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20到1900年这段时间,被称作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
不同于古典主义的严谨与理性,浪漫主义则表现出了自由奔放的冒险精神。这一时期诞生了非常多的音乐大咖,比如舒伯特、舒曼、肖邦、门德尔松、李斯特、勃拉姆斯等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大众喜爱。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启浪漫主义篇章的介绍。
在本期导论课中,我们先从宏观上解决几个问题:
01.
浪漫的时间跨度与由来
从音乐史上来说,浪漫主义一般指的是1820或1830年前后到1900年前后这段时间。当然要注意,这是一个大致的时间划分,因为音乐史上各个阶段本来就是交叠著进行的。在古典主义的晚期其实已经有了浪漫主义的萌芽,比如贝多芬1800年以后的作品已经带有着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而海顿与莫扎特的部分器乐作品中也有一些浪漫的成分。
“浪漫”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是指17世纪中后期文学作品中带有的冒险、放纵与野性的特点,与古典主义文学中的规则与对称形式相区别。自19世纪以后,“浪漫主义”则从文学与美术领域,影响到了音乐艺术领域。
1810年,德国作曲家霍夫曼在一篇评述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了“贝多芬的浪漫主义”这个概念后,浪漫主义这个词就被普遍使用开来。
△舒伯特的音乐之夜
02.
浪漫主义的特征:人与个体的解放
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是什么呢?我将其概括为一个词,就是——人与个体的解放。
如何理解呢?我们先回一下古典主义。之前讲到过,海顿在“个人”与“音乐”这两者之间始终是保持着平衡的,不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音乐素材之上。所以你听海顿,总是克制的,是不张扬的,有一种淡淡的素雅。而到了贝多芬这里,“个人”与“音乐”的平衡被打破了,“个人元素”的份量加重,个体的逐渐解放也使得个人的自我情绪更加浓烈。人的情感不再与音乐元素平起平坐,而要凌驾于音乐素材之上了。因此,贝多芬才引领了浪漫主义时代的到来。
可见,浪漫主义者特别注重个体与自我的表达:
追求自由、崇尚个人主义、注重宣泄内心情感、强调人自身的个性,他们喜欢感性地想象、激情地追求理想,他们反叛古板的理性逻辑,冲破古典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也不再温文尔雅,而是对生活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他们以心灵领悟整个世界,追寻着个人情感最大程度的释放,他们有着青春的活力,有着对于生命激情的歇斯底里的渴望,他们也深深陶醉其中。
如美国浪漫主义诗人瓦尔特·惠特曼所说:“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因此我们就会发现,浪漫派音乐作品发生了很大的突破,打破了古典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展现出华丽多彩的风格——或激情澎湃、自由奔放,或浪漫诗意、忧伤沉醉,或怪诞夸张、神秘痛苦,或郁闷惆怅、魔幻恐怖……总之,浪漫派作曲家表达着人的一切生活体验,释放着人的感官的各种可能性。
△李斯特
正如舒曼说,自己是“在心火熊熊中写出了作品”;李斯特说“音乐是最纯的感情火焰”;瓦格纳则认为:“音乐不是表现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爱情和郁闷,而是激情本身、爱欲本身和郁闷本身。”
在浪漫派这里,音乐家作为独一无二个体的“自我表现”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在音乐里释放热情,体验感官的纵情欢乐。为什么浪漫派音乐会特别打动现代人,因为这些作品通达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质”。
好,这是我们总结的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人与个体的解放”。当然我们要注意,这个是一个总体性的特征概括。“人的解放”是根基,以此才会衍生出诸如“情感的宣泄、自由的表达,诗意的浪漫、忧伤的沉醉”等具体的特征。
03.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比
我给大家做了一张图,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做了一个对比,以加深对浪漫主义的理解。
——书杰制作《古典音乐100问》资料
如果古典主义表达的是客观世界,
那么浪漫主表达的就是主观的人。
如果古典主义是理性与逻辑的,是稳定与均衡的;
那么浪漫主义则是感性与本能的,是冲动与失衡的。
如果古典主义是常识的、可理解的、素朴的、温和保守的;
那么浪漫主义则是神秘的、超自然的、怪诞的、激进反叛的。
如果古典主义具有着克制的阿波罗日神精神,
那么浪漫主义则带有着冲动的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
我想通过这个对比,大家能深刻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性。
04.
浪漫主义音乐的曲式特点
具体而来,浪漫主义的音乐更加宽广自由。
旋律不再遵循古典主义的对称结构而变得自如随性,节奏不再受有规律的节拍的束缚而变得灵动跳跃,曲式结构上得到了更大的扩展,音色也更加感性丰富,半音化或不协和和弦的使用增多以彰显不同的情绪与表情。
并且,浪漫主义的音乐强调音乐与文学、绘画等艺术的联系,出现了艺术歌曲、标题音乐、交响诗等全新的形式。
05.
音乐特征产生的原因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浪漫主义音乐特性产生的原因。当然,要分析原因就一定要结合著历史背景去理解,分为两点:
第一、音乐的大众化
自贝多芬以后,音乐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古典音乐、欣赏古典音乐。作曲家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改变,变为了“自由音乐人”。作曲家都是从内心的需求出发进行创作,而非为了完成委约。因此他们的作品都很能打动受众,思想性也逐渐增强。
音乐不再是宫廷的消遣娱乐项目,而成为了形而上学真理的表达方式——音乐作品总是在表达着什么,或是人内心的情感,或世界的法则,或是宇宙的精神……在旋律层面也就变得更加多彩绚丽,而普通大众在音乐找到自己、确认自己。这就是作曲家和受众之间形成的一个良性的互动。
第二、革命的浪潮
随着18世纪启蒙运动的展开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欧洲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时期。民主革命的不断爆发,促使了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人们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们心中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人们要充分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个人的情绪。古典音乐便成为了抒发情绪的艺术媒介。
所以你看,我们这一章的标题是“浪漫与革命”,革命浪潮与浪漫主义其实是分不开的。如果在一个十分和平的年代,恐怕是没有如此大起大落的情绪起伏的。在浪漫主义时期,其实还有一个分支就是民族音乐,我们后续也会介绍到。
以上就是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总体概括。
▲杨善深作品一个人的心里山山水水越多,越容易对一草一木动情,也越无情——奇崛的个性总会有自己参不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