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禾髎 kǒu hé liáo
屬手陽明大腸經,穴善祛風邪,通鼻竅,主治面、口、鼻部疾患。
別名:
和窌《備急千金要方》
長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長頰《針灸聚英》
長髎《針灸大全》
名解:
口,指口部;
禾,細長之物也,指谷物;
髎,孔隙也。
穴在鼻孔下,近口處,內對兩齒(門齒及尖齒)牙根間凹陷處,五谷之馨味,由此入鼻,故名口禾髎。
取穴:
在上唇部,鼻孔外緣直下,平水溝穴。
功能:
疏風清熱、通鼻利竅
主治:
鼻息肉、鼻衄、鼻塞、口?、面神經麻痹、屍厥等及其他循經病癥。
配伍:
鼻塞,不辨香臭:口禾髎、迎香、上星、五處、水溝、風府、百勞、太淵。《針灸大成》
息肉:口禾髎、風池、風府、迎香、人中。《增訂中國針灸治療學》
鼻衄:口禾髎、上星、合谷、魚際、少商。《針灸醫案集要》
口噤不開:口禾髎、合谷、列缺、頰車。《針灸資生經》
屍厥:口禾髎、攢竹。《針灸資生經》
療法:
直刺0.3~0.5寸,局部有脹痛感。
常用食指指腹按壓本穴,每次5~10分鐘,以有酸痛感為宜,可治過敏性鼻炎、鼻前庭炎和慢性鼻炎等。
禁忌:
穴位於面部危險三角區,禁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禁灸,蓋以其處肌肉薄也。
相關論述:
《針灸甲乙經》:鼻窒,口僻,清涕出,不可止,鼻衄有癰。
《外臺秘要方》:口噤不可開。
《太平聖惠方》:屍厥。
《針灸大成》:屍厥及口不可開,鼻瘡息肉,鼻塞不聞香臭,鼽衄不止。
《靈光賦》:兩鼻口衄針禾髎。
附註:
鼻衄nǜ,為病證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又稱衄血(見《丹溪心法·咳血》)、鼻出血、鼻瀝血(出《蘭臺軌范》),若出血不止則稱鼻洪(見《大明諸傢本草》)。是指以鼻出血為主要表現的鼻病。
鼻衄是血證中最常見的一種。《黃帝內經·素問》對此有豐富的論述。《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證治準繩·雜病》:“衄者,因傷風寒暑濕,流動經絡,湧泄於清氣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積怒傷肝、積憂傷肺、煩思傷脾、失志傷腎、暴喜傷心,皆能動血,隨氣上溢所致者,屬內所因。飲酒過多,啖炙煿辛熱,或墜車馬傷損致者,皆非內、非外因也。”鼻衄多由肺熱胃火、肝陽上亢、虛火上炎等,致血熱妄行所致,另有少數病人,可由憂思勞倦,飲食不節,正氣虧虛,血失統攝引起。中老年人反復鼻衄者,應註意排除鼻咽部腫瘤。
古人根據病因及癥狀不同對鼻衄有不同命名。《諸病源候論》有傷寒鼻衄、時氣鼻衄、熱病鼻衄、溫病鼻衄、虛勞鼻衄等。《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有五臟衄、酒食衄、折傷衄等。傷寒太陽病的“紅汗”、婦科病的“經行衄血”(或稱“倒經”)也都屬於鼻衄的范疇。
鼻衄可見於西醫的鼻病、高燒病證、血液病、風濕、高血壓、動脈硬化、肝硬化、多種傳染病。
口禾髎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口鼻之間。其經脈入下齒齦,回出環繞口唇,交人中,抵鼻旁。經脈所過,穴位所在,主治所及。故善通鼻竅,能治療各種鼻部疾患。
註意:
本文僅作為參考資料,所涉及的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學習參考,不作為診療依據,請勿盲目試用。還需全面考慮患者的全身癥狀、情志以及生活習慣等,由專業醫師作出診斷。
本文素材、圖片綜合整理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原作者深表敬意,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處理。
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傢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傢法律法規沖突時,以國傢法律法規為準。
歡迎轉發分享,一切功德,皆回向給轉發者及諸位有緣人。
福生無量天尊
前往理由 (Reason to go):1. 死亡谷國傢公園是除阿拉斯加外最大的國傢公園,幾近深不可測。公園占地面積 330萬英畝/134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