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有两部篇幅浩瀚、内容丰富的史诗,即《罗摩衍那(Ramayana)》和《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本书就是对《罗摩衍那》的编译改写,保留了原史诗的基本故事情节。
“罗摩衍那”, 意思就是“罗摩(Rama)的历险经历”。虽然这部史诗翻译为中文的时间比较晚,但由于佛教的关系,中文佛经中倒是多次提到过它,比如南北朝时的译经大师鸠摩罗什(Kumarajiva)翻译的《大庄严论经》提到两大史诗《罗摩延书》、《婆罗他书》,唐代译经大师玄奘翻译的《大毗婆沙》说:“如《罗摩衍拏书》有一万二千颂,唯明二事:一明逻伐拏(Ravana罗婆那)将私多(Sita悉多)去;二明逻摩(罗摩)将私多还。”
相较于《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故事主线更清晰,主要人物较少,因此更容易传播和理解。原史诗的篇章一共有七篇,分别是《童年篇(Bala-kanda)》、《阿逾陀篇(Ayodhya-kanda)》、《森林篇(Aranya-kanda)》、《吉什金陀篇(Kiskindha-kanda)》、《美丽篇(Sundara-kanda)》、《楞伽篇(Yuddha-kanda)》和《终篇(Uttara-kanda)》,而本书大部分对应,前面加上一篇《楔子》,主角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全在《阿逾陀篇》,最后又有一个简短的《尾声 大别离》。
《楔子》讲述的是这篇史诗的缘起。罗刹王罗婆那通过苦修获得大神梵天(Brahma)的祝福,获得三界无敌的力量,由于他的自大,傲娇地表示凡人和猴子算神马,我只需要不被众神伤害就行。罗婆那仗着这个祝福打败众神,统治三界,胡作非为,大神毗湿奴(Vishnu)即将下界消灭魔王,拯救众生。大神湿婆(Shiva)向大仙那罗陀(Narada)预言了毗湿奴化身罗摩的经历,为此,那罗陀和大神梵天下界,遇到一个穷凶极恶的强盗,两人将其点化,告诉他如果要消除罪孽,只有颂念“罗摩”。强盗坐在森林苦修,一动不动,只念圣名,不知多少年,白蚁都在他身上筑巢将其湮没,梵天重新来看他,为他取名蚁垤(Valmiki),赐给他文采和知识,给他讲述《罗摩衍那》的故事,让他写出这部史诗。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史诗写出来之后,距离罗摩消灭魔王还早了六万年,所以,整个故事其实是一个预言。
《阿逾陀篇》讲述日种王朝阿逾陀城(Ayodhya)的十车王(Dasaratha)没有儿子,国师极欲仙人(Vasistha)建议国王邀请鹿角仙人(Rishyasringa)举行祭祀,于是三个王后生下四个儿子:罗摩、婆罗多(Bharat)、罗什曼那(Laksmana)、沙多卢那(Satrughna)。少年时期,罗摩和罗什曼那就由众友仙人(Visvamitra)带着学习本领,消灭了森林中的恶魔。仙人带领他们参加月种王朝遮那伽(Janaka)国王的比武选婿大会,罗摩赢取了国王的养女悉多。悉多是国王在犁地时出土里犁出来的,乃是地母之女,本身是毗湿奴的妻子吉祥天女拉克什米(Laksmi)的转世。罗摩的三个弟弟也娶了悉多的三个姐妹。
以上故事本是《童年篇》的内容,下面,十车王年老,准备把王位传给罗摩,但二王后在老侍女的挑唆下,利用十车王曾向她许诺的两个愿望,要求十车王放逐罗摩十四年,并立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王。罗摩为了让父亲能遵守诺言,愿意到森林居住,而三王后的双胞胎儿子中的罗什曼那自愿随罗摩一同流放,悉多也坚决同罗摩一起。婆罗多外出归来,知道真相后,和罗什曼那的双胞胎弟弟沙多卢那追赶罗摩,请他回国,但罗摩坚持遵行正法,必须十四年后才回国。于是婆罗多带回罗摩的鞋子放在王座上,表示自己仅是替罗摩执政,自己也过著隐士的生活。
《森林篇》讲述罗摩、悉多、罗什曼那在森林中的经历,他们一路流浪,消灭妖魔,生活了十几年。后来遇到十头魔王罗婆那的妹妹,她调戏他们,被罗什曼那割掉耳鼻。于是罗刹女向哥哥告状,十头魔王用调虎离山计引走罗摩和罗什曼那,变化成老隐士,引诱悉多走出罗什曼那划出的保护圈,将悉多抢走。悉多沿途丢出首饰,希望能被兄弟俩发现。兄弟俩发现上当,到处寻找悉多。
《吉什金陀篇》即《猴国篇》,悉多从空中丢下的首饰被流亡的猴王妙项(Sugriva)捡到,罗摩见到猴王及其麾下大将——风神之子哈奴曼(Hanuman),还有其他几个猴子,双方结盟,约定罗摩帮助猴王杀死其兄长婆利,重获猴国王位,猴王则帮助罗摩寻回悉多。于是罗摩在两个猴王战斗的时候一箭射死妙项的兄长,妙项派出共计上千亿的猴军四面八方寻找悉多,最终哈奴曼所在的南路军历经艰险,知道了悉多被魔王抓到海外楞伽岛(Lanka-dvipa)的消息。
《美丽篇》或称《美妙篇》,讲述哈奴曼孤身一猴越过大海,历经危险到达楞伽寻找悉多,并最终在无忧园(Ashoka)的无忧树下找到被众多罗刹女看管的悉多。哈奴曼趁罗刹女离开后,将罗摩的信物交给悉多,并带着悉多的信物。但准备离开时猴性发作,在楞伽的甘味林大闹一场,与众罗刹大打出手,被抓后,罗刹王不愿杀死使者,于是点燃他的尾巴,不想哈奴曼被烧得在楞伽上蹿下跳,点燃了许多建筑。——从此楞伽的罗刹一提起哈奴曼就咬牙切齿,给他取了个“纵火犯”的称呼,罗刹王甚至表示:罗摩可以放,纵火犯必须死。——哈奴曼带着悉多的消息和南路军回到猴国,罗摩、罗什曼那和猴王率领上千亿的猴军抵达大海。此时,罗刹王罗婆那的弟弟毗毕沙那(Vibhishana)因为劝说兄长将悉多还给罗摩而惹怒魔王,投奔罗摩。
《楞伽篇》又称《战斗篇》,猴国一员大将是天界巧工天之子,用石头在海面上铺成数千里长的大桥,大军直抵楞伽,兵临罗刹城下。十首魔王罗婆那派出一员又一员罗刹大将,有的一开始就给罗摩大军造成麻烦,有的没有,但无一例外都被投奔而来的罗刹王之弟毗毕沙那道出情报,有针对性地将其杀死,只有罗婆那最勇敢的儿子因陀罗吉特(Indrajit,这其实不是名字,而是一个外号,意思是“打败天帝因陀罗的人”),连续出战三次才被杀死,且每次都取得很大战果,第二次甚至几乎让罗摩大军全军覆没,多亏哈奴曼取来仙药才救活。最终结果自然是罗摩杀死十首魔王,救回悉多,并册封毗毕沙那为楞伽国王。但此时还有一件事,就是罗摩为了平复手下的疑心,要求悉多自证贞洁,悉多蹈火而不伤,众神出现证明悉多的贞洁。罗摩带着几千万猴子和几百万罗刹上了一辆飞车,返回阿逾陀城。
《终篇》说罗摩回到阿逾陀加冕为王,建了一座乐园与悉多一起生活,聊以修养。但当他开始处理国政时,直到百姓纷纷议论悉多被抓走近一年,不一定贞洁。罗摩因为表示将自己献给国家,所以忍痛让弟弟罗什曼那将悉多流放到森林。悉多被林中修行的蚁垤仙人收留,生下一对双胞胎,仙人教他们本领,还教他们唱诵《罗摩衍那》。
悉多被赶走后,故事已经偏向阴郁,罗摩为了振奋人心,举行马祭,但祭祀用的马跑到森林后,被罗摩的双胞胎儿子抓住,罗摩的三个弟弟和带领的士兵被打败杀死,连赶来的罗摩也被打败杀死,闻声赶来的悉多放声大哭,说明他们的父子关系,三人决定自焚,蚁垤仙人及时赶来,救活众人,并在罗摩回城举行祭祀的时候,带着双胞胎前来,由双胞胎演唱《罗摩衍那》,父子相认。而罗摩将悉多召回,但要求她在全城百姓前再次自证贞洁。悉多悲愤不已,向地母哭诉,地母将其接走。
最后的大别离讲罗摩多年来勤奋治理国家,国家欣欣向荣,众神急于让大神毗湿奴归位,于是正法之神阎摩(Yama)来拜访罗摩,罗摩要求弟弟罗什曼那守门,任何人闯进来都要被流放,但此时脾气暴躁的敝衣仙人(Durvasa)来访,要求见罗摩,否则将对整个国家施以诅咒,罗什曼那不得不进去通报。罗摩送走阎摩,又满足了敝衣仙人极为简单的要求后,不得不流放罗什曼那。罗什曼那投河而亡,罗摩悲痛之下召回另外两个弟弟,最后兄弟们一同进入湍急的河流,四兄弟重新变成大神毗湿奴,维持宇宙安宁。
以上就是史诗的大体内容,史诗中还经常穿插一些和主线关系不大的故事,但也极具想象力,充实了史诗的情节。
我们知道,印度教大神毗湿奴有十大化身,罗摩是其中之一。但还要知道的是,是先有印度圣君的代表罗摩,后有毗湿奴的化身罗摩。印度教将这位理念君王吸纳为大神的化身,以此增加印度教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罗摩的形象有些割裂,他本是一个英勇无畏的英雄,但到了后期却显得顽固无情。《罗摩衍那》共有七篇,其中第一篇和第七篇在成书年代上晚于中间五篇。从内容上看,中五篇是讲英雄罗摩的经历,而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则为罗摩加上了毗湿奴下凡转世和功成圆满回归天界的内容。
关于史诗体现的思想,也有很多解读,有人认为是社会由奴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的过程,罗摩王子是封建制度的代表,而凶恶的罗刹王则是奴隶主的象征。也有人认为是印度农业从北向南发展的影射,悉多从犁沟出生,就象征了农业。还有人说罗摩象征雅利安人(Aryan),罗刹王象征印度原住民,他们的战争就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India)的战争。
不管怎么说,这部史诗的主题内容是一部英雄史诗,是正义的英雄打败邪恶的魔王的正义之战。但罗摩的圣君属性在书中其实没有特别的表现,只有类似“罗摩治理国家很多年,英明神武,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这样的几句话。
在史诗中,猴国大将哈奴曼无疑是十分突出且很受欢迎的角色,很多人认为他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在我看来,说孙悟空原型是巫支祁的,纯属杠精,哈奴曼即使不是孙悟空的全部原型,也是大部分原型。
仅从故事情节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在《西游记》中似曾相识的情节,哈奴曼寻找悉多、寻找被罗刹大将抓走的罗摩,与孙悟空寻找被妖怪抓走的唐僧相似;大闹甘味林、大闹楞伽城、大闹蜂蜜林,简直是大闹天宫的翻版;鉆进蛇母的嘴里再变小从耳朵里鉆出来,和故意变小被罗刹女吞进肚子再剖开肚子出来,是否与三调芭蕉扇异曲同工?巧合的是,铁扇公主也被叫做罗刹女。哈奴曼本领高超,对罗摩忠心耿耿,孙悟空同样神通广大,对唐僧不离不弃。做为文学作品中十分著名的两只猴子,有这么多的共同点,说他们之间没有关系,怎么可能?
另外,罗摩与罗刹的战争,甚至与《封神演义》也有相似之处。罗刹王派出一个个罗刹将军,先给罗摩军造成麻烦,然后被认出来历,针对性的解决,与《封神演义》中三十六路大军伐西岐何等相似。哈奴曼两次出去寻找仙药拯救全军覆没的大军和罗什曼那,与吕岳散布瘟疫毒害西岐大军也可谓如出一辙。
有学者说,孙悟空的形象有两个,一是取经之前,一是取经之后。之前的孙悟空桀骜不驯,妖性十足,来源于我国南方流传的猿精故事。而取经后,孙悟空变成了孙行者,人性与佛性占据主导地位,来源于佛教故事中的猴行者。这一论点我十分赞同。这猴行者,其原型无疑就是哈奴曼。
两大史诗很多时候被看做是印度教通俗的圣典,地位仅在四大《吠陀经》之下,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史诗的主角尊崇“正法”。何为正法?这个不好说,但无疑罗摩所行,皆为正法,正法是能让人接近、抵达灵性世界的一切言行举止。
比如二王后以十车王的诺言为要挟,要求放逐罗摩,而罗摩为了让父亲能遵守诺言,就自愿到森林流浪,便是正法。为了人民不感到屈辱而放逐悉多,虽然无情,也是正法。包括不违背自己的命令放逐最亲近的弟弟,也是遵循正法。而悉多在被哈奴曼找到后,宁愿留在罗刹国而不让哈奴曼背她,也叫做正法。
正法在书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忠诚。哈奴曼自从一见到罗摩,就对罗摩表现出极度的忠诚,并在与罗刹的战争中立下种种功劳。罗什曼那自愿跟随罗摩流浪,为罗摩准备食物,时刻守卫罗摩。在回到阿逾陀后,罗摩得知要杀死罗刹大将因陀罗吉特,必须是一个十四年不吃不睡,且没有见过女人的人,罗摩大为吃惊,因为因陀罗吉特是罗什曼那杀死的。询问后才知道,罗什曼那虽然每次都分到一份食物,但罗摩没有命令他吃,所以一直没有吃,而罗摩和悉多休息时,他一直在外守卫,且他始终低头只看悉多的脚,没有看一眼悉多的脸。
印度教的哲学认为“梵我不二”,即宇宙精神和个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如果梵是大海,个人精神就是海上的波浪,世上的一切都是幻觉,人们要摆脱幻觉,走上真实之路。故事中,罗摩做为三相神中毗湿奴的化身,本身就是宇宙的终极实在,他的名字带有伟大的力量,与他敌对的罗刹,由于死前喊著“杀死罗摩”,也因此在死后进入天国。
因陀罗吉特、婆罗多等罗刹,由于最终看清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就甘愿在与罗摩的战斗中被杀死,这样在死后就能进入毗湿奴的灵性天国。
说起十头魔王罗婆那,虽然是史诗中的大反派,但可以看到他治理下的楞伽的繁荣昌盛,当然,这繁荣是建立在以天下奉一地的基础上的。罗摩在他垂死时,还向他请教如何治国,而罗婆那也给出了自己的执政体会。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史诗中那些夸张到不可思议的数字,动辄数千万、数百亿大军,一场战斗上千万上千万的死,猴王一声令下,超过千亿的猴子和数千万黑熊前来听令,几百亿的军队,从一个城门很快就能转进到另一个城门,赏赐下属,随随便便给了数千万黄金,虽然古印度数学很先进,也不能这么睁眼说瞎话啊。
猴国无疑是罗摩打败罗刹国、救出悉多的重要力量,甚至猴子们能和罗刹国势均力敌,真让人怀疑罗刹王是怎么征服三界的,甚至罗婆那还能随心所欲的召集和命令诸神,诸神虽然不忿,也只敢悄悄给罗摩帮助。被罗摩射死的前猴王婆利,甚至打败并羞辱过罗婆那,当哈奴曼当众说出此事时,罗婆那虽然愤怒,但没有反驳,可知确有其事。婆利在临死前曾说,如果罗摩直接来找他帮忙,他能直接把罗婆那抓来。但罗摩先遇到妙项,并立誓杀死婆利,为了正法,不得不为之。当然,如果先遇到婆利,史诗最精彩的部分就要被砍掉,就算罗摩愿意,恐怕作者也不愿意。
这部史诗的篇幅很长,——当然还无法跟《摩诃婆罗多》相比,涉及的内容也很多,包括了宗教信仰、王室斗争、家庭伦理、隐居修行、打仗征战等等。在史诗中,罗摩四兄弟都是大神毗湿奴所化,不过罗摩占据了大部分灵性,所以兄弟同心,没有争斗,但故事本身已经表现了王室政权更迭的阴谋和相关情节。
这本书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各种情节十分巧妙,对正法的坚持令人敬佩,主要角色塑造出色,影响深远,使得本书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书中有数百幅彩色插图,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当代印度画家B.G.夏尔玛(B.G.Sharma)的绘画,二是老挝(Laos)乌勐寺的壁画,画面十分华丽精致,三是当代的连环画,都是表现史诗情节的作品,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出处的文物、画作、摄影等作品,为便于理解本书提供资料。但我还是要吐槽它的缺点。
〔今天看了一些网上的资料,那些壁画并不是所谓老挝乌勐寺壁画,而是泰国(Thailand)曼谷大皇宫(Bangkok Grand Palace)玉佛寺(Wat Phra Kaew)长廊上的贴金壁画,是18世纪泰国却克里王朝(Bangkok Dynasty,即曼谷王朝)第一任国王拉玛一世(RamaⅠ)时所绘。“拉玛”,就是“罗摩”,可见《罗摩衍那》的故事在东南亚确实影响深远。现在曼谷王朝已经延续到了拉玛十世。2021.03.01〕
这本书是从史诗的英译本进行编译而来的,大部分人名和称号都是音译,这无疑能减轻翻译者的很多工作量,但很多时候让读者摸不著头脑。书中提到的婆罗门仙人,如极欲仙人、鹿角仙人、众友仙人、投山仙人(Agastya)、敝衣仙人、蚁垤仙人等,都是音译,根本看不出来是谁,读起来拗口,名字也很难记。另外就是书中错别字很多,语句不通顺等问题,降低了阅读体验。
所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罗摩为了国家和人民,不得不放弃深爱的妻子,放逐亲密的弟弟,体验著高处不胜寒的冷清。当罗摩和弟弟们一同蹈水,阿逾陀的民众们、猴国的猴军们、楞伽的罗刹们,都来到河边与他道别,从这些人中,仿佛能看到他的一生,一代圣君,只留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在神话中,毗湿奴沉睡在深深的宇宙之海,一觉醒来,肚脐生出一朵莲花,梵天从中诞生,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Kalpa,相当于凡间四十三亿二千万年)之后,湿婆诞生,将世界毁灭。世界就在毗湿奴反复的沉睡和苏醒中不断循环轮回。
不知道在天国醒来的毗湿奴,是否会怀念罗摩衍那这一场大梦呢?
《罗摩衍那的故事(The Story of Ramayana)》,原著作者蚁垤(Valmiki,音译为跋弥、伐尔弥吉),编译者杜帕妲,陜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全书共计28万字。)
2021年2月28日星期日下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