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顾名思义,就是辅助行走的器械,其作用为支撑体重,保持站立平衡,辅助行走,从而实现补偿和改善行走的能力。
作为一种辅助用具,上了年龄、肢体残疾、肢体受伤康复训练过程都少不了助行器的介入,那么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助行器也是个学问。
助行器是个大类,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助行杖、助行架和轮椅。下面也按照这个顺序梳理下各种助行器的适用人群和优缺点及怎么选购。
一、助行杖
手杖:最简单常见的工具,由来已久。
适用人群:适用于上肢支撑力强,握力好,平衡力较好并且有一定的步行能力的老年人
优点:简单轻便,携带方便,适用性强
缺点:单点支撑,支撑面积小,可以减轻下肢重量的20~30%,分担体重功能有限
上上一辈用的手杖都是实木制作,各种龙头凤尾,精雕细琢,属实精美。往往也是地位的象征。
实木拐杖
到这一代,更注重拐杖的实用性,一方面是因为实木拐杖越来越少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型的拐杖设计更加科学,高度可以调节,更适合人体使用,同时也集成了不少新功能,实用性更广。
拐杖的握手一般设计防滑,握感更佳,集成了照明,报警功能,这两个功能就很实用,正常情况都用得上,有的拐杖甚至添加了收音机的功能,增加了一点娱乐性,愉悦老人。
集成灯光、报警功能的手杖
可以根据功能性需要,选择合适的:
乐来福老人专用器械销量和口碑都不错,正常使用足够。
四脚手杖
如果平衡能力不佳,可以考虑四脚手杖,杖底有四个支脚,四脚落地,增大受力面积,稳定性更好。长这样
四脚手杖使用时要注意地面是否平整,确保平衡稳定。总之,四脚手杖可以作为康复初期使用,待稳定后换回常规手杖使用,更安全方便。
当然,还有种带坐凳的三脚拐杖也可以考虑,虽然可以累了供休息但本身自重也增加了。
腋杖:腋拐利用手和腋下共同支撑,可以减轻下肢负重的70~80%。一般是双侧使用,可以提高身体平衡性。
双拐可以减轻下肢80%重量
适用人群:适用于上半身正常而下肢瘫痪、截肢、骨折等比较严重的下肢问题的人群
优点:稳定性好,支撑面积大,适用性广
缺点:携带不方便,长时间使用容易压迫腋下神经和血管(腋下痛)
肘杖:肘杖在手杖的基础上加了肘托,主要受力点是腕关节,同时肘部有个辅助支撑的作用,增加了稳定性和负重能力,整体可以减轻下肢40~50%的负重。
图片来自淘宝
适用人群:握力差,但下肢问题不太严重而不需要/不想用腋杖的人群,单侧双侧都可以用
优点:简单轻便,双手相对可以灵活活动
稳定性优于手杖,但比腋杖差
助行架:接下来谈到助行架,使用者基本都不能自主保持平衡,需要借助框架式结构保持平衡,通过挪动框架辅助自己前行。可以分为有轮和无轮,具体选择看使用者的肢体能力。
四脚框式助行器:由四个支点和两个握把构成的框架结构,稳定性高。框架材质一般都是铝合金,轻便。软质握把和防划耐磨橡胶支点。
主要适用于上肢功能健全,下肢损伤不能负重和保持平衡的步行困难者,如骨折,老年关节炎,帕金森病等。
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框式助行器,差速助行器,阶梯式助行器
框式助行器:常规框架结构,整个主架固定,不能扭动,只能慢慢挪行和推行,挪动的瞬间对使用者的平衡能力是有要求的。
差速助行器:框架装有铰链,使用者可以单侧交替移动前行。用于上肢力量弱,抬起助行器有难度的人。行进速度比固定框式助行器快,但稳定性差一点,这就要求使用者的平衡能力稍好。
现在一般的差速助行器的铰链都可以手动固定,固定后就变成了稳固的常规框架助行器。
阶梯式助行器:阶梯式助行器与常规框架多出两个握把,两高两低两组握把形成阶梯状。高位握把正常行走握住,低位握把用于站起或坐下的辅助支撑。
现在普遍结合了坐垫、坐浴板、坐便板,除了辅助行走之外,累了可以坐,可以作为洗澡椅以及辅助如厕。
图片来自京东
轮式助行器:轮式助行器在框式助行器的基础上加了轮子,更容易推进。
两轮助行器:前面两个轮子+后面两个防滑支脚,省去了抬起助行器的操作,更容易推进,同时后面防滑支脚的限制,不至于失控。适用于上肢力量不足,无法抬起助行器的使用者,如年老力弱。
四轮助行器:四个支脚全由轮子构成,移动更加灵活。
用四轮助行器可以快速行走,比较适用于户外使用,但稳定性低,需要具有较好平衡能力者才能使用。四轮助行器一般都装有刹车制动装置,手动控制。
台式助行器(助行台)
也可以叫成人学步车
助行台由一个支撑平台和四个轮子及框架构成。主要用于康复训练及站立学步。
助行台带有支撑平台,上肢可以支撑借力,承载面积大,承重能力大大增加。通过助行台带动身体向前移动。底盘覆蓋面积大,稳定性好,大多数使用者位于封闭框架内,有防护垫约束,更加安全,不会倾倒。
主要适用处于康复训练期间,强制站立,练习学步,辅助行走的老人或患者。
说了这么多种助行器,具体怎么选择呢?
有几个维度需要考虑:
1、首先,全面了解使用者的身体状况,主要包括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疾病诊断,肢体障碍情况,症状程度等;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生活方式、习惯及个人爱好。
2、其次,需要考虑助行器的常用使用环境,如在室内能否周转的开,包括室内、室外,家庭户型、家居面积、门洞大小、楼梯斜坡以及地面平整度等;
3、是否有附加需求,比如需要提供坐板以供休息、是否需要载物、是否需要坐便功能等;
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1、调整助行器的高度,根据使用者的自身条件调整,大的原则:姿势正确,使用舒适。
2、必要的检查不能少,保证安全使用。
①助行器展开和收纳有没有问题;②各部位是否松动,助行器表面有没有毛刺;③ 支脚或轮子是否平稳接触地面,轮子是否灵活;④ 定位销牢不牢固,能不能固定
3、特定情况的附件的安装和拆卸
①提供休息的坐垫;②洗澡时用的坐浴板;③辅助如厕的坐便板;④放置东西的物品架和购物袋等。按情况使用和携带,把握分寸,主要目的是辅助行走。
最后再简单说说一个分类,轮椅。
轮椅
轮椅的话,挑起来还挺有讲究的。按照动力源分为手动和电动,价格从几百到大几千都有。
轮椅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1、使用者的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重、下肢能力、整体状况等。不同的功能障碍对轮椅有着不一样的要求,
2、是否有能力驱动轮椅,主要是使用者上肢和下肢的协调能力能否达到驱动轮椅的要求。
如上肢的肌力、协调能力、关节活动度坐位稳定性等综合评估,选择轮椅。
①比如双上肢具有驱动轮椅能力,可根据个人意愿和需求。选择适合轮椅。
②双上肢虽没有直接驱动轮椅的能力,但手指有残余能力能够触动开关或方向器可选择电动轮椅。
③如偏瘫使用者可选用偏瘫轮椅,只有一只手能驱动轮椅者,可选用单侧驱动轮椅或选用电动轮椅。
④如果自身完全不能操纵轮椅,只能选由他人进行推动,则选用护理型轮椅。
3、根据使用者身体结构和机能,考虑常用体位,关节情况,是否需要矫正选择合适座椅。如:
①双下肢瘫痪者需要选择带腿托或小腿带的轮椅,在脚托上还应有脚环,防止小腿后滑;
②髋关节屈曲受限者最好选用可倾斜式靠背轮椅;
③不能保持标准坐姿的,需要加装辅助装置,如安全带进行固定;
④下肢截肢特别是大腿截肢者,重心靠后,需要选择轴心后置型的轮椅,并安装防翻;
4、轮椅尺寸的选择
专业轮椅适配需要对使用者相关尺寸进行精确的测量,再确定轮椅尺寸。常见尺寸如椅座宽度深度、靠背高度、扶手高度椅座至脚踏或至地面的高度、姿势支撑系统的尺寸等。如果长期与轮椅为伴,可以去专业机构定制一套轮椅,各方面匹配自己,坐起来更舒适。
5、轮椅使用环境
包括室内、室外环境下的用途,家居面积、门洞大小、地面平整度等看轮椅的大小是否容易进出和行进。
手动轮椅
手动轮椅基本都属于护理型轮椅,需要他人推动行进。所以主要考虑因素就是使用者坐起来舒不舒适,方不方便移动。选择主要考虑轮椅材质和尺寸。
电动轮椅
电动轮椅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智力和操作能力,所以更加适合年轻人、伤残后恢复的良好的患者以及有活力反应快的老年人,如霍金?
需要考虑的有稳定性、操纵器的灵活性、电机电池的性能、续航里程,最大速度、爬坡度、制动性能刹车距离、轮胎的减震性等。如果外出的话,轮椅的尺寸能不能塞进汽车后备箱就很关键!非电梯房的话,轮椅搬上搬下又是一个体力活,选择轻便的,那稳定性又有所下降。所以需要综合考虑。
更进一步,还有那种小型的四轮小车,对使用者的要求更高,远距离代步。
在选择时,考虑是否最符合使用者当前的实际需求,效果不仅仅取决于价格高低和科技含量的多寡,更取决于最适合使用者的需求。。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供稿:昆明三博腦科醫院副院長、功能神經外科一病區主任任傑[ 摘要]目的 評價微血管減壓術中根據電生理監測結果進行操作對...
1、微球市場高速發展1.1、微球制劑行業簡介微球制劑的發展已經歷 30 餘載,是新型制劑中的重要分支。1985 年,美國首次報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