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
成為更新的荒涼
——題記
《Educated: A Memoir》是美國作傢塔拉·韋斯特弗在2018年出版的處女作,上市僅一周便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作者親定的中文譯名出自《聖經·詩篇》“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即《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比爾·蓋茨稱:“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
01
離開山谷土地的雙腳
——掙脫傢庭的枷鎖
塔拉的原生傢庭中所有的故事都關乎他們的山,他們的山谷“印地安公主”。
塔拉的父親吉恩成長的山是一座孤獨乏愛的山。塔拉的奶奶是一位常出差的職業女性,所以吉恩在幼年時期常與性情暴躁的父親相處,這也造成瞭吉恩後來對已婚工作女性的抵觸、對兒子肖恩偏執暴力行為的置若罔聞以及他自身嚴重的躁鬱癥。而塔拉的母親法耶成長的山是表面體面完美、實際滿是束縛的山。塔拉的外婆生活在虔誠的摩門教社區,由於父親酗酒受盡冷眼,嫁給瞭當時剛從海軍退役的好脾氣的年輕人。婚後為保護女兒免受社會傷害,塔拉外婆致力於構建一個完美的傢庭。完美卻給法耶帶來天不亮就要為鞋的顏色而苦惱、為開車借不同的鞋等精致下的束縛和城鎮裡任何人都能對她評頭論足的牢籠感,最後法耶用任性回應傢庭堆積的體面,嫁給瞭帶來山風自由氣息的吉恩。
塔拉生於這個愛達荷州的摩門教傢庭,她是傢中7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九歲才有一張生日日期都不一定準確的出生證明。全傢靠父親在廢料場的危險工作、母親售賣草藥精油和助產收入維持生活。極端的宗教信仰與教育的缺乏導致父親認知的扭曲,他拒絕政府為孩子們提供的教育以及城內醫療,整日為不存在的世界末日準備。母親也隻是偏執暴躁的父親控制下的傀儡,從不敢與塔拉父親相悖。而大哥肖恩因為性情不定常常對塔拉施行無由頭的言語與行為暴力,即便在塔拉接受教育後,她也會在傢裡衛生間那面支離破碎的鏡子前想起16歲時那個毫無反抗力的少女。
塔拉在父親的廢料場中度過瞭大部分的童年時光,她的傢就像一間封閉的屋宇,抵觸外界一切現代生活以及思想。原生傢庭的桎梏,是她難以打破的壁壘。幸好走出大山求學的三哥泰勒讓塔拉看到瞭人生的其他可能,“外面有一個世界,塔拉。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邊灌輸他的觀點,世界就會看起來大不一樣。”塔拉開始動搖,有瞭自己內心的聲音,嘗試投身到簇新的世界。
塔拉及其父母的幼年經歷讓我思考原生傢庭的影響,原生傢庭的生活不單影響著孩子的童年,更影響他們的性格,影響著他們看待感情、看待世界的方式。
由於被父親洗腦式的思想灌輸瞭太長時間,塔拉不僅失去瞭自我歸屬感,也很難認同並適應城市的生活方式,她容易在外人面前偽裝自己,藏起自己的過去來尋求安全感。逃離傢裡的山,飛往自己的山,考上大學對她來說是更艱難的開篇,塔拉費盡千辛萬苦沖破原生傢庭的枷鎖,還要耗費更長時間去面對全新的世界並重塑自我。
02
自我救贖的心靈旅程
——以教育自我療愈
當糟糕的原生傢庭選擇瞭你,任何人都不能將你從病態的傢庭關系中真正拯救出來,隻有你自己可以沖破思想的禁錮,選擇自己的生活。“我決定嘗試過正常人的生活。十九年來,我一直按照父親的意願生活,現在我要試試別的活法。”
離開大山後的生活是塔拉面臨的巨大挑戰,從交不起學費、沒錢治病到接受教授建議申請獎學金,從聽不懂老師上課內容、完全沒聽過課本人物到獲得獎學金赴哈佛求學。當塔拉來到哈佛大學後,她發生瞭根本性的改變,不再隱藏自己的原來生活,開始追尋自己的人生。
一頁頁地品味,我閱讀書中的世界不再如隙中窺月,我開始走進塔拉的心路歷程,品味到她字裡行間沉甸甸的苦難,理解作者在接受訪談時說的“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大多傢長認為教育是普通孩子人生的跳板,但教育實際上帶給我們的遠不止此。
接受教育,讓我們發現世界是花色斑斕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成長的路上總有坎坷荊棘,無數石塊打壓石縫裡的小小種子,而照進黑暗世界裡的那束微弱的光,帶給種子倔強地探出頭看外面世界的希望。
照進塔拉山谷小屋中的那束光就是教育。
教育改變瞭塔拉的認知,讓她明白瞭父親的偏執是由於精神疾病;教育改變瞭塔拉對生活的感受力,讓她明白怎麼與人相處;教育教會塔拉如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讓她去理解原來不理解的人與事,包容人生的差異,成為自己生活的拯救者;教育讓塔拉獲得不同的視角,讓她像鳥一般從山頂審視過去的童年時光,對自身進行思考與探索、反省與蛻變,逐漸接納原生傢庭曾經帶給她的傷害,也讓她擺脫舊我,重塑人生。這些教育帶來的收獲才是幫助她破繭成蝶的力量,是指引她飛往自己的山的指路牌。
但缺憾的是,不是每個人都相信教育的力量。
正如塔拉的父母一輩子在偏執的世界裡執著,由於缺乏教育造成瞭他們的思想與時代方枘圓鑿,形成瞭他們錯誤的傢庭教育理念。塔拉的父母沒有走出原生傢庭的牢籠,還試圖將下一代孩子們繼續關入他們的牢籠。
武志紅說:“當一個人為自己的一切做選擇時,他便是在做自己,便是成為自己,便是自我實現。”生活不甜,我們可以自渡,無畏地放棄原來那個備受煎熬的自己,勇敢地向世界揭開過去血淋淋的傷痕,擁抱新知識,擁抱新世界,這個成長過程便是我們的自我救贖。
a536c4aefbdd112a266e6d5fccaf0fd4
03
難以回歸的原生傢庭
——完成自我重塑
在開始告別過去時,塔拉極力換位思考,迎合父母,妥協犧牲自己爭取來的人生,卻換不來原來的那個傢。
父母視她為“破壞傢庭和諧的人”、姐姐奧黛麗的背叛、哥哥肖恩的死亡威脅信,這些終於讓她徹底清醒,明白勉強維持一個空洞的傢庭關系毫無意義,告別就是成長的第一課,沒有人可以決定她的人生,隻有她自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塔拉或許正是那隻曾經被她的傢人救助過的貓頭鷹,為瞭獲得自由,甚至會選擇將自己拍打致死。正如被傢庭束縛的她無法得到真正的人生,唯有放飛,讓她飛往她的山才能重生。自我重塑不單是磨練個人的重塑,更考驗告別過去一切的勇氣。塔拉鼓起勇氣,徹底擺脫瞭傢庭的束縛完成自我重塑。
過去的那個十六歲時被哥哥肖恩按到馬桶裡的塔拉被永久封存在山谷的鏡中,她已不是當初那個被父親養大的孩子,全新的她已經尋覓到瞭屬於她的山。
人生不同,生而不同,有的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也有部分人像《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又或是如塔拉一般,花一生的時間治愈過去。
梵高擁有與塔拉相似的童年。古板守舊的母親、嚴肅刻板的父親把年幼的他送到陌生的寄宿學校調教,被拋棄的孤苦感和被父母否定後的自我排斥感就這樣伴隨瞭他的一生,讓他在精神錯亂中最後選擇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也許我們大多數人不會遇到如此極端的傢庭,但是我們都會與父母存在思想差距,而且不是每個曾經受到原生傢庭創傷的人都能戰勝過去生活的“幽靈”。盡管很難擺脫原生傢庭養成的品性,但這並不是說我們會一輩子縛於原生傢庭的桎梏。
林語堂說過:“我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主動擁抱過去,與過去和解,與原生傢庭和解。
理解傢人的苦衷,不是去指明傢人的錯誤,也不是用犧牲妥協改善傢庭關系,而是轉變認知做回自己,勇敢地選擇自己的人生。或許原生傢庭的創傷還可以成為我們更堅毅的盾牌。擺脫過去需要勇氣,我們要拋棄多少過去的美好、過去的悲戚,才能做出改變人生的第一次決定!才能第一次擁有試圖脫離原生傢庭的勇氣!這份告別的勇氣不止來源於外界,更來自我們強大的內心。
希望這個不凡卻也真實的故事,能讓你我忘記過去的黑暗,輕松向陽奔跑,奔向未來,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隻飛鳥,願我們都能不為他人左右,自由地飛往你我信仰的山。
(報告出品方/作者:開源證券,諸海濱,趙昊)1、公司情況:深耕智能終端產品,2021年營收上漲39%1.1、發展歷程:成立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