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对前朝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再流传于当时,古人们一直乐此不疲,最经典的如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当然既然是改编,为了烘托主角,书中其他的人物也与真实的他们不同,比如三国中的憨憨鲁肃和被自己气死的周郎,实际上是东吴成家立业的重要基石。
而正因为这些改编的小说朗朗上口,流传后世,书中人物的印象也是深入人心。也就造成了人们印象中的他并不是真实的他。
再次说回我们的主角潘美,提到这个名字,大部分人想到的第一时间就是《杨家将》中的大奸臣潘仁美,书中的他被描写为长著一张张飞和判官结合的打黑脸,有着像母猪一样肥的肚子,能够爬上高位为所欲为的原因只是自己的妹妹是赵光义的皇后。
其实这可太冤枉潘美了,历史上的真正有皇室背景的是他的老同事曹彬,曹彬的孙女是宋仁宗的皇后,就是那位杀伐决断的曹皇后。而潘美的女儿是嫁给了宋真宗,况且过了一年就死了,死后才追封的皇后,所以说《杨家将》中将潘美彻底丑化。
但唯一属实的是,杨业兵败陈家谷时潘美确实没有去救,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污点,我们后面会论述这件事,这回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北宋开国年间战功最盛的第一战将。
潘美 925-991
早年经历
潘美,字仲询,河北大名人,生于公元925年,对于潘美的样貌,《宋史》给出的是“美少倜傥”放现在多少是个校草,他的父亲就是一位军人,驻守常山(今河北石家庄),而他不仅集成了父亲的军人基因,并且胸怀大志,如果我们翻看五代历史,古代男子加冠是二十岁,从925年到945年期间,正是中原王朝最乱的一段时间,北方的耶律德光两次南下分别灭亡了后唐和后晋,由于史书并未记载潘美的童年生活,我们并不知道他的生活状况,但河北大名为军事要地,受到影响是一定的,也许正是这样的环境中才会让他有异于常人的志向,磨练出了他不同的眼光。
他曾对自己的同乡王密说:“后汉将要结束了,现在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亡,直是羞耻啊。”年轻时潘美任府中典谒,大致为掌管宾客请见事务的小官。而这样的工作自然无法满足他的内心,于是他就跳槽了。
后汉的干佑三年(950年),郭威黄旗加身造了反,冲进开封城灭了后汉,在951年建立了后周,而他的养子柴荣被封为开封府尹正式建立自己的班底,而此时的潘美投入了柴荣的麾下,担任柴荣的侍从。算起来这是柴荣的第一批亲信,在这期间潘美还认识了一个人,一个比他年轻两岁的小伙子,叫赵匡胤。
在显德元年(954年)郭威暴亡,养子柴荣登基,潘美成了供奉官,而柴荣的一生就是征战的一生,作为最早的一批班底,潘美自然而然地就投身战场,开始了他戎马一生的征战。
史书中潘美打的第一仗是和当时北汉的皇帝刘崇,此时柴荣在第一次高平之战成功挫败了刘崇趁著郭威刚死来偷袭的阴谋,并且带着人又打了回去,而潘美也是此次出征的人员之一,战争的经过我们直接放上原文“从征髙平,配潘美精卒数千扼江渚岭,虏果由其路来援,美坚壁不与战,虏遁去,以功迁西上阁门副使。”这就是潘美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次胜仗,凭借这场胜仗,他在五代十国的骄兵悍将中奠定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地位。
不久后他又出任陜州监军,后改任引进使,在柴荣打算对陇,蜀用兵,进一步打算入川爆锤后蜀时,潘美已经被命令统帅永兴的屯兵,管理西部战事。此时的潘美已经被任命去管理一方的战事,可见柴荣对他的信任,而随着959年柴荣的驾崩,一切都变了。
开国重臣
公元960年,赵匡胤同志陈桥驿黄袍加身,成了北宋的开国皇帝。但是此时的他需要干一件事,一件没人想干也不会有人想干的事情,那就是派人回去找当时后周的小皇帝,告诉他你已经被推翻了,收拾收拾赶紧滚蛋。
这就像一个大公司,几个员工私下成立自己的小公司,然后找到原公司老板告诉他我们要利用你的资源。那这,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我相信都是,随手抄起一把椅子抡过去。甭管我以后咋样,先砸了你这谈条件的。
就是这么一个危险系数极大的活,赵匡胤交给了潘美。关于潘美是怎么倒向赵匡胤一方的,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在那个骄兵悍将的年代,换皇帝如走马灯一般,谁权力大谁才是主角,这也不奇怪。但为何把这个任务最后给了潘美,表面看危机四伏,实则潜藏机遇。赵匡胤其实是把一个立大功的机会给了潘美,让他冒着最大的危险去扫清最大的障碍,如果潘美做到了,那就已经保证了日后的荣华富贵了,如果不幸被咔嚓了,那就只能说风险与机遇并存,而你出门没看黄历了。
而潘美呢,他给机会是真上啊。他就一个人,在造反队伍进入开封城前一个人,昂首阔步地走上了金銮殿,趁著后周的大臣还没有下朝,高声宣布赵匡胤已经在陈桥兵变称帝,很快他将如闪电般归来。就这么一番话,后周的群臣直接懵了。于是,宫内的事物就很快被稳定下来,加快了大赵夺取后周最高权力的速度。
在这件事之后,潘美又干了一件事,从而彻底敲定了他在赵匡胤班底中的心腹地位,他成功地让时任陜西督帅,手握重兵的袁彦倒向了赵匡胤。说实话大赵这个陈桥兵变属于就是踹寡妇门那种,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然后把权力顺过来了,这么做后周的那帮老臣肯定是不服气的,比如日后造反的潞州李芸和淮南李重进。陜西的袁彦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潘美当年曾经统领过西北地区的军队,从而与袁彦是旧交,于是又是自己孤身一人,硬闯龙潭虎穴,凭借自己的交情与三寸不烂之舌,硬是让袁彦最终入朝觐见,赵匡胤大喜说道:潘美不杀袁彦,能让他来晋见,实现了我的愿望啊。
这两件事看下来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潘美的胆识与气魄是无与伦比的,他是一个敢于冒险并且有远见卓识的人,因此奠定了他开国重臣的地位,更因此他会在日后变得耀眼无比成为汉族军队的骄傲。
同样是在960年,淮南李重进叛乱,赵匡胤亲自带兵讨伐,潘美随军出征,大赵任命他的义社十兄弟石守信为招讨使,潘美为行营都监作为他的副手。扬州攻克后,潘美留任巡检,以行使镇抚之事,因为又被任命为泰州团练使。于是潘美在宋朝南部的开疆拓土就此展开。
平汉灭唐
在公元963年,潘美调任潭州(今湖南长沙)防御使,而此时的南汉皇帝刘鋹不断派兵侵犯桂阳等地,但都被潘美击退。而在湖南地区的溪峒蛮獠不断进犯内地,成为百姓的一大祸患,于是潘美也充当了剿匪司令的职务,成功安定了该地区。而在964年潘美又率兵攻克了湖南的郴州,为南下攻取南汉建立了跳板。
在970年,朝廷下达了攻伐南汉的命令,任命潘美为行营诸军都部署,率领潭、朗等十州之兵南下攻伐南汉,表面看十州人马,这个数字很唬人,但要知道,此时赵匡胤已经相继平定了后蜀荆南和湖南,手上已经有了小两百个州,况且由于中央禁军的政策,各地的精壮士兵都已经被抽调到了开封,所以留下的多半是老弱士卒。而此时的南汉,地盘包括广东和广西。从体量上就足以压死潘美,但南汉政权内部已经腐化不堪,纸面实力看着很吓人,真正能拿的出手的就很捉襟见肘了,并且到了战场之上,士卒的数量也并非压倒性因素,将领和军队的素质才是。如果要一个形象的对比那就是,铜头铁齿小蚂蚁,鲜美诱人大肥猪。
灭南汉示意图
九月,潘美出兵,攻势凌厉锋锐难当,军队进克富州(今广西昭平县),刘鋹派其将领率领军队一万多人来增援,潘美与其作战,大败南汉军,于是攻克贺州。十月,又攻下昭州(今广西平乐县)、桂州(今广西桂林)、连州,西江各州相继投降。潘美因为战功移任南面都部署,进驻韶州(今广东韶关)。可以说仅仅一个月,潘美就打穿了南汉的北部防线,因为过了韶关就是广州,南汉的首都。
当然这一个月也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放在日后讲述北宋平定天下的文章里讲。
而韶关一战,潘美最终击溃了南汉最后的主力部队,于是顺势推进到了广州城下,刘鋹自焚府库,于是攻克广州。当天朝廷就任命潘美为同知广州兼市舶使,971年五月,潘美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真正凭借自己的战功加入节度使的行列。
攻灭南汉这一战,是潘美奠定自己北宋第一战将的一战,他仅率领十州之兵,攻灭了比自己体量大得多的南汉,并且他的作战风格是摧枯拉朽,无坚不摧。他是一把锋锐无比的尖刀
说完南汉,我门就得说一下南唐。虽然名义上是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但到了赵匡胤的时候,南唐其实已经被打的差不多了,早在柴荣时期,就已经三次对南唐用兵,并且打的当时的南唐皇帝李景直接称了臣,自己也变成了南唐国主。而到了赵匡胤的时期,他决定彻底扫平江南,有了那句著名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憨睡”。
灭南唐一战
在战略计划中,这次征战的主帅是曹彬,潘美虽然只是作为副帅,但是是全军攻击的先锋,曹彬只是为他铺路而已。所以他也成了继东晋灭吴,隋灭南陈后第三次跨江作战的主力部队,这是对潘美实力的肯定,更是无上的荣耀,当然,宋灭南唐的过程依旧十分精彩,我们留到下一篇讲。
经过此战后,潘美又升官了,他被加封为宣徽北院使,地位大概相当于军队里的二把手(枢密使只能让文人来当)。
随后,伴随着宋朝国策的改变,先南后北的南方已经平定了,就该北上了。
威震北方
其实在太祖一朝中,真正与契丹主动交手的并没有几次,在北方主要的军事活动就是打北汉,这个弹丸小地像一颗铁蚕豆一样,赵匡胤终其一生都没能咬动。而直到第五次时,赵匡胤御驾亲征太原城,带上了自家的全部精锐,潘美才第一次来熟悉业务,因为前几次时,他正忙着在南方砍人。
不过第一次来不要紧,潘美在汾河桥一战中大规模杀伤北汉军,并且还大量俘虏了敌军。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潘美第二次来的时候,已经是公元979年,此时的大赵已经没了,北宋的皇帝是那位雄心勃勃的二世祖,赵光义,没错,正是我们前面文章讲过的太原攻坚战。
此时潘美又升官了,已经是开府仪同三司了,而潘美在此战中单独负责一面的攻势,体现了新上任的皇帝对他的肯定与信任。太原城在宋军数月的攻势下最终倒下了,而潘美成为了大宋第一个太原知府(其实叫太原行府事),然后就是二赵浪了,幽州城下狠狠送了一波,当时甚至已经下达诏令让潘美去当幽州知府了,可惜没攻下来。
于是潘美驻守太原这一战略要地,并且加封为三交都部署,相当于是将帝国北疆的一半防线让他统领,在这期间,他也得到了一位老将的协助,杨业,北汉被灭后,赵光义考虑到杨业戍边二十余年经验丰富,于是重新启用,加封为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而代州正处在潘美的辖区之内,此时的潘美已经54岁了,征战沙场二十余年。两位老将军携手驻防北疆,给予了辽国铁骑一次又一次的重锤。
同样是在979年,辽国为报复宋军的北伐,率兵大举南下,但在满城战败。于是在第二年率军十万直逼雁门,也就是代州,此时的潘美正好率军巡抚至代州,于是与杨业配合打出了威震北疆的一战。
他令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今山西代县西北西陉寨)出,沿小陉迂回至雁门北口,同时自己率部正面出击,与杨业南北夹击,野战争胜。大败十万辽兵,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经此一站后,杨业成为了“无敌将军”,潘美也在983年被封为韩国公,忠武军节度使,可谓是位极人臣了,但接下来就是,他人生的终点,以及事情的真相。
北伐疑云
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再次倾全国之力北伐,潘美作为西路军的主力,一路北进势不可挡,连续攻下了寰、朔、云、应等州,他在北方的大地上尽情展示着他锐不可当的进攻。但随着中路曹彬的神经质,和岐沟关大败,山前战场没有了悬念,辽国的所有重兵向山后压来。潘美的西路军孤军难撑,只能率军南撤,正是这次南撤发生了他一生最大的污点,杨业在陈家谷力战而死,作为老战友的潘美却并没有出手相救,反而撤的更远。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史书中对这件事是怎么描写的。《续资治通鉴》中记载“侁自寅至已不得业报,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辽兵败走,侁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
首先可以肯定,潘美并没有一开始就放弃了杨业,他按照约定和监军王侁率兵驻扎在陈家谷,王侁一直没有等到战报,以为杨业已经大胜,要率军冲上去争功劳,于是把兵撤离了谷口,而潘美虽然制止了,但还是跟着军队一块行动。
这个版本可以肯定的是,王侁责任最大,潘美也逃不掉。王侁作为一个监军,一开始强迫杨业去出战,现在又想上去争攻。属于是心胸狭隘又不懂战场的货色,在《杨家将》中被活剐都算便宜他。
但潘美也逃不掉,作为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百战将军,潘美难道连此时战场上的敌我态势都分不清是不可能的,杨业以少打多本身就凶多吉少,能大胜的几率太小了,所以潘美才会力劝王侁,但也只是劝了劝。首先我们要明确,面对自己的战友同志,见死不救,你本身就是罪过。
但潘美真的说在这件事情上给自己留有余地了么?也没有,他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高粱河的那篇文章里我们留了个小伏笔,没错,当年在白马山上与契丹骑兵野战争胜的一代悍将,郭进。他早于赵光义的亲征大军,提前抵达石岭关进行阻击,但他在皇帝到达前夕自杀而死,最早写的是暴病而死。最后经过追查发现,他的死因根本不是病死的,而是被他的监军田钦祚给逼到自杀的。
田钦祚其实也算是个猛人,当年三千打六万,体现强悍本色,但他私下不干净。而此时驻扎在石岭关,在面对大敌时,竟不顾军情紧张,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贩运牟利的勾当,从而引起郭进及其他将军的不满。郭进虽然没有力量约束田钦祚,但也屡次在言谈中显露出来。由此,田钦祚怀恨在心,利用监军的职权,事事挑刺制肘,甚至不惜破坏行动部署。
郭进是个武人,性情刚烈,战功很高。后来,田钦祚以别的事侵犯郭进,郭进不甘心又无奈,于是自杀而死,时年五十八岁,田钦祚以郭进暴死的名义上报朝廷。
这就是当时监军嚣张跋扈的程度,到了宋太宗时期时,以文制武的国策基本敲定,并且他没有像他哥一样深厚的军队背景,他更加提防军队的势力,监军的权力迅速膨胀。郭进死的时候,赵光义甚至在亲征的路上,郭进甚至都没选择等到赵光义来了当面解释,因为他解释不清楚,自己是武人啊,说你谋反你就谋反,不需要理由。
这就是太宗朝将士们的待遇,军队永远只是给他们老赵家打工的,监军就是用来约束他们的,敢反抗监军的指令就是反抗皇帝。试想一下,郭进离皇帝这么近都没有去选择告状,如若潘美真的去反抗王侁的指令,去救杨业,你能指望王侁这种人如实上报?此时的赵光义还收到了东路军崩盘的消息,心情正抑郁著,再收到个添油加醋的报告,你信不信人还没救回来你就被撤职查办了,造反,永远是大罪。所以潘美劝了,也只能是劝了。他不能,也不敢反抗命令。于是他就成了潘仁美,被后世唾骂。可以说,潘美成就了宋朝,但宋朝毁了潘美。这位大宋开国第一战将,毁在了自己的皇帝,自己的国家手上。
雍熙北伐结束后,赵光义得知此事后大怒,将潘美连降三级,但第二年又重新加封他为检校太师,知真定府,后又改判并州,加同平章事。相当于让他继续镇守太原,但已经没必要了,此时的潘美已经形象尽毁了,军队中见死不救永远会被人唾弃,而潘美也在这一片骂声中,于991年结束了自己征战的一生,在太原去世,时年67岁。
结尾
潘美走了,回看他这一生,不知是喜是悲,他的老同事曹彬,在雍熙北伐把东路军给玩死,这种罪本应拖出去砍了,但他只是被降了两级,并且没几年又升回来了。纵观开国两位元勋,曹彬的大宋第一良将,看起来只是个虚名,没有潘美的先锋曹彬拿不下南唐,而潘美能走到今天的地步,纯粹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他获得的每一次封赏,得到的每一个铜板,都能硌疼曹彬的脚。但两者结局相反,也让人无话可说。
只能说,潘美这位老将,他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足以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天赋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史诗,不幸的是他所保卫的国家却毁了他的一生。
最后用与潘美时隔四百年,再次统一汉家天下的朱元璋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虽然简短,但意义深刻。
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
本身这篇应该年初一发出来的,没办法昨天有点事,在此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
2023.1.24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