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螺钿之前,先介绍下图的琵琶,这个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在流入日本的中国十大稀世珍宝中,超越了南宋曜变天目茶碗,排名第一,由此可见螺钿工艺的历史与地位。
年代:唐
价值:传世孤品
质地:螺钿镶嵌乐器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唐)
收藏地: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螺钿是我国传统家具上常用的材质,螺钿又名“螺甸镶嵌”、“螺甸”、“螺填”或“钿嵌”等,即用贝壳薄片做成花纹嵌在器物上的装饰技法。明代黄成《髹饰录》关于“螺钿”的解释是:“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
螺钿主要取材于蚌壳,将其珠光层加以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后,做成制成花纹、鸟兽、人物形象,嵌入预先雕成的凹形图案内,再髹上一层光漆,之后磨平抛光使其露出钿片,就制成了色彩艳丽的嵌螺钿器物了。
螺片与漆,一个闪烁如星,一个漆黑如夜,它们的结合,令人想起晴朗夏日星光璀璨的夜空。
我国螺甸镶嵌历史悠久
我国的螺钿装饰技法,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表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有将蚌壳镶嵌在漆器上作装饰了,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螺钿器物当属从西周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螺钿器物,如1956年在河南陜县上村岭虢国墓中发现的外壁镶嵌著6个蚌泡的漆豆,1964年在邙山庞家沟西周墓中发现套在瓷豆外的嵌有蚌泡的漆器托残片等。
此外在北京琉璃河西周墓中出土了一批在西周漆器中具有代表性的漆器。这批出土文物中有一些漆器上嵌有蚌片,如漆豆、漆罍等,其中漆豆深盘,精把,盘上用蚌泡和蚌片镶嵌,与上下的朱色弦纹组成装饰纹带;豆柄则用蚌片嵌出眉、目、鼻等部位,与朱漆纹样组合成饕餮图案。这些考古发掘出的嵌蚌器物证实了早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熟练的掌握了螺钿镶嵌技法了。
螺钿技术以后历经发展,至唐五代时达到很高水平,如在河南三门峡出土的“云龙纹嵌螺钿漆背铜镜”和苏州瑞光塔发现的五代“嵌螺钿经箱”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佳作,此外在本文开头介绍的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螺甸紫檀五弦琵琶琴,证明唐五代时期这种工艺已有较大的提高。
宋元时期的螺甸工艺更为流行,宋代螺钿漆器,多在黑漆底上镶嵌白色螺甸,有的还在钿片周围嵌加金银丝,使螺钿嵌结牢固,色彩也更为富丽。
宋元 黑漆嵌螺钿花鸟纹盘明清螺甸制作达到鼎峰
明代是漆器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当时出现了厚螺甸与薄螺钿镶嵌并存的局面。厚螺钿又称为硬螺钿,使用的钿片质地厚实,色彩较为单一。取材于色彩不太浓艳的老蚌、王珧、车磲等贝壳,其厚度通常有0.5~2毫米,薄螺钿又称为软螺钿,是采用色彩比较浓艳的鲍鱼壳加工制成柔软有弹力的薄片,具有美丽动人的珍珠般的光泽,其厚度在0.5毫米以下,有的只有0.07毫米左右。软螺钿在制作上要求工匠有较高的技艺。
明末清初镶嵌螺钿工艺品的制作达到了高峰,宫廷造办处内有专门工匠制作皇家御用的嵌螺钿器。其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小到瓶、盒、杯、盘及文房用具,大到家具等无不用五彩缤纷的螺钿镶嵌而成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来装饰。还有一种嵌螺钿的漆木器,所嵌的螺钿高出漆器或木器的表面,形成了浮雕或高浮雕的图案,称之为“镌甸”。
螺钿嵌是我国传统家具上重要的装饰技法,它融镶嵌、雕刻、绘画于一体,艺术价值极高。因为嵌螺钿家具上的“螺钿”均选自江河湖洋中的老蚌、王珧、车磲或鲍鱼壳等较为名贵的材料,制作成本较高,故在古代社会里被视为珍品。而且由于年代的推移和气候、温湿度的变化,嵌螺钿家具极易出现开胶掉漆、螺钿嵌件脱落等损毁现象,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更是寥若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