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微小結節特指的是小於5mm的肺結節。肺部結節的定義:肺部實質內類圓形、境界清楚、直徑小於等於3cm的軟組織病灶。臨床上把肺實質內大於3cm的病灶稱為肺部腫塊,而小於3cm的病灶稱為肺部結節,小於2cm的結節稱之為肺小結節,小於5mm的結節稱為肺微小結節。
近年來,在門診看瞭太多的肺微小結節。有些病人就為瞭一個肺上的3或4毫米微小結節,在各大醫院輾轉奔波,到處就醫。有些病人,就因為肺微小結節,高頻率CT復查,還天天提心吊膽,擔心癌變,內心備受煎熬。
曾看過一印象非常深刻的病例,5mm肺微小結節病人:一年裡做瞭5次ct,2次胸片,3次血檢,1次氣管鏡,結果均無異常,診斷不明。按病人所述:他去瞭許多大的綜合醫院,一年來就為右上肺微小結節討個說法到處就診,但就是沒說法。有個呼吸權威告訴患者有6個可能,一個不排除。那麼就到胸外科看,進行瞭一周檢查,苦頭吃足,指標一切正常,還是沒說法。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還真經常碰到這種稱之為“小結節綜合征”的病人。
它的主要表現千差萬別,可以表現焦慮、煩躁;可以表現為胸痛,胸悶;也可以表現為咳嗽、咳痰,久咳不愈;也可表現為低熱。
共性的表現是,患者可,茶不思,飯不想,天天晚上想著睡不著。根源在於體檢發現肺部有小結節。
目前小結節,包括微小結節被過度的宣傳轟炸,很多人誤以為小結節就是肺癌。這些人的CT片上,實際上小結節隻有3-4毫米,根本不會導致上述癥狀。
其實這些患者身體上的癥狀都是心理疾病導致的,在心理學上,這個叫心理疾病的軀體化癥狀。心理疾病的軀體化癥狀,顧名思義,心理疾病的表現形式是以身體上一定的器官疾病的癥狀表現出來的。它的特點在於:散亂無系統性,復雜而無規律性,加重或緩解無一定時間性。由於心理負擔過重,出現很多軀體化癥狀。包括:胸悶,胸痛,全身乏力,失眠,茶飯不思,上班也沒心思等。
肺微小結節真那麼可怕嗎?如何形成的?微小結節需要隨訪和幹預嗎?把這個問題講清楚,看來對很多病人非常重要!
目前,肺小結節的形成機制還不是很明確,形成的病因也多種多樣。比如患過隱性肺結核後,一些小結核灶的細菌被消滅後,可以形成肉芽腫,也可因鈣鹽沉積形成密度很高的結節;比如硬化性血管瘤,其本身就是肺內小血管或毛細血管的病變;最常見的就是炎癥性病變,機化後可形成炎性結節。但在CT片上看到的大部分結節還是很難作出明確的解釋,影像學上也無法明確判斷良惡性,這也是為什麼肺小結節目前是胸外科領域中的難點和熱點的原因。
國外有研究發現,低劑量螺旋CT篩查,正常人群肺結節檢出率為24%,也就是5個人就有至少有一個人能查出肺結節。而有些一些研究甚至更高,可高達40%。也正因為如此,體檢發現肺部結節,還真不用驚慌,它就是一個平常事。
據文獻報道,在所有的肺部結節中,惡性遠少於良性病變。就年齡而言,小於35歲的人群出現肺內孤立結節為肺癌的可能隻占1%~3%。用胸片對大樣本人群普查時,肺內孤立結節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僅占3%~6%。就大小而言,直徑<5毫米,結節的惡性程度小於1%,直徑在5~10毫米,惡性率為6%~28%。直徑1-2厘米,惡性率為15%~37%。而對直徑<5毫米的微小結節而言,惡性程度小於1%,微乎其微。
2017年,Fleischner學會頒佈瞭最新CT偶發性肺結節處理原則。Fleischner肺部結節指南體現瞭由胸部放射學,肺科學,外科學,病理學和其他專科學傢組成的國際多學科合作組的共識。
Fleischner肺結節指南基於國傢肺癌篩查研究(NLST)、荷蘭-勒芬-肺癌篩查研究(NELSON),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iELCAP),泛加拿大肺癌早期檢測研究(PanCan)及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癌癥辦事處(BCCA)的腫瘤篩查研究,上述研究結果均支持對小結節采取更保守的處理,對篩查程序應有明確的專傢共識指導來使受檢者得悉潛在的風險以及持續監測的必要性。
根據權威的Fleischner肺部結節指南和我們的臨床經驗,其實,肺微小結節(吸煙等高風險人群除外)根本不需要隨訪和任何幹預措施。以下為Fleischner指南有關肺微小結節的詳細建議。
低風險人群<6mm(5mm或更小)的實性結節,無需常規隨訪(推薦1C級)。目前,在臨床低風險因素下小結節與肺癌可能性之間缺乏直接證據。然而通過對列入肺癌篩查項目的對象進行觀察,大量證據顯示當前吸煙者或最近戒煙者處於肺癌風險。在美國,從不吸煙者或年輕患者的實性結節肺癌風險較低,與嗜煙者比,其相對風險約為0.15。在高危人群中,假設<6mm的實性結節平均肺癌風險小於1%,那麼我們推測臨床低危人群其患肺癌風險更低。該建議與本指南把肺癌風險低於1%的結節剔除出常規CT隨訪的建議一致。
所以,體檢發現肺部微小結節的患者,大可不必過於驚恐,肺部微小結節幾乎都是良性病變。退一萬步,即使萬一發生癌變,文獻報道:肺早期癌(肺磨玻璃結節和微小結節階段)幾乎均可以達到100%的治愈率。
註:轉載自好大夫在線戴紀剛大夫2017年的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