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是英國著名藝術傢之一,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傢的代表,在透納以善於描繪光與空氣的微妙關系而聞名於世,尤其對水氣彌漫的掌握有獨到之處。他在藝術史上的特殊貢獻是把風景畫與歷史畫、肖像畫擺到瞭同等的地位。
他於18世紀末引領英國畫壇,將風景畫推上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毫無疑問是時代的巨匠。泰特英國美術館的館長史蒂芬•德查先生Stephen Deuchar說作品大部分來自於透納遺產收藏,皆為油畫、水彩和紙上作品,包括《暴風雪:漢尼拔和他的軍隊穿越阿爾卑斯雪山》(1812)Snow Storm: Hannibal and his Army Crossing the Alps 1812,特納最精良的畫作之一,以及《迦太基帝國的衰落》The Decline of the Carthaginian Empire等。
他喜歡描繪自然現象和自然災害,包括火災、沉船、陽光、風暴、大雨和霧霾,對光線的運用獨到精妙。他的作品善於捕捉光線和大氣的一瞬即逝的效果。
《自畫像》(1799)
透納不喜歡讓人給自己畫像是出瞭名的。他知道,即便自己年輕的時候,許多同輩都認為他面相粗糙,與其富有詩意的作品大相徑庭。這也讓他對自己的肖像畫感覺更加別扭瞭。所以,值得關註的倒是,他竟給自己畫瞭這張肖像,這也是透納為數不多的人物畫之一。
這幅肖像表現瞭一個沉穩鎮定的青年在黑暗的背景中自信地看著觀眾。畫中透納那雙明亮而專註的眼睛深陷額下,光線從上面直接射下,在他的眼部投下瞭淺淺的陰影。光也照亮瞭他的頭發。這個精心梳理過的新潮發型很可能是透納父親的傑作,他父親是一位理發師。透納的著裝也暗示瞭對於時尚的追求,如胸前領帶就采用瞭當時極講究的時尚打法。
畫中這些元素也許是受瞭約翰•奧佩差不多同一時間為他從前的合作者托馬斯•格爾丁(1775——18020)所作的一幅肖像畫的影響(現藏於倫敦的國傢肖像博物館)。兩幅畫幾乎采用瞭同樣的尺幅,而且都將對象放置在深色背景中以突出臉部的特征。
學者們推測,這幅畫可能作於1799年,此時年僅24歲的他在1799年11月4日當選為皇傢美術學院候補會員(ARA)。另一種可能性是這幅畫作於兩年之後,即1802年2月10日(在27歲生日前不久)他正式成為皇傢美術學院最年輕會員的時候。然而前一種可能性更大,而且與透納從科芬園的傢搬到哈利街住所的時間相吻合。
569d402522e5f2beea5aa1a52bad0142
《海上漁夫》
這是透納在皇傢美術學院年展上展出的首幅油畫作品。從1790年開始他就在此展出水彩畫,這一年他展出瞭10幅水彩。就在展覽前夕他剛剛過瞭21歲生日,雖然我們找不出他在此之前動手畫過什麼油畫,但從這幅畫上的技法和質量來看,這絕非是他首次嘗試油畫。
漁船所在的位置是威特島,這是英國南部海岸線外護衛樸茨茅斯市的一個大島(53-54號)。
透納於1795年走訪過該島,畫瞭大量關於海岸的速寫和水彩畫並收錄於《威特島速寫集》,不過卻沒有哪幅速寫能和這幅畫完全對應。直到最近,人們一直以為,畫面左側的一系列白堊巖石就是此島西端著名的尼德爾斯礁石群。然而,現在大傢卻認為,透納畫的是愛德華•戴斯早就畫過的淡水灣裡的礁石群。
在皇傢美術學院展覽評論導讀中,這幅畫因其自然主義的特色而獲贊譽:“船隻在海面上自然漂浮、搖曳,水波蕩漾,效果逼真。”其實,從光影的處理手法以及月光火光的交織來看,透納是在刻意模仿諸如克勞德•約瑟夫•韋爾納(Claude-Joseph Vernet ,1714–89)、德比的約瑟夫•萊特(Joseph Wright of Derby ,1734–97) 和菲利普•雅克•德•盧泰爾堡(Philippe Jacques de Loutherbourg ,1740–1812) 這些前代藝術傢的風格。那流暢的筆法和細膩畫面也許尤其反映出瞭德•盧泰爾堡的大陸風景技法對他的影響。但是畫面上已經出現瞭劇烈漩渦結構的跡象,這在其後來的作品,如《暴風雪——港口外的汽船》中,將是一個重要的元素。
透納首次展出油畫,便有斬獲——據說這幅畫被一個本來默默無聞的斯圖爾特將軍以10英鎊買走。之後,透納又在1797年,展出瞭雄心稍遜也許是更早創作的《月光,米爾班克習作》,但在皇傢美術學院卻沒有售出。此時,正值英法交戰時期,戰爭一直持續瞭20年。海岸和海洋對人民的生活乃至國傢的生死存亡更加重要瞭。在這一背景下,透納以早期的一系列重要的海景作品為自己贏得瞭榮譽(海洋題材在他的全部油畫作品中占據瞭很大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一幅是作為對小維登的《風浪中離岸的荷蘭船隻》(1672,藏於俄亥俄托萊多博物館)的回應,這幅畫後來歸佈裡奇瓦特公爵三世弗朗西斯•埃格頓 (1736–1803)所有,公爵還定制瞭透納1801年的《風浪中的荷蘭船隻》作為配畫。這幅畫作於《海上漁夫》後僅僅五年,此時透納還隻是皇傢美術學院的候補會員。美術學院院長本雅明•韋斯特以“倫勃朗之可想而不可為”來評價這幅畫。
8cb46a743edbd707cfd6c2a92af3ffcf
《暴風雪: 漢尼拔和他的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
這是透納藝術生涯早期最具氣勢,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透納從自己不完整的詩作《希望的謬誤》裡抽出幾行,附在展覽目錄上。這也是他第一次引用自己的詩。
透納在畫面裡營造出瞭一種大戰在即的生動強烈的感覺,而他的詩則擴展瞭這幅畫的含義,既反映過去也指涉未來。透納配詩結尾的那句“小心卡普阿的歡樂呀”Capua’s joy beware!,暗示瞭李維記述的歷史:意大利高原的紙醉金迷削弱瞭士兵們的士氣和體力,終於導致漢尼拔大軍在意大利中部的潰敗。透納的這幅畫揭示出奢糜生活的危害,可以說具有教化的含義。正是通過這種方式,透納實現瞭一個世紀前市民人文學者,如夏夫茲伯裡和雷諾茲爵士等作傢,所描述的歷史畫的任務。他們當時試圖建立一個畫派來教化英國人避免奢華安逸,防止帝國走向衰落。
這幅畫也影射瞭透納同時代的拿破侖。透納在1802年到巴黎旅行的時候看到過大衛的《拿破侖穿越聖伯納德山隘》(1800年)一畫,其中拿破侖被表現成瞭當代的漢尼拔。透納創作此畫之際,正值拿破侖進攻俄國。因此他的這幅畫很可能影射瞭拿破侖入侵提洛爾人的阿爾卑斯領地事件。
詩中的警句和畫中的風暴,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象征或預示瞭迦太基野心註定失敗的命運,也象征或預示瞭拿破侖統治的法國的野心註定失敗的命運。同時,畫面中雲、風和雪交織形成的旋流也是透納迄今對自然力量的最生動的自然主義的再現。以仔細觀察的具體現象指導對自然風景的描繪,同時又令其充滿道德和歷史含義,這便是透納風景畫最為特別的一點。
《格林尼治公園遠眺倫敦》
19世紀的時候,越來越多的畫傢喜歡表現擴張發展中的首都的全景。透納很少願意去過問都市擴張會帶來什麼後果,但他似乎也和當時很多人一樣,為倫敦對周邊鄉村的侵蝕感到擔憂。這幅遠景畫是從格林尼治公園向西北方向眺望的景象,倫敦城的位置非常遙遠,其主要標志就是聖保羅教堂的穹頂。多年之後,他又重新表現瞭這個題材。皇傢莊園裡和平棲息的鹿的身影,進一步縮小瞭城市的存在,因此畫面給人的主要感覺是鄉間一派祥和之感。
3acd5591816a05b91cfcc45b99bec72c
《迦太基帝國的衰落》
這幅畫完整的原名由51個英文單詞組成,望之令人發怵:《迦太基帝國的衰落——羅馬下定決心要顛覆其死敵,開出的條件,迦太基若不答應,便必須開戰;如果答應,便是滅亡:這些疲憊無力而熱望和平的迦太基人終於同意連武器和孩子都不要瞭。這幅畫於1817年首次在皇傢美術學院展出。
傳說中的北非古國迦太基的建立者是泰爾王(King of Tyre)的女兒狄多女王。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在史詩《埃涅伊德》中描寫瞭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逃到瞭這裡並與她相愛的故事。當埃涅阿斯棄她而去,重新開始尋找新傢園的時候,她絕望之下,在柴堆上自焚而亡。
《遠景》
透納的這幅寫生作品具有後時代的超前意識,這也是他生前毀譽參半的根本原因,他打破瞭當時水彩畫透明寫實的風格,他的水彩既有油畫效果又有虛實,被當時的畫壇所不容,卻對後來的水彩畫影響巨大。
1 丁零零零零…电话铃声急促,李明杰拿起了话筒。洮昌公安派出所值班民警报告:“刚才,管区内一对夫妇来派出所报案,他们的1 ...
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Logo 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 (Universidad Rey Juan Carlos) ,简称胡卡( URJC),是一所以西班牙老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