多主題,每一句的主角都不同:第一句為“政府”;第二句為“許多人”;第三句為“一些政府”;最後一句為“良好公交服務”。這到底是要我們關心誰的命運呢?要改進的話,可以把政府作為主角,整段講政府要提高公共交通有哪些職責,並進行解釋。
若要使每一段話有更強的語義連貫,我們還可以通過補充前後信息,交代清楚前因後果,就是要把話說清楚。為瞭更清晰的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下面兩段話來對比一下。
❶ For me, the worst thing about waiting tables is the uniform. ❷ All the waitresses had to wear this ugly brown striped jumper. ❸ The shirts were polyester. ❹ Sometimes someone you know comes in. ❺ Now I have a job in an office. ❶ 對我來說,當服務員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制服。❷ 所有的女服務員都必須穿這件難看的棕色條紋套頭衫。❸ 襯衫是滌綸的。❹ 有時候你認識的人會來餐廳。❺ 現在我找到一份辦公室的工作。
上面這一段讀起來好懂嗎?不太好懂,因為前後句之前經常“斷片”。這個就是語義連貫弱的體現。再看下一段:
❶ For me, the worst thing about waiting tables was the uniform. ❷ At the last place I worked, all the waitresses had to wear this ugly brown striped jumper. ❸ Underneath it, we had to wear an even uglier polyester shirt. ❹ Sometimes someone I knew would come in and I'd feel embarrassed by my outfit. ❺ Now I have a job in an office, where I can wear my own clothes. ❶ 對我來說,當服務員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制服。❷ 在我上一個工作的地方,所有的女服務員都必須穿這件難看的棕色條紋套頭衫。❸ 我們還不得不在它下面穿一件更醜的滌綸襯衫。❹ 有時我認識的人會來餐廳,我就會為自己的著裝感到尷尬。❺ 現在我找到一份辦公室的工作,終於可以穿我自己的衣服瞭。
上面這一段是不是更好理解瞭呢?對的,因為前後原因解釋得比較清楚,人們讀起來更簡單易懂。這個就叫做語義連貫較強。
4)單句
除瞭前後句之外,人們往往會忽略單句的邏輯性。很多人在寫一句話的時候,前半句和後半句都會出現邏輯不連貫。以下這句話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文思維的句子,隻求把中文直接翻譯成英語,不考慮前後句的內容為何能夠放一起。
As the World Cup is right at the corner and some of the games will take place in Europe, we have the right to apply for several tickets of these games. 世界杯即將舉行瞭,有些比賽會在歐洲舉行,我們有權利申請多場比賽的門票。
請問,世界杯舉行跟申請門票有什麼關系?應該說由於我們是世界杯贊助商,所以我們有權利申請比賽門票,這樣才有因果關系,這個信息應該補充上去。
由上述種種可見,我們在英文寫作中要做到邏輯連貫,還需要從多方面去改變現有的中文思維習慣,適應英文思維習慣。
我們在上一節有提到,文章的整體結構會影響整篇文章的邏輯連貫。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即使知道自己要寫的邏輯,但在下筆寫每一段時,具體要寫什麼內容呢?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些要寫、哪些不要寫?這個框架在哪裡?的確,任何語言的寫作都面臨這些問題。
我的寫作秘訣就是心中找到一兩個有效的邏輯結構,每次按照它的方式去寫,這樣自己就會很清楚每一段、甚至每一句必然就是要寫什麼內容,什麼內容會不相關,不會讓自己天馬行空、沒有約束地寫。這好比女生塗口紅,先化好瞭唇線,再怎麼塗口紅都不會出界(拜托直男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有塗唇線這回事)。
下面兩種結構是我在工作中才學到的,這是我能想到的關於“寫什麼”的最簡單易會的方法。
一、PREP溝通結構
我最早瞭解PREP溝通結構(如圖三),是在做新聞發言人培訓的時候。這是用來說服別人很好的一種表達結構。後來,我就發現英文寫作中的議論文就是用這種結構來寫的。第一個P代表Point, 指出觀點;R代表Reason,論證理由是什麼;E代表Example,舉例說明;第二個P同樣代表Point,再次闡明、強調觀點。
圖三:PREP溝通結構
這種結構可以用於闡述每一個觀點,也就是每一段該寫什麼 一 如果對闡述觀點沒有幫助,那就沒有必要寫瞭。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將主題句當作是P,然後用PREP結構來進一步說明該觀點(有時候R和E的順序可以調換)。以下這段英文就體現瞭如何使用這一法則來表達一個觀點(為瞭方便閱讀,我把一段都拆分成瞭單句):
❶ I believe we should use the excess $20,000 in the facilities budget to pave the gravel parking lot outside the new campus conference center. 我認為我們應該用設施預算中多餘的2萬美元來鋪設新校園會議中心外的碎石停車場。【開頭先提出觀點】
❷ If we pave the parking lot, we’ll be able to attract more local conferences to the building, generate additional revenue, and become more integrated with the community. 如果我們鋪設瞭這個停車場,我們將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們來這裡舉辦會議,從而產生額外的收入,並能使我們更加融入社區。【解釋為何會提出這樣的觀點】
❸ For example, the women’s group from the local community college wanted to rent our conference facility for a two-day event. However, they felt that asking attendees to park in a muddy lot would be unacceptable, so they chose another venue. 例如,當地社區大學的婦女團體本來想要租用我們的會議中心,舉辦為期兩天的活動。然而,他們覺得要求與會者把車停在泥濘的地段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們選擇瞭另一個地點。【舉例來支持觀點】
❹ So, my recommendation is to use the extra funding to create a more appropriate space, so that we can attract clients and create a new revenue stream. 所以,我建議用額外的資金去創造一個更合適的空間,這樣我們才能吸引客戶過來,創造新的收入來源。【重申觀點】
通過這樣去分析一段的內容,是不是立馬覺得“看穿瞭”作者的邏輯結構?
其實,我們還可以把PREP結構應用於整片文章的結構,類似總分總,你們體會一下。這真是個萬能的結構。
二、倒金字塔體(Inverted Pyramid)
這個就很著名瞭。顧名思義,就是跟金字塔倒過來一樣咯~
在西方新聞傳播中,記者寫稿都會采用倒金字塔體結構(如圖四),也叫倒三角體。這種寫作手法最早起源於美國南北戰爭及電報的興起時期,記者為瞭能最快地通報戰況,並且確保電報不會中斷,都會把最重要的信息寫在最前面。在報紙盛行的年代,一旦遇到版面不夠或編輯時間有限時,編輯就會將文章從後面砍起。對讀者而言,要事全部都在前面,即便沒有時間或沒有興趣看後面的內容,也不影響主要信息的接收。
7a2622110fb63f90cab21be4a9042a24圖四:倒金字塔體結構
這種寫作結構最重要的是寫好第一段導語,內容就是交代5W1H,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主要信息。記住,要假設人們不看後面的內容,是不是都抓住瞭你所要說的要點。從第二段開始就對導語部分的內容按重要性進行補充解釋,銜接方式可以采用關鍵詞法。下面就是一篇用這種手法寫的新聞:
Ariana Grande is planning to return to Manchester with "a special show" as part of her world tour next summer. A妹準備在明年夏天的全球巡演中回到曼徹斯特,進行“一場特別的演出”。【導語】
She will return to the city two years after 22 people died in a bomb attack on her gig at the Manchester Arena. 這是她事隔兩年重回曼城。兩年前她在曼徹斯特體育場演出時遭遇炸彈襲擊,事件造成22人死亡。【補充解釋導語的最重要內容,Manchester】
The date and the venue (of the show) are yet to be revealed but she has confirmed dates in London, Birmingham, Glasgow and Sheffield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2019. 曼城演出的具體日期和地點還沒有公佈,但是她已經確認瞭2019年8月和9月在倫敦、伯明翰、格拉斯哥和謝菲爾德演出的具體日期。【再次補充導語的次重要內容, the show】
After announcing the other European gigs, she added a message explaining why Manchester was not yet on the list. 在宣佈瞭其他幾場歐洲演出後,她又補充瞭一條信息,解釋瞭為何曼城還沒有出現在演出名單上。【再次補充導語內容Manchester,略次要】
這種寫作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重點突出,是非常可借鑒的。我們在寫郵件、總結報告或跟老板匯報時,開頭也可以像新聞標題和導語一樣,言簡意賅,由重及輕,讓老板能立刻知道發生瞭什麼事,要不要再瞭解下去。很多人喜歡跟別人講故事,過程高潮迭起,將懸念留到最後,很容易換來別人的不耐煩。建議大傢平時讀新聞的時候,多留意一下記者是如何高度概括事件的,包括標題,這樣能大大提升你說話的效率。9102年瞭,大傢的時間都很寶貴。
解決瞭“經脈”、“骨架”和“肉”的問題,一篇地道的英文文章還需要什麼呢?還要有高逼格,哦不,是寫作風格。
前年我在看林作的一本書時看到他介紹英文寫作風格,說他最推崇Boris Johnson的說話與寫作風格。說實話,當時我覺得這還跟我沒什麼關系,文章都還沒寫好呢,還講究什麼個人風格。
後來,很多人推薦一本英文工具書叫做The Elements of Style《寫作風格之要素》,地位幾乎等同於英文寫作工具書中的《詩經》。讀完這本書我就慢慢發現,英文的寫作風格其實不是我們中文寫作所指的那種帶個人情感和風格的東西,而是簡練的一種寫作方式,即不該寫多餘的話。(P.S. 這本書太仙風道骨瞭,建議大傢還要看其它的寫作工具書輔助理解。)
《寫作風格之要素》
舉個例子說說寫作風格的重要性。去年曾經有個同事給客戶寫瞭一篇文章,客戶老大的反饋隻有一個,要寫得"punchier"。看到這個反饋大傢都很崩潰。Punchy這個單詞的字典解釋是“有力度、強力的”,hmmm,比較難理解啊。問瞭外國同事,他們就說要寫得簡單一點。可是,簡單的度在哪裡?應該還有更深層的意思沒領會到。直到最近,我修改一篇別人的稿子,外國同事說,你這個寫得比之前那個更好,更加punchier,我才突然開竅。真正的含義正如下面這段話所解釋的: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嚴謹的寫作是簡潔的。一個句子不該帶有贅詞,一段文字不該有贅句,就跟一幅畫不該有不必要的線條、一臺機器不該有無用的零件是一樣的”。
它完美地概括瞭英文寫作風格的精髓 — 簡潔有力。從語義和語法兩個維度來看,不寫無關的事情,集中討論寫作話題,就是語義層面的簡潔;而語法層面的簡潔,通俗一點說,就是能用一個字就不用兩個字,能用兩個字就不用三個字;盡可能把從句變成短語,把短語變成單詞;無用的單詞和句子都刪掉。總之,能簡則簡,能減則減。具體是這樣的:
1)形容詞。請盡量刪除very, so, actually, really, absolutely, exactly, extremely, quite等無甚營養的副詞,換一個內涵豐富的形容詞代替。
假如你實在想不到別的高級形容詞,有個小竅門,就是直接去掉very, so等副詞。So easy有木有!
2)動詞。請盡量采用一個有實質意義的動詞來代替to be, to get, to have, to go等籠統動詞,務求文意表達更直接有力。
隻要能將詞組裡的名詞換成動詞的,請毫不猶豫的換掉。這個是許多人用來湊字數、裝高級的寫作手法,殊不知是個壞習慣哦。
3)詞組。很多介詞詞組也是字比較多的,書面語中可以再用其它詞精簡—這些表面看起來有逼格的詞組恰恰是囉嗦的。
4)句子。多用短句。一個句子10個單詞以內最合適,10-20個單詞左右也能接受,再長就太長瞭,而且句子一長就容易出錯誤。記住啊,寫多錯多。
句子請多用主動式,盡量不用被動式,因為被動句往往會加長句子,表達也欠準確,為懶人首選。
請盡量用具體的名詞性詞語作主語,而不用“There is / There are”, “It is”這些詞開頭。這些句式除瞭指示表達不夠準確外,也會讓句子字數增加。
如果能用一個名詞、代詞簡單表達一個事情,就不要濫用who, which, where, that從句。這並不會顯得你的語法有多厲害。
5)廢話。有些句子根本不存在精簡的必要,而要直接刪掉,因為人所共知、說瞭等於沒說,俗稱廢話,白白浪費字數。
另一種廢話就是意思表達重復,這個跟中文是一樣樣的。
可見,punchier的意思就是,話題更集中,內容更邏輯通順,不要想表達太多東西而又討論不充分,無關的點就更不要寫,多餘的句子、單詞都去掉,語言表達更準確。這真是我見過內涵最豐富的一個英文單詞。
好啦,我們從邏輯、結構和風格三個方面大概介紹瞭英文寫作的關鍵,希望對大傢有所啟發。
最後,我想說,其實英文寫作更多的是一種理科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