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陜西画像砖——汉武帝前后时期——时间最早。
这部分的砖有空心长方形大砖、实心条砖(只有茂陵发现)和铺地实心方砖。砖上图画均为压模而成,有一砖多图、一砖一图。陜西的这些画像砖是秦汉时代最早的,它基本奠定了以后画像砖的砖形、模印形式等。
2.河南画像砖主要分洛阳、郑州、南阳三大类。
2.1河南洛阳画像砖——西汉中期、新莽时期。
洛阳的画像砖都是空心大砖,其特点是在砖的周围有一条用集合图案组成的装饰带,而在余下的大片砖面上,用模子印上人物、雀鸟、走兽、树林。人物主要有王曹、射手、迎谒者等;走兽主要是虎、豹、马、天马、狗、鹿等;雀鸟主要是鹤、雁、鹰、凤鸟、朱雀等;树木主要是扶桑树等。洛阳画像砖的艺术风格是很独特的,在短短的100多年里,突然兴起又突然消失,而且在其它地区也看不出与洛阳画像砖风格雷同的作品。
跪射图 河南 汉代画像砖
2.2河南郑州画像砖——西汉晚期、东汉早期。
基本都是空心砖,其风格比较“密集”,都用同一小模或几种小模重复地在砖胚上密集地印上模样,有时候还出现前模压后模的重叠现象。郑州画像砖最重要的意义,是将大量的贵族生活和神话传说引入到画像砖里。题材中出现了西王母、东王公形象,车马出行、象人射凤形象以及击剑、斗鸡、赛马等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的形象。艺术成就最高的主要是用了一些阳刻线,其中以密县和禹县最有特色。密县的画像砖,体现出一种率意、洗练的概括能力,用线简练而生动;禹县的画像砖,则工整严谨,每一线走向、线与线的连结都很注意。代表了当时郑州地区成熟的创作和制作水平。
2.3河南南阳画像砖——西汉中晚期、东汉晚期——时间跨度最大。
画像分别存在于空心砖、罗心方砖、实心条砖上。南阳画像砖题材更加丰富,在内容上比郑州画像砖增加了从未出现过的题材,如戏车、仙人六博等。而历史题材如泗水取鼎、二桃杀三士等,也从画像石进入到了画像砖。南阳画像砖主要分新野、淅川两种类型。淅川以小型砖为主,而新野以大型砖为主,它比淅川得画像砖更有代表性。这些砖的制作用料讲究、砖质细腻。从造型手段来看,新野画像砖浮雕的形体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朱雀的脚和脖子浓缩为凸起的线条,显得劲健有力,造型优美。
朱雀 汉代河南画像砖拓片
3. 四川画像砖——东汉早期、东汉晚期。
四川地区的画像砖以分布地域广、反映内容丰富、艺术手法多样著称。分布地区东起巫山、忠县、西抵平武、宝兴,北起广元、渠县,南达西昌、宜宾。其中成都地区的发现最丰富,这与汉代该地区富庶有关。
川地画像砖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阴刻线、阳刻线、浅浮雕、高浮雕等各种技法皆具备。这些技法不单独使用,在很多地方是综合使用。由于多种艺术手法的存在,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往往并不只流行一种艺术样式,而是多种艺术样式同时并存。成都及附近地区,画像砖发现的数量多,品种也较齐全。这些画像砖小到成都一地,广到成都附近县市,都呈现了艺术风格的差异。如成都青杠坡出土的砖,为纯粹的浮雕,无线条的使用;成都羊子山、曾家包出土的砖,则多用阳线条表示人或物的结构。
酒肆图 四川 汉画像砖拓片
4. 河南许昌画像砖——东汉晚期、魏晋[3][4]。
四川地区画像砖与河南画像砖不同之处有三:其一,大小与形状不同。河南画像砖多为长方形,长度一般在70~170厘米、宽度在30~60厘米、厚度15厘米。还有一种三角形的画像砖,形体也相当大。这些画像砖皆为空心砖,是墓室建筑材料的一部分。巴蜀画像砖多为方形砖,长方形砖也有发现,但所占比例较小。四川地区方形砖一般长48厘米、宽42厘米,长方形砖长为20~40厘米、宽6~10厘米,比起河南来要小得多。这些砖都为实心,较薄,镶嵌在墓室里边,起装饰作用。其二,表现内容与方式不同。河南画像砖题材内容有铺首、镇墓武士、青龙、白虎等,这些均与埋葬习俗、宗教信仰相关。四川画像砖偏重于对社会生产、经济生活的描述,如插秧耕种、打井晒盐、采桑种莲、冶铁织布等。河南画像砖上常有方位字,如“南”、“西北上”、“西南上”、“北方”、“后”等。巴蜀画像砖上则多纪年文字,如“永元六年”、“永元八年”、“延平元年”等。其三,艺术手法不同。河南画像砖构图一般分成两部分:一是图案;一是人物、树木、鸟兽。如郑州画像砖,中心为图案,图案边缘为人物、树木图像,洛阳画像砖中心为人物、树木、鸟兽,四周为图案装饰。画面几乎都由人物、图案两部分组成。四川等地画像砖则或为图案,或为图像,二者泾渭分明,各自独立。河南画像砖画面较大,空白较多。四川画像砖画面较小,内容相对集中,略显细密。河南画像砖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四川画像砖不仅有线塑,还有浮雕等。河南多阳模,印出的图像凹入,四川多阴模,印出的图像凸出。河南画像砖线条精美流畅,富于韵律美。四川画像砖简洁朴实,富于古朴美。
弋射,收获 四川 汉代画像砖拓片
但就画像砖本身的内容来看,它们之间尚难找出确切的继承关系,即使在洛阳与郑州之间,从地理上看二者相邻,但差异仍然较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