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与镜》阅读随笔+个人理解

  • 第一个故事《新婚礼物》

——如果让你选择,你会怎么选?

一对新婚夫妇收到一个特殊的礼物,一封信。信中描述著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充满了阴暗、灰色与绝望的世界。

在信中他们一事无成,相看两厌。他们认为信中的世界是可悲的,是难过的,是令人同情的。

一切都在按照信中相反的方向进行着,他们幸福的生活,工作蒸蒸日上且有了两个孩子。

但是不幸降临,男主人去世了。

葬礼之后,女主人打开那封信,信中的女主人脸上有丑陋的疤痕,整天抽烟酗酒,她的两个孩子没有一个是健康积极的。信中的男主人依旧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偷鸡摸狗。

——但是他活着。

即便整日厌烦著对方,但在那个世界里,他依旧活着。

于是就有了故事的最后一幕:

爱一个已经不在了的人和讨厌一个总在身边的人哪一个更不幸?我想女主人最终已经有答案了。

文章前面一次次强调的“那个令人难过的世界”在文章最后的选择才会变得更为震撼。

对于最后的选择,有两个认识——

第一个。女主烧掉了信,去了信中的世界。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丈夫的爱,失去了年轻美丽的容貌,失去了财富,整日整日的酗酒使她失去了健康。

但是她得以每天见到她的丈夫——一个虽然颓废懒惰但是勉强算得上健康的丈夫,一个鲜活的生命。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那种放弃一切选择你的爱情。

这份爱无疑是伟大的。

第二个,烧掉了信,信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那个可悲的世界成了现实,于是一切变得跟信中一样。

于是女主的孩子变得跟信中一样,一个成了小偷,一个从未降生。

男主还活着,但他的人生被篡改——他从未取得过什么成就,他活着,但只是城市里的一个蛆虫在茍且偷生。

其他人尚且不知,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女主的一个选择,改变了自己一家的命运。

那么这份爱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说是自私的。

如果如作者所说,把这个故事当做一个寓言来看的话,我想,它大概是想告诉我们:

学会取舍。


  • 第二个故事《骑士精神》

——你可以忍受你的欲望吗?

女主人公是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她的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

她在二手交易市场淘来一个圣杯,于是骑士骑着白马找到了她,这是故事的开始。

找回圣杯是骑士的任务,他温和的询问这个年迈的夫人,他可以用金子来换。但是被女主人公拒绝了。

圣杯摆在那里很漂亮,旁边是她去世的丈夫的遗像。

骑士每天每天都来她的家中,带去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

这个故事最不同、最令人感动的是,两个主角的品格。

骑士面对那个年迈的、软弱的老人,却温和的提出对方愿意接受的条件,他每天每天骑着白马从遥远的国家赶来,他的身上每天增加新的伤口,想来为了给女主人公找不同的宝藏受了很多伤。

年迈的老妇人会善良的对待每一个虫子,会拒绝对自己没用但是很诱人的宝藏。

最后的最后,骑士给了她三个宝物——凤凰的蛋、贤者之石还有青春苹果。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她会选择青春苹果,她可以用这苹果换来美貌与年轻,可以用这苹果治好老姐妹的病,可以获得永恒。

可是她拒绝了,选择了其他两样没什么用的只能当摆件的东西。

尼尔·盖曼总是给我们出乎意料的惊喜。

书中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

她或许曾想打开与骑士的浪漫之旅,但是放弃了。

她或许曾想过用青春苹果永葆青春,与骑士先生获得永恒,但是拒绝了。

在他们一起畅谈自己的过去的时候,我以为他们之间的隔阂或许只有年龄,但是当有这个机会去除这个隔阂的时候,女主人公却拒绝了。

书中还有一个隐喻:

二手市场的主人——一个小姑娘。她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但在认识骑士的第一天她开始变得好看起来,想来骑士送给她什么宝物。

她毫不吝啬对骑士的赞美。

她毫不掩饰自己对骑士的喜爱。

故事的最后,她跟骑士先生骑着白马走了。仿佛预示著——吃了青春苹果的年轻的女主人公与骑士一同奔赴远方的场景。

最后的最后,在那个二手市场,有一个蒙了灰的油灯——像是之前蒙了灰的圣杯。

女主人公拿起来,又放下了。

或许马上灯神就会来到这个小镇,他或许身材高大,或许骑着白马,或许他走的时候会邀请一位美丽的姑娘,或许他带来的宝物更加令人心动。

但都与她无关了。

她只是一位失去了丈夫的老妇人,在临近生命结尾的时候享受着一切。

这个故事的主题无疑是欲望。

因为欲望,她没有第二次拿起油灯。因为欲望,她没有选择青春苹果。因为欲望,她没有跟骑士远去。

这里面或许有对于丈夫的忠诚,对于现世安好的满足,但我们不得而知了。

或许有人会提问

——为什么女主人公要用耶稣的圣杯去换两个只能当摆件的东西呢?明明可以换更珍贵的啊。

——因为耶稣的圣杯于她而言也只是漂亮的摆件啊。

(评论区有人指出骑士给女主人公的东西并不是摆件,但我想对于主人公而言,是漂亮的摆件。无用只是相对而言。)

而本文题目骑士精神的含义,不仅在于信仰与追求,还有敢于奉献和舍弃。

拥有骑士精神的不仅是骑士,也是我们的女主人公。


  • 第三个故事《尼古拉斯是……》

这个故事很短,也可能是一篇寓言诗。

全名大概叫《尼古拉斯是社畜》

我认为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接受着圣诞老人的礼物,却不知道于圣诞老人而言这是痛苦的根源,是惩罚。

就像是我们先入为主的认为他是开心的,他是喜欢孩子的,所以固执的认为他必须是开心的,忘记忽视了他本身的感受。

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二层 ,圣诞老人厌恶这个工作,于是觉得乏味,痛苦,像是一个惩罚。

如果逃不开,那就去享受吧。

——如果无法躲避,那就去享受吧。


  • 第四个故事《代价》

这个一个恶魔与猫之间的故事。

最近我的家人都遭遇了不幸的事,所有人都处于混乱而又冗杂的环境中,我无计可施,自顾不暇。

直到有一天,我的黑猫在外面待了一整天,带了一身伤回来。

一切都开始好转。

夜晚,我用望远镜看到了恶魔,恶魔与猫缠斗在一起,最后恶魔逃走,我的猫获胜了。虽然它受伤了。

家中的境况一天天好转,黑猫的伤势一天天加深。最后左爪残废,右眼也瞎了。

就在所有人以为我是一个善有善报的好人的时候,文章的最后一句点醒了。

毫无疑问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自私。

以“代价”为题,我想对于主角来说,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牺牲掉一只黑猫,这个代价不算大。

反转的地方在于主角收养了很多只猫,温柔的对待它们,像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最后的自私却令人震惊。

这大概就是人性所在吧。

在生活境况好的时候,人们可以帮助任何与之不相干的。在危机四伏的时候,只选择自顾。甚至因为太危急,连感恩都忘了。


  • 第五个故事《巨魔桥》

一个小男孩沿着一条路走,走到尽头的时候他遇到了恶魔。

他不想死,他说去杀掉他的姐姐吧。毫无疑问,他是自私且胆小的。

于是他走了。

第二次他与喜欢的人一起到了小路的尽头,在时间静止的时刻,他再一次遇见了恶魔。他对恶魔说吃掉他喜欢的人吧。时隔多年,他依旧自私著。

恶魔第二次放他走了,但是主人公笃定的说他肯定还会回来的。

最后一次进入小路,他确实再一次回来了,小路有了很多人来过的痕迹,变得肮脏不堪,恶魔被路过的人吓到了,他变得怯懦。

这次恶魔吃掉了主角,准确的来说是吃掉了他的人生,也吃掉了他的罪恶。两个人互换身份,于是主角以恶魔的角度俯视着人间,恶魔以主角的身份回归了人间。

我认为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恶

走上那个小路的都不是无辜的人,他们身上有恶魔所贪婪的罪恶。

主角七岁的时候,那条小路荒无人烟,像是没有人开辟过。他第二次经过的时候,小路依旧荒凉。第三次时,有三个小孩子跑过,小路上到处都有人来过的痕迹。

这说明什么?那些经过的人都是可以被吃掉的对象,他们的罪恶是恶魔所贪婪的,可为什么经过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他们罪恶却不畏惧?只留下一些痕迹…

脏污的、不堪入目的。

恶魔就那样一代代的传承著,世界上没有恶魔存在吗?不,他一直在看着你呢。

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恶魔的任务是为了洗清世界上罪恶的人,等到恶魔变得好了,他便有能力去吞噬坏人,和那个人交换人生。

以此来减少世界上的坏人。

文章的最后一句“我能听见你们,但我不会出来。”仿佛暗示著主角永远不会变好的事实。

但第二次读又觉得这句话像是一种宽容,是主角作为恶魔对身负罪恶之人的宽容,他不会出来,不会吃掉你们,所以…尽情的作恶吧。


  • 第六个故事《别问杰克》

一个孩子们童年的玩具,一个被孩子们惧怕的玩具。

它记忆中有孩子们的童年,有他们想忘掉的过往,有他们难以回忆起的曾经,有他们生命最初的样子。

这是一个很短的故事。

长大后的孩子们再也没有回到家中,很难说是因为对家人的冷血还是对杰克的恐惧,也或许都有。

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是亲情,还有一些其他什么的。

因为亲情的淡泊,他们长大后再也没有回到家中去看望。

因为对杰克的恐惧,他们把家的四周封闭直至荒凉。

因为不想面对自己的过往、对不可名状的东西的恐惧还有那难以言说的秘密。

孩子们再也没有回家。

(评论区有人指出这和《巨魔桥》是一个主题,因为在上一个故事中,主人公的初恋叫了他“杰克”。)

那么这个故事就像是一个恶魔的缩影。

为什么孩子们如此恐惧杰克?为什么他们会从小害怕看到他?

此处我认为“杰克”并不代表他和上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人,因为我猜想是上一个主人公将是永远的恶魔。

“杰克”只是代替这个身份。

他来惩罚孩子们,是他们的恶梦。


  • 第七个故事《金鱼池故事集》

这个故事看的很云里雾里,觉得自己看懂了,但又有些地方没看懂。

整个故事由剧本的改编过程和与老人的探讨组成。

第一个理解——这是一个三十分钟的世界。任何事情在三十分钟之后都不会留下波澜,打上过去的标签。

开头就给出:

还有金鱼三十秒的记忆:

和琼·林肯的梦:

以及文章的最后:

城市的记忆只有三十分钟,三十分钟后,我们前往新的地方,认识新的人。在这一刻我们曾经为他哭泣,为他的去世难过,但这很快就会过去的。我们离开某个地方,与之相关的记忆也永远停留在那个地方。

我曾以为那三条锦鲤会是主角人生中难忘的一笔,但是他已经忘记谁是谁了。我们会因为悲伤选择性失忆。

同样也是警告我们——不要高看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一切都只是三十分钟的记忆。

还有人性的冷漠。没什么是值得纪念的,一切只不过的三十分钟的虚无。


第二个理解来自那个叫虔诚的老人。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有一种莫名的预感,感觉主角会回到这个城市,会接替虔诚的位置,会跟别人聊起琼·林肯,会一直守护着那三条锦鲤。

虽然没有任何痕迹表明他会这样。

但是有些地方:比如说主角梦中的琼·林肯与他最后得到的明星剪贴簿,比如说在遇到主角之后,主角马上离开的时候虔诚去世,他在去世之前把他的故事讲给了主角,像是完成了某个传承。

一个老人沉醉于上个世纪的女星,收集着她的明星剪贴簿。像是这个三十分钟城市的对照组,在城市的叫角落里怀念的过去的很多很多年。

他不被人在意,不被人尊敬,他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他记不清哪个明星早餐吃了什么,但他能记得在1924就存在的两条锦鲤。

没人知道虔诚·邓达斯。

他虔诚的爱慕著那个已经死去的女人。


第三个理解,关于娱乐圈,关于女性。

主角的书被签约拍电影,然后跟着大家的意愿,一改二改,面目全非。——他们只在意会不会带来利益和名誉,没人想做一个真正好的作品。

娱乐圈里死个人,大家只觉得晦气,就像是遇到什么倒霉事一样,没人去在意。——人性的冷漠就在于此。

还有死去的女星琼·林肯,上个世纪大火的影星也只能成为老一辈人心中的影子。

坚持自己拍裸戏的女星,她是出于什么心情呢?或许是敬业,或许是为了火,或许是为了其他的。——她被其他人恶意的嘲笑着,轻蔑著。

以及人们没有耐心对待其他。——作者有了一个故事的思路,但是没人有耐心去倾听。

写到这里我想,它大概是想告诉人们——

去看看城市边缘的人,去关心那些即将逝去的灵魂,去善良的对待每一个人。

去倾听金鱼的话。

去记忆温暖而无关紧要的事。


还有虔诚去世的时候。

虔诚仿佛早就知道了主角会打来电话。或许临死前在梦中,他与主角畅谈。

他说“谢谢你的来电”,然后他真的打来电话。那是不同维度的交流。

是神奇的,又令人感动的。

所以主角在最后选择忘记这一切的时候才会显得更冷漠,无论在什么时候,忘记这种东西都是令人难过的,像是把什么抛下了。


  • 第八个故事《白垩路》

故事的开始像是一个家庭聚会,一群人一起唱歌、讲故事,气氛融洽。

众人一起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讲的是一个姑娘,她的爱人背叛了她。在她怀孕去找他的时候,他想杀了她。

他为她挖好了坟墓,那晚之后女孩疯了。她看到了什么?或许看到了她的爱人的狐貍尾巴,或许看见了他红色的爪子。

这漂亮女士讲的第一个故事。

重点是在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的未婚妻的一场梦,她强调了很多遍——这是一场梦。

那是一个关于我的梦,关于我的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看着我。

未婚妻从未去过我的家,在她的梦中,我家的大理石地板上刻着“勇敢,在勇敢,却莫鲁莽。”

她梦到在我的房子里,有血腥的尸体,有很多很多年轻女性的残肢,苍蝇飞来飞去,那是地狱。当然,这是她的梦。

她梦见我杀死年轻女人的场景,梦见她的哀嚎,梦见她被分尸。当然,这是她的梦。

故事讲完之后,所有人站都在指责我,他们对我拳打脚踢,我迎来了审判。

我看见漂亮女士蓬蓬的大尾巴拖在她身后。

我的故事结束了。

我的理解是——

这是个打着家庭聚会旗号的陷阱。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杀死主角做的陷阱。

漂亮女士最后露出的尾巴和前文相照应,她无疑是一只狐貍,与第一个故事一样,想要杀人的狐貍。

我曾以为未婚妻的梦是杜撰的,主角是无辜的,那场梦是为了杀死我而编造的故事。但是最后一句话,让我不禁怀疑,这真的是一场梦吗?

未婚妻说她从未去过我的家中,而她梦到我的家中的大理石上写着“勇敢再勇敢,切莫鲁莽,否则你的血会变凉。”

这太真实了,绝不可能是梦。那么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那场梦是真实的。

我确实如梦中一般,杀死很多人。看到最后让人心凉,我所以为的无辜之人竟然是罪孽深重的。

开始我以为这是对主角的制裁。

但是看到未婚妻的狐貍尾巴后,我又以为一切都是她的阴谋,她不顾一切手段想要谋害自己的爱人。

到最后的反转又让我明白,不要用定向思维去看待一切。

我们以为未婚妻是坏人的那一刻,便把她的一切都否定了。我们认为她做的全都是错的,说的全都是假的。

这个故事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未婚妻是狐貍,主角也绝不是无辜的。

我想它是想告诉我们——

去看事情的全貌。

恶的对立面不一定是善,有可能是另一个恶。

还有,狐貍不一定是坏的,她制裁了杀人无数的主角,她揭露了他的罪。

恶本身的不一定是恶,不要用定向思维去看待问题。

第二个,一切都是狐貍的杜撰。

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我的未婚妻,未婚妻的父亲却将尖刀指向了我。

或许狐貍拿出了什么证据,或许她有蛊惑别人的能力,总之最后我被推上了对立面。

没人相信我。

即便我是无辜的,没人信我。

我说不出话来,我的爱人离我远去,勇敢也无法挽回的现状。

这是,相信的力量。

被奉上神坛,被寄予希望,那也是相信的力量。因为相信,所以去攻击,保护,去杀伐征战。

这个故事大概是想告诉我们——

去相信,起码,要去相信你爱的人。

(评论区指出此对应一个童话,讲的是未婚妻在结婚前跟踪未婚夫去了他的房子,通过他们婚前的庆祝中的交谈,发现他和他的兄弟其实是用骗婚这种手段杀了好多女孩子。未婚妻拿了物证趁著那些人喝醉跑了,等到结婚的时候,未婚妻说出了这件事,结尾与本文结局相同。)

那么如此看来第二个猜想就作废了,第一个猜想得到了证实,在本文中作者加进去了狐貍的元素,想来是因为定向思维这一点,我们以为狐貍是坏人的同时,在心里把主角洗白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狐貍的好坏我们未知,但从这个故事来看,她确实帮助了某些人。

(评论区有人指出男主的名字叫福克斯,fox狐貍。)

而开头讲的故事并非是狐貍杀害自己爱人的故事,而是猎狐人挖陷阱(小坟墓)杀害狐貍的故事。

那么第二个故事就有了另一种解释,男主是猎狐人,那所谓的家中成千上万的年轻女人尸体是狐貍的尸体,因为狐貍总会幻化出年轻女人的形象。

而这次家庭聚会实际上是狐貍们对身为猎狐人男主的报复。

但是最后的一句我的故事讲完了。

又将故事转为一个新的节点。

这或许是他死前回忆起的故事,或许是他口述中给别人讲述的故事。

别人口中的故事不能全部相信,就像第一个故事中,你不知道他是狐貍还是猎狐人。


  • 第九个故事《刀后》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故事,起码对我来说是。像是很多恐怖故事一样,主角的亲人配合魔术师表演,然后再也没有回来。

而我们关注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比如故事中的我,一味的想着甘草糖和巧克力,对于祖母的失踪冷漠。天真的恐怖。

比如故事中的魔术师,他为什么让祖母上台呢?是不是听到了祖父在下面的话,产生恨意从而报复呢?

从表面上看祖父平静的接受了,但是文章最后一转,告诉了我们祖父真实的想法。

贯穿全文的《黛西黛西》,最后一句话正是《黛西黛西》的歌词。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祖父和魔术师联合杀死了祖母。照应了祖母和祖父唱的那首歌——你让我爱上你,我本来并不想。

而另一种是魔术师让祖母失踪后,祖父精神失常了。他模拟着魔术师的手法,想参透他的手段,然后好确定那时候祖母的位置。

他回忆著祖母的歌,想象著自己正处于她当时的困境之中,想象着魔术师如何把刀插进盒子,想象著机关如何运转。

你让我爱上你,我本来并不想。

因为爱意本就不受控制。

祖母小时候在伦敦的生活并不好,但是在魔术盒里的时候,她唱了“回呀回呀回到伦敦去”。那是她的求救。

这个故事的主题,我想应该是爱与保护。


  • 第十个故事《变化》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研究员研发出了能够抗击癌症的药物,但是它有一个副作用——会使使用者的性别变化。这个药命名为重启。

然后,由变化产生了变化。

你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性别,你可以同时当男人和女人。你可以利用它治好大多数的疾病、癌症,是通用药。

他们的思想顽固——

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是好事,但是要分得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我不相信有人会把自己原先的性别当成一种信仰,为了不违背自己的信仰而献出生命是可贵的,但是剩下的是庸俗。

他们娱乐之上——

一个原本用来治疗癌症的药被用来纵欲、好奇和逃避追捕。因为它的副作用太过新奇,所以人们忽略了它的根本作用,开始放肆的使用,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抗重启疾病。

正如炸药的发明,最后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并不是发明者的初衷,尽管他最后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名誉。这是不是和拉吉特的结局殊途同归呢?

有些事情会伴随着人们而逐渐扭曲,偏离了它的本意,我们无能为力。

这是年轻人的娱乐,这是年轻人的世界。

这变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故事的最后——

重启的发明,成全了一些人,改变了一些人。

沙滩上的那些人,就是这个社会新的一代,他们年轻,美丽。

他们象征著这个社会和国家的未来。

像是整个世界的下流都尽数于此,“天使”用来形容那些变性人,因为无法用男人或是女人来形容他们。

他们最终也会懂得什么。

懂得有些东西终究事与愿违。

懂得有些东西无法挽回。

懂得如何去爱。

懂得脱离那些低俗且下流的思维。

重启的发明者从未使用过重启,即便他病痛缠身。

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这个故事在某些方面反应了现实。

娱乐至死、荒唐与禁忌。

就像是带着拉吉特对新的一代的期盼,去做太阳,做一个天使。

我想在试过两种性别之后,有些人最终还是会选择一种性别,好奇也是有限的。无论那种性别是否与原来一致,那就是他自己。那就是他想成为的自己,这就是重启给我们的机会。

我们有机会成为别人,但还是选择成为自己。

第二个观点——老人。

拉吉特无疑是一个老人,他已步入暮年,他的护士不理解他,对他不关心。

于沙滩上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异类,他老迈,丑陋。

故事的最后是以他的视角写的,可能那时赤裸和变性在社会上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成为流行和潮流,但是作为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他不懂。

他如故事开始,那些顽固的人一般因癌症而死去。

拉吉特与年轻人处于同一片沙滩上,可他们不在同一个维度的空间。

他已经不懂新的时代了。

时代依旧在变化。

他死于金色美丽的沙滩之上,没人想去和一个老人交流。

他是重启的发明者,他每天见到重启的使用者,或许曾有一刻他后悔发明了重启。

即便如此,在重启的助推下,他也被抛下了。

读到现在来看,这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了。

(评论区还有人指出“天使”是无性人,而这个故事反应的是社会的无性别主义。)

其实这样或许也很好,无性别主义的激发,便不再有男权,女权,这个时代男女平等,恋爱平等,自由与尊重。

他给了这个时代的人们选择的权利。


  • 第十一个故事《猫头鹰之女》

一个在半夜被捡到的少女,被预言为猫头鹰之女,这是文章题目的来源,也是一切的开始。

女孩越来越貌美,但她不会说话,没人教她。直到有一天村里的老少男人都聚集在一起,想要强奸她。

后来发生了什么呢?总之村里的男人在一夜之间都消失了。

我认为这个故事想要说明两点:

第一个:迷信。

村里的老人说她是猫头鹰之女便要烧死她,丝毫不顾一条人命。

讽刺了上世纪时期人们封建的思想,因为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视人命如草芥。

第二个,恶意。

这是尼尔·盖曼小说中常见的主题。比如说,村庄中的人救助了女孩,每天派一个妇人去照顾她,但却没人教她说话。

比如说,村庄里的老少男人聚集在一起强奸她。

他们觉得,这有什么错?毕竟她是这个村庄里的人养活的,所以他们对她做什么,也是可以的吧?

欲望能够将原本毫无关联的人聚集在一起。

贪婪能够使人们做恶时问心无愧。

众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底气就会成倍增加,无论做什么,无论好事还是坏事。


  • 第十二个故事《修格斯陈年特酿》

这个故事我更感觉是一个联动,与《只是又一次世界末日》相照应的一个故事。

有天你发现了一本书,书里描绘的风景令你心神向往,于是你不顾一切来到这里,进行一个人的徒步旅行。

直到你发现这一切都是一场骗局。

这里什么也没有,没有好吃的食物,也没有什么好喝的。你要了一杯樱桃汽水。

两个朋友正在喝修格斯陈年特酿,“为了修格斯陈年特酿我可以去死”这是题目第一次出现。

剩下的是两个奇怪的人的对话,他们开始谈凸月、谈无尾两栖类、谈沙漠与骆驼。并称自己是伟大克苏鲁的侍从。

故事的最后你从山脚醒来,这里荒无人烟,没有印斯茅斯,没有死灵之书酒吧,没有两位怪朋友,一切都像是一场梦。

看到这里我想起文章前面的一段对话:

克鲁苏将一切都吞掉了,只剩下了一个名为印斯茅斯的小镇。

如果一切都死去,那么死亡也是某种意义的生存。世界的人依旧活着,在克鲁苏殿下的肚子里。

那本杂志关于小镇的内容被撕掉了,你将批注寄给她,并希望她将撕掉的一页寄给你,尽管数十年过去,你没有收到回信。

杂志的作者记述的印斯茅斯优美怡人,是不是为了吸引人过去?既然作者见过,那么她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她是人吗?她还存在于这个世界吗?

但没有回复的信件给了你一丝安心,无论她是怎样的存在,她都不会在意你了。

被强大的不可名状的东西在意是一件恐怖的事。

还有,

这跟导游书籍的描写中的不谋而合,尽管本只是说场面话而已。

令人感动的,是本趁尚且年少的时候,因为一本杂志就远去其他国家。

为了探寻心中的美好国度,尽管它并没有那么好。

我想它可能是想告诉我们:

去看。

去勇敢的寻找,哪怕前路未知,路上孤单一人,要去将梦实现。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Faded》的MV,那种感觉挺像的。


  • 第十三个故事《病毒》

这个故事第一让我想起了毒品。

首先是朋友推荐给我的游戏,于是我开始玩起来,觉得真的不错,于是我也推荐给了所有的朋友。所以游戏开始在我周围广泛的传播,我们花很多时间玩这个游戏,生活由玩游戏和想游戏两部分组成。

游戏淹没了时间、家人、朋友以及其他生活中的一切。

其实想想?毒品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首先先是由别人引导吸毒,然后上瘾,接着引导别人吸毒,最后让毒品占据所有的生活和思维。

而最后一句话:

在绳之以法后,在监狱或是戒毒所里,我的脑子里依旧是毒品。

穷极一生。

在这个角度,这个故事似乎是在启示我们:远离毒品,不要有猎奇和好胜心态,不要拖最最亲爱的人下水。

也永远不要试图控制和征服它。

而在另一个方面,它似乎是在反应广阔的社会现实——游戏泛滥成灾。

游戏以病毒的速度在人群中传播。

侵蚀着人们的思维、生活、交往和视野。

主角曾有那么一刻觉醒起对生活的关心…但又在下一刻被游戏所淹没。

为什么所有的物品一个个的消失?因为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只想看我们看到的。

我认为世界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而什么东西在我们眼中消失了,在我们的世界也消失了 。这也照应了故事中事物一个个消失。

为什么故事中的人意识不到物体的消失?因为他们眼中只有游戏,而拿到现实中,是否也因为游戏而忽略掉现实生活的人在呢?

答案是大有人在的。

我想,它是想告诉我们——

即使在虚拟的世界里,也要动情的望着现实。

去热爱,生活。

拥有温度的,可以触碰的,现实生活。


  • 第十四个故事《众里寻她千百度》

——你会为一件事坚持多久呢?

这个故事如题,讲的是主角在买了一期杂志之后深深的爱上了里面的一个女孩,之后一直买那个杂志,多年辗转,每当想要放弃时都会有新的希望,希望能够再次见到她的故事。后来主角确实也如愿见到了她,给她拍了一张照片,那就是结局了。

这个故事讲得大概是梦想。

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第一次见夏洛特时,她十九岁,我十九岁。那时她是一个新兴的利己主义者,也是一个努力的诗人。

我开始被她深深吸引,买每一期杂志。

第二次见夏洛特时,她十九岁,我二十三岁。那时她叫梅拉妮。

我去联系杂志公司,但他们说夏洛特并不存在。

第三次见夏洛特时,她十九岁,我二十六岁。那时她叫贝琳达,是个古董交易商。

我与拍摄她的摄影师见面,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她的事情。

第四次见到夏洛特时,她十九岁,我三十岁。那时她叫莱斯莉。

那一天我不再安于清闲生活,卖掉农场再次回到她在的地方,追随她的脚步。

第五次见夏洛特时,她十九岁,我三十五岁。她叫晨曦。

之后我继承了一间摄影公司。

第六次见夏洛特时,那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见她。她依旧十九岁,我却三十九岁了。

夏洛特在这个故事中就是每个人心中少年的梦想。

她是保持那份初心,永恒不变的十九岁。

但她同样也是会改变的,会被一切外界环境影响。她叫夏洛特,晨曦,贝琳娜,梅拉妮,或是其他的一切。她是古董交易商,是诗人,是利己主义者。

故事中“我”追随着她的脚步,从十九岁到三十九岁,从年少轻狂到白发苍苍,她依旧是“我”心里的难忘。

梦想本身就是如此,难以忘怀,实现不了成为心中的芥蒂。

而我生命中遇到的其他女人呢?金发朋克妹,舞女,前妻,女仆。就像是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障碍,是我受不了诱惑的表现。

那为什么我遇到夏洛特之后说不出话,也不能碰她呢?我想是因为那些女人,因为她们,我已经失去了资格。

少年不会老去,直至悔恨代替梦想。

而最后美编问了关于夏洛特的信息,是不是他会成为新的为她而守候的人呢?

她又将成为谁的梦想?

梦想是具有延续性的,由一个人到另一个人。

你完成不了的梦想,自然有人会替你完成。


  • 第十五个故事《只是又一次世界末日》

前面的时候说过了,这和《修格斯陈年特酿》是一个联动,一起观看效果更佳!

在文中出现的印斯茅斯、深潜者。都是两个故事之间的共同之处。

故事的开始,是主人公没穿衣服在房间中醒来,胃里难受,头晕,还吐出一只狗爪,让我们怀疑他到底经历过什么。

而后文章中出现了狼人,杀死狼人的方法,变成狼人的方法,让狼人回归人类的方法。但是都很怪诞,听上去可笑,没有可信度。但是主人公都表现的对此很有兴趣。

我们得知了主人公实际上是狼人,所以他才会对这些方法有兴趣——他渴望变回人类。

而这个故事中的

与《修格斯陈年特酿》中的

我们可以猜测,此文中提到的“深潜者”和这里的“克鲁苏”应该指的是同一种生物。一种可以立刻导致世界末日的生物,一种拥有恐怖力量的生物。

而两文中同样发生在印斯茅斯,可以推断这是发生在一个名为印斯茅斯的小镇。两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两个主人公的经历,构筑了一个怪诞的世界。

而有那么一群人——或者是伟大的克苏鲁的侍从,或许是本文中的狼人,还有深潜者的化身。

他们渴望着世界末日的到来。

他们渴望吞噬一切的力量,即便自己被毁灭也在所不惜。这能算是一种信仰吗?信仰著亘古不灭的恐怖力量,并愿意为之付出生命。

而文章的最后,主人公没穿衣服醒来,正如文章的开头。

他昨天经历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化成今天早上的赤裸醒来。那么在文章开头他没穿衣服醒来的时候,他是不是也在夜晚经历了这样一场惊心动魄?

只是又一次世界末日,文章的题目让人心惊。就像一个人以一种平静的口吻告诉你,只不过世界马上要灭亡了。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会让我们习惯时刻处于危险之中,让我们降低防范,让我们神经放松,让我们轻易的接受死亡的结局。

而这个故事大概是要告诉我们,不要麻木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变成一个冷漠的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

而印斯茅斯应该独立于世界的一个存在,这里有怪诞的一切,也有令人畏惧的一切。就像是我们午夜光怪陆离的梦,然而庆幸的是,我们并不在梦里。

转过来看,而如果印斯茅斯并不是一个独立于世界之外的地点,它真实的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角落中,在少数人的记忆中。那么…

我们时刻都有面临世界末日的风险,只不过我们并不知道。

我们能够生活到现在,是因为有人在角落中与那恐怖的势力斗争,仅此而已。


  • 第十六个故事《湾狼》

开头的第一句话是

第一个意识就是“塔尔博特”,这和之前的《只是又一次世界末日》中的主角是同一个。

整个故事讲的是主角接受酬金帮助人们打败海里的生物。

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

人与自然。

怪物来自于海洋,来自于肉和化学物质,而前面提到过人的脸上也是肉和化学物质。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的核污染事件,这个故事写的时候是不是一个预言,如果不保护自然,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希望你们平时不要太吵”一句话,人们占据了海岸,在那里播著巨大的音乐,严重侵扰了原本生存在那里的生物的环境。

就像我们做的,把土地开发为城市,一点点的把森林变成庄稼,我们想让地球上的一切都为我们所用,可是这确实不可能。

迟早有一天,那些我们给他们的疼,会全部返还到我们身上。


  • 第十七个故事《我们可以给你批发价》

这个故事的第一个主题无疑是——欲望。

从一开始的生气,到想要买凶杀人,再到最后的杀光全天下的人。欲望是最难以推测,也是最不能被引诱的。

他先是萌生了想杀死一个人的想法,随后在冲动之下想要付诸行动。

在一次次刻意的引诱下,他想杀的人越来越多,从一个、十个、一千个到一千万,他的欲望也从最开始的杀死仇敌到变成国王,最后变成了杀死全世界的人。

从一开始的他仇恨的人,最后给他一点点小小的伤害的人,还有与他素未谋面的人,他嫉妒的人,尽管所有人罪不至死,他还是决定,要杀死所有人。

也杀死了自己。

人们心中的恶意就随着一点小事而肆意增长了起来,在他人的引诱之下逐渐涨大,而有时候不假思索被仇恨冲昏了头,很可能也因此著了别人的道。

我想他是想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要做一个理智的人。

而第二点,对应的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反应,名字我忘了,现在广泛应用到购物与生活当中。

在购物时,商家会给出满一百减五十,满两百减一百等等类似的活动,比方说当当在书香节时就对应这种折扣。大家都沉浸在一种自己赚了的快乐与沾沾自喜当中,殊不知自己才是被宰的那个。

原文之中那个杀人机构的销售,曾经多次提到过:

他背后是一个怎样的组织?我们可以想象,这就是一个巨大规模的怪物组织,甚至可能与前文的两篇相照应。那里没有出现的世界末日,现在来临了。

而这场交易,表面上是主角收益,然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在利益背后的凶恶的怪物在俯视著一切,他迫切的想要毁灭一切,却因为出于规则的压迫停下了。

这个故事大概是要告诉我们——即是巨额利益,也要保持稳定的初心,要知道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情。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要更加清晰的冷眼看待一切,美味的蛋糕总是涂满毒药的。


  • 第十八个故事《莫考克世界的男孩》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在我看来,他描写了年少时的梦想、憧憬、冲动以及向往。它贯穿于整个字里行间,在作者的文字碎片当中展示了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一切。

第一点,梦想。文中描写理查德对于莫考克世界的喜爱,描写了对于艾瑞克的憧憬。就像是年少时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在素未谋面的时候,从那个世界透过来的一点光。

第二点,人生的感悟。在艾瑞克的世界,在神庙当中,由理查德的视角来给我们上演的一场人生的轮转——不断的偏离原来的航道、尝试、越来越远、放弃、重演。

这像是对于人生的一种慨叹和对于自身的一种嘲笑,可最终也只能接受现实。

第三点,在那充满幻想的年少时光的阴暗面。

他并没有明确的提出,而确实的隐藏在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当中,这在尼尔·盖曼文中是很常见的。

在教室的黑板上——

在澡堂——

孩子们洗澡时,默奇森眼中的狂热。理查德对于洗澡的厌恶,以及默奇森的指令——单单从字面上来看,他把所有人都留去冲澡了,只留下一个孩子泡澡。

在理查德视角——

他模仿老师的笔迹,取来笔记本,又在上面画上艾瑞克的画,心安理得的写着:理查德·格雷,不准偷走。

在作者的话中——

仿佛弄死谁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最怕的便是这种淡漠。

最后一种,信仰。文章屡次提到的宗教,以及理查德的坚持,都暗示了这个主题。而灰色有反应了他们此时所处的环境。

文章最后——

那所谓未来,我想前文已经给过了暗示。

地心有一个世界,那里有恐龙在飞行,永远不会有黑夜。

在那个神秘的国度,骑士与剑永不落幕。


第十九个故事《冷色调》

这个故事的第一个观点,在开头处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人要与时俱进。

这暗示了未来的大趋势,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取代人类的一些工作,而人类想要突破这一局面,唯有与时俱进。

第二个观点,人们利益至上娱乐至死。

同死神做交易、出卖自己的灵魂、给孩子介绍早已去世此刻正在受苦的家人、如同参观景点一般看着众生皆苦的地狱。

冷漠是社会的病态。

而我们缺少的便是热爱与忠诚。

第三个观点,所见即所得。

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你所看见的就是你所拥有的。而虚拟网络上的东西,并不是现实中所存在的东西。

这暗示了要珍惜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真实。

在贯穿全文的两个线索中,一个是鸽子,一个是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电器。

鸽子仿佛象征了电脑程序垃圾桶和信箱,我想他大概暗示了我们要抛弃一切可以摈弃的东西,发送来自心灵的信。

而各种各样的电器出现,象征著现代化的过程。在某些方面,人类不可避免的被人工智能替代。但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就代表了人类无可替代。

创造本身,无可替代。

而鸽子和电器同样都是冷色调的,照应文名。

我想:他是想劝告我们,抛弃冷色调的虚拟,回归现实。

不断的创造、与时俱进、用热烈来回应那冰冷的色调。

剩下的待更…

以上观点来自作者个人,如果不同,那么我们都对啦!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如何成為一個幽默的人

有這樣一個調查,對737位CEO的采訪結果表明,98%的人都喜歡雇傭有幽默感的求職者,但做一個有趣的人可不是讓你去嘲笑他人,或...

· 30秒前

缓存淘汰算法(LFU、LRU、ARC、FIFO、2Q)分析

缓存算法用于决定缓存系统中哪些数据应该被删去。

· 3分钟前

「盘点」韩语萌新必备!10大超级实用的韩语学习网站和APP

谢邀~ 안녕하세요. 你好(an niong ha se yo) 或许你打算赴韩旅行,或许你看了韩剧韩综韩语歌对韩国语产生兴趣~ 很高兴能和 ...

· 3分钟前

天賜材料深度估值分析,研報圖解這位生產鋰電池電解液的領先企業

廣州天賜高新材料殷份有限公司,國內生產鋰電池電解液的領先企業。主營精細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一、天賜材料的概...

· 4分钟前

财务指标分析(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在财务分析过程中,离不开各种财务指标的分析。

· 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