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大正》《大正帝国乌托邦》《日本的流行》《大正天皇纪》及网络资料
以现世地狱而著称的日本战俘营以及旧日本帝国陆海军臭名昭著的管理系统,导致在昭和十六年至昭和二十年的四年间,被俘的数十万盟军战俘与侨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死亡,以及在战争最后一刻,宪兵队不遗余力的对依旧在日本帝国统治下、四年间幸存下来的盟军战俘进行有预谋的屠杀。
加上旧帝国陆海军臭名远扬的败坏军纪,所有人对于日本战俘营的第一印象都是“透露著死亡的气息”和“魔鬼打造的地狱”,不过对于在第一次欧战中向日本投降的德国战俘来说,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或者是用几名直接加入日本国籍并活到二次大战后的德国战俘的话来说:
大正三年,日本帝国的统治者大正天皇嘉仁做出来一个对他本人颇为为难的决定——向德意志帝国宣战。
尽管出于履行英日同盟协定的义务,以及国际局势的考虑,在加藤外务大臣的主持下,日本将自身的命运与协约国捆绑在了一起。
在此年8月15日,日本对德下达最后通牒,德国方面选择默电态度,到了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宣战。
日本对德通牒(节选)
嘉仁对于内阁和议会的决定感到不快,实际上这位日本帝国的天皇在生平最为痴迷的便是德国文化与德国的武力扩张政策。他比自己的父亲明治天皇更加愿意主动接受西方文化,尤其是德国文化。
他甚至还是德皇的狂热崇拜者之一,除了在宫内设立了一个专门德国文学和哲学以及军事政治理论的机构,本人也留起了威廉二世式的胡子。
除了这位天皇陛下,帝国陆军内还有大批簇拥于天皇周围类似于大岛健一中将等对德国有着极大的好感的陆军将佐。
所以当青岛战役结束后,数千德军战俘能够得到日本方面的优待与关照也并非不可理解的事情了。
不过若要探求旧日本帝国在早期战争中对于战俘的“优待”,可以追溯日俄战争之中去。
旅顺战役结束后,向日本军投降的俄军士兵
旅顺战役中约有两万多名俄军士兵向日本方面投降,这些已经远离了死亡的俄国军人非常现实的接受了日本卫兵的管理,双方保持着和睦甚至友好的关系。俄军战俘默默的接受着日本方面或者国际红十字会提供的物资——日本人并没有拦截这些,然后等待着将把他们运送到日本国内或其他地方战俘营的轮船与火车到来。
西方记者对当时日本战俘营的评价一向非常的高,戏谑俄军战俘为“天皇陛下的客人们”,被强行扣押到日本国内的俄罗斯军人得到了比较好的对待与照顾,日本方面根据他们自身的意愿或能力雇佣他们进行“志愿”的劳动,并按照比较低的价格付给他们所应得的报酬(这个待遇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技术兵有),除此之外的伙食和供给也是充足的。
大多数俄军战俘在战后被遣送回国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日本方面给予了他们非常体面的待遇,遭到虐待或殴打是非常少数的个例案件。
德国战俘来到这片异国土地时并没有多大的担忧与慌张,因为在日俄战争中被西方记者普遍好评的日本战俘营给这些德国士兵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所以大多数人都保持了应有的克制,并且主动服从日本方面的安排。
在战俘营中,日本方面严格按照日本本国的军费薪水(陆军)补发给德国战俘们,并且根据德国战俘自身的意愿以及技术能力分配工作与劳动,尽管到后期有段时间开始全面劳役活动,不过除了平时的薪水之外,作为多德国战俘的劳动补贴的薪金也是不会缺少的,这一点与当年日俄战争中的俄军战俘大致相同。
日本方面严格按照《海牙公约》对内容对待德国战俘,甚至根据德国人的饮食习惯与喜好,特意提供了日本本国特产与烘烤的面包,不过从后来某些德国战俘的评价来看,日本方面提供的面包味道确实不怎么样(
不过德国战俘对战俘营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没有什么,战俘代表认为:
“日本面包的原材料是很不错的,但是制作技术实在是太烂了。”
希望日本方面能够直接提供原材料与工具,由战俘自己来制作口感适当的德国式面包。
其中有几名战前在青岛开办面包店后来被征召入伍的德军士兵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属于自己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因里希・弗罗多利夫(Heinrich Freundlieb)所发明的红砖窑发酵面团,制作出来的面包口感嚼劲都非常合适,在战后其与不少德国战俘都留在了日本,并加入了日本国籍,在名古屋、神户乃至东京等地开启了德国风味的面包店,引领了大正时代的新饮食潮流之一。
图上可考证的德国战俘足球队人员名单。
除了在饮食方面的影响,还有一些由德国战俘组成的球队队员,在“大日本运动协会”的请求下开始训练技术糟糕的日本足球队。
由于对于日本人来说,新奇的足球过于陌生,因此在大正六年的第3届远东运动会中,日本东京高师足球队以0比5的悬殊比分惨败于中国队,引起日本体育界对于足球问题的重视。
而在似岛的德军战俘营中就有一支水平不错的球队,名为“似岛十一人”——其实这支队伍早在大阪的战俘营就早已成立,不过这个时候依旧是仅在德国战俘内部的娱乐,一直到日本方面的邀请笺来时,这只球队才正式开始书写其在日本足球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支德国战俘足球队在几次比赛之中多次以0:5、0:6的成绩打败日本球队,最终心服口服的日本东京高师队队长田中亲自前往似岛战俘营接受德国战俘的技术指导。
德国战俘“似岛队”与“东京高师队”的合影
大正九年4月1日,随着最后5个战俘营的关闭,在德国战败两年后,德国战俘们终于从日本的战俘营之中离开踏上回国的轮船,相比起那些在欧洲战场上被炸得粉碎或者在青岛战场上被日本军炮火淹没的战友与袍泽,他们确实是战争中不折不扣的幸运儿们,最终还有两百多名德国战俘选择了留在日本或加入日本国籍。
而且同而另一批在日本“管理”下的德国战俘相比,他们的命运与待遇不能不说是非常的不错了。
当日本军踏上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港口后,并且不断向西伯利亚的土地进行延伸时,原先向帝俄投降的同盟国战俘被以日本为首的干涉军依次收拢,不过他们却没有像在青岛的同僚一样的优厚待遇了。
大量的士兵被日本军队强制进行劳动,为在西伯利亚作战的日本军队修理工事或从事其他劳动,而他们的抗议也被一改往前风貌的日本军主动忽视。尤其是当日本在此扶持的白俄傀儡崩溃后,手忙脚乱的日本军直接对当地展开军事化管理后,这些同盟国战俘直接被遗忘了。当最后一批日本干涉军和白卫军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撤退后,原先关押在此的三十万同盟国战俘超过十多万人因为各种原因死亡。
青岛的德国战俘大概是最后一批备受优待的“天皇陛下的客人”了。
dio,就是嚣张傲慢,又玩世不恭的感觉。 源自《JoJo的奇妙冒险》第三部星辰十字军中的反派角色之一的迪奥·布兰度(dio),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