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精髓之王陽明四句教.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為古代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追求。三不朽”,出處在《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立德為最上等,其次立功,最後立言,同時達到立德、立功、立言才叫三不朽。

歷史上能被評為做到“三不朽”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曾國藩隻做到瞭半個“三不朽”。在這三人中,能達到真正三不朽聖人標準的,其實隻有王陽明。

立德、立功就不說瞭,讀下王陽明自傳就明白瞭。

我們主要學習他的《心學》。而他的心學內容,在他晚年被總結為四句名言,也就是有名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教就統領瞭他學問的所有內容,也可以說是總綱。

不管是致良知,還是知行合一,都涵蓋在這四句教之中。

(1)無善無惡心之體

“無善無惡心之體”,把這句話顛倒一下就為:“心之體無善無惡”。心之本體,什麼是心之本體?人原本沒有被污染的、純凈的、清凈的,按照佛法來說,就叫如如不動真如妙心。這個真如妙心,就是心之本體。也可以對應六祖的名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本來無一物,不被染污的,清凈的,就叫“心之本體”。

王陽明是聖人,聖人,則聖其德、聖其行、聖其心。什麼叫聖其心?超越瞭分別心,才能達到聖人之心。有善有惡,這是 什麼?分別心。這裡的“善”和“惡”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善行和惡行,不是道德層面的善惡。善代表好的一面,惡代表不好的一面。對農民來說,下瞭及時雨,這雨就是善,地裡長瞭雜草,這就叫惡,所以草要除之,對美女來說,臉上長瞭痣,影響瞭審美,這就叫惡,所以要痣祛之。

什麼叫善?一時一地對人有利的行為或者心念,就叫善。一時一地對人不利的行為或者心念,就叫惡。善惡就是人的分別心。這裡的善惡不特指平常說的善惡的道德行為。道德層面的善惡是“善惡”的一個情況。

心之本體,它是光明通透的,清凈無染的,也對應瞭《心經》不垢不凈,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隻有體會到瞭這個層面,才能知道王陽明說的心之本體到底是什麼心之本體。

那這個心之本體如何達到呢?用平常的說法就是“修行”,修行主要是修心,修心要達到個什麼目的?無非就是恢復人人具有的光明的心之本體。王明陽提出的修行觀和道傢和佛傢有點區別,他提出不出世的修行,而主張在事功上磨礪心性,不斷的致良知,從而恢復這個心之本體。

而佛傢和道傢的修行觀更多的是建立出世修上。都是修行,因為不修行無法恢復這個心之本體。王陽明一開始走的就是佛道的路線,後來發現他在這條路上走不通,所以他就改儒傢路線瞭。但是克己功夫他一點也沒落下。包括曾國藩,有靜坐功夫等,孔子有吾日三省吾身等。其實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隻是他們的路線和形式不同,要成就聖人之道,就必須修心。不修,心之本體不可能恢復到本來面目的,不可能聖其心。

人人本自具有的光明之心,為什麼需要刻意去修呢?就是因為人在後天已經把這個原本光明的心之本體,染污瞭,也就是迷失掉瞭。原本人是沒有分別心的,是沒有善惡之別的,但是參與利益,經過瞭後天的渲染,這個原本的心體早就被烏雲密佈瞭。到底是什麼遮蔽瞭我們的心之本體呢?這就過渡到瞭第二句教。

(2)有善有惡意之動

“有善有惡意之動”打個顛倒為“意之動有善有惡”,這樣看是不是更直觀。什麼是“意”?意識、思想,心思等。人的心念一動,就產生瞭善惡之分別。我們人的心念一動,不是善就是惡。按佛法來說我們的意識,它通三性,善、惡、無記。就是你起一念,不是善,就是惡, 要不就是無記,無記就是不善不惡這樣一種狀態。看別人一眼,你是有心無心地看,或者叫發愣,這叫無記,帶著善意慈悲心去看,這叫善,帶著傲慢之心去看,這就是惡。同樣這樣一個眼神,就是造業,主要不在你的眼睛,而主要在你的心念。業就是這樣造的。

善惡,它是意之動,是人的起心動念。人起心動念就有善惡之分別。善惡它也代表分別心。

修行的對象,就是意識心,就是修起心動念。心之本體不需要修,因為它本來清凈,它無善無惡,沒有分別心,隻有意識才具有分別心,才有善惡之分別,要修的著力點就在此處。

我們知道瞭修的目的是恢復“心之體”,著力點在“意之動”。

我們的意識心時時刻刻都在動,如何感知呢?你如何才能知道你的心念是善還是惡?這個判斷的依據是什麼?這個判斷依據不在外面,就是我們每人都具有的,陽明先生叫“良知”。

(3)知善知惡是良知

“知善知惡是良知”,把這句話顛倒過來就是“良知能知善知惡”。你不需要到外面去找良知,良知就是你心的功能,或者叫心之用。心之本體就像燈柱,那麼良知就像燈的照明功能。它能照見什麼?照見善惡。我們當下起心動念,自己能知道對錯,起瞭惡念,心理馬上就有個一個聲音告訴自己,那是不對的,感覺到罪過,這個能覺知作用,在心學就叫“良知”。其實心學和佛傢是一脈相承,學瞭佛法,心學很容易就理解瞭,隻是走的是儒傢路子,不離佛法的思想。

我們經常說憑良心做事,那個才是對的,人偏偏不相信自己,非要從外面找個什麼標準,找個什麼依靠,舍本逐末。我們的良知就是做選擇的依據,依靠它才是對的。但是這個良知也必須修瞭才能發揮作用,否則還是意識給遮蔽瞭。人人都有良知,為什麼現代惡人惡事這麼多?難道這些人沒有良知嗎?良知人人都有,但是這些人的良知早就被意識所完全覆蓋瞭,被利益蒙蔽瞭,發揮不瞭作用瞭。再壞的人,不能說他沒有良知。

良知不光能知道自己的善惡,也能知道別人的善惡。就像最近寺院那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大部分人都知道這件事情是惡的,才會引起民憤,其實判斷的依據就是人的良知作用。有些人做惡,其實他的心也是知道不對的,但是他的意識超出瞭良知的作用。

這個良知是不需要培養和訓練出來的,因為它是人的本來,隻需要恢復心之本體,叫“致良知”,致良知的過程,就是修心的過程。

既然良知能分別善惡之別,要做的是什麼?就是為善去惡。好的意念要發揚,惡的意念要克制,等善的意念大於惡的意念,就能達到純善,再進一步就達到瞭無善無惡瞭,就是恢復瞭心之本體。把這個為善去惡的過程叫“格物”。

(4)為善去惡是格物。

“為善去惡是格物”,顛倒過來說:“格物是為善去惡”。格物,就是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推究,致:求得。什麼叫格物致知?大部分解釋都是錯誤的,說什麼推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首先“知”在古代,通“智”,一般代表智慧,就不是做知識講。知,在這裡有當“理”講,也當良知講。格物致知,意思就是通過專註推究事物,從而達到明理,智慧通達。

在天地之間,人也是一物。儒傢有個觀點,就是萬物在天理層面是相融相通的。所以格物致知才能成立,否則每個事物的理都不同,那格物格到什麼時候,才能致知。所以才有“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之說。那個心之本體,良知一恢復,宇宙萬物之理也就通融瞭。

明白瞭這個道理,才能知道,為什麼為善去惡叫格物。不斷專註發揚善,去除惡,這個善惡會反映到具體的做事上。通過在一件件的事上體現人善惡之心。就像我一開始舉個那個例子,莊稼地長草對農民來說,就是惡,這是不正見導致的,雜草也並沒有好壞之說,是人的分別心才有善惡之說。沒有雜草,莊稼也長不起來,因為雜草,農民才會翻地,因為翻地才會松土,而且雜草會腐爛就變成肥料,但是農民並不知道這些道理,就認為莊稼地長草就是惡的,其實哪有什麼善惡。沒有一點雜草,那莊稼一定生長不良。

但是沒有這個格物致知的過程,就無法知道這些背後的理,我並沒有種莊稼,但是我為什麼這些道理呢?因為格物能致知。我格一物,就會通理,其他事物也是一樣的道理。

王陽明提出的修行,不是專門修心,而是教人在事功上磨煉心性。因為人的意識,善惡分別心都會在具體的事情上反映出來,通過事物映射出來,通過格物的過程,為善去惡,又是修心的過程。做事就是修行。比如我寫文章,突然發現我心思胡思亂想,當下我就發現瞭心不專註,叫心散亂,心散亂就是惡,立馬就要把心收回來,專註在當下,這個過程就是為善去惡。通過一件件的事情的格物的過程,從而達到明理,達到良知,恢復心之本體。

最後總結下:

儒傢最高人格標準就是“聖人”,要達到聖人,首先要聖其心,修心的目標是恢復“心之體”,著力點在“意之動”,意之動的判斷依據是“良知”,要達到良知就要為善去惡,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進口咖啡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作為上班族,咖啡簡直就是必備飲品。 早上上班,坐在辦公桌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泡杯咖啡。 咖啡特有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

· 25分钟前

大一工程化学复习

标准状态:系统中每种气体的分压为101.325kpa

· 28分钟前

给故人烧头七的意义

最近可能由于回答了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于是很多人在后台都咨询了我相关烧头七以及能为故人做什么的问题。

· 31分钟前

藏族文化——紮西德勒

一、引言紮西德勒,吉祥如意之意,是藏族人民表示歡迎、問候、祝福等意的日常用語;紮西德勒,是藏語裡最吉祥、最能表達祝福...

· 36分钟前

晚上能喝茶嗎?看這裡

許多人都說,晚上不能喝茶,喝瞭會失眠。在晚上的時候喝茶,一定會影響睡眠嗎?其實未必。茶有提神的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但...

· 48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