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创作一个好故事,可能也都知道不少关于剧作的书籍,比如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罗伯特·麦基的《故事》等等,当然也有布莱克·斯奈德的《救猫咪》。专业编剧一般会建议初学者先看《救猫咪》,后看《故事》,这是因为《故事》讲的是很多故事的原理和概念,看完之后除非天赋异禀,不然是不知道后面自己要怎么具体操作的,可能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一些观念,树立了一些价值。《救猫咪》用相对浅显的语言来讲述剧作理论,同时字数少,所以说小白上手最合适的书应该是《救猫咪》。
《救猫咪》这本书的核心是故事的15个节拍(详细版):
① 开场画面 ② 主题呈现 ③ 铺垫 ④ 推动(催化剂) ⑤ 争执(辩论) ⑥ 第二幕衔接点 ⑦ B故事 ⑧ 游戏 ⑨ 中点 ⑩ 坏蛋逼近 ⑪ 一无所有 ⑫ 灵魂黑夜 ⑬ 第三幕衔接点 ⑭ 结局 ⑮ 终场画面
一定会有人质疑:《救猫咪》何德何能,凭什么用15个节拍就能代表一切故事的核心结构?其实对于故事结构的理论化总结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的方法,故事盒子也好,三幕剧、四幕剧、五幕剧也好,千面英雄也好,包括15个节拍,它们都是在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诠释千百年来从早期神话到当代故事中一直存在的那些“起承转合”,他们描述的其实就是同一种理论。15个节拍不是唯一的,它相对来说,简单形象,便于初学者理解,同时又兼有细节,能让人一开始就意识到配角大概要如何安排,B故事应该出现在哪里。所以,并不是15个节拍能代表一切,而是故事的结构内核一直都是一个,只是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而已,15个节拍是其中之一。
无论好莱坞,还是宝莱坞;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还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无论是黑泽明的《七武士》,还是布拉德伯德的《谍中谍4》都遵循着这一古老的故事结构,光说不练假把式,今天我们得举个例子分析一下,我们不找商业片,抛弃好莱坞,甚至不说电影长片,我们就用15个节拍来分析一下童年的回忆:《小蝌蚪找妈妈》(意不意外?)。
先回忆回忆:《小蝌蚪找妈妈》
① 开场画面:青蛙妈妈生了卵,自己去找食物去了。② 主题呈现:卵孵化成蝌蚪,小蝌蚪们看见小鸡有妈妈。③ 铺垫:小蝌蚪决定自己也要去找妈妈。 ④ 推动(催化剂):小蝌蚪找来找去遇见了虾公公。⑤ 争执(辩论):虾公公告诉小蝌蚪有大眼睛的是妈妈。⑥ 第二幕衔接点:小蝌蚪们明确目标去找妈妈了。⑦ B故事:青蛙妈妈回来看见宝宝们没了,也踏上旅程去寻找。⑧ 游戏:金鱼在池中玩耍,小蝌蚪看见金鱼有大眼睛,冲上去,结果不是妈妈金鱼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白肚皮。⑨中点:小蝌蚪看见白肚皮螃蟹,以为他是妈妈,螃蟹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四条腿。⑩ 坏蛋逼近:螃蟹送走小蝌蚪,意外解救了被水草绑住的青蛙妈妈,并且告诉她,小蝌蚪们的去向。⑪ 一无所有:小蝌蚪看见乌龟白肚皮、四条腿,结果也不是妈妈。⑫ 灵魂黑夜:小蝌蚪遇见大鲶鱼,白肚皮、四条腿,围上去吵醒了睡觉的大鲶鱼,大鲶鱼大发脾气。小蝌蚪们都躲了起来。⑬ 第三幕衔接点:青蛙妈妈出现,吓走了大鲶鱼。⑭ 结局: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大眼睛、白肚皮、四条腿,出来认妈妈。⑮ 终场画面:小蝌蚪跟着妈妈,长成了小青蛙。
当我第一次产生用15个节拍捋一捋《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我是有点开玩笑的意思的,结果捋了捋,完全符合,我当时其实是有点小震惊的。所以,这至少证明了故事不是乱编的,如果我们把故事结构的核心说成一个套路,这个套路应用的广泛程度是可能超过我们想象的,并且同一个套路用了几千年,仍然是变化无穷,大有可为的。
这里再次向想写故事的朋友们推荐这本《救猫咪》。2021年1月,本书重新翻译并且再版,重新翻译的结果看起来是去掉了一些美国口语的惯有表达,更适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在注重用户体验的当下,新版《救猫咪》还重新对段落进行了划分,自然段更多了,每一段的字数相应的少了,不同功能的段落自然分开,同时用其它颜色来标明重点,这些都是试图让更多的人更自然顺滑的接受剧作的知识。
写个好故事,可是不容易。加油吧,朋友们!
微信公众号:八周影记
知乎专栏:八周影记
新浪微博:赵周周周周周周周周
同步更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