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中,一个律师的形象该是怎样的?是衬衣笔挺,还是西装革履?下午两点,刚为律协老律师们拍过照的陈律风尘仆仆赶来接受采访,然而陈律师的造型却打破了常规:一身朴素的蓝色多口袋的摄影外套,搭配卡其色灯心绒休闲长裤,后背上还背着一个黑色的大背包。不出所料,陈律师的背包里是两台相机,俨然是一位经验老道的摄影家,精神矍铄,步履矫健,和我们平时认为的拿着公文包的律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神态。 为什么,一位执业律师会是摄影家面孔呢?
陈律师是北京老三届,1967年初中毕业就发配到山西雁北农村插队。17岁去,26岁回来。插队将近九年(1968年-1976年),一直都在桑干河畔的一个村子里。插队生活使之与贫困的农民建立起深厚感情,知青吃不饱肚子,老乡更贫困,农民几乎举家外出要饭,当时的他看到这些心在流泪,以至于现在想起仍热泪盈眶。采访中陈律师透露,他过几天还要再去山西,看望一位住养老院的老人。陈律师说“在我生病的时候,他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做了一碗面条给我。那时老百姓每个人一年才分得三斤麦子。这一碗面的恩惠,我一生都要报答。”
正因为这九年的农村生活,陈律师树立了要改变不平等,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的社会理想。陈律在采访中感慨道:“当年很多故事,我都不忍说起……我的青春播种在那里,我不后悔,因为那片土地给予我太多,直到现在,我都从那里汲取精神的力量,收获淳美丰厚的果实”1975年,他努力考取律师资格证,后又在1980年到铁路高级法院做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做法官,他不仅从不收一分脏钱,还用自己的积蓄资助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尽管不宽裕,他心中也不曾放下当年的老乡,后来条件好了,一直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拍照、赞助贫困大学生读书。
“我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苍生留影’,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人有不同的感情就有不同的站位,你(在摄影时)投入了感情,存下来,留给后人,三十年、五十年回头看,全是财富。”
陈律师是个心怀苍生的人。曾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拍照近十年,赞助过的大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问到他印象最深的一张照片时,他谈到了曾经在扶贫活动中遇到的一家人。
“她家里除了她学校的毕业照,一张照片都没有!”
照片上的年轻女孩来自甘肃,女孩叫张世玉(化名),她是甘肃某县里考高中的第一名,家离县城百余里。因为家里穷,从小一张照片都没照过。房簷上都是半开的塑料水管,管子通到水窖,沉淀后喝雨水,也洗不了澡。张世玉小学毕业和初中毕业的学校合影,是她家唯一两张照片。于是陈律师便给她父母照相,洗完后给张世玉送过去,又请她拿着这张父母的照片,拍了一张合影。张世玉16岁了,家里终于有了第一张全家福。
平时,陈律师也常常在生活的点滴日常中被触动心弦。去往某网站活动的路上,他看到一辆挂著醒目横幅的李老汉寻妻车停在国家图书馆地铁口,晚上参加完活动后已经入夜,再看他还在那,于是他对李老汉的经历产生了好奇,聊天中得知他叫李贵军,从山西来,老婆有轻微精神病,走散了,因此他不断地在北京找他老婆。
当然也有人认为也许这是个骗子,只是想赖在北京不走,但在陈律心里,他只是一个大冬天睡在大街上,只为寻妻的偏执农民,一个要找到他老婆的、有情义的普通人。
《搬家工》拍摄于北京南四环某小区,陈律去看一个朋友,正好看到搬家工从楼上搬家下来,联想到之前陈律自己家搬家的时候,搬家工因为背负太重,站不稳摔倒了地上,我当时心里感到难过,心有所动,就拍了这张。采访中谈及此,他痛心道:“这是很艰苦的体力劳动。搬家工,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或者说是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收入很少,衣衣食住行,干活,环境都比较恶劣。”
《搬家工》
照片中搬家工精瘦的身体上扛着比自己身体还高还宽的家具,但因习惯了抗重物这样的活计,他下楼步履迅速敏捷,然而压弯的腰身还是透露出隐隐的吃力。《搬家工》这张人文纪实作品大片,反映了律师人文关怀的心怀和视角,记录了普通劳动人民艰辛的劳作,看到这张照片我们似乎可以听到搬家工呼哧呼哧的呼吸声,我们仿佛可以读出摄影者对人的悲怜和崇尚社会公平的理想。另外,其拍摄角度与后期制作,都有独到的摄影艺术水准,颇具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的作品风格。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一开始为了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这一理想而成为一名律师,但又有多少人在成为律师醉心于业务的琐碎之后,还依旧不忘初心,悲悯苍生,胸怀天下?我想,真正做到的人寥寥,但陈律师却身体力行地做到了,并且还将一直做下去。
人们普遍认为,律师是一个高薪而体面的工作。有一个笑话说,结婚决不能找律师,因为离婚时,律师会让你净身出户,身无分文。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事,总是因为固有的思想而认知偏颇。更有甚者,会认为法律人都是阴谋分子,只要给钱,就算是坏人,也会辩护。但在陈律师眼中,律师中虽也有糟粕,但大部分人是一群有责任感、认真敬业的群体。业内人士都知道,律师们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律所也有回家不可手机关机的不成文规定;另外,每个人,无论他从道德上来说是好是坏,都有被辩护的权利,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人权的一种。所以,陈律师照了成千上万张律师肖像,只是希望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律界。他说:“人的一切都是能有所反映的,特别是集中在脸上。”
资深律师李大进(左)和肖微(右)
在抓拍人物肖像时,陈律师有他自己的拍摄技巧, “我认为人物拍摄最关键就是得手快,就是一、二按快门!抓住人物在那一瞬间的神韵,就可以了!不能等,等到过了十秒钟,眼神会涣散,人的灵气就没了,拍出来的照片就假了!”所以,陈老师拍摄的所有作品,都是按“一,二,快门!”这样的节奏,在分秒间留住了当时那个时空点,永恒且绝对无法复制。也因此,他影像中的律师,眉宇间的正义,眼神中的善良,镜头下都会流露出真实。
李锡荣,八十岁,耄耋之年仍在执业
陈律师做律师期间业余为律协、律所、律师拍照12年。记录了律师事业重要的资料。拍了近千位律师,存储共计近万张律界的资料照片。2008年11月,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律师协会隆重纪念恢复律师制度三十周年。北京市律师协会先后七任会长同台参加纪念大会。陈律师为这张照片命名为《接力》。其实摄影的魅力就在于,它会使时光凝固在一张底片上:当时的音容笑貌,当时的历史进程,都会被镌刻在不大的方寸之间,后辈再次看见时总会感慨,这就是那个年代!
《接力》——右起:李大进、张庆、崔虎、吴晓骥、孙常在、孙在雍、张学兵
“我们是历史的亲历者”陈律师如是说。陈律师对于国家有着深深的热爱,他在看到外国人来中国拍摄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状况时,感到震惊又遗憾。“我们经历了一切,怎么就没能想到自己记录下来呢?”因此,他只要出门都带着相机,如若是有大活动,他会带着自己的大单反,其他时间也随身背着自己的口袋机。
《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这张图片是抱着一对双胞胎的幸福妈妈,这对双胞胎中左边一个先亲了妈妈一口,然后右边的又再次亲了一下,陈律师看到左边的孩子亲完后便赶紧抓拍了下来,还好,还有一个右边的孩子亲妈妈时来得及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非常温馨的小细节,就是孩童的口水丝还挂在妈妈脸上,妈妈笑开了花。陈律师说起这张照片,眼角眉梢都是快乐。这张照片还入选了意大利世界博览会中国艺术品展览,是外国人眼中改革开放后幸福中国的写照。
《抗日老战士》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中国美术馆举行了一个纪念活动。当时陈律师看到这位老人在认真地端详日本投降的这幅油画作品,于是与她有了简短的对话。“我问她打过日本鬼子吗?她说打过呀,我是八路军,十六岁就背个小包参军了。”十六岁参加八路军,在战争年代的她只是个小战士,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工人日报社工作、离休。后来,陈律师把这张照片放大了十寸,送到了工人日报办公室,请他们转给这位老人。
图中左四是位女律师,名叫康健。图中康健已经两鬓微白,这是她在帮助二战受害的幸存劳工大爷到法院立案,她要求日本加害企业对大爷进行赔偿。她和她的团队已经无偿地为日本侵华战争受害的中国劳工、慰安妇等进行索赔法律工作二十年了。这位劳工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在陈律师镜头下的历史纪实,有平凡之爱也有家国之责,记录了国人在这一时期的有情有爱,人生百态。
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儿时受家人影响,陈立元律师从中学就开始照相,至今摄影生涯50多年。曾经在青春年少时树立的社会理想使他想为法治事业做点什么,因而今年66岁的他仍一直在为法律界的摄影事业奔忙。最近,他就在撰写一份书面建议,建议成立北京律师影像资料中心。陈律师发现,当下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法律界或者说律师这一群体没有单独的系统的影像资料库,比如,现在每一次律协活动拍摄的照片会给会员部或宣传部,存在电脑或移动硬盘,也许过两天管理资料的人员流动,该资料就不易存储了。年复一年,易手几次的资料断然是不够完整、也不成系统的。因此,陈律师非常希望能建设成立北京律师影像资料中心,陈律认为,现在的现状是:急需这样的平台去系统性的保存中国的法律发展进程影像,而且当代律师中喜欢摄影,设备不错的大有人在,从律师的视角去摄影,记录下的影像也格外有意义,于是最紧急的便是发掘他们并用平台帮助他们宣传,从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记录中国法治发展进程的事业中去。
去年陈律所在的嘉观律师事务所成立了一个嘉观影廊,陈律师亲自担任经理人。目前共23家律所,26个律师参与其中,陈律希望能初步的发掘这些有影响、有作品的好摄影师。谈到影廊的发展,陈律坦言“不管哪家所的律师拍的照片都行,我们的格局是跳出一个所范围的。我是真的喜欢这个事业,想为这个事业做一点事情。”
知青时代的陈律师
铁路高级法院的陈律师
60-70年代做知青,80年代去铁路高级法院做法官,再从1997年开始执业做律师,他热爱着法律这个行业,努力为民做清官,努力做好代理的案子,努力办好律所,一点一滴地促进国家法治进程,实现“天下大同”、“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理想;而他手中的相机,也一直在用快门讲述著这个时代的故事。
摄影时的陈立元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正因为经历过过去的贫穷,懂得农民的善良与质朴,陈律师一生都在感恩,都在报答。“我也想为其他律师摄影人起个引领作用,尽管能力有限,但只要去做了,就会产生影响。”陈律师身上有着浓重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浮华时世,他在不断地思考,认真地观察。通过镜头,记录心的触动,记录普罗大众,记录各色人的百态人生。他担忧未来法治进程,但绝不悲观,悲悯芸芸众生,却从未放弃,多年来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岗位之外亦忧国忧民,实为我辈楷模。愿陈老的心愿能得以实现,愿越来越多的人“为苍生留影,为律界传神,为历史纪实”!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律携APP
直达链接
苹果:律携-法律人的移动平台 on the App Store
安卓:律携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