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有同感——曾經研究過的公司,好久沒再看,因為一條消息推送,才發現這公司業務已經變瞭。比如AI火瞭之後,曾經的醫療IT公司,現在炒得是數據要素概念,但曾經的深度報告卻隻字未提;又比如隔夜(9月12日)甲骨文大跌,很多朋友眼中的數據庫全球龍頭,現在F10裡第一大業務是雲服務與許可支持;再比如@百融雲-W(http://6608.HK),印象中是一傢挺掙錢的SaaS公司,但現在業務已經變成瞭MaaS+BaaS。
很多入市大概3年的投資者,會對這種換業務名稱的公司有偏見,潛意識裡覺得是蹭熱點做市值管理。一個資本市場裡的人,有這個下意識很正常。但看瞭很多研報就會發現,業務的調整其實是產業和公司發展的必然,比如甲骨文,既然數據庫已經是全球霸主,當然它會想做利潤率更高的雲服務;又比如港股的一傢電腦公司,軟硬件操作系統無一自研,說好聽點都得叫貼牌集成商,現在也能做智能終端解決方案瞭;現在的A股雲計算龍頭,也是從財務軟件和ERP轉型來的;就連當初一個賣二極管出身的公司都已經“遙遙領先”瞭。業務轉型從來不是壞事,隻是咱們大多數投資者以前研究過的公司沒跟住,僅此而已
百融雲這傢公司,之前業務是SaaS,中文叫“軟件即服務”,按照我們的習慣,把業務翻譯成普通話,SaaS可以理解成通過互聯網提供軟件服務的一個模式,簡單說就是B端用戶不用自己安軟件,直接用一個API接口就能用百融雲的雲端軟件服務,按使用量給錢。SaaS雖然在海外非常火,但是國內的客戶經常會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需求,美其名曰叫“定制化”,SaaS這種標準化的模式就得不斷跟客戶溝通,逐漸就從“碼代碼”變成瞭“碼人頭”,也就導致瞭從2014年開始SaaS行業每隔2年就會被資本拋棄一次。
很多朋友當時可能也聽過一句玩笑話,SaaS雖然是科技屬性,但是銷售費用率跟零售公司沒差多少,SaaS也被音譯成“傻事”。百融雲雖然做的傻事不多,公司也很掙錢,但業務的交付模式如果還有轉型的可能,就沒必要拘泥於SaaS,跟剛才提到的其他公司一樣道理。
不管是SaaS,還是什麼PaaS、MaaS和BaaS,都屬於B端客戶對數字化轉型的一種付費模式,那麼核心問題就要明白,企業用戶會在什麼情況下為數字化買單?和大傢想的一樣:經濟增速下滑以及買方市場定價階段。
為什麼是這兩個階段?首先,經濟下行之後,原本B端客戶飽滿的需求量會開始收縮,滿產滿銷就會變成供過於求,所以之前的賣方定價市場也開始轉向買方市場。舉幾個例子,比如大宗商品裡的鋼鐵,從2008年開始出現每年300萬噸的產能增加,導致地產下行後的供過於求和前幾年的環保限產,這時候鋼鐵企業不得不依靠數字化平臺——尋找買方,因為客戶不可能像之前一樣為瞭螺紋鋼去工廠三顧茅廬,而且現在還要參考數字平臺上的現貨價格指數。
金融業的例子更貼近咱們日常生活,以前經濟好的時候,老百姓人人想投資,傢傢想買理財,但現在一些原因導致儲蓄率大增,銀行就得求著客戶買點理財和保險產品,畢竟金融機構每個季度也有KPI,所以就需要借助數字化技術,搞清楚用戶特征並制定營銷方案。看宏觀經濟的朋友都明白,如果現在金融業貸款投放很順利,社融增速還會因為季度末因素造成單月大幅波動嗎?再比如電商,現在除瞭頭部主播之外,用戶流量越來越少,平臺還要統一控價,那就得借助數字化方式來引流、營銷,因為隻能靠帶貨銷量談傭金。
這就對應大傢還沒完全認知的百融雲兩大新業務,一個叫MaaS,中文叫模型即服務;另一個叫BaaS,中文名叫業務即服務。什麼意思?比如百融雲的客戶來找它,需要分析一下目標用戶客群有什麼特征,比如年收入30萬的用戶都有哪些產品服務需求偏好,在國企上班的人和創業小老板有哪些喜好不同,畢竟得根據需求推薦產品。因為百融雲本身是做AI的,所以它就有很多信息集用來訓練AI,也就形成瞭各種模型(包括百融雲現在的BR-LLM大模型),那機構客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百融雲的模型裡邊調用自己需要的那部,這就叫MaaS,底層技術就是決策式AI,說白瞭就是判別客戶。
下一步,百融雲的機構客戶就要完成自己的KPI,比如百融雲一傢客戶今年KPI是產品和服務總收入5000萬,那百融雲就會根據客戶的這個KPI,幫客戶制定戰略,高凈值客戶有多大概率購買大額產品或者服務,低凈值客戶同理,中間就需要用AI智能語音機器人跟用戶對話,識別他們的風險偏好和收益要求推薦產品,這就是咱們經常在報告中看到的生成式AI。最終幫客戶實現KPI,客戶根據完成KPI的多少,給百融雲付服務費,這就是BaaS業務
如果把業務說通俗點,咱們投資者很好理解,其實百融雲就是用AI技術來提供模型服務,然後幫客戶實現KPI;換句話說就是在之前SaaS業務的基礎上,用AI賦能之後走出瞭新的商業模式。之前SaaS不是傻事,現在MaaS也不至於被罵死。畢竟時代在變,產業在變,公司業務如果跟不上,就會被革瞭命。畢竟中國能靠一個產品吃一輩子的企業,太少瞭。
再看百融雲2023年中報,上半年總共營收12.43億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2.07億元,同比增長121%;經調整後凈利潤達2.27億元。這個調整後的財報,跟之前SaaS時期的財報是對得上的,說白瞭其實就是把業務重新歸瞭個類。
拆分的話,上半年MaaS業務收入4.31億元,同比增長24%;BaaS業務上半年收入8.12億元,同比增長36%。之前持倉AI的朋友肯定都翻過板塊半年報,AI公司大部分業績都很拉跨,像百融雲這種半年2個多億凈利潤,手裡現金和等價物將近40個億的,其實不多。
那麼有一個關於估值的問題,百融雲之前在SaaS賽道時,一直沒有按照行業流行的PS指標,國內機構對SaaS不待見導致市值一直不高,這個可以理解;但現在如果按照大A那邊AI公司,以PE和PEG估值的話,雖然港股有流動性折價,但40億市值確實不高,那究竟這類的公司該怎麼估算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