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無論是綜合性醫院口腔科,公立口腔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還是民營口腔醫院,每年都會給大量的嬰幼兒剪"絆舌",即舌系帶矯正術。這種手術的適應癥被嚴重擴大,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既有醫生因素,也有患者因素,今天我來為此作一次深度科普。
舌系帶過短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口腔畸形, 表現為舌系帶與舌腹或口底黏膜的附麗點前移, 使得舌前伸、上抬或左右擺動受限, 勉強前伸呈“W”形。國內的傳統觀點認為, 過短的舌系帶限制瞭舌的運動並影響患兒語音,並將其作為手術指征,很早就寫入瞭醫學教材。
但目前並沒有可靠證據表明舌系帶過短與語音異常存在相關性,手術對語音改善也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一方面,隨著嬰幼兒生長發育很多過短的舌系帶可以自動恢復正常,另一方面,成年人舌系帶過短者大多數語音功能並無任何異常。
本文我會從我的個人經歷、循證醫學、醫患關系等多個角度來綜合闡述,把中國式“剪絆舌”現象進行全方位解析。
首先,談談我的個人經歷。作為口腔科醫生,真是巧得不要命,我自己患有復發性阿弗他口腔潰瘍(RAU)、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癥(TMD),兒子出生後也發現瞭舌系帶過短,這樣的經歷促使我深入相關的循證醫學研究,擺脫瞭僵化滯後的教材導向,避免瞭無效醫療甚至過度醫療。
當初兒子滿月時即發現舌系帶過短,半歲時尤為明顯,舌尖略呈“W”形,我的母親提醒我們給他剪絆舌,我和老婆堅持拒絕,堅信他長大後舌系帶會自動恢復正常,母親卻擔心影響發音。事實上,現在兒子舌頭伸出來比誰都長,說話賊利索。
當然兒子的個例結果並不能佐證為普遍規律,我在口腔科臨床上也一直在總結各種病案資料。幾年前接診過一對父母帶雙胞胎孩子就診,一歲左右,都是相同程度的舌系帶過短,他們強烈要求手術矯正,我明確告知可以先觀察,並用我兒子的經歷來講解,他們仍然強烈要求手術。
最終還是選擇瞭手術,但是,他們在老大做完“舌系帶矯正術”後,可能是因為術中看著孩子在局麻下被開口器撐開的嘴,以及撕心裂肺的哭聲,就不忍心再給老二做瞭。我便安慰他們完全可以先觀察,等四歲左右如果發現仍影響發音,再手術也不遲。充分的知情告知,也不違背醫學倫理,於是讓他們留下瞭電話,既為瞭病情隨訪負責,也可以保留病例資料。三年後復查,雙胞胎二人舌系帶均正常,發音也正常。
我的個案資料有很多,但不夠權威,也形成不瞭足夠的循證證據,最近看到華西口腔的一篇高級別的循證文獻綜述,相對比較明確瞭。這篇鏈接大傢可以通讀一下:
嬰幼兒舌系帶過短的臨床診療新進展
文章表示,語音異常或無癥狀的舌系帶過短不能作為嬰幼兒舌系帶手術指征,但事實上中國臨床大量開展的舌系帶手術基本上都是以此為指征;而那些伴有哺乳困難的嬰兒舌系帶異常,應該作為手術指征,但臨床上很少見到此類病例就診。
臨床上接診的舌系帶過短患兒,絕大多數都是被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輩或鄰舍親戚們預先診斷為“絆舌”,雖然孩子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不適,但傢長們會非常頑固地認為那會影響孩子發音,就診時直接要求剪絆舌。有的傢長這種執念的強大程度遠超醫生想象和控制能力范疇。
有一些患兒舌系帶過短,傢長唯恐其影響發音,執意要求醫生剪一下,根本不聽醫生的規勸,你不給剪就換醫生剪,換來換去總能換到一款醫生給剪瞭,畢竟不同醫生對舌系帶手術適應癥的把握尺度並不同,況且患者的態度就擺在那裡,有些醫生因不願過度醫療而拒絕手術,最終被患方罵得狗血淋頭,極端的患者甚至要醫生簽字保證孩子以後語音正常。大傢不要覺得奇怪,“絆舌”心理在有的傢庭如同魔怔,我見過剪瞭五、六次絆舌的孩子,傢長仍然會因“舌頭伸出來沒有別人孩子尖”而多次就診。事實上,舌頭形態本身就有多種,與舌系帶無關,有人天生就是尖舌頭,有人卻是圓舌頭寬舌頭。寬舌頭在語音功能上略遜一點,但根本無大礙,通過後天的訓練完全不影響正常發音,要說影響,可能僅僅是成年後形成“齒痕舌”的概率大一些,那也不是病,隻是不好看而已,也不需要什麼治療,記住那不是濕氣重引起的哦,別被中醫和百度坑瞭!sorry,咱還是接著聊舌系帶。
還有一部分舌系帶過短的患兒,年輕的傢長對此很重視,而且並不篤信老一輩的說辭,於是自己百度,但是,很多疾病隻要百度就可以把正常人逼成神經病,舌系帶問題就是傑出代表。百度上既有聲情並茂的各種舌系帶患兒的真實就診經歷,同時也伴隨有各種不同的爭議的聲音,越百度越是一籌莫展,最終還是把希望寄托於醫院。為瞭慎重,多看幾個醫生,卻發現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建議,於是,剪?還是不剪?足以讓傢長們陷入更深的焦慮。
另外有一類病例不得不提,臨床常見到一些傢長因孩子語音異常來就診,有的是說話結巴,有的是智力缺陷,還有的是牙齒“地包天”引起,更多的是語言中樞未發育成熟的暫時性發音異常,這樣的語音異常與舌系帶無任何關聯,但作為傢長心情可以理解,"絆舌"是他們心理上最容易接受的診斷,他們渴望著通過舌系帶手術來解決孩子的語音障礙,而現實卻並非如此。
最後談談那些伴隨哺乳困難的舌系帶異常病例,相對而言,這種更適合手術,但臨床上接診的舌系帶過短的病例很少是因為這種主訴而來就診的。這種既沒有寫入口腔醫學教材,也不是醫生共識,更無法成為民眾意識,現在仍然隻是一種高級別的循證研究,我謹支持這種方向,但不能過於強調它,這種觀念一旦普及,勢必帶來新一輪的過度醫療,原因在於: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哺乳困難或疼痛發生率極高,而嬰兒舌系帶普遍存在過短或附著點前移現象,即“絆舌”表現,那麼這就很容易誤導寶媽們把哺乳疼痛直接歸因於舌系帶問題,從而造成大量的早期手術病例。其實,哺乳困難不一定是嬰兒舌系帶異常引起的,媽媽哺乳姿勢與嬰兒銜乳姿勢都影響到吃奶效率,早期哺乳疼痛是經常有的事,隨著母嬰磨合多半會改善。
那麼,現在看來,舌系帶矯正術的適應癥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客觀地說,業界還未形成統一指南,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不必因擔心語音異常而去行預防性手術。少數孩子如果在四、五歲以後伸舌仍呈“W”型,同時明確影響語音、進食者,可以考慮手術。
df754a504673200afea46a5806cdee0f
另外,舌系帶異常伴哺乳困難,如果通過姿勢調整母嬰磨合仍無法改善,媽媽乳頭紅腫疼痛劇烈、嬰兒消瘦低體重者,可以考慮早期手術,一般無需麻醉,操作簡易,手術風險不大,難度也不大,嚴格把握適應癥才是最大的難度。
特別提醒:當爺爺奶奶輩的人提醒你們要給孩子“剪絆舌”的時候,多半是不需要的!
這篇科普我希望大傢轉發收藏,因為大傢都可能會面臨結婚育兒甚至當爺爺奶奶,而小兒舌系帶過短的現象是如此普遍,乃至於在你的人生長河中大概率遲早會經歷此種糾結,那時候面對傢人不同的意見和選擇,會猛然回想起這篇文章而找不到在哪裡,所以留個跡印吧,它或許能給你們的傢庭完美地化解紛爭,相信我。